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我是王婉諭,是四個孩子的媽媽,也是時代力量黨主席。從新竹科學園區的工程師、到全職媽媽、再到立法院,我選擇走上這條路,是為了讓下一代能在更安全、更公平的社會中成長。雖然現在暫時離開了立院,但我還是會繼續做我該做的事!在這裡,你除了可以看到政策倡議的背後故事,也想和大家聊聊作為母親、作為一個人,如何在現實中堅持理想。🌟記得訂閱,一起讓改變發生!
王婉諭
⚠️今日的今婉來一杯停播公告⚠️本日的今婉來一杯因為行程關係,停播一次!
3 days ago (edited) | [YT] | 25
View 1 reply
開學第三天了,居然還有學校的老師不夠?近年來,全台出現「代理」教師荒。根據教育部的資料統計,在今年開學的前三天,全台灣的公立中小學,竟還有 412 個代理教師缺額。有些偏鄉小學,已甄選四十幾次,卻還是招不到人。身為家長,我聽到這樣的消息,心裡當然非常擔憂。畢竟教師不足,影響到的是校務的運作、教師的負擔,以及學生的權益。那問題到底出在哪?因為課綱調整、教學型態轉變,近年來同時出現的,其實是正式教師的退休潮。按道理來說,有人退休,就代表機會應該增加才對。但事實是,少子化的浪潮,使得學校不敢貿然開正式缺。加上近年來生師衝突加劇、薪資結構僵化,整個工作環境不如業界,讓無數擁有教師證的年輕人選擇遠離校園。每年大概有 5 千人通過教檢,但最後真正進到學校的,大約只有 3 千人。即便近年來代理教師的權益提升,但相較於正式教師的保障還是有限,加上許多學校的代理缺還要兼任行政的重擔,願意進去學校當代理教師的人更是越來越少。制度氛圍、社會結構、教學現場的不斷消磨之下,教師們的熱情逐漸消逝。這種惡性循環下,台灣的教育該怎麼辦?有好的老師、才有好的教育環境;有好的教育環境、才有好的學生。當老師的權利沒有被保障,他們怎麼有力氣去照顧孩子?當制度讓老師的未來充滿不確定性,我們怎麼期待他們留下來?今天的今婉來一杯,就要來跟大家談談這令人擔憂的「教師荒」,也歡迎大家,一起來聊聊吧!_婉諭的直播企劃: #今婉來一杯直播時間:每週三晚上十點。直播平台:請在YT搜尋「王婉諭」
1 week ago | [YT] | 30
一條人命,難道只值 30 萬元嗎?每次看到這種心碎的事件,我心裡都非常難受,但為了改變現況、幫助當事人,我必須要寫出來,讓更多人知道這件事。去年 9 月,東海大學一位 20 歲的女學生與學姊走在台中熱鬧的街頭。他們在綠川東街的路口,等待行人號誌轉為綠燈後,小心的走上斑馬線。卻在穿越路口時,被巨業客運 305 號公車撞上。原本平凡的日常,在一個瞬間徹底崩毀。肇事的施姓駕駛下車查看,只看到車輪旁露出一隻手,卻沒有進一步確認傷者狀況,竟然就再次上車將公車往前移動,導致被撞倒的女學生遭到二度輾壓。最終,這位林姓女大生不幸身亡。而「巨業客運」為了這場悲劇所提出來的和解金,只有 30 萬元。_一開始,巨業客運聲稱該司機在公司服務 15 年、表現良好,沒有任何不良紀錄。不過,調查卻顯示,該公車早已安裝行車安全輔助系統,肇事前警報也正常運作,但駕駛卻完全忽視,才釀成悲劇。更誇張的是,司機還被媒體揭露,早在 13 年前,他就曾因公車超速撞死一名騎車載女兒的母親,巨業明明知情,卻仍讓他繼續上路。毫無悔意、一錯再錯,一場悲劇的發生莫過於此。在輿論的壓力下,巨業客運由董事長室發言人韓洪開、總經理李銘淦召開記者會,鞠躬致歉,承諾公司「一定負責到底」,並提出改進措施。台中市政府也隨即宣布:祭出最嚴厲懲處,收回巨業客運最賺錢的「台灣大道 300 號」路線營運權「三個月」,若未改善或再有重大違規,將無限期收回。不過,三個月後,隨著輿論漸漸平息,交通局立刻就悄悄的宣布:巨業客運行車安全已有改善,再度恢復營運權。這起事件,彷彿就這樣劃下句點。_但巨業客運,真的有負起責任了嗎?林姓女大生的母親,將悲憤化為力量,在事發後勇敢的站出來,呼籲台中市政府與巨業客運正視問題,進行道路改善與制度改革,不要再讓悲劇重演。