#半瓶醋 #半瓶醋夜未眠

►加入頻道會員,支持半瓶醋頻道營運:
youtube.com/channel/UCYQDonquvqNhW35w3BSgqAw/join

►小額贊助【半瓶醋夜未眠】
payment.opay.tw/Broadcaster/Donate/D9FC1C4C30E2D6B…

►相關合作提案請寄信至:
vinegar.house.tw@gmail.com

►其他出沒地區
lit.link/en/bow1980

►【半瓶醋與他快樂的夥伴們】Discord
discord.gg/a7MmWBQAMp




半瓶醋

影視雜談\【無罪的罪人】Presumed Innocent

我從小學時就是哈里遜福特的影迷,可是很奇妙的是我當年老看一些他在1990年代之後的電影,明明那根本就不是小孩看得懂的片,但是我卻總是被他那堅毅的眼神打動。

當然,我當年有很多時候根本沒看懂他這個時期的電影,1990年代的哈里遜福特已經不是韓索羅,也不是印第安納瓊斯,而是扮演著高知識分子所面對的各種懸疑事件,像是【愛國者遊戲】與【迫切的危機】的傑克雷恩、【證人】當中的警探、【絕命追殺令】裡頭被錯怪殺掉自己太太的醫生,還有這部【無罪的罪人】。

我當年完全沒看懂這部片,直到中年之後再看一次才驚為天人,1990年代的懸疑電影跟2020年代相較,情節實在複雜得太多了,哈里遜福特所扮演的檢察官是個早已對法律理想疲憊的檢察官,但是卻要調查自己的女同事慘遭姦殺的案件。他的上級總檢察長正逢選舉,因此這件醜聞讓他焦慮不已,指定哈里遜福特限期破案,然而意興闌珊的哈里遜福特在調查過程當中卻慢慢讓觀眾發現這整個事件的複雜,原來哈里遜富特自己跟受害者曾經有過一段情,尋找線索時又發現各種資料遺失、法醫檢驗又發現可能是執法人員所為,之後又問出了總檢察長跟死者也曾有過一段情。

就在案情越來越撲朔迷離之時,故事急轉直下,哈里遜福特被指控為此案的嫌犯,忽然間電影進入了法庭辯論程序,主角與他的辯護律師開始與前同事進入各種唇槍舌劍當中,甚至接下來在搜集對自己有利的證據時,還意外發現連這場審判的法官也有問題。

電影改編自史考特杜羅的小說,片中各種法庭程序與對話都在劇本當中成為了吊觀眾胃口與懸疑的爆點,檢察官與律師的攻防更是本片最精彩的一環,【無罪的罪人】的法庭戲並不像【軍官與魔鬼】那樣大吼大叫、火花四射,而是雙方都在找對方證據的缺漏之處,不經意的在對話當中提起,讓對方失守。

而電影最後最精彩的,畢竟還是真兇為何,哈里遜福特最後一刻發現真相時,可以說是這個角色的破滅,電影的開場,他是個倦勤但是心中仍有正義感的檢察官,在調查的過程,回憶起他與死者的感情,這兩人的情感起源,其實也是因為兩人一起在法律上執行了一次正義,然而在整個調查案件的過程、起訴、開庭的攻防當中,「正義」兩次慢慢的消失,哈里遜福特也在調查的過程當中驚覺在這個體制內沒有人是完全在道德上清白的,而他也數次被考驗是否要利用這點讓自己逃過審判,但是電影最後的結局昭告著即使他自己不願意,但是他周遭的各種人情義理都無法讓這個案件真正的破案,因為所有的人都牽扯得太深,包括他自己。

2020年代看1990年的電影,還是覺得實在是精彩極了,很可惜,我們這個世代可能很難看到這麼複雜又峰迴路轉的電影了,因為這個世代的觀眾要求的東西更直白,或是在情感上要更突出,像這種純粹用技術層面的細節來製造情節高潮,甚至情感糾葛的電影真的很難出現,類似的劇情,現代可能都只能放到電視影集去演了。

【無罪的罪人】今年也正推出了第三次改編的影集版(第一次是1992年,第二次是2011年),最新的一次改編,就是2024年在apple TV+的傑克葛倫霍主演的版本。

#無罪的罪人 #哈里遜福特 #AlanJPakula #PresumedInnocent

1 week ago | [YT] | 16

半瓶醋

【捍衛天使】是一部非常溫和的說教喜劇電影,故事基本上就和預告片沒有太大出入,基努李維飾演的天使加百列每天的工作就只有幫助開車的人不要看手機,可是他很想像那些明星天使般能夠解救迷失的靈魂。

一天,他眼見雜工阿傑對世間失去希望,覺得機會來了,就現身在他眼前,把他跟富豪傑夫的生活調換,想要讓阿傑了解到財富並非生活最重要的事,沒想到阿傑過的非常快活,完全不想回到原本的生活,而傑夫卻因此體驗到阿傑的底層生活,甚至連加百列也因為嚴重失職,被打落凡間,只能靠洗碗維生。

兩人苦撐度日,一切只能指望阿傑能夠渴望回到原本的生活,但連我們這些觀眾都知道,這根本是難如登天。

這部片的寓意相當明顯,一開始似乎是想要點醒阿傑這個底層階級,但是明眼人都會看出來,這部片在嘲笑與批判的是現實世界當中那些生活無虞的富豪與不食人間煙火卻做著慈善與社工的理想主義者們與現實脫節的有多嚴重。

基努李維演的天使加百列恐怕要到真的成為凡人,會肚子餓、會累,需要靠自己赤手空拳的掙錢維持著生活,才會真正理解人類為什麼會抽煙喝酒藉以澆愁。而傑夫這個富二代創業家,也要到真的淪落底層送餐度日,才會知道為什麼阿傑這個被他因為細故就開除的助理為什麼死不願回到原本的生活當中。

然而這部電影畢竟還是太過理想化,片中三個主要角色都是善良的好人,編劇最後一度讓三人達成妥協,一起用傑夫的鉅富與資源過著衣食無憂的生活,然後才很理想主義的讓阿傑以一段感性獨白讓三人重歸正軌,然後所有角色都學到了教訓。反正這故事是在溫和的告誡有資源的階級你要懂得體諒低層工作者,願意分享自己用之不竭的資源,而底層民眾則要勇於爭取自己的權力。

然而看完這部電影的我卻明白這世界沒有這麼美好的事,一夜暴富的阿傑理應成為揮霍無度的暴發戶,傑夫應該會成為小偷然後死在街頭,而加百列則理論上應該愛上人世間的美食與菸酒而成為墮落天使。

這部片的片型也算是在嘲笑過往文溫德斯的【慾望之翼】、【X情人】或是【小氣財神】甚至是【神鬼願望】這些電影。雖然它輕薄短小的有如片中加百列的小翅膀,但是至少指出了一點:

心靈與精神上的空虛,是在必須滿足基本的物質需求後才會產生的。

想要拯救我的靈魂?

