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中帶有溫暖,療癒中帶點知識」心理學不只是在學校或醫院間被應用的知識,而是要帶到生活中讓更多人了解,融入生活的每一刻。目前由心覺察股份有限公司經營。官網、粉絲專頁、IG、podcast、Line官方帳號,請由下方網址前往portaly.cc/onyourpsy
哇賽心理學
🎧聲音是情緒的開關,也是記憶的鑰匙。 . 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一句話在腦海裡反覆播放,像壞掉的錄音機,怎麼也關不掉? 可能是一個無心的評語、一段旋律,或是某個環境聲響。明明你沒想,卻不經意地在你內心演奏。 . 當熟悉的旋律闖入耳朵,我們會瞬間掉回某個時空;當聽到某種語氣氛圍,心就會突然一縮,迷思在與某人相遇的回憶中。 . 研究指出,聽覺、情緒與記憶的神經中樞有緊密的關係。當大腦在處理聲音時,會和負責情緒與記憶的海馬迴、杏仁核共同協作,交織出聽覺記憶:「這首歌在什麼情境下聽過?」、「這個聲音跟什麼一樣?」…等等。 . 記憶被喚醒時,可能伴隨著懷舊感、幸福感或淡淡的哀傷,於是,聲音成了情緒的軌跡,裡面充滿了意義。 . 比起視覺,聽覺更貼近我們的身體。走路時,一踩一踏你會聽到行進中與落葉摩擦的聲音;調動聲帶說話時,會聽到自己與世界互動的聲音,同時又感受到胸腔的共鳴。甚至你可以隨心所欲調整你的身體,讓走路聲變小、讓講話聲變尖,玩味身體所發出的各種聲音。 . 聲音的節奏也會帶動身體節律。當外在聲音有規律節奏時,我們的呼吸、心跳甚至動作都會不自覺地同步。這也是為什麼我們會跟著音樂擺動,或在某些聲響下感到焦躁或平靜。聲音,比你想像得更貼近你自己。 . 這次編舞家鄭宗龍,在雲門舞集的《關不掉的耳朵》將這些都搬上了舞台。聲音不再只是背景, 而是主角,透過舞者身體的延伸,變成具象的筆劃,寫下聲音的痕跡。 . 記得我第一次看雲門舞集的表演是十多年前的《行草》,那時是在戶外的公演場合,許多人攜家帶眷一起坐在草地上。年紀還小的我,只知道這是國際知名的舞蹈團體,興奮地和大家一起朝聖。沒想到表演開始後,我的眼睛漸漸婆娑,突然有股莫名地感動,那些由舞者肌肉和身體產生出來的姿態,搭配舞台影像、燈光所形成的畫面,還有台下觀眾投注的目光,那一刻、那個當下現場的共鳴與敬畏,讓人瞬間懂藝術存在的理由。 . 這次《關不掉的耳朵》,也將穿過窗、越過牆、闖進情緒,也潛入你以為遺忘的記憶。言詞無法傳遞的心情,就用身體來說吧!邀請你一起參與這場讓舞蹈回歸直覺的實驗,不只是「聽見」,而是同聲音「經驗」。 . 👂 2025 雲門舞集《關不掉的耳朵》 時間:2025/11/15 (六) - 2025/11/16 (日) 地點:高雄 衛武營歌劇院 npacwwy.tw/en08I3mMb 👇邀請你來聽聲音跳舞👇 ⭐哇賽優惠輸入折扣代碼 【2025ALLEARS】享92折 - 主辦|雲門舞集、合辦|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 影片&照片提供|雲門舞集、攝影|李佳曄
7 hours ago | [YT] | 53
View 1 reply
你有過這樣的經驗嗎? . 事事都沒有辦法順心如意,總是提不起勁,連開心這件事都變得好難做到。 . 有些困境來自我們無法控制的生理與心理反應,像是突如其來的恐慌發作,或是讓情緒失控的經前症候群。 . 這些狀況不僅影響生活,也讓人對未來感到無力。 . 然而,生活中那些微小但溫柔的片刻——一顆飯糰、一個御守、一句沒說出口的關心。 . 這些細碎的溫暖,正一點一滴地幫助人們從困境中重新連接世界。.(完整文章請至官網閱讀👇)onyourpsy.com/everything-before-dawn-book-review/.*完整內容歡迎收聽「哇賽讀心書 ep.02|療癒彼此的恐慌男與經前症候群女子《黎明前的全部》」節目內容主談人:蔡宇哲(收聽👇)https://www.youtube.com/watch?v=ARwBq...