即便女兒臨終前的痛苦,讓他感受到撕裂心肺的絕望,他仍堅定的站出來呼籲:「我不希望孩子走在路上,要穿著盔甲保護自己。否則,守法走在斑馬線上的人,都會變成笨蛋。」但媽媽的這份勇敢,卻被巨業客運狠狠踐踏。_今年 4 月底,中檢依過失致死等罪嫌起訴施姓駕駛,案件進入一審。與此同時,巨業客運也開始與家屬展開和解協商。想不到,在媒體鏡頭前信誓旦旦承諾「一定負責到底」的巨業公司,提出來的和解金,竟然只有 30 萬元。更荒謬的是,根據肇事司機律師的說法,巨業提出這個金額的理由,是因為肇事駕駛當天駕駛時數嚴重超時,屬於疲勞駕駛。巨業因為自己的管理問題,違反保險契約,保險公司拒絕理賠,沒有保險金,所以也不願意多花錢在和解金上。事件曝光後,巨業公開駁斥家屬與律師的說法,總經理李銘淦甚至說:「公司怎麼可能提出這麼離譜的金額?」結果,幾天後,等輿論風波過去,巨業法務透過 LINE 傳訊給家屬律師,開出的和解金是:33 萬 7,050 元。對,確實不是 30 萬,是 33 萬 7,050 元。_這種惡劣的公司,當然不是第一次害死人了。2021 年 4 月,巨業公車超速闖紅燈,撞上在校門口過馬路的 16 歲張姓高中生。就讀嘉陽女中飛機修護科的他,本來有著進入航空公司工作的夢想,卻在那一瞬間完全破滅。事後,台中市府僅給家屬 2 萬元的慰問金,沒有一句道歉。隔年,巨業客運再度獲得台中市府公車評鑑滿分。根據審計部的報告指出,在三年內,台中的公車事故,共造成 7 人死亡、1,184 人受傷,死傷人數合計1,191 人,是排名第二的高雄市的兩倍。更諷刺的是,就在這起悲劇發生不久後,巨業客運還成功取得大台南 10 條公車路線的營運權。面對台南市議員的質疑,巨業發言人韓洪開的回應是,台南營運團隊和台中不一樣,請市民放心。但事實是,今年光到現在,巨業客運在台中和台南,就已經闖紅燈 25 次、超速 8 次,被罰款超過 15 萬元。這就是說會負責到底、會持續改進、要市民安心、台中市政府認證「已有改善」的巨業客運。_巨業客運在台中營運超過半世紀,長期壟斷海線公車路權,服務品質不佳、猛踩油門、過彎過快等危險駕駛行為,時有所聞。2023 年,巨業客運被漢程客運收購,並被納入由漢程主導,旗下擁有台中、高雄、台南、彰化、桃園等地多條市區公車路線的「台灣愛巴士交通聯盟」。而漢程客運的負責人楊豐文,正是「和欣客運」實際負責人楊錦元的兒子。這麼龐大的集團,每年賺取巨額利潤,全面控制台灣重要的公共運輸,卻對人命與交通安全抱持如此輕率的態度。這就是台灣至今無法擺脫「行人地獄」的原因。_歷史總是不斷地重複。三十五年前,柯蔡玉瓊女士的兒子被違規聯結車撞上,不幸過世。當時,業者冷血地對她說:「妳兒子是研究生,三十萬要不要拿?不然就去告。」這句話,讓她憤而走上社會運動之路,最終建立了台灣的汽車強制保險制度。然而,三十五年過去,台灣的運輸業者,依然用同樣的態度、依然用「三十萬元」在面對人命。而台灣的強制險死亡理賠金額,自 2012 年從 160 萬元調升至 200 萬元後,就再未調整,早已不足以提供家屬完整補償。如今的被害者家屬,和過去一樣,只能在冗長的法律程序裡不斷受傷,最後仍得不到公道。被害者家屬聲嘶力竭的呼喊,卻只得到羞辱般的回覆。我們不能接受這樣的現實,也不能讓每年三千個交通受害者,淪為一串冰冷的數字。台灣的強制險已經到了必須徹底改革的時候,除了提升對受害者的保障,有惡性違規、肇事紀錄的業者或駕駛,更必須負擔更高的保額,負起對社會的責任。台中市政府,以及所有巨業客運仍持續合作的地方政府,更不應該今天公祭、明天忘記,繼續放任巨業這種不斷肇事的業者,在馬路上違規橫行。公車評鑑及對業者的監管,必須徹底檢討改革。請大家繼續關注這起案件,一起要求巨業客運還給家屬一個公道。也拜託大家一起關注「強制險與交通受害者保護制度」及「公車安全」的改革,讓受害者別再孤單。#台中 #巨業公車
1 week ago (edited) | [YT] | 51
View 3 replies