先讓我吃飽、睡飽,然後還有時間坐著發呆感到無聊之後,再來談靈魂吧!

#捍衛天使 #基努李維 #塞斯羅根 #GoodFortune

1 week ago | [YT] | 41

半瓶醋

你上一次看到完全動物視角的好萊塢電影是什麼時候?我的記憶是1987年由迪士尼出品的【叢林赤子心】,這故事是在描繪一隻小狗班吉在森林裡走丟之後,一邊躲避大自然的各種危險,另一邊還能夠交到朋友,幫助朋友找到家人,我還片尾狗狗站立在高崗上,後頭還有一架直升機在後方盤旋的鏡頭令我印象深刻。

而2025年的【乖狗狗】的故事已經不是1980年代那樣陽光天真又充滿善良,主角狗「印地」也不再是那個在大自然裡頭自由自在噴跑的狗狗,相反的,他是一隻家犬,而且電影一開場就告訴觀眾,他的主人生了重病。

而印地這「乖狗狗」是真的又乖又膽小的狗兒,他甚至在電影當中也沒有叫過幾聲,面對主人經常因病離開,牠總是頂著憂鬱的眼神看著主人與他的姊姊,而人類在片中幾乎都是失焦或是只看到腿與手。

而電影的重點,就是剛剛出院的主人帶著印地到了他爺爺的林中小屋,想要好好調養過日子,可是對於家犬印地而言,這個屋子到處都很恐怖。

而對牠而言,最恐怖的事並不是房間或是戶外有什麼恐怖的東西,而是主人不在身邊。

因此我們人類習以為常要狗狗做的事情,在這部電影當中全都是恐怖的象徵。

像是要狗狗看家,那才是對狗來說最為恐怖的事。

基本上【乖狗狗】並不是一部拍來嚇人的電影,狗狗害怕的事情,其實對人類來說大多不是什麼大事,這部電影經常在拍攝狗的表情、狗毛茸茸的後腦勺,還有狗望著空無一物的牆壁角落發呆,再回頭看著鏡頭的表演。

如果你是愛狗的人士,到了最後你應該會感到很揪心,片尾訴說的事情是養過動物的人內心深處最大的恐懼與哀傷。

#乖狗狗 #goodboy #叢林赤子心 #BenjitheHunted

1 week ago | [YT] | 30

半瓶醋

【創:戰神】算是系列三部電影當中劇情最多的,這一次【創:戰神】的劇情主要著重在虛擬世界中的程式跑到現實世界的故事,兩個程式「戰神」與「雅典娜」,一個嚮往人性,另一個則是堅決遵照指令,兩人理念的衝突就是整部電影的重心。

這故事融合了異世界穿越、科學怪人、還有一些神通情人夢的情節,最後還有銀翼殺手的人造生命渴求更多的壽命的元素,但是基本上,它就是在描述一個被逼著工作到死又不斷復活的社畜,逃離慣老闆的故事,然後用一大堆聲光效果包裝起來。

所以傑瑞德雷托所飾演的「戰神」,最後的使命不是拯救世界或是讓世界變得更好,而是享受人生去了。

#創戰神 #創 #tron #tronares

2 weeks ago | [YT] | 24

半瓶醋

晚了很久才看了【星際爭霸戰:31區】,結論是身為星艦迷,我沒有漏掉什麼精彩的東西,這麼晚看也無所謂@@
派拉蒙很幸運地在【媽的多重宇宙】之後有楊紫瓊這個奧斯卡影后當主角,為她量身定做了一部作品,還讓楊紫瓊當監製,片尾還讓潔美李寇蒂斯來客串了一下,也看得出來這個劇本本來可以拍成大片的,女王擁有一個酒吧,然後與各種外星人成員組成一個小組執行任務,這個任務背後還有一個驚天陰謀跟女皇的過去有關係,而且還有可能毀滅整個銀河系。

故事就是星艦版的【不可能的任務】,只可惜明顯成本極低,全片就是在三四個室內場景拍完,幾幕楊紫瓊的打鬥戲都讓我覺得痛苦,劇組寫了好幾段打戲,要讓這個香港傳奇女打仔打鬥,卻似乎完全沒給資源把打鬥拍精彩,結果最後我們這個鏡像宇宙的銀河女霸主帕利菲皇帝就只能在搖晃的鏡頭與極為緩和的武打動作當中打完全場。

好唄,如果派拉蒙的氣度只能到這邊,我也不能說什麼。

反正,我看了一部電視電影,而且從頭到尾我都沒有什麼情緒起伏,總之,派拉蒙就是浪費了星艦,浪累了一個題材,也浪費了一個影后。

#星際爭霸戰31區 #Section31 #startrek

2 weeks ago | [YT] | 18

半瓶醋

影視雜談\2025年高雄電影節 「焦點影人:黃秋生」

本次高雄電影節的「焦點影人:黃秋生」單元,特別挑選了黃秋生的五部作品放映,每部電影可說都代表了黃秋生的影視生涯的一個時代象徵,甚至也可說,這五部電影具體而微的展現了香港電影從1990年代至今的各個階段。

說來慚愧,我身為1980年代出生的世代,可說是完全生活在他的世代,然而黃秋生在我小時候,一向都代表著代表著「冷血殘暴血腥」的專業戶,我一直都記得,有黃秋生出演的電影,絕對都是兒童不宜的限制級電影。

也因此,到了成年之後才有機會回頭完整看完看黃秋生早期的作品,如《八仙飯店之人肉叉燒包》、《伊波拉病毒》等作,之後黃秋生因《無間道》、《古惑仔》系列與《頭文字D》等作揚名,形象上才又有改變。到了近年,黃秋生更在流行文化當中相當活躍,與他的影帝形象大相徑庭,不過一直以來,黃秋生戲路非常廣,從販夫走卒、變態殺手、黑道老大、殘疾人士、牧師,甚至色狼都能接,從《八仙飯店之人肉叉燒包》中的暴力犯王志恆,《伊波拉病毒》裡的變態狂阿雞;同時還可以是《無間道》黃Sir,也可以是《淪落人》中的殘疾人士梁昌榮。然而在社群上他又經常展現出率性的態度,這更顯得黃秋生像是個早已笑傲電影江湖的奇人。