1 day ago (edited) | [YT] | 114
View 2 replies
人生好難? . 有些人遇到困境時焦慮崩潰,有些人卻能邊打怪邊升級,關鍵可能在於「玩樂性格」。 . 研究發現,玩心強的人不會否認現實,而是懂得用趣味與創意重新詮釋挑戰,從中找到行動的動力與快樂。 . 這種特質能幫助他們更快適應變化、保持韌性,甚至在艱難時刻也活得有意義。 . 如果你覺得自己不是一個「愛玩」的人,也別擔心!玩樂性格不只是天生的,而是可以培養的。 . (完整文章請至官網閱讀👇) onyourpsy.com/playfulness-research/
2 days ago | [YT] | 338
View 5 replies
如果對方劈腿,你會原諒嗎? 你覺得外遇後還能修復嗎? . 十幾年前,我被外遇。那時一群姐妹替我打抱不平,紛紛說對方怎麼可以這樣。但我聽了卻沒有比較好受,好像我選了一個很爛的人,我的選擇是個錯誤。 . 我忍不住想替那個人講話。不是因為餘情未了,只是為了維持那個「我沒選錯」的形象。 . 被外遇的人會覺得自己是「不被選擇的那個人」,常常陷入懷疑:「是不是我哪裡做錯了?」、「我一定有哪裡不夠好。」否定自我價值,甚至不願承認自己已經被對方傷害了。 . 修復的第一步,就是承認自己真的受傷了。 . 受傷這件事沒有什麼面子不面子的問題,我就是受傷了,因為我真的很愛過啊,那怎麼可能不受傷?肯認自己受傷了,讓自己哭、讓自己生氣,並不是輸了。 . 有人會說:「你還在為那個人哭啊?他都已經跟另外一個人逍遙去了。」但那又如何?就是會難過啊。這件事一定要先走過,否則我們會在這個過程中來來回回很久。 . 也別急著去搞懂對方為什麼會外遇。有時候,連對方自己也不清楚「他為什麼要這樣」。每個人、在每個時間點,都有他愛的選擇,那個選擇不見得合理,但他覺得合理。 . 當我們一直糾結為什麼,揪著對方追問,除了讓自己再次傷痕累累,讓彼此的傷痕更深,也延長我們修復自己的時間。 . 承認「有人不愛我」真的很難,卻也是走出傷口的起點。人生裡,一定會有人不愛我,也一定會有人愛我。當你越能接納這件事,就越能從傷裡慢慢走出來。 . 曾經選擇去愛的你也不傻,而是因為你願意相信,並曾經一心愛一個人,這其實是你人性當中很珍貴、漂亮的部分💎,無須責怪自己🩷 . 至於外遇的一方呢? . 面對親密關係裡的複雜問題,很多人以為不戳破就沒事;但不提,反而會讓關係陷在隱隱的傷痛裡,然後越變越大。與其這樣,不如誠實面對,如果能在有狀況時就提出問題,你不用成為外遇的那個人,對方也不會那麼痛。 . 說出口,也許會分開,有時反而能找到根源,讓關係有機會修復。 . 如果你發現自己在關係裡,一再重複某種模式,不斷外遇、背叛或劈腿,而你也不好受,不知道該怎麼辦。可以先暫時離開關係,學習和自己相處,找到自己在害怕什麼,害怕承諾,或害怕生活一成不變。有的人不敢面對這個害怕,就會在生活裡做些小變化,比如曖昧、模糊的界線、新鮮的刺激,好讓自己不用看見內心的空。 . 請好好思考內心的黑洞從哪裡來,也許你會需要專業的陪伴,幫助你理解並修復這份害怕。 . 真正的愛,是心裡有彼此,同時愛著對方,也愛著自己。如果這份愛裡有尊重與同理,那愛,可以不必那麼辛苦🫂。 . *本文摘錄編寫自「哇賽療心室ep138|別再無力溝通:在變淡之前,學會重新靠近」節目內容。主談人:心理師Nana、曾心怡臨床心理師 伴旅心理治療所所長 (連結👉)https://www.youtube.com/watch?v=DroKp...
3 days ago | [YT] | 161
不安全感,往往被誤解為「太黏人」或「太玻璃心」,但它其實有各種不同的樣貌。 . 有時是因為關係裡權力不對等;有時源自成長經驗中的創傷未解;也可能只是某個沒被說出口的期待,長期被忽略。 . 與其靠測試換來安全感,練習說出期待、理解問題脈絡,讓關係成為真正能安心停靠的地方。 .(完整文章請至官網閱讀👇)onyourpsy.com/insecurity-in-love-drcc/.*完整內容歡迎收聽「哇賽療心室 ep.119|關係裡的不安感:愛的證明還是操控ft.張家齊博士」節目內容主談人:心理師Nana (連結👉)https://www.youtube.com/watch?v=9Rb50...
