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址:台中市豐原區豐陽路52號2樓每週三20:00~21:30共修電話:04-25292968IG:www.instagram.com/guru_rinpoche_loyi_a_nga/主要供奉蓮花生大士、綠度母、白度母,四週圍繞大圓滿勝意傳承十二圓滿佛陀的唐卡,表示諸佛的加持不間斷。在此修法、聞法亦如置身於蓮師淨土一般。道場內一切佛學課程皆免費,歡迎十方大德一同前來共沾法雨。
藏密白玉佛學會-豐原蓮師道場
2025/03/29 (3/3)《修心七要~耳傳略釋》尊貴上師 吉美法王傳講🚩歡迎親自於各道場上課🌐palyulacademy.org/2025/03/29/2025-03-29-%e3%80%8a%…⭐甲七. 修心之學處:▍「在盡心竭力地修持修心法門的基礎上,還要專心致志、堅持不懈地修持。」~修心就是要堅定而修,應在盡心竭力的修持修心法門之基礎上,再專心致志,堅持不懈的修持、久修。亦即修心或是唸經、唸咒語,任何時候都一樣,就是要專心致志,要在修心的法門上專心的修、認真的修;過程中其他的事都要放下,你就是要專注、專心的修心。若你修心時,又想:我是不是要修個身體好一點?我動一動會不會比較好?或想:我修心修得太久了,嘴巴是不是要動一下?也就是修心專心致志的過程中,別再去修煉你的身體跟嘴巴。唸經時就是專心把它唸完、迴向完,簡單來講就是要「三殊勝」:一開始發心殊勝時就是唸經,正行時也是唸經,迴向時也要唸經。修心時也是這樣,不是發心殊勝時唸經、唸咒,然後正行殊勝時變成修心,這樣是錯誤的。修心的過程你要專一、要專心致志,此時你不能把其他的修行拿進來,其他的一切行為也要放下。比如上課時,若你是專心致志、認真的上課,你一定是很認真的聽進去;但如果你在想:我電話有沒關機、剛剛LINE在響,此時你的心都跑掉了,所以其他的事都必須放下。什麽叫堅定而修?基本上來講,其實不容易,我們一般凡夫更不容易。一般的凡夫、最平凡的人唸經與唸咒、修心修行的方式是什麽?專注。就是唸經時每個字都一字不漏的念完,且心都沒有跑掉,這樣的唸經唸咒、修行的方式是最平凡、下等的;再上來的是什麽?就是大乘的方式。今天我所唸的咒語,一切都是幻化、虛幻般,一切都在虛幻中,這樣去修持,沒有任何的執著,這個境界高一點;再來更高的境界是密乘無二義的境界,雖然你唸經、唸咒語,但它是不離本性,在究竟心性的境界上,這樣唸經的功德最大。這是明心見性的人、證悟者、成就者才做得到。這樣的一個成就者已開悟、證悟,或者是佛來講,他唸經、唸咒語無需再觀想本尊、咒語,他的境界已是最大、最高端、最究竟了,所以無需觀想。再下來一點的,像菩薩們就是一切如幻、如夢、如泡、如影,這些都與生起次第、密乘差不多,這是中等的。最下等的是什麽?是完全沒有煩惱,心不外散、專注於每個字、一字不漏的把它唸完,對我們來講,連這個都不容易,所以我說堅定而修不容易。總之修心時,在修心的基礎上,你必須將其它的修行完全放下,是這個意思。🟧 「以二觀察解」▍「首先觀察自己的相續,看哪一種煩惱最粗大,並不遺餘力地將其壓服。其後,再依靠產生這些煩惱的對境等等重新進行觀察,看還會不會產生這些煩惱。如果仍然會產生,就拼命地以對治法再次將其斷除,直到這些煩惱不再生起為止。」~「以二觀察解」就是要觀察二個部分。首先觀察自己的心相續,看哪一種煩惱最大?你的心裡一定有貪、嗔、癡、慢、疑三毒、五毒,你好好觀察哪個比較重?是貪心比較重?或嗔心比較重?先不要急著斷除或對治,要先觀察、先把它找出來,這是第一個。其次,再依靠產生煩惱的對境等等,再重新進行觀察,這是第二個觀察。第一個觀察先找出來是貪心較大或嗔念較大?一定有一個比較大;若發現貪心較重,接著進入第二個觀察。第二個觀察貪心煩惱的對境:色聲香味觸,你好好的觀察貪心大的原因、對境是什麽?它是靠什麽境而大?是眼睛看到的?譬如是老婆、親人、小孩?或是錢?或是你自己?此時要再作第二次觀察、重新觀察,看看是否再度產生同樣的煩惱?貪心是否會繼續生起?你好好想:貪還會繼續大嗎?嗔恨心還會繼續生起嗎?接下來就要做:確定了大的煩惱之後,你要找出生起煩惱的對治。你不能放著,而且還要想:它會不會一直生起?我的貪念、嗔念會不會繼續生起?我慢會不會繼續生起?它告訴你要想:我的貪、嗔、痴這些煩惱,還會不會繼續生起、不斷重覆?如果仍會產生,你就能夠發現了。我的貪還會生起,因為它還沒起完;嗔恨心還會生起,因為我的嗔恨心還沒有消完、我還沒有想通。所以你就會發現:自己的貪嗔痴慢疑五毒,它會不斷的生起。我相信沒人敢說:自己的貪嗔痴慢疑五毒都不生起,肯定會生起。若自己觀察:它可能不會生起,因為我內心裡的五毒只有一點點,不是很大,這一點煩惱好像也沒什麼,恭喜你!但若你發現內心裡貪好大、嗔恨好大!你就要再觀察:你的貪很大是因為老公?老婆?還是錢?此時你就要小心了。因為你的煩惱會繼續大,這個境仍會影響你。所以此兩種觀察之後,你發現仍會產生煩惱,表示自己修行沒用、修行沒有證量,總之修行就是無效了。此時你就要想:我修得不好,我的煩惱一樣重,所有的境都可以影響我,所以我學佛修心根本未達標準。此時只能拼命的進行對治,再次將其斷除。若你發現自相續裡有貪嗔癡慢疑五毒任何一種煩惱,你就是要調伏它、要清淨它,煩惱一定要調伏與清淨,這是第一個。若不調伏與清淨煩惱,只要遇到境,你的貪執、嗔念一定會生起,你無法阻擋。所以發現自己五毒很重時,你就要想:我要調伏它、要清淨它,我的貪不能那麽重、嗔念不能那麽重。很大的貪就一直磨,磨到變很小,這就是調伏、清凈。為什麽要調伏煩惱?譬如你的貪很重,或許是因為親人或財富受用;而你發現它一定會再生起,因為你還在、親人還在、受用財富都在,所以你現在的貪很重,明天、後天也一樣重,所以你必須調伏。只要你在、你不消失,而且貪的對境也未消失,此時,只要你的貪碰到境,它就生起,因此你必須調伏煩惱。眾生為什麽會輪迴?原因是什麽?因為我們都不調伏煩惱、未清凈煩惱,因此會輪迴。若未調伏煩惱,未碰到境時,好像煩惱就不生起;但它隨時都在等待碰到境,隨時都能生起,它不會累,很自然就會生起。只要親人、財富受用等的對境一來,貪嗔癡馬上就生起,而你永遠離不了這個境,因此你的輪迴怎麽會斷?永遠不會斷的。所以,要對治煩惱,法要拿出來,要調伏、清淨煩惱,直到它不再生起為止。不論修禪、修行,這個困難度都蠻大的,但要一直修、一直對治,直到你的煩惱不生起為止。🟧 「不好大喜功」▍「我們要戒除那些認為自己於對方有恩,或認為自己歷盡艱辛地修持了很長時間,或認為自己學問淵博、戒律清淨等等的自矜邀功行為。通過修習自輕他重,從而令自誇之心無地自容。」~我們需要戒除那種自認為對於對方有恩的心態。一般的家人之間、夫妻之間,或者父母親對於兒女,我們確實有這種心態。比如夫妻之間,一方付出很辛苦,就會抱怨對方對你不好;父母親則認為對小孩付出很多,但你對我不夠孝順,因此我們要解除這種有恩於對方的心態。對於學佛、修行,有時也是認為自己歷盡艱辛萬苦,修持了很長的時間,很認真的聞思修,但為什麽智慧還不生起?我也做了很多上供下施,為何我想累積的二資糧很難聚集?為什麽我的福報還是不足?譬如我的職位為何就不會升級?像以前,我遇到很多出家人說自己很笨、沒有智慧等等,但從某個角度來講,其實也不太對,出家人怎麽會沒智慧?這是不正確的。有人則是自認為學問淵博、學問很好,像一些博士或者堪布,或戒律清凈的比丘、比丘尼等等,會有自矜邀功的行為。認為自己修得很好,上供下施做得很好,聞思修也很認真,但還是沒智慧;我很發心,上供下施做很多,但生意還是不順,還是賺不到錢,我沒有福報!或認為我很有學問,戒律也非常清淨,但為什麽別人都不知道我這麽認真、這麽優秀?我的福報為什麽都還不來?其實,這些都算是邀功的心態、行為,這種邀功的行為是不正確的。在「修心七要」裡,我們修習持慈悲心、菩提心時,我們要修「自輕他重」,此時我已有誓言、誓願:我所有的成就功德、一切的樂,都要與眾生的苦交換;我有什麽好的、成就的樂,通通給眾生;眾生遭受任何的苦,我全部代受。你在修持「自輕他重」時,你已經交換完了。因此,你發現聞思修未生起智慧,你不能問為什麽你不生起智慧?不能這樣;我做很多上供下施,為什麽我的福報還不來?你不可以這麽想,因為你修持自輕他重時已有誓願過。所以,通過修習自輕他重,你要令自誇的心無地自容,否則你的修行就是不合格。▍「熱振人的教言是:不要對他人寄予重望,而應祈請本尊。」~熱振人是藏文的翻譯,是仲敦巴的名字。他的教言說:不要對他人寄予眾望。比如父母對子女寄予厚望,你就要失望了。譬如我對你們寄予厚望,那失望就更大;我們對親人、朋友也是一樣,你幫助他時就不要想:為什麽你不感恩我、回報我,還要反咬我一口?這就是不要對他人寄予眾望,否則是錯誤的。因此你不如祈請本尊,意即:你對上師、三寶祈請,反而比較好,你不會失望。(完)~妙音度母/向秋尊美 分享(3/3)💡課程資訊🔸上課地點:台南普賢王如來道場/台南市安平區永華路二段248號7樓🔸洽詢電話:0980-352377/ 0921-919191💡查詢課程表🔸Facebook 相簿:尊貴上師 吉美法王傳法行程表(高清)🔸LINE: lin.ee/B6E0S0s(點選圖文選單:本月法王傳法行程)#jigmedrinpoche #palyulacademy #尊貴上師吉美法王 #白玉講學院 #藏密白玉佛學會 #藏傳佛教 #佛教 #寧瑪巴 #紅教 #白玉寺 #修心七要 #修心七要耳傳略釋
3 months ago | [YT] | 2
View 0 replies
2025/03/29 (3/2)《修心七要~耳傳略釋》尊貴上師 吉美法王傳講🚩歡迎親自於各道場上課🌐palyulacademy.org/2025/03/29/2025-03-29-%e3%80%8a%…⭐甲七. 修心之學處:▍「第五、營求的顛倒。不讓依靠自己的人去追求正法,反而在如何營求今生圓滿方面為他們出謀劃策的顛倒;」~有時我們似乎不願意看到:別人能依靠自己而追求正法。有時候我們比較難使親人接近佛法僧三寶、儘量多追求正法,譬如一般父母對於兒女,除了工作、上班、賺錢或讀書之外,會勸兒女多接近上師、三寶,我覺得蠻困難的。除非像藏傳佛教,有些父母較有觀念,會鼓勵兒女們:若寺廟有什麽大法會、加持、傳法或活動,就去寺廟走一走。實際上,這對兒女們讀書或成家立業的過程,都不會有影響,反而使他們更有福報,心態上也比較善良。我認為上師、三寶的加持下,這樣的小孩接觸到外境,第一個善良,第二他比較沒有惡友,障礙也會比較少,或是碰到障礙時,比較走得出來,這些都有幫助。但一般父母不這麽想,都是看兒女能不能很會讀書,都希望最會讀書的就是我的兒女。開始交往時就想:兒子能不能娶最漂亮、最賢惠的老婆?女兒能不能嫁最帥、最有錢的富豪?幾乎都是顛倒的。其實,父母所想的都很難成真,結婚之後也只能算了、就認了。接下來就開始規劃怎麽賺錢、怎麽養小孩,一輩子都是這樣出謀劃策,這些都是營求的顛倒。當然,學佛有沒有緣份是另一回事,但若兒女們有時間、有心學佛,那是很好,可以多上課;即便沒有,比如說參加個法會、戴些加持品,偶爾在三寶面前燒個香或供花、供果等等,這是一個蠻好的基本教育,最起碼兒女們可以累積一點福報、福德資糧。未來是否有機會修持解脫成佛?這也是看緣份與福報。父母親能不能出謀劃策?可以,我也不反對為兒女們出謀劃策、安排生活,未來是一輩子的事,我也不是不贊成,但父母這些的出謀劃策不一定會成功。所以從學佛、智慧的角度來看,我認為為兒女們出謀劃策是放在後面,前面可以讓兒女多一些因果、業力的觀念,多鼓勵兒女們對上師三寶做一些上供下施,為自己累積福報,這是最重要的。因為你為兒女出謀劃策一輩子,但如果兒女們沒那個命或福報,你給再多的錢不一定有幫助,你再多的安排他不一定要、不一定會接受,所以一切都是空想的安排,這就是我們營求的顛倒。其實我看到很多父母未學佛、沒有因果業力的觀念,也是沒有智慧,所以就會有營求的顛倒。此外,現在末法時期,我們現在這個社會,一般的上師、善知識與弟子之間,也是有營求的顛倒,很多上師可能就忘了品嘗法味,著重在這些營求。意即:現在末法時期,很多上師未鼓勵弟子多作聞思修,不去鼓勵弟子應透過聞思修而生起智慧,因為他有他營求的顛倒。作為一個上師,自己應該追求正法,還要使弟子追求正法,亦即除了聞思修之外,沒有別的。但現在末法時期,上師未使弟子聞思修,而讓弟子去做各種各樣的活動,甚至幾乎每天都有活動,各種宗教活動滿滿的,在台灣也是一樣,藏傳佛教是比較少。為什麽要辦這些活動?目的是什麽?作為一個上師,若未讓弟子追求正法,那就是營求的顛倒,因為你不讓弟子聞思修行,弟子們的智慧是不會生起的。辦一些活動,表面上、形式上都是好事;上供下施、燒香拜佛、唸經唸咒都是一個形式,也都是好事,但唸經、唸咒有無功德?燒香拜佛有無功德?實際上並非相上能衡量,而是看你是以什麽心去唸這個經與咒,主要是你的心;衡量功德的大與小完全取決於你的心。