如果說高雄電影節所選的五部電影可代表黃秋生演員生涯的五個階段,從《伊波拉病毒》、《野獸刑警》、《放・逐》、《淪落人》到《不赦之罪》或許這些作品也折射出香港人在不同年代的歷史、精神與信仰,從1996年對於生活顯性的恐懼,到1998年的自信、2006年的浪漫、2018年的溫情理想主義,到2020年代的痛苦。

《伊波拉病毒》

1996年的《伊波拉病毒》由王晶監製,邱禮濤執導。故事描繪一位來自中國的殺人犯從香港逃到南非,在一個台灣華僑經營的餐館工作,然而惡性不改,一日在伊波拉疫情肆虐的非洲部落強暴當地土著之後,自己卻大難不死而成伊波拉帶原者,接著在餐館老闆娘嫌醫療照護費用麻煩與老闆爭執時,憤而以殘暴手段襲殺雇主與親戚,甚至將其做成人肉漢堡出售造成疫情傳染,稍後更偷取死者家財回到香港,在香港街頭逃避追捕,引發恐慌,最後被火焚身而亡。
如果要用最簡單的字眼來形容《伊波拉病毒》的視覺,那就是「髒」!這部電影適逢97大限、伊波拉病毒疫情爆發兩大時事影響,電影本身帶有當代香港人心中的多重焦慮感。一方面想吸收《八仙飯店之人肉叉燒包》的影迷,同樣以廚房加上毀屍的畫面為爆點,再加上前往南非的場景拍攝,以及最後在香港街頭製造的恐慌等片段的設計,都可以感受到其製作上的野心。電影視覺處理顯得相當的粗暴又浮誇,黃秋生在本片演出的角色「阿雞」是個只在乎自我感受、自卑,卻自尊心又極強的角色,他刻意讓自己演出一位外表傻呼呼,任人欺負的樣貌,然而邱禮濤又會安排他在做出各種傻事之後,接著又氣勢驚人的做出殘暴的惡行,這種極端的兩面性使得黃秋生在銀幕中顯得相當的嚇人。據黃秋生在訪談中提到,他在演這個角色時得到相當大的自由,因此演得相當愉快,片中一場使用肉來自瀆的戲,甚至還是黃秋生親自提議的。

《伊波拉病毒》在我當年的印象是未曾上映過。此次的上映,可能是本片首次在台灣大銀幕播映,機會非常難得。

《野獸刑警》

1998年由陳嘉上與林超賢執導的《野獸刑警》,描述了黃秋生在複雜的黑幫世界間走跳的日常,這部作品的視覺顯然受到當代熱賣的《古惑仔》系列影響。劇情較鬆散、鏡頭走位也多手持游移,整體著重在角色之間的日常對話與互動主,然而參演的幾位演員魅力強大,一部黑警題材的電影被詮釋得像是一部偶像電影,因此也帶有幾分王家衛式電影的情慾糾葛與浪漫風情。

黃秋生所飾演的「爛鬼東」是個表面慵懶糜爛,但是相當重情的角色。他對上司王敏德、下屬李璨森、黑幫好友張耀揚、黑幫小弟譚耀文、情人車沅沅等人都有相當精彩的對手戲,最後一場好友離世,情緒爆發如野獸般追殺譚耀文的戲爆發力十足。

這部電影與1990年代末的許多港片,都瀰漫著一股「身在局中,對於職責與人情當中陷入迷惘的氣息」,稍晚在2002年上映的《無間道》其實也是這樣,有趣的是黃秋生在《野獸刑警》實質上是個黑警,而《無間道》中反倒成為臥底警察的上司了。而《野獸刑警》中人物與角色都糜爛在聲色犬馬當中,但這其中的各種友情、愛情還有現實生活當中的「不得不」,與交錯衍生的浪漫反而成為電影中的主線。

《放・逐》

2006年杜琪峰名作,殺手黃秋生與林雪奉命追殺好友張家輝,同為多年好友的吳鎮宇與張耀揚同時到場保護,五人從互相對峙交火,到停下來用餐、玩鬧、惹禍、逃亡、徬徨、反擊,全片對話極少,幾乎全靠影像敘事,而故事的進展出現三方,甚至四方威脅,出現的角色的表演能量在杜琪峯的調度下火花四射。

本片像是一部發生在澳門的賽吉奧里昂尼式的通心麵西部片,各種槍戰駁火的畫面被拍的極美,杜琪峰的視覺暴力美學不同於吳宇森的熱鬧,而是不時展現出中景、遠景,將整個戰場的大空間呈現在觀眾眼前,從而已煙霧、飄動的布幔展現出懸疑感與浪漫感,某些槍戰的走位甚至還結合了些戲曲的身段演出。

在眾星雲集的《放・逐》當中,黃秋生所飾演的殺手也是片中情感最複雜的角色,上司派他殺朋友,左右為難的情緒描繪詮釋全集中在他身上,因此最後主角群們也唯他馬首是瞻,最後在意外獲得大筆財富得以離開前,卻又為了好友妻小毅然放棄,最後那句台詞「江湖再見」雖然只是淡然說出的話語,卻顯得豪氣萬丈。

幾位影帝級演員的共演,在杜琪峰的調度底下,他們的演出多半都是由特寫表情,以彼此間的自然互動取勝。當然,這其中有些演員的表演張狂(如任達華,而吳鎮宇雖然沒那麼誇張,但是他也是屬於表現情緒時會大吼大叫的情況),有些則是較為內斂(張家輝與黃秋生)。而對比杜琪峰1999年的《鎗火》,2006年的《放・逐》近乎原班人馬回歸,劇情上像是《鎗火》的延伸,若說《鎗火》的槍戰場面大,《放・逐》則在光影之間營造出更精緻而浪漫的視覺氛圍。

《淪落人》

2018年的《淪落人》,由陳果監製、陳小娟編導,黃秋生飾演因工傷意外半身不遂的老工人,與來自菲律賓的看護姬素・孔尚治在照護期間,從語言溝通不良,到最後互相扶持,甚至成就了彼此最大的心願的溫情電影。