4 days ago | [YT] | 188
View 0 replies
如何讓團隊、組織塑造出一個讓大家暢所欲言、真誠互動的氛圍呢? . 在團體中保持沉默才是人性。當人們多半選擇沉默,雖能規避風險,卻犧牲了團隊的創新與成長。 . 要促進心理安全感,領導者必須展現真誠、願意傾聽,並帶頭重新建構失敗的意義。.唯有全體成員共同投入,團隊才可能建立出安全而高效的氛圍。.(完整文章請至官網閱讀👇)onyourpsy.com/the-fearless-organization-book-revie….*完整內容歡迎收聽「哇賽讀心書 ep.03|團隊強大,需要《心理安全感的力量》」節目內容主談人:蔡宇哲(收聽👇)https://www.youtube.com/watch?v=iPAX4...
5 days ago | [YT] | 116
每一個人都要懂一點整理。 . 因為環境雜亂,不只是視覺上的問題,更是一種心理上的噪音。當生活的雜亂佔據注意力和時間時,我們內心的空間也會變得擁擠,沒有餘裕。 . 例如,堆滿的文件、便條紙、隨手放的咖啡杯……每一樣沒收好的東西,都彷彿在提醒你:「這件事還沒完成喔!」久而久之,這一個又一個的小提醒就會累積成一種壓力。 . 除了壓力,整齊還會影響幸福感:環境越整齊,心情就越好。這時,有人就會疑惑說:「我有朋友家裡亂得像被颱風吹過,他還是很開心啊!🤔」 . 一篇針對一千多位受試者的研究發現:家裡的雜亂程度確實會影響幸福感,但關鍵不在於家裡「客觀上」多亂,而是你「覺得」多亂。 . 只要你覺得「這個亂是我能掌控的」、「這是亂中有序」、「這裡有我的味道、有我的形狀」,幸福感也會提高。 . 研究還發現,我們對雜物的滿意程度,加上,空間能否反映出「我自己」,這兩項就可以解釋一個人幸福感的四分之一。簡單來說,人有25%的幸福,來自空間秩序,這是不是很重要! . 真正讓我們感到放鬆的空間,不是完美的乾淨,而是你一走進去就會鬆口氣嘆道:「啊~這裡真好。」整理的關鍵,不是要讓家變成樣品屋,而是讓你真心覺得「這是我的地方」。 . 那要怎麼知道我的環境主觀上是不是有點亂呢?是不是該整理了呢?《慢捨離》這本書裡有幾個小測驗題,很有意思! . 1️⃣ 每次想要整理時就會拖延,會想「週末再說」。 2️⃣ 餐桌上放了三樣以上,本來不該出現那的東西。 3️⃣ 衣櫃裡有不合身但仍然留下的衣服。 4️⃣ 常常花時間找東西,尤其出門前幾分鐘。 5️⃣ 買過一本以上收納整理的書,但家裡卻沒有變乾淨。 . 我全都中😂。如果你也默默覺得中槍,代表這一集來得剛剛好,該聽一聽,幫自己整理一下了。 . *本文摘錄邊寫自「哇賽讀心書ep91|慢捨離,為心與空間留餘裕,讓自己更清明」節目內容。主談人:蔡宇哲(收聽👇)https://www.youtube.com/watch?v=u3IND...
6 days ago | [YT] | 403
View 3 replies
相愛容易相處難,因為《只有愛永遠不夠》.我們常以為,愛就足以維繫一段關係。 .但現實中,誤解、情緒與認知的落差,都可能是讓感情走不下去的原因。 .學會覺察、調整自動化思考, 是走出衝突、重新靠近彼此的起點。.(完整文章請至官網閱讀👇)onyourpsy.com/love-is-never-enough-book-review/.*完整內容歡迎收聽「哇賽讀心書 ep.06|不猜心,美好伴侶關係從覺察開始《只有愛永遠不夠》」節目內容主談人:心理師Nana (連結👉)https://www.youtube.com/watch?v=SDeoT...
1 week ago | [YT] | 228
開車時的大腦跟平常不太一樣嗎? . 行駛於路上時,大腦多半啟動「快思」模式,讓我們依照燈號與前車動作自動前進,卻因此容易忽略斑馬線上的行人。 . 再加上從眾效應的影響,許多駕駛會傾向跟著向前走。.要改變這樣的習慣,除了制度與教育外,更需要心理上的轉變,學會換位思考、主動示範正確行為。 . 當駕駛及行人彼此理解與等待,交通安全才不只是規則,而是一種守護所有用路人的文化。 . (完整文章請至官網閱讀👇) onyourpsy.com/road-safety/.*完整內容歡迎收聽「哇賽一起聊 ep.30|從心出發,讓行人優先成為文化,而非規則」節目內容主談人:蔡宇哲、心理師Nana(連結👉)https://www.youtube.com/watch?v=9rF5i...