簡單來講,若你不以慈悲心、菩提心的動機、發心而唸經、唸咒,只有消口業而已,沒有什麽功德;何況我們只是做一些慈善活動,實際上我認為100%不會有太大的功德,更不可能解脫成佛。因為這一切的動態活動,都只是靜態修行的助緣而已,它不是核心。真正的核心、最主要的是修行,是內心的修行。為什麽要聞思修?聞之後你再來思,最後就是你要修什麽?真正要修的是你的心,聞不是主要,思也不是主要。但為什麽要聞與思?因為你不聞、不思的話,你不知道要怎麽修。因此,為了要修心,你必須要思;若不聞,你也不知道如何思,所以先聞是這麽來的。因此,一般父母教育子女都會顛倒;上師與弟子也是一樣,一些上師或許為了追求名與利,他也會顛倒。若不鼓勵弟子以聞思修而生起智慧,只是讓弟子去辦一些活動或是募款,這與世間的追求名利也是一樣,還是落入到世間的名利裡。或許人會越多、錢越多、道場越多,但解脫的人?沒有!成佛的人?沒有!有智慧的人?沒有!甚至道場很多、錢很多,看得到的很多很多,但是解脫成佛的,一個也看不到。▍「第六、隨喜的顛倒。對輪迴涅槃的安樂以及善行不加以隨喜,在看到自己的仇敵遭受痛苦時,反而心花怒放的顛倒。我們應當首先去除這六種顛倒,然後再依照六不顛倒的準則而修持。」~若對於輪迴涅槃的安樂以及善行等,你不加以隨喜,此即隨喜的顛倒。在六道的輪迴裡,你想投生到善道、人天乘的果位,你要修持十善業、能得三善道果位的善行;小乘聲聞、緣覺要修持人無我,菩薩則要修持法無我。而修持十善業、觀修人無我、法無我都是善行,但我們隨喜的顛倒是什麽?我們忘了修持十善業的善行,不加以隨喜;修持人無我、法無我的聲聞、緣覺、菩薩,我們也都沒有隨喜;我們甚至不知道十善業是什麽,如何去隨喜人家?我們平常隨喜什麽?你好棒、很發心、捐很多錢,你會隨喜;公司開得很好,你也隨喜;還隨喜什麽?不殺生、不偷盗、不妄語,我隨喜~這些不會發生!現在的環境、社會都是對不擇手段、很會撒謊、很會做生意的人,一個比一個有一套,稱讚他們好厲害、真厲害。現在的社會、環境,我看著畫面就充滿了種種奸詐狡猾、不擇手段、講話沒信用,反正就是達到目的就好。所以我們通常怎麼隨喜?人家有錢就隨喜;而不會隨喜人家修持十善業。這個人很認真修持人無我、法無我,我隨喜他,我們會嗎?其實有時候,我也會想:如果我不是一個仁波切、不是一個上師、不是一個傳法的人,我可能會躲起來,電話也關機,知道嗎?沒有一個好應付的。但是為了道場、為了傳法,就會時而善巧方便的應對。其實我們做什麽,佛菩薩都知道、看得到,因為他們有智慧;但弟子們好像不會感覺自己做了什麽(不如法的),也不認為我的上師會看得到、佛菩薩會看得到,感覺好像我們沒有羞愧的心、沒有慚愧的心,我相信我們之間差不多也是這種感覺。看到仇敵遭受痛苦時,我反而心花怒放,我們也會有這種顛倒。對於修得很好的人,我們不懂得隨喜,但自己不喜歡的,或是仇人遭受痛苦時,我們就覺得很開心!尤其是夫妻吵架時,恨不得老公跌倒、撞到頭,就覺得很開心!這就是我們人的心態、嫉妒的心態,沒有慈悲心。我們首先應當去除這六種顛倒,然後再依照六種不顛倒的準則而修持。🟧 「不時停時修,當堅定而修」▍「我們應當捨棄那種因對正法沒有生起定解,所以在修法上時而修持、時而停滯的做法,而應一心一意、恆常不斷地修心。」~意即修行時,不可以有時很認真,有時候就完全不認真,不能以這樣的方式修行。簡單來講,由於聞思修不夠,因此對法的正見不穩固,所以上課、修法、唸咒語等,有時就非常認真,有時就完全捨掉。學佛的過程,每個人不一樣,有人非常認真,每個道場都跑,但跑了一陣子後,一個道場也不去,也是有可能;每堂課也都想上,我們上的課還覺得不夠,還要去聽一些網路上的課;但有一天累了,網路上的課也不聽,佛堂的課也通通都不聽,全都停了,也都會有!所以,藏傳佛教生起次第的課程中,比如觀修本尊的咒語時,你對某個本尊或咒語特別有信心、有感應時,你就非常認真的唸,但是這樣認真唸的功德比較大?還是你每天花半小時、一小時,每天不間斷的唸,哪個功德比較大?哪個比較容易成就?是每天花個半小時、一小時,這樣的功德與成就的機率比較高!因為三分鐘熱度,熱度很快就冷了,冷掉之後就不得了,有可能會結冰!若每天都像細流一樣、每天都不間斷,這樣成就的機會就較大。因此,若對正法未生起定解,修心、修法有時候認真、有時候停滯,這樣的做法不正確,也毫無意義。修心、念經持咒等等善行是要恆常、不間斷的修持,這是最重要的。(待續)~妙音度母/向秋尊美 分享(3/2)💡課程資訊🔸上課地點:台南普賢王如來道場/台南市安平區永華路二段248號7樓🔸洽詢電話:0980-352377/ 0921-919191💡查詢課程表🔸Facebook 相簿:尊貴上師 吉美法王傳法行程表(高清)🔸LINE: lin.ee/B6E0S0s(點選圖文選單:本月法王傳法行程)#jigmedrinpoche #palyulacademy #尊貴上師吉美法王 #白玉講學院 #藏密白玉佛學會 #藏傳佛教 #佛教 #寧瑪巴 #紅教 #白玉寺 #修心七要 #修心七要耳傳略釋
2024/12/26 (3/3)《前行備忘錄》尊貴上師 吉美法王傳講🚩歡迎親自於各道場上課 🌐palyulacademy.org/2024/12/26/2024-12-26-%e3%80%8a%…⭐共同外前行:(二)壽命無常▍「在那時,唯有罪業對你有害,除此之外哪怕是整個贍部洲的人都成為你的仇敵,他們也無法向你射一隻白光閃耀的箭。」~所以在那時(臨終時)唯有罪業對你有害,除了罪業之外其他都沒有。像我們每個人都想不明白、想不開,所以我們活著的時候,這個也是敵人、那個也是敵人,分別念很重,各種違緣障礙很多,喜歡與不喜歡的一大堆。其實這一些都不是真的跟我們不合、對我們有害的,真正對我們有害的,是我們這一生活著的時候你所造的業,這才是最有害的!只要活著的時候你不要造業,你朋友少沒關係,喜歡你的人不多無所謂;只要你不造業,當你死的時候,你會死得很快樂、很幸福的。因為你死亡的時候,罪業才是對你最有害的,南贍部洲的鬼神、壞人、仇人,都對你完全沒有影響、沒有傷害。所以這裡說,當你死的時候,對你有害的是罪業,除了罪業之外,就算南贍部洲所有的人都變成你的仇人,也不用怕,他們一支白光閃耀的箭都射不了你;罵也聽不到,槍也打不到,都沒有用!這就是告訴我們,來世的時候,真正對我們有害的是你個人的罪業。我們學佛的人要懂得取捨,才算是一個學佛的人,學佛的人你要很清楚,我應該要的是什麼?不應該要的是什麼?這叫做取捨。為什麼我常常鼓勵大家要認真上課,因為上課之後你才會有智慧,才會很清楚怎麼去取捨,但是我們一般凡夫沒有上課,他什麼都不懂。現在我們的手機訊息很多,line、FB、微信訊息一堆,其實我也在想,要不要把FB和line刪掉?可是想一想,我自己不要看就好了。但不管怎麼樣,還是有多少人控制不了自己,所以我們自己要懂得去取捨。一般凡夫因為不懂得取捨,所以才會被騙,為什麼那麼多詐騙集團可以行騙?也是因為大家沒有智慧、不懂得取捨。▍「除了正法以外,縱然擁有贍部洲的財物也沒有權力帶走一針一線,只有正法才是你的怙主、依處、洲島、友軍、光明、燈盞。」~所以我們臨終死亡之後,能帶走的除了正法以外,哪怕南贍部洲所有財富你都能做主,你也帶不走一針一線。這個時候只有正法才是你的怙主,南贍部洲的財富不是你的怙主,然後上師、佛法僧三寶、四寶才是你的依處。所以只有正法是你的洲島、友軍、光明和燈盞。▍「因此我們必須從現在開始就修行對臨終有利的正法。」~所以聰明的人從現在就要開始修,你現在要開始修的是什麼?就是對你臨終時有幫助的正法。我也常常在講,我們學佛修行是要準備死亡,我講過N遍了,講過幾千幾萬遍了。所以我們為什麼要修行?就是要準備死亡,所以這邊也講,要修行臨終有利的正法,如果對臨終沒有幫助的話,那就是沒有修好。那麼當你臨終的時候,有利的正法要怎麼修呢?▍「修行正法包括三種:小士道行人了知三惡趣是痛苦的本性,以追求增上生人天果位的心態修行三種福德事,」~這邊有講比較具體的:小士道的修行方式是什麼?他是了知三惡趣地獄、餓鬼、畜生道是痛苦的本性,如果我墮入三惡道的話,只有痛苦,除了痛苦之外沒有別的,他很清楚。所以他知道應該追求增上生人天的果位,然後以這種心態動機修行三種福德事。那就是身口意要修持十善業,身有三種、語有四種、意有三種,依靠修持十善業而得到人天乘的果位。▍「如此一來,儘管成就了小士道自宗對死亡有益的法,卻不是成就中士道、大士道對死亡有益的法。」~這種小士道的發心,雖然成就了小士道自宗對死亡有益的法,但不是中士道和大士道對死亡有益的法,所以應該不用追求。因為這就是人天乘,像基督教拜的是天,印度教拜的也是天,我們中國也是有很多拜人、拜王或拜將軍的,這些就是人天乘,追求人天乘的果位。釋迦牟尼佛的佛法不是追求人天乘,是超越人天乘的,所以這是不好的,是要捨棄的。▍「中士道行人,認識到三有三界輪迴是痛苦以後,在渴求自我解脫的出離心驅使下,以想獲得解脫的意樂實修三學,」~中士道修行人,他認識到三有三界的輪迴都是痛苦的,所以中士道和下士道不一樣。所以中士道來講,他不只了解三惡趣是痛苦的,而且三界都是沒有脫離輪迴,六道都是輪迴,所以我暫時當人或當天人有什麼用?我死亡之後還是會掉下去,還是會繼續輪迴,因此認識到三有三界都是輪迴、都是痛苦。因此他知道之後,就渴求自我解脫,驅使自己要生起出離心、厭患心、要離開這個六道輪迴!但是有這樣的一個出離心想要獲得解脫的話,他必須要有意樂實修三學,就是要守戒、修等持、修智慧,修這三學他才會獲得解脫。▍「如此這般,雖然能成就中士道對死亡有益的法,卻並非能成就大士道對死亡有益的法。」~但中士道這樣的發心也不算很好,雖然他們認為脫離輪迴才可以解脫,因此修持三學獲得解脫,但是和大士道對死亡有益的法是不能比的,因為只能渡自己解脫而已。所以小士道和中士道來講,小士道是要脫離三惡道,想得到人天乘的果位;中士道認為輪迴是痛苦的,所以要解脫輪迴,然後解決自己的問題,但他利益不了眾生,因為他沒有大士道對死亡有益的法。▍「大士道以利他菩提心驅使,由經遠道因相乘或者近道金剛乘、捷徑光明大圓滿其中任何一條道修成對死亡有益的法,那麼真正成就了大士道自宗對死亡有益的清淨法。」~大士道來講,基本上他一開始動機發心就是要利他,而不是利益自己,就是以利益他人為前提,所以他是好的動機、好的發心。般若波羅因乘就是大乘的道、遠道,金剛乘是近道,然後更快速的是捷徑光明大圓滿。也就是說,不管你所修持的是大乘遠道,或近道金剛乘,或捷徑的光明大圓滿,你不管修其中哪一個道,基本上就是真正成就了大士道對死亡有益的法,結果都是成佛的,都是對死亡有益的清淨的法。▍「尤其是,如果通過光明大圓滿道修成對死亡有益的清淨法,」~如果你是通過光明大圓滿道修成對死亡有益的法,這就是大圓滿的意思。大圓滿的法就是即生成佛,一輩子就成佛的法要,所以如果你通過即生成佛大圓滿的道,如大圓滿立斷、頓超法這些都是,這樣去修持而得到成就。▍「那麼就要以”寧死也要修行了脫生死、達到無死本來堅地的法要“和”不捨此誓言“,這兩個誓願鐵鈎鈎住。」~什麼是「了脫生死」?就是不用再有生死,生死就是輪迴,所以你就不必再輪迴、不必有生有死,就是結束了。無死的意思,是講我們這個人的身體不用死、不用丟掉,還可以繼續用嗎?不是這個意思!而是譬如大圓滿的成就者、大圓滿的瑜伽士,這些成就者他們了脫生死,就好比從一個房子門口到另外一個房子,只要跨一步就好,這是一個比喻。那我們面對生死的時候有這麼輕鬆嗎?那麼跨一步比較輕鬆、還是生死比較輕鬆?還是輪迴比較輕鬆?比如說,十五的太陽落下的時候,十五的月亮就出來,他們兩個剛好交接時,這中間是完全沒有黑暗的,無死也是這個意思,這個叫做達到無死本來的堅地。總之,達到無死就像剛我講的,好比日跟月剛好交接的時候都沒有黑暗。所以大圓滿的瑜伽士了脫生死,就像是從一房跨到另外一房一樣輕鬆,這個就是了脫生死、達到無死的本來堅地。但我們一般凡夫眾生臨終的時候,會不會有死亡的病痛、死的苦呢?統統都有!但這是我們凡夫眾生的苦,和大圓滿樂的瑜伽不一樣,他們了脫生死就像日和月的交接完全沒有黑暗;但我們凡夫眾生沒有達到無死境界的時候,臨終的時候有沒有臨終的苦、死亡的苦、病苦呢?都有!然後我們死亡之後還要進入法性中陰、受生中陰。還有來世,然後一生出來就一直哭,因為剛從中陰出來,他還是在感受這個中陰,所以需要母親的安慰才不會哭。之後一直害怕個兩三年,等他慢慢長大,這個環境也熟了,認識媽媽了、認識爸爸了,他就不會哭了,但是之後他就會讓你哭!所以修持正法成就的瑜伽士來講,他沒有什麼死亡中陰、法性中陰,是完全沒有中陰的意思。剛我講的日月交接沒有黑暗的時候,就是講這些成就者是沒有中陰的,他們已經了脫生死達到無死,所以怎麼會哭呢?所以「寧死也要修行了脫生死、達到無死本來堅地的法要」,這是第一個誓言。然後第二個“不捨此誓言”,這兩個誓願鐵鈎鈎住。就是說前面那個誓願,再加這個「不捨此誓言」,就變成兩種誓願,這兩個誓願要用鐵鈎鈎住。▍「修行時,分為入座和座間,在入座的正行中,觀察、安住輪番交替來修。」就是這二種誓願修行時,要分為入座和座間,然後在入座的正行中觀察、安住輪番交替來修。(完)~法具度母/慈法燈之女 分享(3/3)💡課程資訊🔸上課地點:員林阿彌陀佛道場/員林市大勇街5號🔸洽詢課程電話:0958-668516💡查詢課程表🔸Facebook 相簿:尊貴上師 吉美法王傳法行程表(高清)🔸LINE: lin.ee/B6E0S0s(點選圖文選單:本月法王傳法行程)#jigmedrinpoche #palyulacademy #尊貴上師吉美法王 #白玉講學院 #藏密白玉佛學會 #藏傳佛教 #佛教 #寧瑪巴 #紅教 #白玉寺 #前行備忘錄