本片作為導演陳小娟首次執導作品,展現了相當精彩的成果,藉由一個照護的溫情故事,凸顯香港工人階級以及外勞在香港的生活現狀描繪,特別是香港本地人對於外勞的歧視問題,以及在地菲律賓人對於香港人的態度都有所刻畫。
而《淪落人》作為一部溫情電影,全片幾乎全都是黃秋生的獨角戲,他的表情表演的實力在本片佔據全場。幾幕與兒子視訊通話的戲,光是臉部肌肉的抽動與老淚縱橫的表演,情感的渲染力極強,這是在本次雄影選片的五部作品當中,黃秋生最為脆弱的表演。

《不赦之罪》

2024年的《不赦之罪》,由林善、譚善揚執導,描述擔任牧師的梁保羅(黃秋生),在面對自己的愛女自殺後,與妻子(蘇玉華)陷入深深的哀傷當中,家庭也幾乎破碎。然而在一次社工關懷活動當中,黃秋生遇到了淪落街頭的青年(歐鎮灝),而他正是害自己的愛女身亡的元兇。身為牧師,梁保羅極端努力的克制自己的個人情感,盡「懺悔及洗清罪孽」的基督教教義,盡自己的職責,努力的化解求助者的苦痛,引導教眾懺悔並且讓他們放下自己的罪惡感,然而梁保羅無法克制自己對青年的恨,全片幾乎聚焦在黃秋生如何演繹這位牧師,呈現角色在理性與感性之間衝突的情緒風暴。

兩位導演都是教徒,因此電影本身探討的是「寬恕」與「仇恨」之間,人性的痛苦。我自己也是教會學校出身,深知教會對於「罪」的態度,以及「第二次機會」的態度。這故事對於身處教會當中的人來說是相當寫實的描繪,基督教的教義就是捨己為人,讓自己也成為耶穌般的「小基督」,然而人無完人,以我在教會當中所看到的案例,老教徒無法忍受新進教徒,流言蜚語排擠他人,甚至已婚的年輕牧師在傳教過程當中忍不住與新教徒談起戀愛的事件時有所聞。教會的道德要求是崇高的,然而人有人性,身為牧師的黃秋生遇到自己的殺女仇人前來求寬恕,他內心理性認知必須原諒,但是幾個動作卻都透露他身體的不適,尤其是兩人在速食餐廳對話的一幕,當歐鎮灝想要拿他吃不下的餐點時,黃秋生的反射動作卻是嚴厲地阻止了他,接下來才改口溫言讓他拿走,那一段戲的情緒就充分顯示了這個角色的痛苦。

然而耐人尋味的是,牧師的回憶當中,他自己也是自認有罪的,他的罪惡感,來自於自己在女兒想要墮胎時堅決反對,從而導致女兒自戕,那自己難道不也是幫兇之一?

「人」能否代替神原諒「罪人」?電影到最後的答案是人不能代替神,牧師最後成為了司機,有趣的是,黃秋生也曾經是「計程車屠夫」,時間已過三十多年,那個當年憤怒的理想主義者會怎麼做?

綜觀五部電影,會發現很有趣的現象。由於年份的差距,香港電影很明顯地有很大的改變,而這些改變,除了市場與觀眾群的改變之外,創作者在每個時代所關注的事物,也都不同。2025年高雄電影節「焦點影人:黃秋生」》的這份片單很有意思,具體而微地把每個時代,香港人關注在乎的事物都凸顯了出來。

我並不清楚黃秋生的演藝生涯當中,從1990、2000年代那種尋求強烈自我認同,在法律與道德上都毫不顧慮的瘋狂角色,到2018年,會轉而擔任一個能夠關懷身邊弱勢者的角色上,是否有過什麼心路轉折?從他在社群受訪所說的話,也許就只是接了個角色罷了。但是這種轉變總是讓我覺得,也許黃秋生的角色變換,凸顯出了香港人在不同時代的心理狀態?

從《八仙飯店之人肉叉燒包》、《伊波拉病毒》裡那種只在乎自己的生理需求,把憤怒全都發洩在其他人身上的恐怖人物,到了1990年代,成了有情有義,會在乎自己的朋友、愛屋及烏也要保護朋友的妻兒,但卻人在江湖必須面對追殺,但最後還會為朋友一搏含笑而逝的俠義角色,而再隔了十多年,香港人卻在社會政經環境的變化下,變成一個躺在床上,夢想著自己能起身抱起跌倒的看護的無力老人。

當然,這只是我的遙想,我不確定黃秋生接演這些電影的態度是什麼,只是當電影上映後,作者已死,有的只有我看到電影之後的感嘆。

1980年代至1990年代初期,香港經濟成功,功利主義氾濫,唯利是圖,法律邊界模糊,人際關係疏離,應運而生的就是各種犯罪電影,用極盡的暴力視覺展現、的電影大量出現。而到1990年代之後,香港的電影市場開始縮小,因此像《古惑仔》這個系列的作品多半壓低成本,快速完成,而故事內容也較鬆散。這個情況在《野獸刑警》就看得到當代電影風潮的影響,不過《野獸刑警》比起《古惑仔》的幾部續集,畫面與美術還是較為精細。幾幕畫面如黑道的賭場、「爛鬼東」的房間,甚至是王敏德扮演的警探的悍馬車,這些都可以感受得到《野獸刑警》劇組的講究。而這美術與視覺的精緻化,在2000年之後又有變化,好萊塢在1990年代流行的色偏、光影層次對比誇張化的處理方式,香港也開始出現,《無間道》、《頭文字D》的視覺質感更加提升,然而1980年代的血腥暴力描繪也在收斂,香港電影的角色從暴怒慢慢變成了慍怒。想想看,《伊波拉病毒》當中的黃秋生,若是被擺在《放・逐》裡頭,恐怕根本忍不了老大的羞辱,當場就要公開發難了,但從我們卻可看到《野獸刑警》的黃秋生雖然在最後的爆走戲碼充滿能量,但是他已經在忍耐,而這股忍耐到了《放・逐》更壓抑,然後到了《淪落人》,在槍林彈雨當中飛簷走壁好勇鬥狠的日子已經過去,黃秋生詮釋不良於行的男子,竟連拯救跌倒的看護都做不到,唯一能期待的只剩下遠在他鄉的孩子能多想到自己一點,而到了《不赦之罪》,他連孩子都沒有了,甚至還要試著原諒自己的仇敵。

而從技術面而言,早年的港製類型電影,隨著時代的改變已慢慢不復見,到了《淪落人》與《不赦之罪》的製作成本,或跨國製作、或採獨立製作,到了《不赦之罪》的製作規模,已經是「輕薄短小」的作品了。

在我這個觀眾看來,《不赦之罪》也許可說是在《淪落人》之後,香港人的另一個現代描繪,距離2018年,2025年的社會政經情勢又再度有所變化,而香港人是要原諒?還是要怨恨?