1 week ago (edited) | [YT] | 149
🌟有🎁 ,記得看到最後!🌟.「我先生很會打呼,我在旁邊都睡不太著🥺。」 「另一半的打呼聲,讓我感覺有人陪,沒了,我反而睡不著。」 「聽到他打呼也不錯啦,代表他還活著🤣。」 . 在伴侶關係裡,睡覺打呼真的是一場未解的戰爭。 . 有些人天生對聲音特別敏感。在性別差異上,女性的敏感度確實比較高。研究發現,女性失眠比例比男性高,尤其在懷孕、帶小孩、更年期或經前症候群等與荷爾蒙相關的階段,更容易失眠。 . 根據台灣睡眠醫學學會調查,女性失眠其中一個常見的原因,就是「伴侶打呼」。而男性因為體型和肌肉張力,確實打呼的比例也偏高,將近一半男性會打呼。於是,「男性打呼、女性又敏感」的組合,讓很多女性的失眠雪上加霜。 . 打呼💤對睡眠的影響其實不是絕對的。能聽著打呼聲睡著的人,大概聲音都不大,而且很規律。但如果打呼聲忽大忽小、節奏不一,就容易被驚醒、徹夜難眠。因為當聲音無法預測,大腦就會自動保持警戒狀態。 . 調查也發現,最讓人受不了的聲音通常是「突然出現」的,例如打呼、窗戶外汽機車聲、電話鬧鈴,或鄰居半夜不時傳來的笑鬧聲,而非電風扇或冷氣那種持續的聲響。 . 那怎麼辦呢?我們沒辦法解決打呼的人,也不見得能讓環境裡的所有聲音消失,但可以試著讓它不那麼干擾✨。 . 方法1📌從根源解決聲音 現在醫學能針對打呼進行檢查與治療,例如耳鼻喉科、胸腔科或牙科都能找到對應的處理方式。 . 方法2📌降低干擾 如果打呼無法改善,可以使用隔絕性高的耳塞或睡眠專用耳機🎧,把外界聲音降到可接受的範圍。現在科技發達,有可以主動偵測噪音抗噪的;適合側睡,不會影響翻身睡覺的;或特別針對打呼鼾聲的功能等等。 . 方法3📌用聲音蓋過聲音 白噪音像是持續的背景音,而粉紅噪音則偏向自然聲,如海浪或蟲鳴。這些穩定的聲音都能幫助我們轉移注意力,讓大腦不再專注於那些不規律的干擾,自然就能放鬆。臨床上推薦,如果在這些聲音的陪伴下,同時搭配放鬆訓練,效果更佳。 . 如果為伴侶的鼾聲苦惱、常常被環境噪音打斷睡眠、需要一些助眠的聲音來幫助放鬆,都可以試試看這三種方法。祝福我們今晚,能擁有一場真正屬於自己的好眠🌛。 . *本集摘錄編寫自「哇賽心觀點ep178|壓力大淺眠,用聆聽找回靜心soundcore Sleep A30 」節目內容。主談人:蔡宇哲博士、吳家碩臨床心理師(收聽👇)https://www.youtube.com/watch?v=tQG29... --🎧 soundcore|Sleep A30 專業睡眠降噪耳機 🤩同時符合好眠方法2降低干擾、方法3用聲音蓋過聲音的選擇底加! 真是專門針對像我這樣淺眠需求的人來設計啊! . ✅全球首款專為睡眠場景研發!三重遮鼾技術,配戴時能透過充電盒分析並過濾打呼、戶外交通、電器運轉等環境噪音。 ✅雙耳節拍紓壓音頻,可放鬆身心、舒緩壓力,一夜好眠不間斷。 ✅人體工學3D記憶海綿耳塞,完美貼合耳朵,即使翻身側睡也都可以很舒適。 ✅多款白噪音、助眠音樂、鬧鐘等功能,均可透過 soundcore APP 設定,APP還支援尋找耳機模式,不用怕遺失耳機! . ⭐12/31前輸入哇賽專屬折扣碼【onyourpsy300】現折$300 ⭐傳送門:reurl.cc/gnvpXL.🎁 最後要來送福利啦! ➤獎品:soundcore Sleep A30專業睡眠降噪耳機(1名,不挑色) ➤抽獎規則:至哇賽臉書粉專或IG貼文底下留言回答:「你喜歡的助眠聲音?」或「什麼情境下會使用這個產品?」並分享貼文tag一個人(貼文連結在下方留言區)➤預計在 2025/11/12 公告在限時動態中。(寄送限台灣本島區域)
1 week ago | [YT] | 43
Load more
哇賽心理學
🎧聲音是情緒的開關,也是記憶的鑰匙。
.