4 months ago | [YT] | 2
2024/12/26 (3/2)《前行備忘錄》尊貴上師 吉美法王傳講🚩歡迎親自於各道場上課 🌐palyulacademy.org/2024/12/26/2024-12-26-%e3%80%8a%…⭐共同外前行:(二)壽命無常▍「就連自己最為珍愛、精心保護的身體,也必然要拋下而離開人世。到那時,躺在最後的床上,享用最後的飲食,穿著最後的衣服,」~不說帶走什麼財富,連我們自己最愛的身體,我們活著的時候,怕它受傷、怕它餓,冬天怕它冷,就多穿一點衣服;夏天怕它熱,就穿薄一點,然後吃好吃的⋯,反正就是像佛像一樣一直供養。還要精心的打扮漂亮,畫個眉毛、擦個口紅,再塗個乳液,這就是我們精心保護的身體。當我們臨終的時候,平時那麼捨不得、那麼愛的身體,就要把丟掉了、要拋下它。我們真的要拋下它,還是要等到死亡的時候才願意放下?在沒有死之前,我們還是不會放,這個也是蠻好笑的!過去佛陀和成就者們不是這樣,他們還沒有走也是放下的,他們是怎麼放的?這就是秘密了。從這一點,我就看過西藏很多的成就者,他們在圓寂之前,就知道自己要圓寂了,這常常聽到,是很平凡的事情。在圓寂之前,他們就會早上起來打扮好、衣服穿得很整齊,然後吃比較豐盛的早餐。他們之前所有的財產,就是放在枕頭底下,那些剩下的錢大部分直接就做佈施了;再剩下的那些,就拿出來給照顧他的侍者,然後跟他說:「我差不多要走了,這個就給你,我用不到了。」所以享用最後的飲食也是有的,穿着最後的衣服也是有的。不過這都算是還蠻厲害,但不一定每一個成就者、每一個修行人都是這樣,有的人就生病,有的人會中風等等,甚至有時候自己怎麼死都不知道,也是有這種的修行人。但最好就是剛才我講的,很瀟灑的走,瀟灑走一回。▍「談著最後的話題,被最後的親友圍繞著」~這些成就者談著最後的一個話題:「我已經圓滿!我要走了!」非常美麗瀟灑的話。那像我們這些凡夫、可憐的眾生在臨終的時候,他最後一張床、最後的一個飲食、最後的一件衣服,然後他最後的一個話題是什麼呢?我聽過很多各種各樣的,樂觀的人和不樂觀的人,他們的話題都不一樣。有的人比較樂觀,覺得我這一生當中還蠻不錯的,我的朋友、兄弟姐妹、家人都不錯,我也放心,你們也不要為我哭泣。有一些就是這樣走的,講一些最後的話題。那有的人就不一樣了,我這一輩子好苦啊!老公對我不好或者說老婆對我不好;然後我對兒女們付出多少,但是兒女們不夠孝順⋯,一直這樣抱怨而死亡的也是有。這都是死亡時最後的一個話題,你們可能都沒聽過,但我們是聽過的。因為藏傳佛教對親人的臨終是非常重視的,當親人快不行的時候,就會請很多出家人或是高僧大德,請他們在親人還沒死之前,幫他灌個阿彌陀佛的頂,或者說幫他唸一些經,不論三十五佛或一些懺悔文、極樂願文,都可以幫他修,然後修到讓他自然地走,安安靜靜的走。那這個過程,快不行的人也是會一直講話,你就坐在旁邊聽他講。也有的人死了眼睛還張開,就是心中充滿了怨恨,充滿了不滿,死得不瞑目。這時我們就會問是哪一個人讓他最牽掛的,不管是他老婆還是老公或哪一個小孩,我們就會跟他說,你好好地跟他溝通,叫他放下好好走,要不然接下來我們沒辦法修頗瓦。然後跟他溝通完之後,他眼睛就閉起來,否則你讓他閉,他閉不起來,這也是有的。被最後的親友圍繞著,這大家都知道,家人死的時候,我們最會做的事情就是全部都來,繞著他,看著他走。▍「到了死亡的時刻,一切都無法推遲,再也沒有自由住留,」~我們人到了死亡的時候,一切都沒辦法推遲。像我們自己的家人也是一樣,你發現他快要走的時候,如果你跟他說:「再晚一點點好不好?」、「再等一個小時好不好?十分鐘好不好?」,事實上連一分鐘都不行!你就看著他“呼!呼!呼!”,很快氣就沒了!這個時候你想說,我很有錢,我拿個百萬、千萬讓你晚一點死,沒辦法;或者你想說,我是一個成就者、我是一個修行人,你是我爺爺、你是我奶奶,我想辦法讓你多活一天、兩天,也是完全沒辦法。你們覺得有辦法嗎?肯定是沒有辦法!長壽佛來也沒辦法,藥師佛來也沒辦法。所以再也沒辦法自由地住留,就是說我們沒有辦法延遲,沒辦法把時間拉長。我們現在活著,生命還沒結束的時候,我們就很自由地可以住留,想要留就留、不想留就不留。像我們自己現在可以想要做任何事,那是因為你有生命、有時間,你想上樓、下樓都行,想躺著、站著或吃著、喝著都可以,但是到了臨終的時候,你上樓沒時間了,你下樓也沒有時間了,躺在那裡馬上就要結束了。▍「雖然對一切親友財物依依不捨,可是他們也不能隨你而去,你只能赤身裸體、赤手空拳走向後世的大道。」~每一個面對死亡的人,他對自己的親友、財物會依依不捨,但依依不捨有用嗎?沒有用!你雖然對親友、財物依依不捨,可是他們也不能隨你而去,因為各走不同的路,他們生命還沒有結束,他們走不了;你要走,也是因為你的生命結束,但你的生命走,你的身體不會走。所以你叫我跟你走,我也不知道怎麼走啊!或是要學秦始皇和過去的一些皇帝,死後都要陪葬。但是他們陪葬之後,真的是一起走的嗎?也不是啊!那也是亂來。所以親友、財物不能隨你而去,你只能赤身裸體、赤手空拳走向後世的大道。也就是說,此時雖然你對親友、財物依依不捨,但是他們沒辦法隨你而去,這個時候你只能赤身裸體。這個「赤身裸體」並不是我們說的沒有穿衣服,不是這個概念。也就是你臨終的時候,你的身體是什麼呢?是中陰身,好比像我們人活著的時候完全沒有穿衣服一樣,這時候你就是完全拋下自己生前所有一切看得到的東西,好像一個人他的裝飾、衣服什麼都脫光光,這是一個比喻,所以說赤身裸體。因為人臨終的時候,人的身體是中陰身;這個中陰身是一個幻現,一個幻化的幻現,是一個幻身。所以我們人死了之後,所看到的身體是中陰,是幻身。因為他必須要離開、拋下這個有為法的身體,就是現在我們所擁有的這個身體,你沒有拋下沒辦法死亡。所以現在他擁有的這個身體要放下,然後放下之後,他才會死亡。死亡之後,中陰有兩個階段,他可能會看到兩個階段不同的身體:一個階段看到的是前世的身體,因為生命剛剛結束的關係;然後在後階段,在他準備受生之前,他就看到後世來生的身體,他可能轉世為牛、羊、馬、豬、人,或者轉生為什麼樣的身體,也是有可能。但是不管他看到的是前世的身,或者他看到的是後世的身,反正都是幻化的幻身。所以這裡講,你只能赤身裸體而去,這個赤身裸體就是幻身。所以你只能「赤手空拳」,因為你的身體幻身是假的,是中陰的身體,跟你活著的時候不一樣。活著時候的人,是外四大、內四大血肉的身體,你可以拿著東西、吃東西、穿衣服,都可以。但這個時候你是不一樣的,你是赤手空拳,你手裡什麼都拿不到,拿不到任何東西,空手空拳走向後世的大道。所以你就是要經過中陰,經過中陰的時候,那就是死亡中陰、法性中陰,還有受生中陰。▍「到那時,你為了親友等所犯下的一切罪業誰也無法替你分擔,只能獨自背負著離去。」~所以到了那時候,你過去為了親人、朋友或是為了自己所犯下的一切罪業,誰也無法替你分擔。我們人活著的時候,可能為了親人、為了自己、為了朋友、為了家庭,或者說你為了賺錢,可能會造下很多的罪業。那當你臨終死亡的時候,這些所有的罪業,可不可以不要全部我自己承擔?因為這些罪業是因為爸爸你的關係,所以我跟你分一點;這是因為媽媽你的關係,我才造業,因為老婆你的關係我才造業;或者因為我的兒子、女兒、親人、朋友,或當初為了買這個房子我才造業⋯。所以能不能幫我分擔這個罪業呢?完全無法替你分擔!為什麼不能幫你分擔?因為造業的是你自己,你可以說是為了親人、朋友,或是為了財富而造業,但是你也可以不要造這個業。你既然為了親人或是為了自己造這個業,那你就必須要自己承擔,只能自己帶走,沒辦法分給任何人。堪欽阿給旺波尊者在這個《備忘錄》裡面修持菩提心時講:知母、念恩、報恩,這是什麼?這是一個竅訣。為什麼修慈悲心、菩提心要從知母、念恩、報恩這六個字去修?原因就是每個眾生都曾經當過你的父母親,他們在當你父母親的時候,都曾經對你有恩。但他們養育你、對你有恩的同時,他們也造了很多的業力,所以他們脫離不了輪迴、受輪迴苦的原因,可能跟你有關係。但是他們沒辦法把這個罪業分擔給你,他們必須自己獨自承受,但又確實跟你有關係,所以我們修菩提心的時候,要從這一點認為:他有可能因為我才會輪迴,有可能因為我才受這輪迴的苦,所以我就要知母。既然他是你的母親,對你有恩的話,那你就要念恩;然候知母、念恩之後你就放下,這樣有用嗎?沒有用!一定要報恩。怎麼報恩呢?你就要修行利益眾生,做上供下施,這就是報答母親的恩。我們現在這個社會最缺乏的就是這些,不要說念恩、報恩,連知母都快沒有了!沒有知母怎麼會念恩呢?不念恩怎麼會報恩呢?所以我常常聽弟子們在講,很多年輕人都覺得說“父母的就是我的;我的就是我的;你的房子就是我的房子,我幹嘛還要買房子;你的錢就是我的錢,趕快拿來,不拿來我就動手;你的不給我,你幹嘛生我?”。這也是有可能啊!真可憐!(待續)~法具度母/慈法燈之女 分享(3/2)💡課程資訊🔸上課地點:員林阿彌陀佛道場/員林市大勇街5號🔸洽詢課程電話:0958-668516💡查詢課程表🔸Facebook 相簿:尊貴上師 吉美法王傳法行程表(高清)🔸LINE: lin.ee/B6E0S0s(點選圖文選單:本月法王傳法行程)#jigmedrinpoche #palyulacademy #尊貴上師吉美法王 #白玉講學院 #藏密白玉佛學會 #藏傳佛教 #佛教 #寧瑪巴 #紅教 #白玉寺 #前行備忘錄
🚩【長壽佛回遮保命修法】末法時代,眾生都有短命夭折、財富缺乏的業報,所以蓮花生大士傳下這個「長壽佛續命法」。這也是蓮師於尼泊爾:馬拉滴嘎山洞修行成就時所傳的法,後世由大伏藏師惹那林巴尊者取出。修持這個法,不共的殊勝利益有二:✨ 可得長壽!✨ 可續命贖死!2025. 06/07-06/08 藏密白玉佛學會✨《長壽佛灌頂祈福大法會》✨尊貴白玉活佛 吉美法王 主法修持修持「長壽佛灌頂祈福大法會」之功德利益:🔸可令 ~ 身體健康、壽命穩固、長壽吉祥、福慧圓滿!🔸可免 ~ 非時之死、瘟疫病障、意外身亡、短命夭折等一切壽命障礙!藏曆最神聖的四月份:吉祥的「薩迦月」(今年西曆5/28-6/25)此為我等大師 ~釋迦牟尼佛入胎、成道與涅槃的神聖月份!於薩迦月期間廣行善業,功德倍增百億倍!適逢此期間修持~「長壽佛灌頂大法」為積資淨障的大好良機,敬請萬勿錯過!🚩參加法會:0932-536-979 王師姐 / 0910-989-026 陳師兄主辦:藏密白玉佛學會 - 彰化分會 / 釋迦牟尼佛道場地址:彰化市華山路 37 號 8 樓(國泰世華銀行樓上)⏰詳細法會之功德利益與報名修持辦法,請點擊link進入詳閱~歡迎廣傳分享,並廣邀親友修持,齊獲殊勝加持!一念發心,功德無量!⬇️ 長壽佛灌頂大法會介紹palyulacademy.org/%e9%95%b7%e5%a3%bd%e4%bd%9b%e7%8…#jigmedrinpoche #palyulacademy #尊貴上師吉美法王 #白玉講學院 #藏密白玉佛學會 #藏傳佛教 #佛教 #寧瑪巴 #紅教 #白玉寺 #灌頂 #法會 #長壽佛 #長壽佛灌頂 #長壽佛灌頂大法會
4 months ago | [YT] | 3
2024/12/26 (3/1)藏密白玉佛學會/員林阿彌陀佛道場尊貴的上師 吉美法王 傳講:《前行備忘錄》課程內容分享~ 有時候我們的壽命還沒有完結,但是可能因為暫時的違緣、外緣會面臨死亡。我們每個人的內、外緣,比如這個身體的病或種種原因,可能就會死亡,或者有時候因為外在地水火風四大的因素導致死亡。所以,不管是外的四大、內的四大,也是有可能在我們的壽命雖然還沒有到結束的時候,而因為種種的外緣造成我們的死亡。palyulacademy.org/2024/12/26/2024-12-26-%e3%80%8a%…恭讀完整殊勝開示教言~請點擊鏈接把握每一堂課學習的機會歡迎廣傳分享及收藏!
2025/04/13(3/3)藏密白玉佛學會/高雄21度母道場尊貴的上師 吉美法王 傳講:《入菩薩行論》課程內容分享~ 我們感受快樂,是身體嗎?身體沒有感受,是心在感受;你的親人、受用、財富,也都是心在感受,如果心不要這些感受,那外的所有一切有相的法,能影響你的內心嗎?是不能影響的。所以是無相的心去配合有相的法,依靠因和緣相接、相應,才會有覺受;如果因和緣不要相應、相接的話,那就不會有任何的感受。實際上,最主要的是我們的內心!palyulacademy.org/2025/04/13/2025-04-13-%e3%80%8a%…恭讀完整殊勝開示教言~請點擊鏈接把握每一堂課學習的機會歡迎廣傳分享及收藏!