最後,《不赦之罪》是此次片單裡面唯一的新作,也是首度在台灣上映。兩位導演也特別跟黃秋生同行,來雄影宣傳此片,大家別錯過。

相關片單可至官網:reurl.cc/7Vz9Mk

3 weeks ago | [YT] | 11

半瓶醋

影視雜談\【一戰再戰】One Battle After Another


鮑伯(李奧納多)是個製作炸彈的技術專家,他在加入了「法蘭西75」之後,與珀菲迪婭(提雅娜泰勒)陷入熱戀當中,然而在「法蘭西75」解放邊境非法移民的活動當中,軍官洛克爵上尉(西恩潘)對珀菲迪婭也陷入深刻迷戀中。

洛克爵威脅了珀菲迪婭,以不洩露法蘭西75的行動機密為由,兩人發展出了肉體關係,但是另一邊,珀菲迪婭同時與鮑伯維持交往,並且生下了一個女兒夏琳。然而珀菲迪婭不願與鮑伯共組家庭,而是繼續在外活動。一日,法蘭西75的成員在搶劫銀行時,珀菲迪婭不慎失手開槍傷人,失風被捕,為了避免監禁,珀菲迪婭加入證人計劃,將法蘭西75的名單洩漏給官方,並且在不久之後就消失無蹤,只留下鮑伯帶著女兒夏琳四處躲避追緝。

多年後,夏琳以成為高中生,然而洛克爵卻因為急欲加入名為「聖誕冒險家俱樂部」的白人至上組織,又開始雷厲風行的捕捉非法移民與法蘭西75的成員,而首當其衝的便是夏琳,不但洛克爵要抓她,法蘭西75也要他,鮑伯在察覺女兒陷入危險之後也慌忙開始行動起來,而螳螂捕蟬黃雀在後,此時俱樂部又派出了一位殺手前來,這場四方威脅陷入了膠著當中。

雖然【一戰再戰】改編自1990年的小說【葡萄園】,但是在看完之後,我覺得它像是一個藉著電影的劇情,描述今日美國的極端現象,以及每個人如何在這樣的環境下自處的寓言故事。這部電影的每個角色的形象、個性與行為都相當鮮明,甚至可以說每個人的情緒都被縮到只剩下一兩樣。

電影的開場,李奧納多飾演的鮑伯參加一場革命組織「法蘭西75」的攻擊活動,他所飾演的角色完全不像以前的【血鑽石】或是【羅密歐與茱麗葉】那樣的率性狂野,相反的,他相當的侷促不安,甚至到了現場,都不知道自已的任務究竟是什麼,相反的,這一次活動的領導者是一位黑人女性,老白男李奧納多完全聽命於他,並且很緊張的執行著任務,而另一邊,軍方的領導人洛克爵上尉還有一場被珀菲迪婭施虐,命令他「勃起」的場面。

好啊,這開場的安排實在政治正確,黑種女人帶領革命,技術控白人乖乖聽命,而傳統白人被施予性霸凌。

雖然也許我看類型電影看太多,眼光難免短淺,但是我總覺得這個安排完全就是故意的,如果今天把性別調轉一下,革命發起人是個信心十足的白男,然後在旁邊提供炸彈支援的是個女的,軍方的負責人也是個女性,這部片是不就會顯得相當傳統且大男人主義呢?

所以,這場戲的安排,創造出了大女人主義。而且還是個很單純又很扁平的大女人主義。

在稍後,鮑伯與珀菲迪婭陷入熱戀中,而且還是邊革命邊談戀愛,但從每次執行完任務之後珀菲迪婭就性慾高漲,我的感受是珀菲迪婭其實也不再是純粹的理想主義者,她更像是為了快感而進行那些破壞。同樣的,另一邊的極端男權代表洛克爵竟然也對珀菲迪婭一往情深,雖然這顯然是在性虐待下產生的慾望與畸戀。但是珀菲迪婭顯然也樂在其中的左右逢源。

而這一切在珀菲迪婭生下夏琳之後,對於照顧兒女,盡家庭責任這一點上,珀菲迪婭就受不了了,顯然在外頭過慣冒險生活的她,每次在家裡頭就相當痛苦,甚至還質問鮑伯「是不是要用家庭責任來束縛女權」,而最終技術宅的鮑伯怎麼樣也留不住珀菲迪婭,獨自一人撫養夏琳,珀菲迪婭又出外冒險犯難去了。

到這邊也是性別反轉的諷刺,強大的女人做了過去男人的活,而李奧納多過去所代表的男子氣概到了現代,已經成了居家男人持家,苦等著不再返家的另一半了。

然後珀菲迪婭的下一場「革命」竟然是去搶銀行,而且還造成平民的傷亡,從那一刻起,法蘭西75在銀幕上的形象就已經不是理想的革命組織,而成為了暴力犯罪組織了,珀菲迪婭離家冒險的行為,也更明確的跟「理想」無關,更接近為了「慾望」而行動,電影也沒給觀眾太多想像的時間,珀菲迪婭馬上就被捕並且選擇加入了證人計劃出賣同志,即使他看起來相當痛苦,不過這個決定顯示了他的軟弱,珀菲迪婭畢竟不是什麼為了理想願意獻出生命的偉大志士,她只是極端女權底下,一個可以在這個旗幟底下盡情洩慾的凡人罷了。

極端女權頂替傳統父權角色的故事吿一段落之後,接著就是西恩潘的「洛克爵上校立志傳」。

十六年後,鮑伯獨自撫養夏琳長大,灰心喪志的鮑伯已經整天在家裡抽大麻,夏琳則在當地的功夫道館師從塞吉歐師父(班尼西歐戴托羅),而洛克爵此時已經升為上校,受到白人至上組織「聖誕冒險家俱樂部」的賞識邀請他加入,然而俱樂部的加入條件是要審查洛克爵的身家背景是否「純淨」,這其中包括他是否曾與有色人種交媾。