今天,國民黨前主席洪秀柱已經抵達中國,準備參加中共明天的九三閱兵。 我認為中國國民黨要好好思考,前主席參加「中共閱兵」代表什麼意義。如果國民黨對這種行為沒有任何說法跟處置,被說「親共」真的剛好而已。 而且,國民黨高層要跟中共站在一起是一回事,我更擔心的是,這會對國際社會傳遞錯誤的訊息,對台灣造成不利的影響: 一、錯把刨國民黨根的「統戰」當「抗戰」 洪秀柱說自己參加的是「抗戰」活動,但事實上,抗戰的主體是中國國民黨。中共紀念抗戰,就是要搶奪抗戰的主體性與詮釋權。這是對國民黨刨根的統戰,國民黨內有那麼多統戰專家,不可能看不懂這一點。 二、閱兵是極權國家侵略意圖的展現 獨裁國家閱兵,就是秀肌肉、展示軍力,威脅恫嚇周邊的國家,台灣當然是最直接的目標。台灣的政治人物跑去觀禮、看人家秀肌肉,這已經不是不抵抗,而是附和侵略行為,站在侵略者那一邊。 三、跟獨裁者站在一起 台灣是一個民主國家,國民黨也是合法登記的政黨。試問,明天閱兵,國民黨高層將要跟北韓金正恩、俄國普丁站在一起,是要讓國際社會認為:台灣最大的在野黨,想要跟這些獨裁者做朋友嗎?國民黨自己亂搞是國民黨的事,但連帶把台灣拖下水就是我們的事。 四、參與閱兵,讓守護台灣的國軍情何以堪? 明天是九三軍人節,中共軍艦、軍機的侵擾不會停歇,可能還會更加密集。試問,台灣最大在野黨跑去敵營看閱兵,要日夜守護台灣的國軍弟兄姊妹情何以堪?中國國民黨,你們要不要跟國軍同袍交代一下? 即將卸任的朱立倫主席,你領導台灣最大的在野黨,你有責任守護台灣的利益,你應該有明確的態度,斷然的處置,來處理黨內高層近乎通敵的脫序行為。
1 week ago | [YT] | 56
View 8 replies
不只有「寧靜車廂」,高鐵也應該要有「親子車廂」。高鐵近日宣布,要比照日本推出「寧靜」車廂。希望旅客使用電子產品全程戴耳機;講電話移動到車廂之間。若屢勸不聽,最嚴重可能面臨拒載。這項政策的目的,當然是希望降低車廂內的音量。但消息一出,我收到很多家長的陳情,擔心「帶小孩怎麼辦?孩子難免會哭鬧,那該怎麼處理?」高鐵雖然特別澄清:寧靜車廂並不是「禁帶小孩車廂」,也不會禁止孩子哭鬧。但身為一個媽媽,我很清楚:問題,不是孩子可不可以哭鬧。_問題是,當孩子哭鬧時,爸媽經常會感覺到,這個社會有時並不是那麼友善。孩子有情緒是再正常不過的事,但在公共環境,確實可能會造成他人的困擾。理論上,只要彼此多一些包容、體諒,就可以化解衝突。但實際上,這樣的爭執卻常常被放大檢視,有時候爸媽不是不願意管,只是柔性勸導可能沒用,強勢壓制又怕過度,最後只剩下尷尬與委屈。我比誰都更能體會這種為難。尤其,我最小的兩個孩子還是雙胞胎,有時候不管我多努力,都難免遇到孩子失控的情況。因此被白眼、被嫌的經驗當然不會少。那種壓力,不只讓人心累、也是恐懼,讓很多家庭乾脆選擇放棄帶孩子出門。久而久之,父母被迫限縮生活,孩子也失去了探索世界的機會。這樣的不友善,不只是社會氛圍的問題,更是制度設計上的缺口,甚至是少子化的原因之一。我當然不認為所有人都有義務要忍受孩子。但我相信,如果主政者能夠看見這樣的矛盾、衝突,多花一點心思建立好的制度、環境,或許就能化解衝突。_以現況來說,台鐵早就設有「親子車廂」,但實際效果卻有限。從 2017 年開辦至今,常有家長抱怨被佔用,乘務人員柔性勸離後又被投機乘客佔回。更不用說,座位、班次都有限,很多時候根本形同虛設。這樣的安排,既無法真正照顧到龐大的家庭需求,也容易引發爭議。真正的親子車廂,不該只是一個隔開的區域,而是能提供客製化服務與友善設計。歐、美、日本的長途鐵路,不但有遊戲化的空間,還會在乘務員訓練中,加入親子互動的技巧。而我印象最深的,是 2013 年帶著孩子去日本九州旅行,搭上了「阿蘇男孩號」。那是一種名符其實的親子車廂:座位設計不只有大人的座位,也有符合孩子身型的兒童座位,同時容納大人、小孩,車廂裡還有兒童遊戲區、繪本區,車掌會帶著孩子看窗外風景、講解在地故事。那趟旅程,孩子笑得開心,大人也能放心休息。這才是真正的「親子友善」。