2025/04/13 (3/2)《入菩薩行論》尊貴上師 吉美法王傳講🚩歡迎親自於各道場上課🌐palyulacademy.org/2025/04/13/2025-04-13-%e3%80%8a%…⭐第六品安忍:庚二、修安忍~辛二、真修安忍~壬二、於所欲阻礙者修安忍~癸一、阻礙敵受不欲者修安忍▍<縱令敵不喜,汝有何可樂,唯盼敵受苦,不成損他因。>~如果我們的敵人受到損害以及苦惱的時候,你有什麼值得高興的?就是說,怨敵受到損害以及苦惱,事實上跟你沒有任何關係。但是我們一般人有貪和瞋、有分別念,根本就不希望讓自己遭受任何的損害和苦惱,更不希望自己的親人受苦,我們會難過、難受;但是如果是我們的怨敵,就很舒服、很爽、很高興,為什麼?因為是我的怨敵遭受苦害、苦惱。真的值得高興嗎?是不值得高興的。僅僅是希望怨敵遭受苦害和苦惱,難道你這樣想、這樣希望,你的怨敵就真的會遭受苦害、苦惱嗎?應該是沒關係的吧!你這樣想、願望、希望,他就會遭受苦惱和損害的嗎?應該不會。因為你這樣的動機發心,不能成為他遭受損害的因,這是重點!像一般人說,我詛咒你。很多學密的人說,你小心點,我一不高興就唸密咒的咒、詛咒你,這完全是亂用,沒有學好密咒!生起次第的課程裡有這樣子講嗎?根本就沒有!甚至以前還有人跟 法王說:聽說百字明是拿來殺人的,怎麼會有人說百字明是拿來殺人的咒?百字明是來消盡罪業的、懺悔的,是最有功德力的,怎麼會是拿來殺人的?真是亂講、亂搞!真的是什麼事都有。你的怨敵遭受損害和苦惱,值得高興嗎?希望他遭受損害和苦惱,就會造成他受損害和苦惱的因嗎?不可能!因此我們的想法很多都是不正確的。▍<汝願縱得償,他苦汝何樂?若謂滿我願,遭禍豈過此?>~你自己希望的是仇敵遇害受苦,讓我的仇敵受苦,是我的願。這樣的一個願、動機、發心,你的敵人就會遇害、受苦嗎?絕對不會的,是完全沒有關係的,純粹是你個人的想法而已。如果你的心裡希望怨敵受害、受苦,結果剛好巧合你的怨敵遇害了,他要受苦了,值得高興嗎?其實跟你一點關係都沒有。就是說,如果你的心裡一直希望你的怨敵遇害和受苦,一直想、一直想,這時剛好你的怨敵遇害了、受苦了,一點也不值得高興。因為怨敵遇害受苦,主要是自己的業力,跟你沒有關係,而且他遇害對你一點好處都沒有。但是我們的想法是~他是我的怨敵,遇害或遭受痛苦,我就很高興!對我不喜歡的人、我的仇人就是這樣子。這也是說,我希望你倒霉,我希望你遇害,我希望你受苦,這樣想著、想著,他真的遇害了、痛苦了,太好了!一般的凡夫會不會有這樣的想法?很有可能。如果我們沒有上課、沒有學佛,改天真的做出這樣的行為和想法,確實是控制不住。因此,值得高興嗎?這是一個疑問?如果這樣能讓自己心意暢快,即怨敵遇害和遭受痛苦,你真的高興嗎?我們一般人會認為高興,因為他是我的敵人,這個人很壞。開個玩笑,如果川普跌倒的話,你們會不會高興?說不定很多人會高興,最起碼抗議的人會高興。因為他遇害、受苦,我的心意暢快,很高興,這想法是對的嗎?這想法是不對的,顛倒了,不能這樣想。就沒有比這種想法更糟的了,因為這更容易遭召感禍害、惡果,沒有比這更大的罪惡了。其實我們主要是心態上造業、僅僅是你不喜歡他,他是你的怨敵,我們不動手,僅僅是內心的動機、想法,我們就可以造很大的業。我們學佛的人為什麼要上課呢?第一要調整的是心態,慢慢你的講話,也會改;你的行為也會改變。因此上課是多麼的重要,我們的心態要改變!我們修法時,皈依、發心要唸三遍,因為發心是最重要的,其他不用三遍,但是皈依發心一定要三遍,為什麼?大法也好或簡單的法本也好,每次皈依、發心都要三遍,要重複三遍,因為皈依發心是第一重要的,如果不正的話,後面修的法就會不正。這裡吿訴各位,為什麼每個法本皈依、發心都要三遍,這跟我們這課程是一樣的道理。一個心態不對~他是我的怨敵,他遇害了,就拍拍手、很高興,因為他在受苦,我的心裡就很暢快!但是這樣的想法會不會造業?會的!▍<若為瞋漁夫,利鉤所鉤執,陷我入獄簍,定受獄卒煎。>~當我們的怨敵遇害受苦時,你卻生起暢快的心態,是造很大的業力的!多大呢?這樣的想法很有可能會讓你下地獄、受地獄的苦。譬如像漁夫,會拿利鉤釣魚,釣到魚時,魚鉤會鉤到魚,魚就會死掉。瞋恨煩惱就像漁夫拋下的利鉤,若不小心,就會被鉤住了。魚最怕的是利鉤,魚一旦被利鉤鉤住了,魚就跑不掉了,所以怕利鉤。因此漁夫手上的利鉤就好比是我們的煩惱、瞋恨心,每個眾生如果被煩惱的利鉤抓住的話,就要受地獄的苦。簡單的說,我們的煩惱如漁夫手上的鉤,魚一旦被鉤住就跑不掉了!我們凡夫眾生一旦生起煩惱,那很危險!我們就被煩惱抓住了,不是怨敵抓住你,不是魔鬼抓住你,誰會抓住你?就是你心裡的煩惱。我們會覺得我們的敵人在外面、仇人在外面,所有的障礙在外面,其實是錯誤的,其實主要是自己內心的煩惱!我們為什麼要上課學佛?我們真正要解決、要調整的,是你自己心中的想法和煩惱。你的幸福會來臨,你覺得很快樂、很幸福、很美滿,是來自於心中。改天你覺得幸福沒了、快樂沒了、青春也沒了,通通都是逆緣,來自於哪裡?也是從你心裡來的。假如有一天你下了十八地獄,十八地獄也是從你心中來的,如果你心裡沒有煩惱和罪業的話,沒有十八地獄啊!所以佛菩薩、成就者心中有沒有十八地獄?沒有;有沒有輪迴,沒有!因為他們心中沒有煩惱,知道只要心中有了煩惱,被煩惱控制,那輪迴就有了,三惡道也有、三善道也有;只要除掉心中的煩惱,六道輪迴就沒有了。對佛菩薩、成就者而言,可不可以認為沒有輪迴、沒有十八地獄?可以的。但是對一般凡夫眾生而言,你可以不相信,你說沒有也可以,但是有與沒有,不是你相不相信、說沒有就沒有,只要你心裡有煩惱,它就是有。最簡單的一個角度,你現在生在南贍部洲,轉生為人,做人的過程中,有沒有三大根本苦、八分支苦,有沒有生苦、老苦、病苦、死亡的苦?苦上加苦、愛別離苦,這些苦有沒有?如果有,表示你有很多煩惱!證據就在這裡,還需要什麼科學的證明,你的心就是證明。(待續)~心願度母 分享(3/2)💡課程資訊🔸上課地點:高雄二十一度母道場/高雄市建國二路42號16樓🔸洽詢課程電話:0936-368286/ 0938- 462776 / 0911-165551💡查詢課程表🔸Facebook 相簿:尊貴上師 吉美法王傳法行程表(高清)🔸LINE: lin.ee/B6E0S0s(點選圖文選單:本月法王傳法行程)#jigmedrinpoche #palyulacademy #尊貴上師吉美法王 #白玉講學院 #藏密白玉佛學會 #藏傳佛教 #佛教 #寧瑪巴 #紅教 #白玉寺 #入菩薩行論
2025/04/13 (3/1)《入菩薩行論》尊貴上師 吉美法王傳講🚩歡迎親自於各道場上課🌐palyulacademy.org/2025/04/13/2025-04-13-%e3%80%8a%…⭐第六品安忍:庚二、修安忍~辛二、真修安忍~壬一、於造不欲者修安忍~癸四、於敵造福者修安忍▍<何故棄福善,信心與己德?不守已得財,何不自瞋責?>~如果我們的怨敵得到一些財富和別人的禮敬,這時候你不喜歡、心裡不樂意,也不能使怨敵得不到這些財富和禮敬。也就是說,因為你的不喜歡而使得怨敵得不到財富,或是別人的禮敬嗎?不會的。我們的心態是:怨敵得到財富或禮敬是不喜歡的、不高興的,不樂意的原因是什麼呢?是我的仇人得到了禮敬。這樣的想法、不樂意的心態,會不會造成怨敵得不到財富和禮敬?不會。施主給你的怨敵財富,會不會造成障礙呢?不會的。施主給與你的怨敵財富和禮敬的原因是什麼?是因為怨敵他有福報的善業。簡單的說,我們有一個仇人,他得到了財富,你不高興,這樣會不會影響他得到財富或禮敬產生障礙呢?也不會。這就表示你的怨敵有福報,你不高興也沒有用、阻擋不了,因為他有福報。第一,你阻擋不了他得到禮敬。第二個,怨敵的福報不會因為你不喜歡、不高興而消失或被阻擋。因為他的福報是自己種下的,不會因為你的不高興、不喜歡就消失的。福報不會消失,也不會造成他得到禮敬的障礙。你為何會不喜歡怨敵得到禮敬呢?你應該想到,他是有福報和善業。施主禮敬你的怨敵,主要的原因是因為怨敵他有功德。你認為他是壞人、他是仇人,但是別人會禮敬他,靠的是他自己的功德與福報。因此受他人禮敬、生起信心的原因,就是他的福報、功德,不是什麼其他的原因。總的來說,你不喜歡你的怨敵得到禮敬,沒有用,因為他有功德和福報,所以你的不喜歡,並不能讓他捨棄自己的福報、功德,那你為什麼要瞋害他而拋棄自己的福善、信心與功德呢?我們的心態是:他是我的怨敵,所以我恨他;因為他是我的親人,所以我愛他,我們的分別念是很重的。我們自己的親人遭受痛苦的時候,就會很難過;但是仇人遭受痛苦的時候,就會很高興,同樣的道理,我們就更不希望怨敵得到禮敬。但是這樣的動機、發心就是不對的。這樣怨敵就會不發財嗎?名氣會下降嗎?通通都不會!因此,你的怨敵不會有任何的損失,反而損失的是自己。也就是說,你自己要得到財富和禮敬,你需要的是福善,要有福報、要有成就功德。自己原本已經到手的財富、功德不好好守護,自己既然要發財、要別人對你恭敬,那應該守護好自己的福報和功德,自然而然就能得到財富和恭敬。我們一般凡夫眾生都想要發財,每個人都想做生意、都想賺錢,但是會出現很多的障礙,有些人根本就賺不了錢。做生意的有90%是不賺錢的,只有10%是賺錢的;有些國家所有的經濟是掌握在10%的人的手中,90%都是窮人,為什麼?不管是美國或是別的國家,整個國家都是10%的人受益,90%的人都是窮人,這就是凡夫眾生。你已經到手的福報、功德利益要守護好,這樣我們就可能會賺錢,禮敬、財富也就會有了。但是我們的想法剛好就是顛倒的,不好好守護自己的福報,不好的心態卻不斷的一直生起。這樣不好的動機、發心,對有錢人來說不會變沒錢;仇人也不會名聲不好,所以我們的動機和發心是要調整的。你要做的是守護好自己的功德和善財,只要守護住,財富就會源源不斷的來,禮敬、恭敬你的人越來越多,因為你有功德、有福報。也就是說,別人給怨敵很多的財富和恭敬,原因就是他有福報、有功德。因此自己想要像怨敵一樣得到滿滿的財富和恭敬的話,就要提升自己的功德和福報。但是往往我們想要財富、恭敬,卻守不住自己的福報功德,也不願意去提升自己的福報。我們通常都是這樣子,想盡辦法把自己的福報降低,把自己的成就功德摧毀,因為有時候我們的動機發心不夠正確,一方面想得到很多、很多的財富、幸福、快樂,比任何人都要好,可是這想法和做法卻恰恰顛倒了!你自己的功德、善財不好好守護,為何你不瞋恨、責怪自己呢?也就是說,怨敵有很多的功德,所以他能夠得到禮敬,你就偏要生起瞋恨心,因為他是我的怨敵,卻得到很多的利益和禮敬的時候,我就生起瞋恨心。你們的想法百分之一百一定是這樣子的,而自己想要和怨敵一樣得到禮敬,那你自己就要有功德,但是你又不願意守護自己的功德和福報,其實你不應該對你的怨敵生起瞋恨心,應該對自己生起瞋恨心才對!你的想法、動機是錯的,應該恨的不是怨敵,應該恨的是你自己。你要守護的善財,沒有守護住;然後福報越來越少,賺不了錢,人人討厭你;怨敵越來越有錢,名和利越來越增上,誰惹的禍呢?自己!▍<往昔所為惡,猶無憂愧色,豈還欲競勝,曾培福德者。>~自己往昔造了很多的罪惡、很多的業,所以現在得不到受用的財富,也沒有人禮敬。你現在要得到禮敬,就要累積福德;沒有辦法得到禮敬的原因,就是往昔沒有累積功德、福報、善財。往昔造了很多惡業,所以你今生很窮,人人都討厭你,原因是什麼呢?因為往昔造了很多的業。所以你要想想、要仔細思考,要思考我為什麼沒有財富?為什麼沒有人禮敬我?因為我往昔造業,因為我往昔沒有積累福德所造成的果報。這時候應該思惟~為什麼我往昔造的是罪惡,而不是善業呢?此時是不是應該要慚愧、愧疚?是不是應該要愧疚自己往昔為什麼造下這些業,為什麼造的不是善業呢?我們一般人不但不憂慮、愧疚,悔改自心。我們從來不會檢討自己,你今天受苦、貧窮,就覺得不公平,為什麼老天爺不公平、我的命不好?從來也不會去思考~就是我往昔造的惡業,所以才會貧窮、受這些苦;我為什麼是造惡業而不是造善業呢?我們從來不會有這樣的想法,怎麼會有愧疚的心、慚愧的心呢?一般的凡夫沒有上課那就不用講,我們學佛的人,面對事情就要常常反省自己,心懷愧疚,這樣才會進步。沒有愧疚的心、沒有悔改的心,那就沒有希望了。在座各位如果我們每個人都有愧疚的心,好不容易學佛上課,動機發心一定是領先眾人,有很好的發心、很好的動機來上課、參加法會,或是說做很多的上供下施。往昔已經來不及了,但是當下有愧疚的心、改過的心,上課的機會來了,學佛的機會來了,上供下施的機會來了,還產生不好的動機、發心,那往後是不是更沒有機會?你們是不是這麽想?我是常常這樣想。有些事情你現在當下不做,下一次不見得有機會的,死期不定、死緣眾多!別人給你的怨敵禮敬,是因為他自己往昔累積很多的福德、福報。天底下為什麼有那麼多的有錢人?他就是有福報;這些有錢人永遠就是有錢,他就是有福報!在座各位有時候一不小心就會沒錢了,那就是沒有福報。簡單來說,最近新聞鬧得這麼大,全世界的有錢人,像馬斯克一下子蒸發了多少財富,只要是福報夠,還是會上來的;如果換做是我們的話,很可能就上不來了,下去了再也沒有上來過,斷頭就是這麼來的。主要的是福報,只要你的福報夠,不管怎樣善財都是具足的;你福報不夠,善財一定會流失的、留不住。怨敵他有福報,你對一個這樣的怨敵生起瞋恨心,對嗎?不對,我們不喜歡他沒用,他就是有福報!因此對有福報的怨敵生起瞋恨心,有用嗎?完全是沒有用的。難道還想用嫉妒、瞋惱去和其他有福德者爭強好勝嗎?去對有福報的人生起瞋恨心是錯誤的,為什麼呢?因為你自己往昔沒有累積福德,造了很多業力,現在人家福報大、財富多,還要跟他爭強好勝,能勝得過嗎?沒有辦法。所以嫉妒心是不對的。(待續)~心願度母 分享(3/1)💡課程資訊🔸上課地點:高雄二十一度母道場/高雄市建國二路42號16樓🔸洽詢課程電話:0936-368286/ 0938- 462776 / 0911-165551💡查詢課程表🔸Facebook 相簿:尊貴上師 吉美法王傳法行程表(高清)🔸LINE: lin.ee/B6E0S0s(點選圖文選單:本月法王傳法行程)#jigmedrinpoche #palyulacademy #尊貴上師吉美法王 #白玉講學院 #藏密白玉佛學會 #藏傳佛教 #佛教 #寧瑪巴 #紅教 #白玉寺 #入菩薩行論
真正開悟、證悟、了悟自性,就是了悟「無二雙運」的義。但一開始不能直接修持無二的雙運,因為很困難;所以,需要先修煉「寂止」,然後修持「勝觀」,待二者各自純熟,達到修量、證量後,然後再來修持無二雙運的義。因此,修煉的方式要有次第性。- 尊貴上師 吉美法王🚩歡迎親自於各道場上課linktr.ee/palyulacademy#吉美法王經典法語 #白玉講學院 #藏密白玉佛學會 #佛教 #寧瑪巴 #尊貴上師吉美法王 #palyulacademy #jigmedrinpoche
Load more
藏密白玉佛學會-豐原蓮師道場
2025/03/29 (3/3)
《修心七要~耳傳略釋》
尊貴上師 吉美法王傳講
🚩歡迎親自於各道場上課
🌐palyulacademy.org/2025/03/29/2025-03-29-%e3%80%8a%…
⭐甲七. 修心之學處:
▍「在盡心竭力地修持修心法門的基礎上,還要專心致志、堅持不懈地修持。」~
修心就是要堅定而修,應在盡心竭力的修持修心法門之基礎上,再專心致志,堅持不懈的修持、久修。亦即修心或是唸經、唸咒語,任何時候都一樣,就是要專心致志,要在修心的法門上專心的修、認真的修;過程中其他的事都要放下,你就是要專注、專心的修心。若你修心時,又想:我是不是要修個身體好一點?我動一動會不會比較好?或想:我修心修得太久了,嘴巴是不是要動一下?也就是修心專心致志的過程中,別再去修煉你的身體跟嘴巴。
唸經時就是專心把它唸完、迴向完,簡單來講就是要「三殊勝」:一開始發心殊勝時就是唸經,正行時也是唸經,迴向時也要唸經。修心時也是這樣,不是發心殊勝時唸經、唸咒,然後正行殊勝時變成修心,這樣是錯誤的。修心的過程你要專一、要專心致志,此時你不能把其他的修行拿進來,其他的一切行為也要放下。比如上課時,若你是專心致志、認真的上課,你一定是很認真的聽進去;但如果你在想:我電話有沒關機、剛剛LINE在響,此時你的心都跑掉了,所以其他的事都必須放下。
什麽叫堅定而修?基本上來講,其實不容易,我們一般凡夫更不容易。一般的凡夫、最平凡的人唸經與唸咒、修心修行的方式是什麽?專注。就是唸經時每個字都一字不漏的念完,且心都沒有跑掉,這樣的唸經唸咒、修行的方式是最平凡、下等的;再上來的是什麽?就是大乘的方式。今天我所唸的咒語,一切都是幻化、虛幻般,一切都在虛幻中,這樣去修持,沒有任何的執著,這個境界高一點;再來更高的境界是密乘無二義的境界,雖然你唸經、唸咒語,但它是不離本性,在究竟心性的境界上,這樣唸經的功德最大。
這是明心見性的人、證悟者、成就者才做得到。這樣的一個成就者已開悟、證悟,或者是佛來講,他唸經、唸咒語無需再觀想本尊、咒語,他的境界已是最大、最高端、最究竟了,所以無需觀想。再下來一點的,像菩薩們就是一切如幻、如夢、如泡、如影,這些都與生起次第、密乘差不多,這是中等的。最下等的是什麽?是完全沒有煩惱,心不外散、專注於每個字、一字不漏的把它唸完,對我們來講,連這個都不容易,所以我說堅定而修不容易。總之修心時,在修心的基礎上,你必須將其它的修行完全放下,是這個意思。
🟧 「以二觀察解」
▍「首先觀察自己的相續,看哪一種煩惱最粗大,並不遺餘力地將其壓服。其後,再依靠產生這些煩惱的對境等等重新進行觀察,看還會不會產生這些煩惱。如果仍然會產生,就拼命地以對治法再次將其斷除,直到這些煩惱不再生起為止。」~
「以二觀察解」就是要觀察二個部分。首先觀察自己的心相續,看哪一種煩惱最大?你的心裡一定有貪、嗔、癡、慢、疑三毒、五毒,你好好觀察哪個比較重?是貪心比較重?或嗔心比較重?先不要急著斷除或對治,要先觀察、先把它找出來,這是第一個。其次,再依靠產生煩惱的對境等等,再重新進行觀察,這是第二個觀察。第一個觀察先找出來是貪心較大或嗔念較大?一定有一個比較大;若發現貪心較重,接著進入第二個觀察。
第二個觀察貪心煩惱的對境:色聲香味觸,你好好的觀察貪心大的原因、對境是什麽?它是靠什麽境而大?是眼睛看到的?譬如是老婆、親人、小孩?或是錢?或是你自己?此時要再作第二次觀察、重新觀察,看看是否再度產生同樣的煩惱?貪心是否會繼續生起?你好好想:貪還會繼續大嗎?嗔恨心還會繼續生起嗎?接下來就要做:確定了大的煩惱之後,你要找出生起煩惱的對治。你不能放著,而且還要想:它會不會一直生起?