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一句話在腦海裡反覆播放,像壞掉的錄音機,怎麼也關不掉? 可能是一個無心的評語、一段旋律,或是某個環境聲響。明明你沒想,卻不經意地在你內心演奏。
.
當熟悉的旋律闖入耳朵,我們會瞬間掉回某個時空;當聽到某種語氣氛圍,心就會突然一縮,迷思在與某人相遇的回憶中。
.
研究指出,聽覺、情緒與記憶的神經中樞有緊密的關係。當大腦在處理聲音時,會和負責情緒與記憶的海馬迴、杏仁核共同協作,交織出聽覺記憶:「這首歌在什麼情境下聽過?」、「這個聲音跟什麼一樣?」…等等。
.
記憶被喚醒時,可能伴隨著懷舊感、幸福感或淡淡的哀傷,於是,聲音成了情緒的軌跡,裡面充滿了意義。
.
比起視覺,聽覺更貼近我們的身體。走路時,一踩一踏你會聽到行進中與落葉摩擦的聲音;調動聲帶說話時,會聽到自己與世界互動的聲音,同時又感受到胸腔的共鳴。甚至你可以隨心所欲調整你的身體,讓走路聲變小、讓講話聲變尖,玩味身體所發出的各種聲音。
.
聲音的節奏也會帶動身體節律。當外在聲音有規律節奏時,我們的呼吸、心跳甚至動作都會不自覺地同步。這也是為什麼我們會跟著音樂擺動,或在某些聲響下感到焦躁或平靜。聲音,比你想像得更貼近你自己。
.
這次編舞家鄭宗龍,在雲門舞集的《關不掉的耳朵》將這些都搬上了舞台。聲音不再只是背景, 而是主角,透過舞者身體的延伸,變成具象的筆劃,寫下聲音的痕跡。
.
記得我第一次看雲門舞集的表演是十多年前的《行草》,那時是在戶外的公演場合,許多人攜家帶眷一起坐在草地上。年紀還小的我,只知道這是國際知名的舞蹈團體,興奮地和大家一起朝聖。沒想到表演開始後,我的眼睛漸漸婆娑,突然有股莫名地感動,那些由舞者肌肉和身體產生出來的姿態,搭配舞台影像、燈光所形成的畫面,還有台下觀眾投注的目光,那一刻、那個當下現場的共鳴與敬畏,讓人瞬間懂藝術存在的理由。
.
這次《關不掉的耳朵》,也將穿過窗、越過牆、闖進情緒,也潛入你以為遺忘的記憶。言詞無法傳遞的心情,就用身體來說吧!邀請你一起參與這場讓舞蹈回歸直覺的實驗,不只是「聽見」,而是同聲音「經驗」。
.
👂 2025 雲門舞集《關不掉的耳朵》
時間:2025/11/15 (六) - 2025/11/16 (日)
地點:高雄 衛武營歌劇院
npacwwy.tw/en08I3mMb
👇邀請你來聽聲音跳舞👇
⭐哇賽優惠輸入折扣代碼 【2025ALLEARS】享92折
-
主辦|雲門舞集、合辦|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
影片&照片提供|雲門舞集、攝影|李佳曄
7 hours ago | [YT] | 53
View 1 reply
哇賽心理學
你有過這樣的經驗嗎?
.
事事都沒有辦法順心如意,總是提不起勁,連開心這件事都變得好難做到。
.
有些困境來自我們無法控制的生理與心理反應,像是突如其來的恐慌發作,或是讓情緒失控的經前症候群。
.
這些狀況不僅影響生活,也讓人對未來感到無力。
.
然而,生活中那些微小但溫柔的片刻——一顆飯糰、一個御守、一句沒說出口的關心。
.
這些細碎的溫暖,正一點一滴地幫助人們從困境中重新連接世界。
.
(完整文章請至官網閱讀👇)
onyourpsy.com/everything-before-dawn-book-review/
.
*完整內容歡迎收聽「哇賽讀心書 ep.02|療癒彼此的恐慌男與經前症候群女子《黎明前的全部》」節目內容
主談人:蔡宇哲(收聽👇)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ARwBq...
1 day ago (edited) | [YT] | 114
View 2 replies
哇賽心理學
人生好難?
.
有些人遇到困境時焦慮崩潰,有些人卻能邊打怪邊升級,關鍵可能在於「玩樂性格」。
.
研究發現,玩心強的人不會否認現實,而是懂得用趣味與創意重新詮釋挑戰,從中找到行動的動力與快樂。
.
這種特質能幫助他們更快適應變化、保持韌性,甚至在艱難時刻也活得有意義。
.