_回到高鐵本身。寧靜車廂的設計,我是支持的,畢竟我時常搭乘高鐵工作,我也希望高鐵保持安靜的環境,讓人休息。但若是對很多人來說,小孩聲音就直接等同「噪音」,卻又沒有另一個空間能接納家庭與孩子的需求,那麼這樣的政策就會失衡。公共運輸應該是屬於所有人的,真正的「共融」更不該忽略任何人的需求。因此,我誠心呼籲,高鐵不只要推動「寧靜車廂」,也該設立「親子車廂」,至少從區隔開始,一邊滿足安靜需求、一邊照顧家庭需求,才能讓大家在同一趟列車上,安心前行。一個友善生育的社會,要從每個小地方做起,落實在生活中的某一處。唯有如此,我們才能真正解決少子化的困境。
1 week ago | [YT] | 31
🔥這樣的內閣改組,足夠回應民意嗎🔥 行政院昨天正式宣布,因應公投、罷免結果,進行部分的內閣改組。其中,包含經濟部、衛福部、數發部等 3 個部會首長,以及國發會主委在內,總共有 16 名閣員出現異動。 罷免的結果,對於所有政治人物都是一個提醒,對於握有權力、掌握行政權的執政黨來說更是警訊。畢竟最終的結果,很顯然地告訴我們,民眾對於現在的本土政權,並不滿意。 唯有深刻反省、懇切檢討,才能重新贏回信任。 但是,從罷免結束至今,這樣的內閣改組幅度顯然有限。雖然當中有部分亮點,但多數的新閣員仍是老面孔。在昨天的記者會中,我們也沒有看到卓院長提出未來的執政願景、藍圖。 再加上柯建銘總召的去留,更已成了歹戲拖棚。 遇事不決、拖沓不前,這是大忌。理論上,現在是最好展現決心的時刻,但如果時間拖長,就可能讓民眾看不清改變的方向。 大家對這樣的內閣改組,滿意嗎? 今天中午的「午餐大時客」直播,就要來跟大家聊聊近期的內閣改組,我對各個人選有什麼看法?對於柯建銘總召,我又為什麼覺得他該離開舞台? 歡迎大家,中午一起來聊聊吧!🎬【午餐大時客 EP.47 |這樣的內閣改組,真的足夠回應民意嗎?】 直播就在今天中午 12:00 我們待會準時線上見! youtube.com/live/iHTUUPLfyRQ?feature=share
2 weeks ago | [YT] | 29
家裡的孩子,也有「開學症候群」嗎?俗話說「放假的日子總是過得特別快」,轉眼間暑假就要結束了,孩子們也即將回到學校。對許多家長來說,這段日子可能是一場馬拉松,現在終於可以稍微鬆一口氣。但對我來說,暑假反而像是我的一個小確幸,能夠多陪孩子們、多看看他們的樣子,對一個忙於政治工作的媽媽來說,真的是很珍貴的時光。畢竟很多時候,我都是一回神才發現:孩子又長大了許多。只是,我家兩個小的雙胞胎,最近已經在家開始喊「好無聊喔~可以回學校了嗎?」看來,比起媽媽,他們更想念同學跟朋友了😆當然,每個孩子面對「開學」的反應都不一樣。越大的孩子,越容易有擔心,不論是升上高年級、升上國高中,面對換班、換老師、要重新適應新作息的變化,加上作業和考試,壓力往往就排山倒樹而來。這樣的心情,我們也曾經歷過。面對一個生活階段的轉換,是會緊張、會焦慮的。所以,作為父母,更需要陪陪他們整理情緒、轉換心境。就像我最近會跟孩子聊聊:「這個學期想做些什麼呢?想立下什麼樣的短期目標?想交到哪樣的朋友?」讓他們不只是面對課業,更有自己求學之路的生活方向。開學,是孩子的新起點。也是爸媽們重新調整步伐的時刻。今晚的來一杯,想跟大家聊聊這件事,我會在直播裡分享一些觀察,也很期待聽到大家的分享,歡迎大家準時收看!_婉諭的直播企劃: #今婉來一杯直播時間:每週三晚上十點。直播平台:請在YT搜尋「王婉諭」
2 weeks ago | [YT] | 31
View 2 replies