我的貪念、嗔念會不會繼續生起?我慢會不會繼續生起?它告訴你要想:我的貪、嗔、痴這些煩惱,還會不會繼續生起、不斷重覆?如果仍會產生,你就能夠發現了。我的貪還會生起,因為它還沒起完;嗔恨心還會生起,因為我的嗔恨心還沒有消完、我還沒有想通。所以你就會發現:自己的貪嗔痴慢疑五毒,它會不斷的生起。我相信沒人敢說:自己的貪嗔痴慢疑五毒都不生起,肯定會生起。若自己觀察:它可能不會生起,因為我內心裡的五毒只有一點點,不是很大,這一點煩惱好像也沒什麼,恭喜你!
但若你發現內心裡貪好大、嗔恨好大!你就要再觀察:你的貪很大是因為老公?老婆?還是錢?此時你就要小心了。因為你的煩惱會繼續大,這個境仍會影響你。所以此兩種觀察之後,你發現仍會產生煩惱,表示自己修行沒用、修行沒有證量,總之修行就是無效了。此時你就要想:我修得不好,我的煩惱一樣重,所有的境都可以影響我,所以我學佛修心根本未達標準。此時只能拼命的進行對治,再次將其斷除。
若你發現自相續裡有貪嗔癡慢疑五毒任何一種煩惱,你就是要調伏它、要清淨它,煩惱一定要調伏與清淨,這是第一個。若不調伏與清淨煩惱,只要遇到境,你的貪執、嗔念一定會生起,你無法阻擋。所以發現自己五毒很重時,你就要想:我要調伏它、要清淨它,我的貪不能那麽重、嗔念不能那麽重。很大的貪就一直磨,磨到變很小,這就是調伏、清凈。為什麽要調伏煩惱?譬如你的貪很重,或許是因為親人或財富受用;而你發現它一定會再生起,因為你還在、親人還在、受用財富都在,所以你現在的貪很重,明天、後天也一樣重,所以你必須調伏。
只要你在、你不消失,而且貪的對境也未消失,此時,只要你的貪碰到境,它就生起,因此你必須調伏煩惱。眾生為什麽會輪迴?原因是什麽?因為我們都不調伏煩惱、未清凈煩惱,因此會輪迴。若未調伏煩惱,未碰到境時,好像煩惱就不生起;但它隨時都在等待碰到境,隨時都能生起,它不會累,很自然就會生起。只要親人、財富受用等的對境一來,貪嗔癡馬上就生起,而你永遠離不了這個境,因此你的輪迴怎麽會斷?永遠不會斷的。所以,要對治煩惱,法要拿出來,要調伏、清淨煩惱,直到它不再生起為止。不論修禪、修行,這個困難度都蠻大的,但要一直修、一直對治,直到你的煩惱不生起為止。
🟧 「不好大喜功」
▍「我們要戒除那些認為自己於對方有恩,或認為自己歷盡艱辛地修持了很長時間,或認為自己學問淵博、戒律清淨等等的自矜邀功行為。通過修習自輕他重,從而令自誇之心無地自容。」~
我們需要戒除那種自認為對於對方有恩的心態。一般的家人之間、夫妻之間,或者父母親對於兒女,我們確實有這種心態。比如夫妻之間,一方付出很辛苦,就會抱怨對方對你不好;父母親則認為對小孩付出很多,但你對我不夠孝順,因此我們要解除這種有恩於對方的心態。對於學佛、修行,有時也是認為自己歷盡艱辛萬苦,修持了很長的時間,很認真的聞思修,但為什麽智慧還不生起?我也做了很多上供下施,為何我想累積的二資糧很難聚集?為什麽我的福報還是不足?譬如我的職位為何就不會升級?
像以前,我遇到很多出家人說自己很笨、沒有智慧等等,但從某個角度來講,其實也不太對,出家人怎麽會沒智慧?這是不正確的。有人則是自認為學問淵博、學問很好,像一些博士或者堪布,或戒律清凈的比丘、比丘尼等等,會有自矜邀功的行為。認為自己修得很好,上供下施做得很好,聞思修也很認真,但還是沒智慧;我很發心,上供下施做很多,但生意還是不順,還是賺不到錢,我沒有福報!
或認為我很有學問,戒律也非常清淨,但為什麽別人都不知道我這麽認真、這麽優秀?我的福報為什麽都還不來?其實,這些都算是邀功的心態、行為,這種邀功的行為是不正確的。在「修心七要」裡,我們修習持慈悲心、菩提心時,我們要修「自輕他重」,此時我已有誓言、誓願:我所有的成就功德、一切的樂,都要與眾生的苦交換;我有什麽好的、成就的樂,通通給眾生;眾生遭受任何的苦,我全部代受。你在修持「自輕他重」時,你已經交換完了。因此,你發現聞思修未生起智慧,你不能問為什麽你不生起智慧?不能這樣;我做很多上供下施,為什麽我的福報還不來?你不可以這麽想,因為你修持自輕他重時已有誓願過。所以,通過修習自輕他重,你要令自誇的心無地自容,否則你的修行就是不合格。
▍「熱振人的教言是:不要對他人寄予重望,而應祈請本尊。」~
熱振人是藏文的翻譯,是仲敦巴的名字。他的教言說:不要對他人寄予眾望。比如父母對子女寄予厚望,你就要失望了。譬如我對你們寄予厚望,那失望就更大;我們對親人、朋友也是一樣,你幫助他時就不要想:為什麽你不感恩我、回報我,還要反咬我一口?這就是不要對他人寄予眾望,否則是錯誤的。因此你不如祈請本尊,意即:你對上師、三寶祈請,反而比較好,你不會失望。
(完)
~妙音度母/向秋尊美 分享(3/3)
💡課程資訊
🔸上課地點:台南普賢王如來道場
/台南市安平區永華路二段248號7樓
🔸洽詢電話:0980-352377
/ 0921-919191
💡查詢課程表
🔸Facebook 相簿:
尊貴上師 吉美法王
傳法行程表(高清)
🔸LINE: lin.ee/B6E0S0s
(點選圖文選單:
本月法王傳法行程)
#jigmedrinpoche #palyulacademy #尊貴上師吉美法王 #白玉講學院 #藏密白玉佛學會 #藏傳佛教 #佛教 #寧瑪巴 #紅教 #白玉寺 #修心七要 #修心七要耳傳略釋
3 months ago | [YT] | 2
View 0 replies
藏密白玉佛學會-豐原蓮師道場
2025/03/29 (3/2)
《修心七要~耳傳略釋》
尊貴上師 吉美法王傳講
🚩歡迎親自於各道場上課
🌐palyulacademy.org/2025/03/29/2025-03-29-%e3%80%8a%…
⭐甲七. 修心之學處:
▍「第五、營求的顛倒。不讓依靠自己的人去追求正法,反而在如何營求今生圓滿方面為他們出謀劃策的顛倒;」~
有時我們似乎不願意看到:別人能依靠自己而追求正法。有時候我們比較難使親人接近佛法僧三寶、儘量多追求正法,譬如一般父母對於兒女,除了工作、上班、賺錢或讀書之外,會勸兒女多接近上師、三寶,我覺得蠻困難的。除非像藏傳佛教,有些父母較有觀念,會鼓勵兒女們:若寺廟有什麽大法會、加持、傳法或活動,就去寺廟走一走。實際上,這對兒女們讀書或成家立業的過程,都不會有影響,反而使他們更有福報,心態上也比較善良。
我認為上師、三寶的加持下,這樣的小孩接觸到外境,第一個善良,第二他比較沒有惡友,障礙也會比較少,或是碰到障礙時,比較走得出來,這些都有幫助。但一般父母不這麽想,都是看兒女能不能很會讀書,都希望最會讀書的就是我的兒女。開始交往時就想:兒子能不能娶最漂亮、最賢惠的老婆?女兒能不能嫁最帥、最有錢的富豪?幾乎都是顛倒的。其實,父母所想的都很難成真,結婚之後也只能算了、就認了。接下來就開始規劃怎麽賺錢、怎麽養小孩,一輩子都是這樣出謀劃策,這些都是營求的顛倒。
當然,學佛有沒有緣份是另一回事,但若兒女們有時間、有心學佛,那是很好,可以多上課;即便沒有,比如說參加個法會、戴些加持品,偶爾在三寶面前燒個香或供花、供果等等,這是一個蠻好的基本教育,最起碼兒女們可以累積一點福報、福德資糧。未來是否有機會修持解脫成佛?這也是看緣份與福報。父母親能不能出謀劃策?可以,我也不反對為兒女們出謀劃策、安排生活,未來是一輩子的事,我也不是不贊成,但父母這些的出謀劃策不一定會成功。
所以從學佛、智慧的角度來看,我認為為兒女們出謀劃策是放在後面,前面可以讓兒女多一些因果、業力的觀念,多鼓勵兒女們對上師三寶做一些上供下施,為自己累積福報,這是最重要的。因為你為兒女出謀劃策一輩子,但如果兒女們沒那個命或福報,你給再多的錢不一定有幫助,你再多的安排他不一定要、不一定會接受,所以一切都是空想的安排,這就是我們營求的顛倒。其實我看到很多父母未學佛、沒有因果業力的觀念,也是沒有智慧,所以就會有營求的顛倒。
此外,現在末法時期,我們現在這個社會,一般的上師、善知識與弟子之間,也是有營求的顛倒,很多上師可能就忘了品嘗法味,著重在這些營求。意即:現在末法時期,很多上師未鼓勵弟子多作聞思修,不去鼓勵弟子應透過聞思修而生起智慧,因為他有他營求的顛倒。作為一個上師,自己應該追求正法,還要使弟子追求正法,亦即除了聞思修之外,沒有別的。但現在末法時期,上師未使弟子聞思修,而讓弟子去做各種各樣的活動,甚至幾乎每天都有活動,各種宗教活動滿滿的,在台灣也是一樣,藏傳佛教是比較少。
為什麽要辦這些活動?目的是什麽?作為一個上師,若未讓弟子追求正法,那就是營求的顛倒,因為你不讓弟子聞思修行,弟子們的智慧是不會生起的。辦一些活動,表面上、形式上都是好事;上供下施、燒香拜佛、唸經唸咒都是一個形式,也都是好事,但唸經、唸咒有無功德?燒香拜佛有無功德?實際上並非相上能衡量,而是看你是以什麽心去唸這個經與咒,主要是你的心;衡量功德的大與小完全取決於你的心。
簡單來講,若你不以慈悲心、菩提心的動機、發心而唸經、唸咒,只有消口業而已,沒有什麽功德;何況我們只是做一些慈善活動,實際上我認為100%不會有太大的功德,更不可能解脫成佛。因為這一切的動態活動,都只是靜態修行的助緣而已,它不是核心。真正的核心、最主要的是修行,是內心的修行。為什麽要聞思修?聞之後你再來思,最後就是你要修什麽?真正要修的是你的心,聞不是主要,思也不是主要。但為什麽要聞與思?因為你不聞、不思的話,你不知道要怎麽修。
因此,為了要修心,你必須要思;若不聞,你也不知道如何思,所以先聞是這麽來的。因此,一般父母教育子女都會顛倒;上師與弟子也是一樣,一些上師或許為了追求名與利,他也會顛倒。若不鼓勵弟子以聞思修而生起智慧,只是讓弟子去辦一些活動或是募款,這與世間的追求名利也是一樣,還是落入到世間的名利裡。或許人會越多、錢越多、道場越多,但解脫的人?沒有!成佛的人?沒有!有智慧的人?沒有!甚至道場很多、錢很多,看得到的很多很多,但是解脫成佛的,一個也看不到。
▍「第六、隨喜的顛倒。對輪迴涅槃的安樂以及善行不加以隨喜,在看到自己的仇敵遭受痛苦時,反而心花怒放的顛倒。我們應當首先去除這六種顛倒,然後再依照六不顛倒的準則而修持。」~
若對於輪迴涅槃的安樂以及善行等,你不加以隨喜,此即隨喜的顛倒。在六道的輪迴裡,你想投生到善道、人天乘的果位,你要修持十善業、能得三善道果位的善行;小乘聲聞、緣覺要修持人無我,菩薩則要修持法無我。而修持十善業、觀修人無我、法無我都是善行,但我們隨喜的顛倒是什麽?我們忘了修持十善業的善行,不加以隨喜;修持人無我、法無我的聲聞、緣覺、菩薩,我們也都沒有隨喜;我們甚至不知道十善業是什麽,如何去隨喜人家?