如果你覺得自己不是一個「愛玩」的人,也別擔心!玩樂性格不只是天生的,而是可以培養的。
.
(完整文章請至官網閱讀👇)
onyourpsy.com/playfulness-research/
2 days ago | [YT] | 338
View 5 replies
哇賽心理學
如果對方劈腿,你會原諒嗎?
你覺得外遇後還能修復嗎?
.
十幾年前,我被外遇。那時一群姐妹替我打抱不平,紛紛說對方怎麼可以這樣。但我聽了卻沒有比較好受,好像我選了一個很爛的人,我的選擇是個錯誤。
.
我忍不住想替那個人講話。不是因為餘情未了,只是為了維持那個「我沒選錯」的形象。
.
被外遇的人會覺得自己是「不被選擇的那個人」,常常陷入懷疑:「是不是我哪裡做錯了?」、「我一定有哪裡不夠好。」否定自我價值,甚至不願承認自己已經被對方傷害了。
.
修復的第一步,就是承認自己真的受傷了。
.
受傷這件事沒有什麼面子不面子的問題,我就是受傷了,因為我真的很愛過啊,那怎麼可能不受傷?肯認自己受傷了,讓自己哭、讓自己生氣,並不是輸了。
.
有人會說:「你還在為那個人哭啊?他都已經跟另外一個人逍遙去了。」但那又如何?就是會難過啊。這件事一定要先走過,否則我們會在這個過程中來來回回很久。
.
也別急著去搞懂對方為什麼會外遇。有時候,連對方自己也不清楚「他為什麼要這樣」。每個人、在每個時間點,都有他愛的選擇,那個選擇不見得合理,但他覺得合理。
.
當我們一直糾結為什麼,揪著對方追問,除了讓自己再次傷痕累累,讓彼此的傷痕更深,也延長我們修復自己的時間。
.
承認「有人不愛我」真的很難,卻也是走出傷口的起點。人生裡,一定會有人不愛我,也一定會有人愛我。當你越能接納這件事,就越能從傷裡慢慢走出來。
.
曾經選擇去愛的你也不傻,而是因為你願意相信,並曾經一心愛一個人,這其實是你人性當中很珍貴、漂亮的部分💎,無須責怪自己🩷
.
至於外遇的一方呢?
.
面對親密關係裡的複雜問題,很多人以為不戳破就沒事;但不提,反而會讓關係陷在隱隱的傷痛裡,然後越變越大。與其這樣,不如誠實面對,如果能在有狀況時就提出問題,你不用成為外遇的那個人,對方也不會那麼痛。
.
說出口,也許會分開,有時反而能找到根源,讓關係有機會修復。
.
如果你發現自己在關係裡,一再重複某種模式,不斷外遇、背叛或劈腿,而你也不好受,不知道該怎麼辦。可以先暫時離開關係,學習和自己相處,找到自己在害怕什麼,害怕承諾,或害怕生活一成不變。有的人不敢面對這個害怕,就會在生活裡做些小變化,比如曖昧、模糊的界線、新鮮的刺激,好讓自己不用看見內心的空。
.
請好好思考內心的黑洞從哪裡來,也許你會需要專業的陪伴,幫助你理解並修復這份害怕。
.
真正的愛,是心裡有彼此,同時愛著對方,也愛著自己。如果這份愛裡有尊重與同理,那愛,可以不必那麼辛苦🫂。
.
*本文摘錄編寫自「哇賽療心室ep138|別再無力溝通:在變淡之前,學會重新靠近」節目內容。
主談人:心理師Nana、曾心怡臨床心理師 伴旅心理治療所所長
(連結👉)https://www.youtube.com/watch?v=DroKp...
3 days ago | [YT] | 161
View 2 replies
哇賽心理學
不安全感,往往被誤解為「太黏人」或「太玻璃心」,但它其實有各種不同的樣貌。
.
有時是因為關係裡權力不對等;有時源自成長經驗中的創傷未解;也可能只是某個沒被說出口的期待,長期被忽略。
.
與其靠測試換來安全感,練習說出期待、理解問題脈絡,讓關係成為真正能安心停靠的地方。
.
(完整文章請至官網閱讀👇)
onyourpsy.com/insecurity-in-love-drcc/
.
*完整內容歡迎收聽「哇賽療心室 ep.119|關係裡的不安感:愛的證明還是操控ft.張家齊博士」節目內容
主談人:心理師Nana
(連結👉)https://www.youtube.com/watch?v=9Rb50...
4 days ago | [YT] | 188
View 0 replies
哇賽心理學
如何讓團隊、組織塑造出一個讓大家暢所欲言、真誠互動的氛圍呢?
.