擋人財路的修法到底有多難?在立法院裡,專業意見、輿論壓力、還是產業利益,哪個才是真正左右立法的力量?時隔兩週,今婉來一杯的深夜直播又來啦!這週一,《兒童托育服務法》的審查完成了一個重要里程碑,衛環委員會終於審到「監管雲」的相關條文。這一次,藍綠白三黨難得達成共識,一致支持修法。這背後,是無數公民夥伴的努力與倡議,才讓業者團體的龐大壓力,沒有壓過廣大家長的呼喊。即便還是有些委員拒絕出席審查,但至少我們已達成階段性的目標。身為前立委,我深刻明白,修法從來不只是表面上的辯論,背後藏著許多外人難以看見的眉角與細節。所以,今天的直播,我們就來聊聊,修一次法,背後可能會面對的難處、困境是什麼?又有哪些因素,有可能影響到修法的速度、方向呢?大家千萬別錯過今晚的直播!_婉諭的直播企劃: #今婉來一杯直播時間:每週三晚上十點。直播平台:請在YT搜尋「王婉諭」
3 weeks ago | [YT] | 45
支持本土、進步的第三勢力政黨💪時代力量,是台灣政治當中很特別的存在,我們始終選擇站在價值、理想、人民、土地的這一邊。但是,要維繫這股「堅持」的力量真的很不容易,需要你們的共同支持。今年三月,我們推出了全新的黨徽與識別設計,不只是視覺上的改變,也是我們重新再造的一次宣告。隨著這份全新識別,我們陸續推出一系列募款小物,把理念化為日常,讓「信念」陪你走進生活的每一天。近期,我們更推出了全新商品:「見證新時代|證件帶」這條證件帶,不只是日常配件,更是理念的象徵。無論你走到哪裡,帶上它,就是為自己、為時力、為社會帶來改變的力量。除此之外,還有第一波的三樣基本單品,讓你一次收齊所有力量,大家千萬別錯過!_🧢|經典時代老帽經典輪廓,沉穩包覆日常的姿態。帽面上印有新黨徽的標記,一側則以「the new power within us」字樣低調呼應。也許只是一頂帽子,卻在每一次抬頭時,提醒著你每個當下,都是新的開始。👕|力量短T俐落剪裁與象徵識別,將信念安靜地織進日常。背面印的「前進的路上,每個人都是力量」不僅是一句口號,更是一種彼此連結的溫暖提醒。每一個勤奮耕耘的背影,都將映照著對未來的期待與堅持。✨|初心徽章微小的光,是每個信念的起點。它安靜,卻總在不經意的瞬間閃爍,將他別在包包、衣領或任何地方,都彷彿在說:「我在這裡,我相信,這份信念會持續發光。」_每一份支持,都是讓時代力量站得更穩、走得更遠的力量。邀請你一起把信念穿在身上、走進生活裡,讓改變不只是想像!(購買連結請見留言處)
3 weeks ago | [YT] | 83
726 的罷免投票結束後,社群上出現了無數的討論聲浪。有些人在分析為什麼失敗、有些人在詮釋選舉的結果、也有些人提出此刻社會應該要共同面對的挑戰。更多的是,許多人嘗試去抒發自己的感受。但不論如何,這都是民主的一部分,也是民意的展現。坦白說,對於這場罷免投票的結果,我自己也在省思、反芻,嘗試著去理解台灣社會此刻要傳達的訊息。8/23,共有七個選區,仍有罷免投票要進行。拋開政黨對決的前提後,這仍是一場重要的民主實驗,更是一個檢驗選區立委的過程。但在 823 之前,我相信,最重要的工作,是去理解大家的想法,嘗試和不同立場的人對話。讓政治回歸到理性的溝通與說服,讓台灣社會縫合彼此的傷痕。如此一來,我們才能真正的促成社會和諧與國會重建。因此,今晚十點的「今婉來一杯」,我希望邀請大家,一起來聊聊726罷免結果,分享你有什麼樣的想法、感受、情緒、建議,我也會跟大家分享我自己初步的想法。本週五,因為適逢時力七天假,大時客將會暫停一次。所以,這也會是我本週唯一一場直播!大家千萬別錯過啦!(偷偷預告:我接下來也會有實體活動跟大家聊聊喔!)_婉諭的全新直播企劃: #今婉來一杯直播時間:每週三晚上十點。直播平台:請在YT搜尋「王婉諭」
1 month ago | [YT] | 65
Load more
王婉諭
⚠️今日的今婉來一杯停播公告⚠️
本日的今婉來一杯因為行程關係,停播一次!
3 days ago (edited) | [YT] | 25
View 1 reply
王婉諭
開學第三天了,居然還有學校的老師不夠?
近年來,全台出現「代理」教師荒。根據教育部的資料統計,在今年開學的前三天,全台灣的公立中小學,竟還有 412 個代理教師缺額。
有些偏鄉小學,已甄選四十幾次,卻還是招不到人。身為家長,我聽到這樣的消息,心裡當然非常擔憂。畢竟教師不足,影響到的是校務的運作、教師的負擔,以及學生的權益。
那問題到底出在哪?