我們平常隨喜什麽?你好棒、很發心、捐很多錢,你會隨喜;公司開得很好,你也隨喜;還隨喜什麽?不殺生、不偷盗、不妄語,我隨喜~這些不會發生!現在的環境、社會都是對不擇手段、很會撒謊、很會做生意的人,一個比一個有一套,稱讚他們好厲害、真厲害。現在的社會、環境,我看著畫面就充滿了種種奸詐狡猾、不擇手段、講話沒信用,反正就是達到目的就好。所以我們通常怎麼隨喜?人家有錢就隨喜;而不會隨喜人家修持十善業。這個人很認真修持人無我、法無我,我隨喜他,我們會嗎?
其實有時候,我也會想:如果我不是一個仁波切、不是一個上師、不是一個傳法的人,我可能會躲起來,電話也關機,知道嗎?沒有一個好應付的。但是為了道場、為了傳法,就會時而善巧方便的應對。其實我們做什麽,佛菩薩都知道、看得到,因為他們有智慧;但弟子們好像不會感覺自己做了什麽(不如法的),也不認為我的上師會看得到、佛菩薩會看得到,感覺好像我們沒有羞愧的心、沒有慚愧的心,我相信我們之間差不多也是這種感覺。
看到仇敵遭受痛苦時,我反而心花怒放,我們也會有這種顛倒。對於修得很好的人,我們不懂得隨喜,但自己不喜歡的,或是仇人遭受痛苦時,我們就覺得很開心!尤其是夫妻吵架時,恨不得老公跌倒、撞到頭,就覺得很開心!這就是我們人的心態、嫉妒的心態,沒有慈悲心。我們首先應當去除這六種顛倒,然後再依照六種不顛倒的準則而修持。
🟧 「不時停時修,當堅定而修」
▍「我們應當捨棄那種因對正法沒有生起定解,所以在修法上時而修持、時而停滯的做法,而應一心一意、恆常不斷地修心。」~
意即修行時,不可以有時很認真,有時候就完全不認真,不能以這樣的方式修行。簡單來講,由於聞思修不夠,因此對法的正見不穩固,所以上課、修法、唸咒語等,有時就非常認真,有時就完全捨掉。學佛的過程,每個人不一樣,有人非常認真,每個道場都跑,但跑了一陣子後,一個道場也不去,也是有可能;每堂課也都想上,我們上的課還覺得不夠,還要去聽一些網路上的課;但有一天累了,網路上的課也不聽,佛堂的課也通通都不聽,全都停了,也都會有!
所以,藏傳佛教生起次第的課程中,比如觀修本尊的咒語時,你對某個本尊或咒語特別有信心、有感應時,你就非常認真的唸,但是這樣認真唸的功德比較大?還是你每天花半小時、一小時,每天不間斷的唸,哪個功德比較大?哪個比較容易成就?是每天花個半小時、一小時,這樣的功德與成就的機率比較高!因為三分鐘熱度,熱度很快就冷了,冷掉之後就不得了,有可能會結冰!若每天都像細流一樣、每天都不間斷,這樣成就的機會就較大。因此,若對正法未生起定解,修心、修法有時候認真、有時候停滯,這樣的做法不正確,也毫無意義。修心、念經持咒等等善行是要恆常、不間斷的修持,這是最重要的。
(待續)
~妙音度母/向秋尊美 分享(3/2)
💡課程資訊
🔸上課地點:台南普賢王如來道場
/台南市安平區永華路二段248號7樓
🔸洽詢電話:0980-352377
/ 0921-919191
💡查詢課程表
🔸Facebook 相簿:
尊貴上師 吉美法王
傳法行程表(高清)
🔸LINE: lin.ee/B6E0S0s
(點選圖文選單:
本月法王傳法行程)
#jigmedrinpoche #palyulacademy #尊貴上師吉美法王 #白玉講學院 #藏密白玉佛學會 #藏傳佛教 #佛教 #寧瑪巴 #紅教 #白玉寺 #修心七要 #修心七要耳傳略釋
3 months ago | [YT] | 2
View 0 replies
藏密白玉佛學會-豐原蓮師道場
2024/12/26 (3/3)
《前行備忘錄》
尊貴上師 吉美法王傳講
🚩歡迎親自於各道場上課
🌐palyulacademy.org/2024/12/26/2024-12-26-%e3%80%8a%…
⭐共同外前行:(二)壽命無常
▍「在那時,唯有罪業對你有害,除此之外哪怕是整個贍部洲的人都成為你的仇敵,他們也無法向你射一隻白光閃耀的箭。」~
所以在那時(臨終時)唯有罪業對你有害,除了罪業之外其他都沒有。像我們每個人都想不明白、想不開,所以我們活著的時候,這個也是敵人、那個也是敵人,分別念很重,各種違緣障礙很多,喜歡與不喜歡的一大堆。其實這一些都不是真的跟我們不合、對我們有害的,真正對我們有害的,是我們這一生活著的時候你所造的業,這才是最有害的!只要活著的時候你不要造業,你朋友少沒關係,喜歡你的人不多無所謂;只要你不造業,當你死的時候,你會死得很快樂、很幸福的。
因為你死亡的時候,罪業才是對你最有害的,南贍部洲的鬼神、壞人、仇人,都對你完全沒有影響、沒有傷害。所以這裡說,當你死的時候,對你有害的是罪業,除了罪業之外,就算南贍部洲所有的人都變成你的仇人,也不用怕,他們一支白光閃耀的箭都射不了你;罵也聽不到,槍也打不到,都沒有用!這就是告訴我們,來世的時候,真正對我們有害的是你個人的罪業。我們學佛的人要懂得取捨,才算是一個學佛的人,學佛的人你要很清楚,我應該要的是什麼?不應該要的是什麼?這叫做取捨。
為什麼我常常鼓勵大家要認真上課,因為上課之後你才會有智慧,才會很清楚怎麼去取捨,但是我們一般凡夫沒有上課,他什麼都不懂。現在我們的手機訊息很多,line、FB、微信訊息一堆,其實我也在想,要不要把FB和line刪掉?可是想一想,我自己不要看就好了。但不管怎麼樣,還是有多少人控制不了自己,所以我們自己要懂得去取捨。一般凡夫因為不懂得取捨,所以才會被騙,為什麼那麼多詐騙集團可以行騙?也是因為大家沒有智慧、不懂得取捨。
▍「除了正法以外,縱然擁有贍部洲的財物也沒有權力帶走一針一線,只有正法才是你的怙主、依處、洲島、友軍、光明、燈盞。」~
所以我們臨終死亡之後,能帶走的除了正法以外,哪怕南贍部洲所有財富你都能做主,你也帶不走一針一線。這個時候只有正法才是你的怙主,南贍部洲的財富不是你的怙主,然後上師、佛法僧三寶、四寶才是你的依處。所以只有正法是你的洲島、友軍、光明和燈盞。
▍「因此我們必須從現在開始就修行對臨終有利的正法。」~
所以聰明的人從現在就要開始修,你現在要開始修的是什麼?就是對你臨終時有幫助的正法。我也常常在講,我們學佛修行是要準備死亡,我講過N遍了,講過幾千幾萬遍了。所以我們為什麼要修行?就是要準備死亡,所以這邊也講,要修行臨終有利的正法,如果對臨終沒有幫助的話,那就是沒有修好。那麼當你臨終的時候,有利的正法要怎麼修呢?
▍「修行正法包括三種:小士道行人了知三惡趣是痛苦的本性,以追求增上生人天果位的心態修行三種福德事,」~
這邊有講比較具體的:小士道的修行方式是什麼?他是了知三惡趣地獄、餓鬼、畜生道是痛苦的本性,如果我墮入三惡道的話,只有痛苦,除了痛苦之外沒有別的,他很清楚。所以他知道應該追求增上生人天的果位,然後以這種心態動機修行三種福德事。那就是身口意要修持十善業,身有三種、語有四種、意有三種,依靠修持十善業而得到人天乘的果位。
▍「如此一來,儘管成就了小士道自宗對死亡有益的法,卻不是成就中士道、大士道對死亡有益的法。」~
這種小士道的發心,雖然成就了小士道自宗對死亡有益的法,但不是中士道和大士道對死亡有益的法,所以應該不用追求。因為這就是人天乘,像基督教拜的是天,印度教拜的也是天,我們中國也是有很多拜人、拜王或拜將軍的,這些就是人天乘,追求人天乘的果位。釋迦牟尼佛的佛法不是追求人天乘,是超越人天乘的,所以這是不好的,是要捨棄的。
▍「中士道行人,認識到三有三界輪迴是痛苦以後,在渴求自我解脫的出離心驅使下,以想獲得解脫的意樂實修三學,」~
中士道修行人,他認識到三有三界的輪迴都是痛苦的,所以中士道和下士道不一樣。所以中士道來講,他不只了解三惡趣是痛苦的,而且三界都是沒有脫離輪迴,六道都是輪迴,所以我暫時當人或當天人有什麼用?我死亡之後還是會掉下去,還是會繼續輪迴,因此認識到三有三界都是輪迴、都是痛苦。因此他知道之後,就渴求自我解脫,驅使自己要生起出離心、厭患心、要離開這個六道輪迴!但是有這樣的一個出離心想要獲得解脫的話,他必須要有意樂實修三學,就是要守戒、修等持、修智慧,修這三學他才會獲得解脫。
▍「如此這般,雖然能成就中士道對死亡有益的法,卻並非能成就大士道對死亡有益的法。」~
但中士道這樣的發心也不算很好,雖然他們認為脫離輪迴才可以解脫,因此修持三學獲得解脫,但是和大士道對死亡有益的法是不能比的,因為只能渡自己解脫而已。所以小士道和中士道來講,小士道是要脫離三惡道,想得到人天乘的果位;中士道認為輪迴是痛苦的,所以要解脫輪迴,然後解決自己的問題,但他利益不了眾生,因為他沒有大士道對死亡有益的法。
▍「大士道以利他菩提心驅使,由經遠道因相乘或者近道金剛乘、捷徑光明大圓滿其中任何一條道修成對死亡有益的法,那麼真正成就了大士道自宗對死亡有益的清淨法。」~
大士道來講,基本上他一開始動機發心就是要利他,而不是利益自己,就是以利益他人為前提,所以他是好的動機、好的發心。般若波羅因乘就是大乘的道、遠道,金剛乘是近道,然後更快速的是捷徑光明大圓滿。也就是說,不管你所修持的是大乘遠道,或近道金剛乘,或捷徑的光明大圓滿,你不管修其中哪一個道,基本上就是真正成就了大士道對死亡有益的法,結果都是成佛的,都是對死亡有益的清淨的法。
▍「尤其是,如果通過光明大圓滿道修成對死亡有益的清淨法,」~
如果你是通過光明大圓滿道修成對死亡有益的法,這就是大圓滿的意思。大圓滿的法就是即生成佛,一輩子就成佛的法要,所以如果你通過即生成佛大圓滿的道,如大圓滿立斷、頓超法這些都是,這樣去修持而得到成就。
▍「那麼就要以”寧死也要修行了脫生死、達到無死本來堅地的法要“和”不捨此誓言“,這兩個誓願鐵鈎鈎住。」~
什麼是「了脫生死」?就是不用再有生死,生死就是輪迴,所以你就不必再輪迴、不必有生有死,就是結束了。無死的意思,是講我們這個人的身體不用死、不用丟掉,還可以繼續用嗎?不是這個意思!而是譬如大圓滿的成就者、大圓滿的瑜伽士,這些成就者他們了脫生死,就好比從一個房子門口到另外一個房子,只要跨一步就好,這是一個比喻。那我們面對生死的時候有這麼輕鬆嗎?那麼跨一步比較輕鬆、還是生死比較輕鬆?還是輪迴比較輕鬆?
比如說,十五的太陽落下的時候,十五的月亮就出來,他們兩個剛好交接時,這中間是完全沒有黑暗的,無死也是這個意思,這個叫做達到無死本來的堅地。總之,達到無死就像剛我講的,好比日跟月剛好交接的時候都沒有黑暗。所以大圓滿的瑜伽士了脫生死,就像是從一房跨到另外一房一樣輕鬆,這個就是了脫生死、達到無死的本來堅地。但我們一般凡夫眾生臨終的時候,會不會有死亡的病痛、死的苦呢?統統都有!
但這是我們凡夫眾生的苦,和大圓滿樂的瑜伽不一樣,他們了脫生死就像日和月的交接完全沒有黑暗;但我們凡夫眾生沒有達到無死境界的時候,臨終的時候有沒有臨終的苦、死亡的苦、病苦呢?都有!然後我們死亡之後還要進入法性中陰、受生中陰。還有來世,然後一生出來就一直哭,因為剛從中陰出來,他還是在感受這個中陰,所以需要母親的安慰才不會哭。之後一直害怕個兩三年,等他慢慢長大,這個環境也熟了,認識媽媽了、認識爸爸了,他就不會哭了,但是之後他就會讓你哭!
所以修持正法成就的瑜伽士來講,他沒有什麼死亡中陰、法性中陰,是完全沒有中陰的意思。剛我講的日月交接沒有黑暗的時候,就是講這些成就者是沒有中陰的,他們已經了脫生死達到無死,所以怎麼會哭呢?所以「寧死也要修行了脫生死、達到無死本來堅地的法要」,這是第一個誓言。然後第二個“不捨此誓言”,這兩個誓願鐵鈎鈎住。就是說前面那個誓願,再加這個「不捨此誓言」,就變成兩種誓願,這兩個誓願要用鐵鈎鈎住。
▍「修行時,分為入座和座間,在入座的正行中,觀察、安住輪番交替來修。」
就是這二種誓願修行時,要分為入座和座間,然後在入座的正行中觀察、安住輪番交替來修。
(完)
~法具度母/慈法燈之女 分享(3/3)
💡課程資訊
🔸上課地點:員林阿彌陀佛道場
/員林市大勇街5號
🔸洽詢課程電話:0958-668516
💡查詢課程表
🔸Facebook 相簿:
尊貴上師 吉美法王
傳法行程表(高清)
🔸LINE: lin.ee/B6E0S0s
(點選圖文選單:
本月法王傳法行程)
#jigmedrinpoche #palyulacademy #尊貴上師吉美法王 #白玉講學院 #藏密白玉佛學會 #藏傳佛教 #佛教 #寧瑪巴 #紅教 #白玉寺 #前行備忘錄
4 months ago | [YT] | 2
View 0 replies
藏密白玉佛學會-豐原蓮師道場
2024/12/26 (3/2)
《前行備忘錄》
尊貴上師 吉美法王傳講
🚩歡迎親自於各道場上課
🌐palyulacademy.org/2024/12/26/2024-12-26-%e3%80%8a%…
⭐共同外前行:(二)壽命無常
▍「就連自己最為珍愛、精心保護的身體,也必然要拋下而離開人世。到那時,躺在最後的床上,享用最後的飲食,穿著最後的衣服,」~
不說帶走什麼財富,連我們自己最愛的身體,我們活著的時候,怕它受傷、怕它餓,冬天怕它冷,就多穿一點衣服;夏天怕它熱,就穿薄一點,然後吃好吃的⋯,反正就是像佛像一樣一直供養。還要精心的打扮漂亮,畫個眉毛、擦個口紅,再塗個乳液,這就是我們精心保護的身體。當我們臨終的時候,平時那麼捨不得、那麼愛的身體,就要把丟掉了、要拋下它。我們真的要拋下它,還是要等到死亡的時候才願意放下?在沒有死之前,我們還是不會放,這個也是蠻好笑的!