於是我們就看到了【一戰再戰】的華麗下半場,洛克爵上校開始洗清自己的過往,到處追查夏琳的下落,確認這女孩究竟是否跟他有無親子關係,甚至不惜把大批軍力開進市鎮,整個城市忽然陷入宛如戰場的氛圍,夏琳在學校的舞會當中被法蘭西75的成員帶著逃亡,稍後發覺事情不妙的鮑伯也開始求助法蘭西75,然而卻忘記了複雜的秘密溝通暗語。這場戲大概是整部電影當中最荒唐的笑料了,原本標本著理想、靈活的革命組織,在十多年後竟然也陷入了官僚體制的僵化當中,而另一邊,夏琳被帶到了革命組織的養成機構當中,原本夏琳以爲母親是英雄,然而卻遭到老修女的冷言冷語,這才發現她的母親被視為革命組織中的叛徒。

在這段故事當中,洛克爵的部隊效率極高,法蘭西75與鮑伯那重複失效的溝通當中一度陷入絕望,此時,反而是不屬於兩者的賽吉歐師父駕輕就熟的應對一切危機,只見他一邊帶著慌亂無助的鮑伯一路前行、一邊淡定指揮家中成員,打開一個又一個的暗門,裡頭全都是無家可歸的移民們,比起鮑伯、珀菲迪婭這種高舉著理想大旗,實則對抗的並不是立刻會對自己造成政策影響的美國人,身為墨西哥族裔的賽吉歐師父才是真正生活在戰鬥當中的人,看他的處理應對,躲避查緝、掩護他人逃亡根本就是他的日常,因此當一群墨西哥裔的青年溜著滑板,邊跑酷邊帶著鮑伯從屋頂逃走,與穿著睡衣、帶著防白內障墨鏡,還不慎從摔到巷弄內的鮑伯成為了極大對比。

而【一戰再戰】的第三幕,「洛克爵上校立志傳」的結尾,是另一則嘲諷白人至上極端男權的戲碼。演過【自由大道】的西恩潘,此次飾演的洛克爵上校像個邪惡版的大力水手,好不容易抓到了夏琳,開始用儀器檢驗自己是否與她是親生父子時,這段戲可以看到這個角色陷入了天人交戰中,他也並非完全沒有人性,對於夏琳是自己女兒這個可能性充滿了不知所措,一下子想要以父親的身份訓斥夏琳,一下子又對夏琳質疑自己為什麼衣服穿這麼緊顯得氣急敗壞。等到事實確定,他又沒有辦法真的下手處理掉自己的骨肉,最後洛克爵決定把這個只出現在他眼前不到三十分鐘的女兒丟給賞金獵人,要他幫忙「處理掉」夏琳。

然後,就是一場組織底下、人心各異的獵殺戲碼,印第安裔的賞金獵人,與根本看不起自己的白人至上組織合作,最後自己的良心無法忍受苛責,出手救了夏琳,但也同時與現場的白人組織兩敗俱傷,夏琳奪走賞金獵人的槍與車逃離現場,另一邊洛克爵在回程的路上被俱樂部派出調查的殺手攻擊翻車,而好不容易終於追上的鮑伯驅車在後苦苦追趕,這場三輛車在綿延不絕的坡道上直線追逐的戲,大概是片中張力最強的一幕,而結果也出人意料之外。夏琳在最前方,眼看後方車輛不斷逼近,在恐懼之下停車埋伏,結果開著名貴超跑的殺手不慎撞上前車,重傷倒地,甚至就連被夏琳槍擊之後,還搞不清楚到底為什麼被開槍。

這一幕的轉折也是有趣的,俱樂部派出的殺手的任務是「調查一切洛克爵的過往並且處理乾淨」,所以他的確有可能在追查夏琳,然而當殺手槍擊洛克爵時,他甚至還不知道夏琳的存在,因此夏琳的恐懼算是歪打正著,但是相較之下,殺手卻死得有些無辜,而夏琳這個高中少女第一次殺人卻是在一個完全沒有查證對方是誰,純粹基於恐懼的情緒下,出手殺死了一個陌生人。

電影的第三幕算是結束了,但【一戰再戰】提供了結局之後的後日談,洛克爵受到殺手的攻擊之後竟然還沒有死,臉部幾近毀容的他,竟然還回到俱樂部參與審查,在審查成員問起他的「不堪過去」時,他說出了本片最令人難忘的台詞。

洛克爵:我...遭遇了逆向強暴,那時我遭到了脅迫,雖然我昏迷了,但是,我的「雄風」仍在。

審查員:逆向強暴,他們為什麼要這麼作?

洛克爵:我想,想來是要偷取我那純淨的血脈吧。

這段荒唐的自我陳述可說是令人啼笑皆非,但是又不得不失笑,因為這段論述荒唐雖荒唐,卻的確符合白人血統至上主義的邏輯,如果不是白人的血統如此偉大,敵人怎麼會前來偷取?這簡直就像【魔戒】當中精靈與努曼諾爾人的血統般奇幻。

而鮑伯與夏琳呢?他們有一段比較溫婉的結尾,母親留下一封信給女兒向女兒認錯,父女兩人在患難之後見真情,而女兒也踏上了抗爭之路,父親送女兒出去時雖然還是擔心,卻也不再過度保護。

雖然【一戰再戰】在故事本體上,是把極端左派與極端右派各批判了一輪,但是觀眾會比較同情的角色,仍舊都是屬於相對溫和的左派。然而,這部電影我覺得仍是在否定目前美國那兩個極端,陷入僵化鬥爭的組織,藉由鮑伯、夏琳與賽吉歐師父這些關注自己身邊的親友、家人,並且投以理想主義的寬容的寓言故事。

總體而言,【一戰再戰】像是一本視覺化的小說,保羅湯瑪斯安德森在處理這部電影的時候,經常都是用特寫展開每個角色的故事,這也使得故事雖然背景不小,但是在看的時候卻會覺得場景都是侷限在人物的個人遭遇上,再加上觀眾會投以情感的角色其實多半時刻都是很狼狽又窩囊的,而且身為最大明星卡司的李奧納多幾乎沒有任何大顯神威的戲,反派角色如西恩潘等人最後都是屬於「多行不義必自斃」的模式收場的,所以期待這部片有精彩的動作場面的觀眾,是會失望的。而為什麼會說【一戰再戰】像是視覺化的小說呢,因為相較起來,漫威與DC那樣的電影,還真的是視覺化的漫畫,小說的人物情緒與複雜度因為有文字堆砌,所以人物遭遇有時候並不那麼英雄化,至少【一戰再戰】的本質算是一部黑色喜劇,嘲諷一切現實中互鬥的權威與反抗組織,強調個人的無力感與盲從,但是最後親情(無血緣的)是這部電影頌揚的普世價值,而片中最英雄化的角色,是那種活在兩方的戰爭當中,想辦法生活,而且還能活得悠然自得的人,就像賽吉歐師父那樣,而他甚至都不需要展現他的空手道實力就贏了。