因為課綱調整、教學型態轉變,近年來同時出現的,其實是正式教師的退休潮。按道理來說,有人退休,就代表機會應該增加才對。
但事實是,少子化的浪潮,使得學校不敢貿然開正式缺。
加上近年來生師衝突加劇、薪資結構僵化,整個工作環境不如業界,讓無數擁有教師證的年輕人選擇遠離校園。
每年大概有 5 千人通過教檢,但最後真正進到學校的,大約只有 3 千人。
即便近年來代理教師的權益提升,但相較於正式教師的保障還是有限,加上許多學校的代理缺還要兼任行政的重擔,願意進去學校當代理教師的人更是越來越少。
制度氛圍、社會結構、教學現場的不斷消磨之下,教師們的熱情逐漸消逝。這種惡性循環下,台灣的教育該怎麼辦?有好的老師、才有好的教育環境;有好的教育環境、才有好的學生。當老師的權利沒有被保障,他們怎麼有力氣去照顧孩子?當制度讓老師的未來充滿不確定性,我們怎麼期待他們留下來?今天的今婉來一杯,就要來跟大家談談這令人擔憂的「教師荒」,也歡迎大家,一起來聊聊吧!_婉諭的直播企劃: #今婉來一杯直播時間:每週三晚上十點。直播平台:請在YT搜尋「王婉諭」
1 week ago | [YT] | 30
View 1 reply
王婉諭
一條人命,難道只值 30 萬元嗎?
每次看到這種心碎的事件,我心裡都非常難受,但為了改變現況、幫助當事人,我必須要寫出來,讓更多人知道這件事。
去年 9 月,東海大學一位 20 歲的女學生與學姊走在台中熱鬧的街頭。
他們在綠川東街的路口,等待行人號誌轉為綠燈後,小心的走上斑馬線。卻在穿越路口時,被巨業客運 305 號公車撞上。
原本平凡的日常,在一個瞬間徹底崩毀。
肇事的施姓駕駛下車查看,只看到車輪旁露出一隻手,卻沒有進一步確認傷者狀況,竟然就再次上車將公車往前移動,導致被撞倒的女學生遭到二度輾壓。
最終,這位林姓女大生不幸身亡。
而「巨業客運」為了這場悲劇所提出來的和解金,只有 30 萬元。
_
一開始,巨業客運聲稱該司機在公司服務 15 年、表現良好,沒有任何不良紀錄。
不過,調查卻顯示,該公車早已安裝行車安全輔助系統,肇事前警報也正常運作,但駕駛卻完全忽視,才釀成悲劇。
更誇張的是,司機還被媒體揭露,早在 13 年前,他就曾因公車超速撞死一名騎車載女兒的母親,巨業明明知情,卻仍讓他繼續上路。
毫無悔意、一錯再錯,一場悲劇的發生莫過於此。
在輿論的壓力下,巨業客運由董事長室發言人韓洪開、總經理李銘淦召開記者會,鞠躬致歉,承諾公司「一定負責到底」,並提出改進措施。
台中市政府也隨即宣布:祭出最嚴厲懲處,收回巨業客運最賺錢的「台灣大道 300 號」路線營運權「三個月」,若未改善或再有重大違規,將無限期收回。
不過,三個月後,隨著輿論漸漸平息,交通局立刻就悄悄的宣布:巨業客運行車安全已有改善,再度恢復營運權。
這起事件,彷彿就這樣劃下句點。
_
但巨業客運,真的有負起責任了嗎?
林姓女大生的母親,將悲憤化為力量,在事發後勇敢的站出來,呼籲台中市政府與巨業客運正視問題,進行道路改善與制度改革,不要再讓悲劇重演。
即便女兒臨終前的痛苦,讓他感受到撕裂心肺的絕望,他仍堅定的站出來呼籲:「我不希望孩子走在路上,要穿著盔甲保護自己。否則,守法走在斑馬線上的人,都會變成笨蛋。」
但媽媽的這份勇敢,卻被巨業客運狠狠踐踏。
_
今年 4 月底,中檢依過失致死等罪嫌起訴施姓駕駛,案件進入一審。與此同時,巨業客運也開始與家屬展開和解協商。
想不到,在媒體鏡頭前信誓旦旦承諾「一定負責到底」的巨業公司,提出來的和解金,竟然只有 30 萬元。
更荒謬的是,根據肇事司機律師的說法,巨業提出這個金額的理由,是因為肇事駕駛當天駕駛時數嚴重超時,屬於疲勞駕駛。
巨業因為自己的管理問題,違反保險契約,保險公司拒絕理賠,沒有保險金,所以也不願意多花錢在和解金上。
事件曝光後,巨業公開駁斥家屬與律師的說法,總經理李銘淦甚至說:「公司怎麼可能提出這麼離譜的金額?」
結果,幾天後,等輿論風波過去,巨業法務透過 LINE 傳訊給家屬律師,開出的和解金是:33 萬 7,050 元。
對,確實不是 30 萬,是 33 萬 7,050 元。
_
這種惡劣的公司,當然不是第一次害死人了。