在團體中保持沉默才是人性。當人們多半選擇沉默,雖能規避風險,卻犧牲了團隊的創新與成長。
.
要促進心理安全感,領導者必須展現真誠、願意傾聽,並帶頭重新建構失敗的意義。
.
唯有全體成員共同投入,團隊才可能建立出安全而高效的氛圍。
.
(完整文章請至官網閱讀👇)
onyourpsy.com/the-fearless-organization-book-revie…
.
*完整內容歡迎收聽「哇賽讀心書 ep.03|團隊強大,需要《心理安全感的力量》」節目內容
主談人:蔡宇哲(收聽👇)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iPAX4...
5 days ago | [YT] | 116
View 0 replies
哇賽心理學
每一個人都要懂一點整理。
.
因為環境雜亂,不只是視覺上的問題,更是一種心理上的噪音。當生活的雜亂佔據注意力和時間時,我們內心的空間也會變得擁擠,沒有餘裕。
.
例如,堆滿的文件、便條紙、隨手放的咖啡杯……每一樣沒收好的東西,都彷彿在提醒你:「這件事還沒完成喔!」久而久之,這一個又一個的小提醒就會累積成一種壓力。
.
除了壓力,整齊還會影響幸福感:環境越整齊,心情就越好。這時,有人就會疑惑說:「我有朋友家裡亂得像被颱風吹過,他還是很開心啊!🤔」
.
一篇針對一千多位受試者的研究發現:家裡的雜亂程度確實會影響幸福感,但關鍵不在於家裡「客觀上」多亂,而是你「覺得」多亂。
.
只要你覺得「這個亂是我能掌控的」、「這是亂中有序」、「這裡有我的味道、有我的形狀」,幸福感也會提高。
.
研究還發現,我們對雜物的滿意程度,加上,空間能否反映出「我自己」,這兩項就可以解釋一個人幸福感的四分之一。簡單來說,人有25%的幸福,來自空間秩序,這是不是很重要!
.
真正讓我們感到放鬆的空間,不是完美的乾淨,而是你一走進去就會鬆口氣嘆道:「啊~這裡真好。」整理的關鍵,不是要讓家變成樣品屋,而是讓你真心覺得「這是我的地方」。
.
那要怎麼知道我的環境主觀上是不是有點亂呢?是不是該整理了呢?《慢捨離》這本書裡有幾個小測驗題,很有意思!
.
1️⃣ 每次想要整理時就會拖延,會想「週末再說」。
2️⃣ 餐桌上放了三樣以上,本來不該出現那的東西。
3️⃣ 衣櫃裡有不合身但仍然留下的衣服。
4️⃣ 常常花時間找東西,尤其出門前幾分鐘。
5️⃣ 買過一本以上收納整理的書,但家裡卻沒有變乾淨。
.
我全都中😂。如果你也默默覺得中槍,代表這一集來得剛剛好,該聽一聽,幫自己整理一下了。
.
*本文摘錄邊寫自「哇賽讀心書ep91|慢捨離,為心與空間留餘裕,讓自己更清明」節目內容。
主談人:蔡宇哲(收聽👇)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u3IND...
6 days ago | [YT] | 403
View 3 replies
哇賽心理學
相愛容易相處難,因為《只有愛永遠不夠》
.
我們常以為,愛就足以維繫一段關係。
.
但現實中,誤解、情緒與認知的落差,都可能是讓感情走不下去的原因。
.
學會覺察、調整自動化思考, 是走出衝突、重新靠近彼此的起點。
.
(完整文章請至官網閱讀👇)
onyourpsy.com/love-is-never-enough-book-review/
.
*完整內容歡迎收聽「哇賽讀心書 ep.06|不猜心,美好伴侶關係從覺察開始《只有愛永遠不夠》」節目內容
主談人:心理師Nana
(連結👉)https://www.youtube.com/watch?v=SDeoT...
1 week ago | [YT] | 228
View 2 replies
哇賽心理學
開車時的大腦跟平常不太一樣嗎?
.
行駛於路上時,大腦多半啟動「快思」模式,讓我們依照燈號與前車動作自動前進,卻因此容易忽略斑馬線上的行人。
.
再加上從眾效應的影響,許多駕駛會傾向跟著向前走。
.
要改變這樣的習慣,除了制度與教育外,更需要心理上的轉變,學會換位思考、主動示範正確行為。
.
當駕駛及行人彼此理解與等待,交通安全才不只是規則,而是一種守護所有用路人的文化。
.
(完整文章請至官網閱讀👇)
onyourpsy.com/road-safety/
.
*完整內容歡迎收聽「哇賽一起聊 ep.30|從心出發,讓行人優先成為文化,而非規則」節目內容
主談人:蔡宇哲、心理師Nana
(連結👉)https://www.youtube.com/watch?v=9rF5i...