#一戰再戰

3 weeks ago (edited) | [YT] | 19

半瓶醋

【劇場版鏈鋸人 蕾潔篇】是一部典型的「夏日回憶」型故事,我記得以前【新世紀福音戰士】有過一款遊戲叫做【新世紀福音戰士:鋼鐵戀人】,描述真嗣遇到了轉學生霧島真名,真嗣與真名很快建立起友誼,然而最終畢竟還是走向悲劇。

蕾潔篇就是相似的劇情,主角淀治一天在雨中偶遇了美少女蕾潔,結果正逢青春期的淀治就因為蕾潔的一顰一笑,就此墜入情網,令人傷感的是淀治自己也說了,只要他喜歡上的女生,最後都沒有好下場。

故事很簡單,但是卻說的很浪漫,比起本片壓軸的動作場面,我更喜歡文戲,除了淀治與蕾潔的互動,與淀治的性幻想笑料之外,最有味道的故事,大概就數早川秋與天使惡魔的互動了,這是一對原本就不和睦的搭檔從陌生到熟悉的故事,而且動畫演到最後,可以發現最強的傢伙沒出手,才有這次場面這麼慘烈的戰鬥。

至於大家最在意的動作戲呢?這一次觀眾會看到精彩的「風飛鯊」場面,不知道是不是原作藤本樹很愛看電影導致的,帶有B級片的ㄎㄧㄤ感,打得眼花繚亂又帶有寫意不寫實的揮灑。不過我特別要提醒觀眾們,如果你對閃光與過度的特寫打鬥不太習慣的話,那不要選太大的銀幕觀賞,中型銀幕就已經很厲害了。

#劇場版鏈鋸人蕾潔篇 #鏈鋸人 #チェンソーマン #劇場版チェンソーマンレゼ篇

1 month ago | [YT] | 31

半瓶醋

影視雜談\【中文怪物】

其實討論YT企劃這種事我內心有點害怕,因為這種討論很容易會探討到台灣人的觀覽習慣與個人推論,而這種推論呢,我覺得很容易觸到敏感帶,不過後來想想,如果政治網軍我都不是很在乎的話,躲避這種事情可能也顯得我自己懦弱了?

好吧,那就來聊一下吧。

其實我得說實話,【中文怪物】第一集的開場我其實不是很喜歡,為什麼不喜歡呢?因為我自己個人本就不太愛看真人秀,所以對於美式真人秀總是會把眾人驚訝的表情集錦在一起的那種浮誇預告感到相當的不適,所以一開始我大概看到沈春華驚訝的表情出來時,我反射性地就關掉YT。XD

直到過了一陣子,好友高鳴晟在自己社群上開心推薦,我才又去打開來看。跳過第一集的開場白之後,情況就好多了,我順順的看完,而且覺得還挺有趣的。

這邊我顯示出了自己從眾的一面,這也是社群時代很容易出現的觀眾收視行為之一:親友都說好,那我來看看吧。
回想起來,會知道酷的夢的頻道,還是我老媽推薦給我的,回老家時看她興奮又津津樂道的要我看法國高中生來台灣的那幾集時,我的確覺得他們很可愛,他們在嘗試的事情都是我平常不會覺得特別感興趣的東西,可是看到他們那麼開心,忽然間,我也覺得台灣的市場、台式料理還有地方戲曲都變得好玩了起來,不再像以往那麼枯燥。

怪了,以前台灣電視台的綜藝節目也沒少玩過這些,怎麼他們玩起來就特別有趣呢?

回到【中文怪物】吧,我的確是把這個企劃當成一個綜藝節目來看的,目前社群上經常會用「很像Netflix的綜藝節目」來形容【中文怪物】,如果平心而論的話,這個節目的題材本身並不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酷的夢自己過去就曾玩過三個人版本、十分鐘左右的企劃,台灣電視台自己的綜藝節目也有過【百萬小學堂】,至於外國人在台灣的節目,過去也有過,現在YT搜尋一下像是【綜藝大熱門】這種帶狀節目,有是有找過一批在台外國人來玩。

那【中文怪物】有什麼不一樣呢?

首先,這個企劃的視覺與格局本身就已經與台式電視台的綜藝節目完全不同,【中文怪物】作為一個節目,在我的收視經驗當中,他的開場其實很類似最近Amazon Prime Video的日本綜藝節目【百戰百勝王】,這個節目是以前台灣華視的【百戰百勝】的本體的新作品,節目特地再把原初的主持人北野武找回來,並且還用特效做了一個AI北野武,不時在挑戰者闖關時串場吐槽,只不過日本節目的特色還會在棚內找幾位藝人來為整個挑戰吐槽斗包袱,【中文怪物】則是用了真人秀的方式,訪問挑戰者們的心情。

再來,【中文怪物】的節奏頗為明快,外國人挑戰者們的反應也相當活潑又浮誇,這一點坦白說我在一開始沒有那麼習慣,尤其是台灣人上節目,多半都是呈現一種「害羞、文靜、需要被主持人戳一下起反應」的情況,這一點甚至從豬哥亮歌廳秀時代就是如此,永遠都會是文雅的歌手上舞台,然後我們會看到隨著時代演進,從豬哥亮、張菲、張小燕、胡瓜、吳宗憲、乃至於小S,會逼問來賓各種讓他們難堪、不好意思的問題,讓他們破防,再加上罐頭笑聲。綜藝節目好不好看?那就是看主持人如何逗來賓。偶爾要遇到自己發電能力超強的來賓,像是沈玉琳、潘若迪、庹宗康這類的嗨咖,接下來通常就是會看到他們被找去當別的節目的主持人。

但【中文怪物】那一百個挑戰者就不是這種狀態了,他們都很會搶鏡頭,也很樂於展現自己,這一點就完全跟台式綜藝節目不同。

當然【中文怪物】利用了現代各式平價監控儀器之便,盡其所能地讓攝影的鏡頭變多,於是觀眾就會看到非常活潑的剪輯,幾乎三四秒就切了一個鏡頭,這也跟傳統台式攝影棚三機作業的方式很不一樣。