過去佛陀和成就者們不是這樣,他們還沒有走也是放下的,他們是怎麼放的?這就是秘密了。從這一點,我就看過西藏很多的成就者,他們在圓寂之前,就知道自己要圓寂了,這常常聽到,是很平凡的事情。在圓寂之前,他們就會早上起來打扮好、衣服穿得很整齊,然後吃比較豐盛的早餐。他們之前所有的財產,就是放在枕頭底下,那些剩下的錢大部分直接就做佈施了;再剩下的那些,就拿出來給照顧他的侍者,然後跟他說:「我差不多要走了,這個就給你,我用不到了。」
所以享用最後的飲食也是有的,穿着最後的衣服也是有的。不過這都算是還蠻厲害,但不一定每一個成就者、每一個修行人都是這樣,有的人就生病,有的人會中風等等,甚至有時候自己怎麼死都不知道,也是有這種的修行人。但最好就是剛才我講的,很瀟灑的走,瀟灑走一回。
▍「談著最後的話題,被最後的親友圍繞著」~
這些成就者談著最後的一個話題:「我已經圓滿!我要走了!」非常美麗瀟灑的話。那像我們這些凡夫、可憐的眾生在臨終的時候,他最後一張床、最後的一個飲食、最後的一件衣服,然後他最後的一個話題是什麼呢?我聽過很多各種各樣的,樂觀的人和不樂觀的人,他們的話題都不一樣。有的人比較樂觀,覺得我這一生當中還蠻不錯的,我的朋友、兄弟姐妹、家人都不錯,我也放心,你們也不要為我哭泣。有一些就是這樣走的,講一些最後的話題。
那有的人就不一樣了,我這一輩子好苦啊!老公對我不好或者說老婆對我不好;然後我對兒女們付出多少,但是兒女們不夠孝順⋯,一直這樣抱怨而死亡的也是有。這都是死亡時最後的一個話題,你們可能都沒聽過,但我們是聽過的。因為藏傳佛教對親人的臨終是非常重視的,當親人快不行的時候,就會請很多出家人或是高僧大德,請他們在親人還沒死之前,幫他灌個阿彌陀佛的頂,或者說幫他唸一些經,不論三十五佛或一些懺悔文、極樂願文,都可以幫他修,然後修到讓他自然地走,安安靜靜的走。
那這個過程,快不行的人也是會一直講話,你就坐在旁邊聽他講。也有的人死了眼睛還張開,就是心中充滿了怨恨,充滿了不滿,死得不瞑目。這時我們就會問是哪一個人讓他最牽掛的,不管是他老婆還是老公或哪一個小孩,我們就會跟他說,你好好地跟他溝通,叫他放下好好走,要不然接下來我們沒辦法修頗瓦。然後跟他溝通完之後,他眼睛就閉起來,否則你讓他閉,他閉不起來,這也是有的。被最後的親友圍繞著,這大家都知道,家人死的時候,我們最會做的事情就是全部都來,繞著他,看著他走。
▍「到了死亡的時刻,一切都無法推遲,再也沒有自由住留,」~
我們人到了死亡的時候,一切都沒辦法推遲。像我們自己的家人也是一樣,你發現他快要走的時候,如果你跟他說:「再晚一點點好不好?」、「再等一個小時好不好?十分鐘好不好?」,事實上連一分鐘都不行!你就看著他“呼!呼!呼!”,很快氣就沒了!這個時候你想說,我很有錢,我拿個百萬、千萬讓你晚一點死,沒辦法;或者你想說,我是一個成就者、我是一個修行人,你是我爺爺、你是我奶奶,我想辦法讓你多活一天、兩天,也是完全沒辦法。
你們覺得有辦法嗎?肯定是沒有辦法!長壽佛來也沒辦法,藥師佛來也沒辦法。所以再也沒辦法自由地住留,就是說我們沒有辦法延遲,沒辦法把時間拉長。我們現在活著,生命還沒結束的時候,我們就很自由地可以住留,想要留就留、不想留就不留。像我們自己現在可以想要做任何事,那是因為你有生命、有時間,你想上樓、下樓都行,想躺著、站著或吃著、喝著都可以,但是到了臨終的時候,你上樓沒時間了,你下樓也沒有時間了,躺在那裡馬上就要結束了。
▍「雖然對一切親友財物依依不捨,可是他們也不能隨你而去,你只能赤身裸體、赤手空拳走向後世的大道。」~
每一個面對死亡的人,他對自己的親友、財物會依依不捨,但依依不捨有用嗎?沒有用!你雖然對親友、財物依依不捨,可是他們也不能隨你而去,因為各走不同的路,他們生命還沒有結束,他們走不了;你要走,也是因為你的生命結束,但你的生命走,你的身體不會走。所以你叫我跟你走,我也不知道怎麼走啊!或是要學秦始皇和過去的一些皇帝,死後都要陪葬。但是他們陪葬之後,真的是一起走的嗎?也不是啊!那也是亂來。所以親友、財物不能隨你而去,你只能赤身裸體、赤手空拳走向後世的大道。
也就是說,此時雖然你對親友、財物依依不捨,但是他們沒辦法隨你而去,這個時候你只能赤身裸體。這個「赤身裸體」並不是我們說的沒有穿衣服,不是這個概念。也就是你臨終的時候,你的身體是什麼呢?是中陰身,好比像我們人活著的時候完全沒有穿衣服一樣,這時候你就是完全拋下自己生前所有一切看得到的東西,好像一個人他的裝飾、衣服什麼都脫光光,這是一個比喻,所以說赤身裸體。因為人臨終的時候,人的身體是中陰身;這個中陰身是一個幻現,一個幻化的幻現,是一個幻身。
所以我們人死了之後,所看到的身體是中陰,是幻身。因為他必須要離開、拋下這個有為法的身體,就是現在我們所擁有的這個身體,你沒有拋下沒辦法死亡。所以現在他擁有的這個身體要放下,然後放下之後,他才會死亡。死亡之後,中陰有兩個階段,他可能會看到兩個階段不同的身體:一個階段看到的是前世的身體,因為生命剛剛結束的關係;然後在後階段,在他準備受生之前,他就看到後世來生的身體,他可能轉世為牛、羊、馬、豬、人,或者轉生為什麼樣的身體,也是有可能。
但是不管他看到的是前世的身,或者他看到的是後世的身,反正都是幻化的幻身。所以這裡講,你只能赤身裸體而去,這個赤身裸體就是幻身。所以你只能「赤手空拳」,因為你的身體幻身是假的,是中陰的身體,跟你活著的時候不一樣。活著時候的人,是外四大、內四大血肉的身體,你可以拿著東西、吃東西、穿衣服,都可以。但這個時候你是不一樣的,你是赤手空拳,你手裡什麼都拿不到,拿不到任何東西,空手空拳走向後世的大道。所以你就是要經過中陰,經過中陰的時候,那就是死亡中陰、法性中陰,還有受生中陰。
▍「到那時,你為了親友等所犯下的一切罪業誰也無法替你分擔,只能獨自背負著離去。」~
所以到了那時候,你過去為了親人、朋友或是為了自己所犯下的一切罪業,誰也無法替你分擔。我們人活著的時候,可能為了親人、為了自己、為了朋友、為了家庭,或者說你為了賺錢,可能會造下很多的罪業。那當你臨終死亡的時候,這些所有的罪業,可不可以不要全部我自己承擔?因為這些罪業是因為爸爸你的關係,所以我跟你分一點;這是因為媽媽你的關係,我才造業,因為老婆你的關係我才造業;或者因為我的兒子、女兒、親人、朋友,或當初為了買這個房子我才造業⋯。
所以能不能幫我分擔這個罪業呢?完全無法替你分擔!為什麼不能幫你分擔?因為造業的是你自己,你可以說是為了親人、朋友,或是為了財富而造業,但是你也可以不要造這個業。你既然為了親人或是為了自己造這個業,那你就必須要自己承擔,只能自己帶走,沒辦法分給任何人。堪欽阿給旺波尊者在這個《備忘錄》裡面修持菩提心時講:知母、念恩、報恩,這是什麼?這是一個竅訣。為什麼修慈悲心、菩提心要從知母、念恩、報恩這六個字去修?
原因就是每個眾生都曾經當過你的父母親,他們在當你父母親的時候,都曾經對你有恩。但他們養育你、對你有恩的同時,他們也造了很多的業力,所以他們脫離不了輪迴、受輪迴苦的原因,可能跟你有關係。但是他們沒辦法把這個罪業分擔給你,他們必須自己獨自承受,但又確實跟你有關係,所以我們修菩提心的時候,要從這一點認為:他有可能因為我才會輪迴,有可能因為我才受這輪迴的苦,所以我就要知母。既然他是你的母親,對你有恩的話,那你就要念恩;然候知母、念恩之後你就放下,這樣有用嗎?沒有用!一定要報恩。
怎麼報恩呢?你就要修行利益眾生,做上供下施,這就是報答母親的恩。我們現在這個社會最缺乏的就是這些,不要說念恩、報恩,連知母都快沒有了!沒有知母怎麼會念恩呢?不念恩怎麼會報恩呢?所以我常常聽弟子們在講,很多年輕人都覺得說“父母的就是我的;我的就是我的;你的房子就是我的房子,我幹嘛還要買房子;你的錢就是我的錢,趕快拿來,不拿來我就動手;你的不給我,你幹嘛生我?”。這也是有可能啊!真可憐!
(待續)
~法具度母/慈法燈之女 分享(3/2)
💡課程資訊
🔸上課地點:員林阿彌陀佛道場
/員林市大勇街5號
🔸洽詢課程電話:0958-668516
💡查詢課程表
🔸Facebook 相簿:
尊貴上師 吉美法王
傳法行程表(高清)
🔸LINE: lin.ee/B6E0S0s
(點選圖文選單:
本月法王傳法行程)
#jigmedrinpoche #palyulacademy #尊貴上師吉美法王 #白玉講學院 #藏密白玉佛學會 #藏傳佛教 #佛教 #寧瑪巴 #紅教 #白玉寺 #前行備忘錄
4 months ago | [YT] | 2
View 0 replies
藏密白玉佛學會-豐原蓮師道場
🚩【長壽佛回遮保命修法】
末法時代,眾生都有短命夭折、財富缺乏的業報,所以蓮花生大士傳下這個「長壽佛續命法」。這也是蓮師於尼泊爾:馬拉滴嘎山洞修行成就時所傳的法,後世由大伏藏師惹那林巴尊者取出。
修持這個法,不共的殊勝利益有二:
✨ 可得長壽!
✨ 可續命贖死!
2025. 06/07-06/08 藏密白玉佛學會
✨《長壽佛灌頂祈福大法會》✨
尊貴白玉活佛 吉美法王 主法修持
修持「長壽佛灌頂祈福大法會」之功德利益:
🔸可令 ~ 身體健康、壽命穩固、長壽吉祥、福慧圓滿!
🔸可免 ~ 非時之死、瘟疫病障、意外身亡、短命夭折等一切壽命障礙!
藏曆最神聖的四月份:吉祥的「薩迦月」(今年西曆5/28-6/25)
此為我等大師 ~釋迦牟尼佛入胎、成道與涅槃的神聖月份!於薩迦月期間廣行善業,功德倍增百億倍!適逢此期間修持~「長壽佛灌頂大法」為積資淨障的大好良機,敬請萬勿錯過!
🚩參加法會:0932-536-979 王師姐 / 0910-989-026 陳師兄
主辦:藏密白玉佛學會 - 彰化分會 / 釋迦牟尼佛道場
地址:彰化市華山路 37 號 8 樓(國泰世華銀行樓上)
⏰詳細法會之功德利益與報名修持辦法,請點擊link進入詳閱~歡迎廣傳分享,並廣邀親友修持,齊獲殊勝加持!一念發心,功德無量!
⬇️ 長壽佛灌頂大法會介紹
palyulacademy.org/%e9%95%b7%e5%a3%bd%e4%bd%9b%e7%8…
#jigmedrinpoche #palyulacademy #尊貴上師吉美法王 #白玉講學院 #藏密白玉佛學會 #藏傳佛教 #佛教 #寧瑪巴 #紅教 #白玉寺 #灌頂 #法會 #長壽佛 #長壽佛灌頂 #長壽佛灌頂大法會
4 months ago | [YT] | 3
View 0 replies
藏密白玉佛學會-豐原蓮師道場
2024/12/26 (3/1)藏密白玉佛學會/員林阿彌陀佛道場
尊貴的上師 吉美法王 傳講:
《前行備忘錄》課程內容分享~
有時候我們的壽命還沒有完結,但是可能因為暫時的違緣、外緣會面臨死亡。我們每個人的內、外緣,比如這個身體的病或種種原因,可能就會死亡,或者有時候因為外在地水火風四大的因素導致死亡。所以,不管是外的四大、內的四大,也是有可能在我們的壽命雖然還沒有到結束的時候,而因為種種的外緣造成我們的死亡。
palyulacademy.org/2024/12/26/2024-12-26-%e3%80%8a%…
恭讀完整殊勝開示教言~請點擊鏈接
把握每一堂課學習的機會
歡迎廣傳分享及收藏!
4 months ago | [YT] | 2
View 0 replies
藏密白玉佛學會-豐原蓮師道場
2025/04/13(3/3)
藏密白玉佛學會/
高雄21度母道場
尊貴的上師 吉美法王
傳講:《入菩薩行論》
課程內容分享~
我們感受快樂,是身體嗎?身體沒有感受,是心在感受;你的親人、受用、財富,也都是心在感受,如果心不要這些感受,那外的所有一切有相的法,能影響你的內心嗎?是不能影響的。所以是無相的心去配合有相的法,依靠因和緣相接、相應,才會有覺受;如果因和緣不要相應、相接的話,那就不會有任何的感受。實際上,最主要的是我們的內心!
palyulacademy.org/2025/04/13/2025-04-13-%e3%80%8a%…
恭讀完整殊勝開示教言~
請點擊鏈接
把握每一堂課學習的機會
歡迎廣傳分享及收藏!
4 months ago | [YT] | 3
View 0 replies
藏密白玉佛學會-豐原蓮師道場
2025/04/13 (3/2)
《入菩薩行論》
尊貴上師 吉美法王傳講
🚩歡迎親自於各道場上課
🌐palyulacademy.org/2025/04/13/2025-04-13-%e3%80%8a%…
⭐第六品安忍:庚二、修安忍~辛二、真修安忍~壬二、於所欲阻礙者修安忍~癸一、阻礙敵受不欲者修安忍
▍<縱令敵不喜,汝有何可樂,唯盼敵受苦,不成損他因。>~
如果我們的敵人受到損害以及苦惱的時候,你有什麼值得高興的?就是說,怨敵受到損害以及苦惱,事實上跟你沒有任何關係。但是我們一般人有貪和瞋、有分別念,根本就不希望讓自己遭受任何的損害和苦惱,更不希望自己的親人受苦,我們會難過、難受;但是如果是我們的怨敵,就很舒服、很爽、很高興,為什麼?因為是我的怨敵遭受苦害、苦惱。真的值得高興嗎?是不值得高興的。
僅僅是希望怨敵遭受苦害和苦惱,難道你這樣想、這樣希望,你的怨敵就真的會遭受苦害、苦惱嗎?應該是沒關係的吧!你這樣想、願望、希望,他就會遭受苦惱和損害的嗎?應該不會。因為你這樣的動機發心,不能成為他遭受損害的因,這是重點!像一般人說,我詛咒你。很多學密的人說,你小心點,我一不高興就唸密咒的咒、詛咒你,這完全是亂用,沒有學好密咒!