1 week ago (edited) | [YT] | 149
View 3 replies
哇賽心理學
🌟有🎁 ,記得看到最後!🌟
.
「我先生很會打呼,我在旁邊都睡不太著🥺。」
「另一半的打呼聲,讓我感覺有人陪,沒了,我反而睡不著。」
「聽到他打呼也不錯啦,代表他還活著🤣。」
.
在伴侶關係裡,睡覺打呼真的是一場未解的戰爭。
.
有些人天生對聲音特別敏感。在性別差異上,女性的敏感度確實比較高。研究發現,女性失眠比例比男性高,尤其在懷孕、帶小孩、更年期或經前症候群等與荷爾蒙相關的階段,更容易失眠。
.
根據台灣睡眠醫學學會調查,女性失眠其中一個常見的原因,就是「伴侶打呼」。而男性因為體型和肌肉張力,確實打呼的比例也偏高,將近一半男性會打呼。於是,「男性打呼、女性又敏感」的組合,讓很多女性的失眠雪上加霜。
.
打呼💤對睡眠的影響其實不是絕對的。能聽著打呼聲睡著的人,大概聲音都不大,而且很規律。但如果打呼聲忽大忽小、節奏不一,就容易被驚醒、徹夜難眠。因為當聲音無法預測,大腦就會自動保持警戒狀態。
.
調查也發現,最讓人受不了的聲音通常是「突然出現」的,例如打呼、窗戶外汽機車聲、電話鬧鈴,或鄰居半夜不時傳來的笑鬧聲,而非電風扇或冷氣那種持續的聲響。
.
那怎麼辦呢?我們沒辦法解決打呼的人,也不見得能讓環境裡的所有聲音消失,但可以試著讓它不那麼干擾✨。
.
方法1📌從根源解決聲音
現在醫學能針對打呼進行檢查與治療,例如耳鼻喉科、胸腔科或牙科都能找到對應的處理方式。
.
方法2📌降低干擾
如果打呼無法改善,可以使用隔絕性高的耳塞或睡眠專用耳機🎧,把外界聲音降到可接受的範圍。現在科技發達,有可以主動偵測噪音抗噪的;適合側睡,不會影響翻身睡覺的;或特別針對打呼鼾聲的功能等等。
.
方法3📌用聲音蓋過聲音
白噪音像是持續的背景音,而粉紅噪音則偏向自然聲,如海浪或蟲鳴。這些穩定的聲音都能幫助我們轉移注意力,讓大腦不再專注於那些不規律的干擾,自然就能放鬆。臨床上推薦,如果在這些聲音的陪伴下,同時搭配放鬆訓練,效果更佳。
.
如果為伴侶的鼾聲苦惱、常常被環境噪音打斷睡眠、需要一些助眠的聲音來幫助放鬆,都可以試試看這三種方法。祝福我們今晚,能擁有一場真正屬於自己的好眠🌛。
.
*本集摘錄編寫自「哇賽心觀點ep178|壓力大淺眠,用聆聽找回靜心soundcore Sleep A30 」節目內容。
主談人:蔡宇哲博士、吳家碩臨床心理師(收聽👇)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tQG29...
--
🎧 soundcore|Sleep A30 專業睡眠降噪耳機
🤩同時符合好眠方法2降低干擾、方法3用聲音蓋過聲音的選擇底加!
真是專門針對像我這樣淺眠需求的人來設計啊!
.
✅全球首款專為睡眠場景研發!三重遮鼾技術,配戴時能透過充電盒分析並過濾打呼、戶外交通、電器運轉等環境噪音。
✅雙耳節拍紓壓音頻,可放鬆身心、舒緩壓力,一夜好眠不間斷。
✅人體工學3D記憶海綿耳塞,完美貼合耳朵,即使翻身側睡也都可以很舒適。
✅多款白噪音、助眠音樂、鬧鐘等功能,均可透過 soundcore APP 設定,APP還支援尋找耳機模式,不用怕遺失耳機!
.
⭐12/31前輸入哇賽專屬折扣碼【onyourpsy300】現折$300
⭐傳送門:reurl.cc/gnvpXL
.
🎁 最後要來送福利啦!
➤獎品:soundcore Sleep A30專業睡眠降噪耳機(1名,不挑色)
➤抽獎規則:
至哇賽臉書粉專或IG貼文底下留言回答:「你喜歡的助眠聲音?」或「什麼情境下會使用這個產品?」並分享貼文tag一個人(貼文連結在下方留言區)
➤預計在 2025/11/12 公告在限時動態中。(寄送限台灣本島區域)
1 week ago | [YT] | 43
View 5 replies
Lo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