2021 年 4 月,巨業公車超速闖紅燈,撞上在校門口過馬路的 16 歲張姓高中生。就讀嘉陽女中飛機修護科的他,本來有著進入航空公司工作的夢想,卻在那一瞬間完全破滅。
事後,台中市府僅給家屬 2 萬元的慰問金,沒有一句道歉。隔年,巨業客運再度獲得台中市府公車評鑑滿分。
根據審計部的報告指出,在三年內,台中的公車事故,共造成 7 人死亡、1,184 人受傷,死傷人數合計1,191 人,是排名第二的高雄市的兩倍。
更諷刺的是,就在這起悲劇發生不久後,巨業客運還成功取得大台南 10 條公車路線的營運權。面對台南市議員的質疑,巨業發言人韓洪開的回應是,台南營運團隊和台中不一樣,請市民放心。
但事實是,今年光到現在,巨業客運在台中和台南,就已經闖紅燈 25 次、超速 8 次,被罰款超過 15 萬元。
這就是說會負責到底、會持續改進、要市民安心、台中市政府認證「已有改善」的巨業客運。
_
巨業客運在台中營運超過半世紀,長期壟斷海線公車路權,服務品質不佳、猛踩油門、過彎過快等危險駕駛行為,時有所聞。
2023 年,巨業客運被漢程客運收購,並被納入由漢程主導,旗下擁有台中、高雄、台南、彰化、桃園等地多條市區公車路線的「台灣愛巴士交通聯盟」。
而漢程客運的負責人楊豐文,正是「和欣客運」實際負責人楊錦元的兒子。
這麼龐大的集團,每年賺取巨額利潤,全面控制台灣重要的公共運輸,卻對人命與交通安全抱持如此輕率的態度。
這就是台灣至今無法擺脫「行人地獄」的原因。
_
歷史總是不斷地重複。
三十五年前,柯蔡玉瓊女士的兒子被違規聯結車撞上,不幸過世。當時,業者冷血地對她說:「妳兒子是研究生,三十萬要不要拿?不然就去告。」
這句話,讓她憤而走上社會運動之路,最終建立了台灣的汽車強制保險制度。
然而,三十五年過去,台灣的運輸業者,依然用同樣的態度、依然用「三十萬元」在面對人命。
而台灣的強制險死亡理賠金額,自 2012 年從 160 萬元調升至 200 萬元後,就再未調整,早已不足以提供家屬完整補償。如今的被害者家屬,和過去一樣,只能在冗長的法律程序裡不斷受傷,最後仍得不到公道。
被害者家屬聲嘶力竭的呼喊,卻只得到羞辱般的回覆。
我們不能接受這樣的現實,也不能讓每年三千個交通受害者,淪為一串冰冷的數字。
台灣的強制險已經到了必須徹底改革的時候,除了提升對受害者的保障,有惡性違規、肇事紀錄的業者或駕駛,更必須負擔更高的保額,負起對社會的責任。
台中市政府,以及所有巨業客運仍持續合作的地方政府,更不應該今天公祭、明天忘記,繼續放任巨業這種不斷肇事的業者,在馬路上違規橫行。
公車評鑑及對業者的監管,必須徹底檢討改革。
請大家繼續關注這起案件,一起要求巨業客運還給家屬一個公道。也拜託大家一起關注「強制險與交通受害者保護制度」及「公車安全」的改革,讓受害者別再孤單。
#台中 #巨業公車
1 week ago (edited) | [YT] | 51
View 3 replies
王婉諭
今天,國民黨前主席洪秀柱已經抵達中國,準備參加中共明天的九三閱兵。
我認為中國國民黨要好好思考,前主席參加「中共閱兵」代表什麼意義。如果國民黨對這種行為沒有任何說法跟處置,被說「親共」真的剛好而已。
而且,國民黨高層要跟中共站在一起是一回事,我更擔心的是,這會對國際社會傳遞錯誤的訊息,對台灣造成不利的影響:
一、錯把刨國民黨根的「統戰」當「抗戰」
洪秀柱說自己參加的是「抗戰」活動,但事實上,抗戰的主體是中國國民黨。中共紀念抗戰,就是要搶奪抗戰的主體性與詮釋權。這是對國民黨刨根的統戰,國民黨內有那麼多統戰專家,不可能看不懂這一點。
二、閱兵是極權國家侵略意圖的展現
獨裁國家閱兵,就是秀肌肉、展示軍力,威脅恫嚇周邊的國家,台灣當然是最直接的目標。台灣的政治人物跑去觀禮、看人家秀肌肉,這已經不是不抵抗,而是附和侵略行為,站在侵略者那一邊。
三、跟獨裁者站在一起
台灣是一個民主國家,國民黨也是合法登記的政黨。試問,明天閱兵,國民黨高層將要跟北韓金正恩、俄國普丁站在一起,是要讓國際社會認為:台灣最大的在野黨,想要跟這些獨裁者做朋友嗎?國民黨自己亂搞是國民黨的事,但連帶把台灣拖下水就是我們的事。
四、參與閱兵,讓守護台灣的國軍情何以堪?