生起次第的課程裡有這樣子講嗎?根本就沒有!甚至以前還有人跟 法王說:聽說百字明是拿來殺人的,怎麼會有人說百字明是拿來殺人的咒?百字明是來消盡罪業的、懺悔的,是最有功德力的,怎麼會是拿來殺人的?真是亂講、亂搞!真的是什麼事都有。你的怨敵遭受損害和苦惱,值得高興嗎?希望他遭受損害和苦惱,就會造成他受損害和苦惱的因嗎?不可能!因此我們的想法很多都是不正確的。
▍<汝願縱得償,他苦汝何樂?若謂滿我願,遭禍豈過此?>~
你自己希望的是仇敵遇害受苦,讓我的仇敵受苦,是我的願。這樣的一個願、動機、發心,你的敵人就會遇害、受苦嗎?絕對不會的,是完全沒有關係的,純粹是你個人的想法而已。如果你的心裡希望怨敵受害、受苦,結果剛好巧合你的怨敵遇害了,他要受苦了,值得高興嗎?其實跟你一點關係都沒有。就是說,如果你的心裡一直希望你的怨敵遇害和受苦,一直想、一直想,這時剛好你的怨敵遇害了、受苦了,一點也不值得高興。
因為怨敵遇害受苦,主要是自己的業力,跟你沒有關係,而且他遇害對你一點好處都沒有。但是我們的想法是~他是我的怨敵,遇害或遭受痛苦,我就很高興!對我不喜歡的人、我的仇人就是這樣子。這也是說,我希望你倒霉,我希望你遇害,我希望你受苦,這樣想著、想著,他真的遇害了、痛苦了,太好了!一般的凡夫會不會有這樣的想法?很有可能。如果我們沒有上課、沒有學佛,改天真的做出這樣的行為和想法,確實是控制不住。
因此,值得高興嗎?這是一個疑問?如果這樣能讓自己心意暢快,即怨敵遇害和遭受痛苦,你真的高興嗎?我們一般人會認為高興,因為他是我的敵人,這個人很壞。開個玩笑,如果川普跌倒的話,你們會不會高興?說不定很多人會高興,最起碼抗議的人會高興。因為他遇害、受苦,我的心意暢快,很高興,這想法是對的嗎?這想法是不對的,顛倒了,不能這樣想。就沒有比這種想法更糟的了,因為這更容易遭召感禍害、惡果,沒有比這更大的罪惡了。
其實我們主要是心態上造業、僅僅是你不喜歡他,他是你的怨敵,我們不動手,僅僅是內心的動機、想法,我們就可以造很大的業。我們學佛的人為什麼要上課呢?第一要調整的是心態,慢慢你的講話,也會改;你的行為也會改變。因此上課是多麼的重要,我們的心態要改變!我們修法時,皈依、發心要唸三遍,因為發心是最重要的,其他不用三遍,但是皈依發心一定要三遍,為什麼?
大法也好或簡單的法本也好,每次皈依、發心都要三遍,要重複三遍,因為皈依發心是第一重要的,如果不正的話,後面修的法就會不正。這裡吿訴各位,為什麼每個法本皈依、發心都要三遍,這跟我們這課程是一樣的道理。一個心態不對~他是我的怨敵,他遇害了,就拍拍手、很高興,因為他在受苦,我的心裡就很暢快!但是這樣的想法會不會造業?會的!
▍<若為瞋漁夫,利鉤所鉤執,陷我入獄簍,定受獄卒煎。>~
當我們的怨敵遇害受苦時,你卻生起暢快的心態,是造很大的業力的!多大呢?這樣的想法很有可能會讓你下地獄、受地獄的苦。譬如像漁夫,會拿利鉤釣魚,釣到魚時,魚鉤會鉤到魚,魚就會死掉。瞋恨煩惱就像漁夫拋下的利鉤,若不小心,就會被鉤住了。魚最怕的是利鉤,魚一旦被利鉤鉤住了,魚就跑不掉了,所以怕利鉤。因此漁夫手上的利鉤就好比是我們的煩惱、瞋恨心,每個眾生如果被煩惱的利鉤抓住的話,就要受地獄的苦。
簡單的說,我們的煩惱如漁夫手上的鉤,魚一旦被鉤住就跑不掉了!我們凡夫眾生一旦生起煩惱,那很危險!我們就被煩惱抓住了,不是怨敵抓住你,不是魔鬼抓住你,誰會抓住你?就是你心裡的煩惱。我們會覺得我們的敵人在外面、仇人在外面,所有的障礙在外面,其實是錯誤的,其實主要是自己內心的煩惱!我們為什麼要上課學佛?我們真正要解決、要調整的,是你自己心中的想法和煩惱。你的幸福會來臨,你覺得很快樂、很幸福、很美滿,是來自於心中。
改天你覺得幸福沒了、快樂沒了、青春也沒了,通通都是逆緣,來自於哪裡?也是從你心裡來的。假如有一天你下了十八地獄,十八地獄也是從你心中來的,如果你心裡沒有煩惱和罪業的話,沒有十八地獄啊!所以佛菩薩、成就者心中有沒有十八地獄?沒有;有沒有輪迴,沒有!因為他們心中沒有煩惱,知道只要心中有了煩惱,被煩惱控制,那輪迴就有了,三惡道也有、三善道也有;只要除掉心中的煩惱,六道輪迴就沒有了。
對佛菩薩、成就者而言,可不可以認為沒有輪迴、沒有十八地獄?可以的。但是對一般凡夫眾生而言,你可以不相信,你說沒有也可以,但是有與沒有,不是你相不相信、說沒有就沒有,只要你心裡有煩惱,它就是有。最簡單的一個角度,你現在生在南贍部洲,轉生為人,做人的過程中,有沒有三大根本苦、八分支苦,有沒有生苦、老苦、病苦、死亡的苦?苦上加苦、愛別離苦,這些苦有沒有?如果有,表示你有很多煩惱!證據就在這裡,還需要什麼科學的證明,你的心就是證明。
(待續)
~心願度母 分享(3/2)
💡課程資訊
🔸上課地點:高雄二十一度母道場
/高雄市建國二路42號16樓
🔸洽詢課程電話:0936-368286
/ 0938- 462776 / 0911-165551
💡查詢課程表
🔸Facebook 相簿:
尊貴上師 吉美法王
傳法行程表(高清)
🔸LINE: lin.ee/B6E0S0s
(點選圖文選單:
本月法王傳法行程)
#jigmedrinpoche #palyulacademy #尊貴上師吉美法王 #白玉講學院 #藏密白玉佛學會 #藏傳佛教 #佛教 #寧瑪巴 #紅教 #白玉寺 #入菩薩行論
4 months ago | [YT] | 3
View 0 replies
藏密白玉佛學會-豐原蓮師道場
2025/04/13 (3/1)
《入菩薩行論》
尊貴上師 吉美法王傳講
🚩歡迎親自於各道場上課
🌐palyulacademy.org/2025/04/13/2025-04-13-%e3%80%8a%…
⭐第六品安忍:庚二、修安忍~辛二、真修安忍~壬一、於造不欲者修安忍~癸四、於敵造福者修安忍
▍<何故棄福善,信心與己德?不守已得財,何不自瞋責?>~
如果我們的怨敵得到一些財富和別人的禮敬,這時候你不喜歡、心裡不樂意,也不能使怨敵得不到這些財富和禮敬。也就是說,因為你的不喜歡而使得怨敵得不到財富,或是別人的禮敬嗎?不會的。我們的心態是:怨敵得到財富或禮敬是不喜歡的、不高興的,不樂意的原因是什麼呢?是我的仇人得到了禮敬。這樣的想法、不樂意的心態,會不會造成怨敵得不到財富和禮敬?不會。施主給你的怨敵財富,會不會造成障礙呢?不會的。施主給與你的怨敵財富和禮敬的原因是什麼?是因為怨敵他有福報的善業。
簡單的說,我們有一個仇人,他得到了財富,你不高興,這樣會不會影響他得到財富或禮敬產生障礙呢?也不會。這就表示你的怨敵有福報,你不高興也沒有用、阻擋不了,因為他有福報。第一,你阻擋不了他得到禮敬。第二個,怨敵的福報不會因為你不喜歡、不高興而消失或被阻擋。因為他的福報是自己種下的,不會因為你的不高興、不喜歡就消失的。福報不會消失,也不會造成他得到禮敬的障礙。你為何會不喜歡怨敵得到禮敬呢?你應該想到,他是有福報和善業。
施主禮敬你的怨敵,主要的原因是因為怨敵他有功德。你認為他是壞人、他是仇人,但是別人會禮敬他,靠的是他自己的功德與福報。因此受他人禮敬、生起信心的原因,就是他的福報、功德,不是什麼其他的原因。總的來說,你不喜歡你的怨敵得到禮敬,沒有用,因為他有功德和福報,所以你的不喜歡,並不能讓他捨棄自己的福報、功德,那你為什麼要瞋害他而拋棄自己的福善、信心與功德呢?我們的心態是:他是我的怨敵,所以我恨他;因為他是我的親人,所以我愛他,我們的分別念是很重的。
我們自己的親人遭受痛苦的時候,就會很難過;但是仇人遭受痛苦的時候,就會很高興,同樣的道理,我們就更不希望怨敵得到禮敬。但是這樣的動機、發心就是不對的。這樣怨敵就會不發財嗎?名氣會下降嗎?通通都不會!因此,你的怨敵不會有任何的損失,反而損失的是自己。也就是說,你自己要得到財富和禮敬,你需要的是福善,要有福報、要有成就功德。自己原本已經到手的財富、功德不好好守護,自己既然要發財、要別人對你恭敬,那應該守護好自己的福報和功德,自然而然就能得到財富和恭敬。
我們一般凡夫眾生都想要發財,每個人都想做生意、都想賺錢,但是會出現很多的障礙,有些人根本就賺不了錢。做生意的有90%是不賺錢的,只有10%是賺錢的;有些國家所有的經濟是掌握在10%的人的手中,90%都是窮人,為什麼?不管是美國或是別的國家,整個國家都是10%的人受益,90%的人都是窮人,這就是凡夫眾生。你已經到手的福報、功德利益要守護好,這樣我們就可能會賺錢,禮敬、財富也就會有了。
但是我們的想法剛好就是顛倒的,不好好守護自己的福報,不好的心態卻不斷的一直生起。這樣不好的動機、發心,對有錢人來說不會變沒錢;仇人也不會名聲不好,所以我們的動機和發心是要調整的。你要做的是守護好自己的功德和善財,只要守護住,財富就會源源不斷的來,禮敬、恭敬你的人越來越多,因為你有功德、有福報。也就是說,別人給怨敵很多的財富和恭敬,原因就是他有福報、有功德。因此自己想要像怨敵一樣得到滿滿的財富和恭敬的話,就要提升自己的功德和福報。
但是往往我們想要財富、恭敬,卻守不住自己的福報功德,也不願意去提升自己的福報。我們通常都是這樣子,想盡辦法把自己的福報降低,把自己的成就功德摧毀,因為有時候我們的動機發心不夠正確,一方面想得到很多、很多的財富、幸福、快樂,比任何人都要好,可是這想法和做法卻恰恰顛倒了!你自己的功德、善財不好好守護,為何你不瞋恨、責怪自己呢?也就是說,怨敵有很多的功德,所以他能夠得到禮敬,你就偏要生起瞋恨心,因為他是我的怨敵,卻得到很多的利益和禮敬的時候,我就生起瞋恨心。
你們的想法百分之一百一定是這樣子的,而自己想要和怨敵一樣得到禮敬,那你自己就要有功德,但是你又不願意守護自己的功德和福報,其實你不應該對你的怨敵生起瞋恨心,應該對自己生起瞋恨心才對!你的想法、動機是錯的,應該恨的不是怨敵,應該恨的是你自己。你要守護的善財,沒有守護住;然後福報越來越少,賺不了錢,人人討厭你;怨敵越來越有錢,名和利越來越增上,誰惹的禍呢?自己!
▍<往昔所為惡,猶無憂愧色,豈還欲競勝,曾培福德者。>~
自己往昔造了很多的罪惡、很多的業,所以現在得不到受用的財富,也沒有人禮敬。你現在要得到禮敬,就要累積福德;沒有辦法得到禮敬的原因,就是往昔沒有累積功德、福報、善財。往昔造了很多惡業,所以你今生很窮,人人都討厭你,原因是什麼呢?因為往昔造了很多的業。所以你要想想、要仔細思考,要思考我為什麼沒有財富?為什麼沒有人禮敬我?因為我往昔造業,因為我往昔沒有積累福德所造成的果報。這時候應該思惟~為什麼我往昔造的是罪惡,而不是善業呢?
此時是不是應該要慚愧、愧疚?是不是應該要愧疚自己往昔為什麼造下這些業,為什麼造的不是善業呢?我們一般人不但不憂慮、愧疚,悔改自心。我們從來不會檢討自己,你今天受苦、貧窮,就覺得不公平,為什麼老天爺不公平、我的命不好?從來也不會去思考~就是我往昔造的惡業,所以才會貧窮、受這些苦;我為什麼是造惡業而不是造善業呢?我們從來不會有這樣的想法,怎麼會有愧疚的心、慚愧的心呢?一般的凡夫沒有上課那就不用講,我們學佛的人,面對事情就要常常反省自己,心懷愧疚,這樣才會進步。
沒有愧疚的心、沒有悔改的心,那就沒有希望了。在座各位如果我們每個人都有愧疚的心,好不容易學佛上課,動機發心一定是領先眾人,有很好的發心、很好的動機來上課、參加法會,或是說做很多的上供下施。往昔已經來不及了,但是當下有愧疚的心、改過的心,上課的機會來了,學佛的機會來了,上供下施的機會來了,還產生不好的動機、發心,那往後是不是更沒有機會?你們是不是這麽想?我是常常這樣想。有些事情你現在當下不做,下一次不見得有機會的,死期不定、死緣眾多!
別人給你的怨敵禮敬,是因為他自己往昔累積很多的福德、福報。天底下為什麼有那麼多的有錢人?他就是有福報;這些有錢人永遠就是有錢,他就是有福報!在座各位有時候一不小心就會沒錢了,那就是沒有福報。簡單來說,最近新聞鬧得這麼大,全世界的有錢人,像馬斯克一下子蒸發了多少財富,只要是福報夠,還是會上來的;如果換做是我們的話,很可能就上不來了,下去了再也沒有上來過,斷頭就是這麼來的。主要的是福報,只要你的福報夠,不管怎樣善財都是具足的;你福報不夠,善財一定會流失的、留不住。
怨敵他有福報,你對一個這樣的怨敵生起瞋恨心,對嗎?不對,我們不喜歡他沒用,他就是有福報!因此對有福報的怨敵生起瞋恨心,有用嗎?完全是沒有用的。難道還想用嫉妒、瞋惱去和其他有福德者爭強好勝嗎?去對有福報的人生起瞋恨心是錯誤的,為什麼呢?因為你自己往昔沒有累積福德,造了很多業力,現在人家福報大、財富多,還要跟他爭強好勝,能勝得過嗎?沒有辦法。所以嫉妒心是不對的。
(待續)
~心願度母 分享(3/1)
💡課程資訊
🔸上課地點:高雄二十一度母道場
/高雄市建國二路42號16樓
🔸洽詢課程電話:0936-368286
/ 0938- 462776 / 0911-165551
💡查詢課程表
🔸Facebook 相簿:
尊貴上師 吉美法王
傳法行程表(高清)
🔸LINE: lin.ee/B6E0S0s
(點選圖文選單:
本月法王傳法行程)
#jigmedrinpoche #palyulacademy #尊貴上師吉美法王 #白玉講學院 #藏密白玉佛學會 #藏傳佛教 #佛教 #寧瑪巴 #紅教 #白玉寺 #入菩薩行論
4 months ago | [YT] | 3
View 0 replies
藏密白玉佛學會-豐原蓮師道場
真正開悟、證悟、了悟自性,就是了悟「無二雙運」的義。但一開始不能直接修持無二的雙運,因為很困難;所以,需要先修煉「寂止」,然後修持「勝觀」,待二者各自純熟,達到修量、證量後,然後再來修持無二雙運的義。因此,修煉的方式要有次第性。
- 尊貴上師 吉美法王
🚩歡迎親自於各道場上課
linktr.ee/palyulacademy
#吉美法王經典法語 #白玉講學院 #藏密白玉佛學會 #佛教 #寧瑪巴 #尊貴上師吉美法王 #palyulacademy #jigmedrinpoche
4 months ago | [YT] | 3
View 0 replies
Lo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