而這些做法,酷的夢的製作團隊所費的心力與勞力成本,也絕對超過一般電視台的綜藝節目製作,然而,這也不能全怪電視台,因為通常電視台的節目是一週就一定要出一次的帶狀節目,製作的電視特效、字幕、音樂音效等等的團隊也都是每週都要有固定的交帶量,時間一長,這與酷的夢一次只做六集的企劃還是有成本效益的差異的。

當然,台灣其實也不是沒有做過類似的特別節目,至少我小學的時候就記得「胡瓜刺美女」的表演,還有1980年代,【黃金拍檔】出現過在747上頭作秀的大場面,但是電視台的帶狀會有一種僵化的流程感,身為台灣觀眾,我們看慣了,倒也沒有什麼問題,只是【中文怪物】這種企劃的製作節奏明顯與台灣節目不同,然後陣仗又這麼大,自然就會引起比較心態了。

然後,最後我也是探討一下,為什麼我們會對【中文怪物】這麼趨之若鶩呢?

其實我覺得第一點,也是最難以啟齒的,也不知道是不是有觀眾與我類似,就是我自己內心深處那股「很希望外國人喜歡台灣」的慾望。

身為台灣人,我從小時候開始就感受到,看到當外國電影或是節目提到台灣時,輿論總是會特別興奮,比如說【世界末日】當中提到了蘇聯太空船或是美國太空梭的製品都是台灣製的時候,觀眾會哄堂大笑,乃至於近期【捍衛戰士:獨行俠】裡頭有台灣國旗的時候,社群(包括我)看到也是特別興奮,甚至這還成為了熱點新聞,所以不得不承認,台灣人是很喜歡看到外國人在嘗試本地各種事物的東西的,這一點正是【中文怪物】最大的賣點,當然,以前的綜藝節目不是沒有做過,但是要這次這樣的人數如此大量,委實是空前絕後,我相信很多人沒有一次見到過這麼多在台外籍YTR,當然,對這些外籍YTR們來說,參與這個企劃也有利於自己的曝光,兩全其美,何樂而不為呢?

再來第二點,則是這個節目本身的節奏就相當「不台灣」,他的流程與場地的設計規劃,本身就比較接近日本或韓國的大型綜藝企劃,而這種東西在台灣過去的媒體沒有玩過(其實嚴格說起來不能說沒有,我曾經在2010年的某時間有看到過有某製作團隊在第四台的冷門時段做了一個在與【中文怪物】差不多大的棚裡頭做出來的模特兒選秀,但是鏡頭數沒有這麼多,然而當年就沒什麼人察覺到,再加上當時的社群還不像現在這樣,所以就沒有引起波瀾)
最後,我來聊聊我個人覺得會有什麼後續影響。

雖然目前為止【中文怪物】只有兩集,但酷的夢在第一集就一鳴驚人,他證明自己的團隊可以執行這麼大規模的企劃,也許之後,他有可能接到較大型的串流媒體邀約去製作專屬的節目。

各大YTR可能會受到刺激,繼而嘗試類似的大型企劃,其實在之前【夜市王】的製作方式已經跟一般台式綜藝有些不同,近幾年台灣也有試著在做一些體驗型真人秀,現在各電視台底下的一些外包綜藝企劃單位應該可能會感受到一些壓力,畢竟對於大電視台來說,要一個大型的棚,安裝很多監測攝影機,他們應該不是辦不到,只是過去以來沒有想過(或是有人提案結果沒過),現在既然有個相對小的單位做到了,那模仿就可能開始,楊德昌在【一一】裡頭就說過:台灣人最會的就是抄!

總而言之呢,我對【中文怪物】是樂觀其成的,無論是YT影片或是綜藝節目,台灣在視覺上一直以來都是相對較遲鈍的用字幕,或是本人插科打諢的表演搞過去的,現在這個企劃算是一個活水,這個刺激讓近期一些老電視人、主播都跳了起來,足見其影響力。

#中文怪物 #酷的夢

1 month ago | [YT] | 27

半瓶醋

很久沒看到湯姆提克威了,上次看到他的電影已經是他與華卓斯基姐妹合作的【雲圖】。(啊,我忘記了後來他還有一部2016年的【梭哈人生】,是在Netflix看的。)

時隔了快十年,湯姆提克威再出手就是一部片長2小時40分鐘的電影,描繪一個德國中產階級一家五口與一個來自敘利亞的傭人的故事。

對於剛看完楊德昌的【一一】的我而言,【光】的劇情架構與背後的製作動機實在難以令我不將之聯想在一起,同樣都是中產階級,同樣的成人與孩子在現實生活都遇到各自的問題與挫折,彼此之間已經如同陌生人般疏離冷漠,因此每個人都只能各自試著用自己的方式去面對自己的人生困境。只不過湯姆提克威的音樂與視覺表現比楊德昌更活潑,更多變。

不同的是【一一】當中的家庭沒有遇到救贖的角色(曾有一段宗教人士前來感召父親,但是最後他們並不在乎救贖,只在乎支票),而【光】則是用了從敘利亞逃到德國的難民法拉與她的神秘光線儀式作為這個德國家庭的精神救贖。

只不過這個「光」之救贖也有著懸念,法拉也同樣有著自己的痛苦,她在逃離敘利亞時顯然遇到了巨大的精神創傷,劇中不時出現的黑暗密室與他的家人,都不斷在暗示著不祥之兆。

然而,最終湯姆提克威給了一個溫暖的結尾,這個不祥的預示就像【一一】一般,由還未接觸人生苦痛的兒童迪奧,變唱著皇后合唱團的波希米亞狂想曲,變拯救了全家人與法拉。

【光】與【一一】的共同之處,是作者在知天命,近耳順之年,藉由一個家庭當中幾位成員的遭遇,對其生命階段面對的問題,試圖做出「人為什麼要活在世上」的自我辯論,而且也相當有趣的,都是在描繪生活無虞的「中產階級」成員的精神空虛。【一一】與【光】的成員最大的共同點,就是他們顯然並沒有經濟問題,「生活困頓」在這兩個故事當中從未出現過,也就是說,這是在描繪物質生活無虞下人的精神空虛,而2025年的德國人,與1999年的台灣人也許生活品味不同,也許面對的問題也不盡相似,但是兩個家庭竟是一樣的疏離與不快樂。

#光 #daslicht #tomtykwer #楊德昌 #一一

1 month ago | [YT]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