明天是九三軍人節,中共軍艦、軍機的侵擾不會停歇,可能還會更加密集。試問,台灣最大在野黨跑去敵營看閱兵,要日夜守護台灣的國軍弟兄姊妹情何以堪?中國國民黨,你們要不要跟國軍同袍交代一下?
即將卸任的朱立倫主席,你領導台灣最大的在野黨,你有責任守護台灣的利益,你應該有明確的態度,斷然的處置,來處理黨內高層近乎通敵的脫序行為。
1 week ago | [YT] | 56
View 8 replies
王婉諭
不只有「寧靜車廂」,高鐵也應該要有「親子車廂」。
高鐵近日宣布,要比照日本推出「寧靜」車廂。希望旅客使用電子產品全程戴耳機;講電話移動到車廂之間。若屢勸不聽,最嚴重可能面臨拒載。
這項政策的目的,當然是希望降低車廂內的音量。但消息一出,我收到很多家長的陳情,擔心「帶小孩怎麼辦?孩子難免會哭鬧,那該怎麼處理?」
高鐵雖然特別澄清:寧靜車廂並不是「禁帶小孩車廂」,也不會禁止孩子哭鬧。
但身為一個媽媽,我很清楚:問題,不是孩子可不可以哭鬧。
_
問題是,當孩子哭鬧時,爸媽經常會感覺到,這個社會有時並不是那麼友善。
孩子有情緒是再正常不過的事,但在公共環境,確實可能會造成他人的困擾。理論上,只要彼此多一些包容、體諒,就可以化解衝突。
但實際上,這樣的爭執卻常常被放大檢視,有時候爸媽不是不願意管,只是柔性勸導可能沒用,強勢壓制又怕過度,最後只剩下尷尬與委屈。
我比誰都更能體會這種為難。
尤其,我最小的兩個孩子還是雙胞胎,有時候不管我多努力,都難免遇到孩子失控的情況。因此被白眼、被嫌的經驗當然不會少。
那種壓力,不只讓人心累、也是恐懼,讓很多家庭乾脆選擇放棄帶孩子出門。久而久之,父母被迫限縮生活,孩子也失去了探索世界的機會。
這樣的不友善,不只是社會氛圍的問題,更是制度設計上的缺口,甚至是少子化的原因之一。
我當然不認為所有人都有義務要忍受孩子。
但我相信,如果主政者能夠看見這樣的矛盾、衝突,多花一點心思建立好的制度、環境,或許就能化解衝突。
_
以現況來說,台鐵早就設有「親子車廂」,但實際效果卻有限。
從 2017 年開辦至今,常有家長抱怨被佔用,乘務人員柔性勸離後又被投機乘客佔回。更不用說,座位、班次都有限,很多時候根本形同虛設。這樣的安排,既無法真正照顧到龐大的家庭需求,也容易引發爭議。
真正的親子車廂,不該只是一個隔開的區域,而是能提供客製化服務與友善設計。
歐、美、日本的長途鐵路,不但有遊戲化的空間,還會在乘務員訓練中,加入親子互動的技巧。
而我印象最深的,是 2013 年帶著孩子去日本九州旅行,搭上了「阿蘇男孩號」。
那是一種名符其實的親子車廂:座位設計不只有大人的座位,也有符合孩子身型的兒童座位,同時容納大人、小孩,車廂裡還有兒童遊戲區、繪本區,車掌會帶著孩子看窗外風景、講解在地故事。
那趟旅程,孩子笑得開心,大人也能放心休息。這才是真正的「親子友善」。
_
回到高鐵本身。
寧靜車廂的設計,我是支持的,畢竟我時常搭乘高鐵工作,我也希望高鐵保持安靜的環境,讓人休息。
但若是對很多人來說,小孩聲音就直接等同「噪音」,卻又沒有另一個空間能接納家庭與孩子的需求,那麼這樣的政策就會失衡。
公共運輸應該是屬於所有人的,真正的「共融」更不該忽略任何人的需求。
因此,我誠心呼籲,高鐵不只要推動「寧靜車廂」,也該設立「親子車廂」,至少從區隔開始,一邊滿足安靜需求、一邊照顧家庭需求,才能讓大家在同一趟列車上,安心前行。
一個友善生育的社會,要從每個小地方做起,落實在生活中的某一處。
唯有如此,我們才能真正解決少子化的困境。
1 week ago | [YT] | 31
View 1 reply
王婉諭
🔥這樣的內閣改組,足夠回應民意嗎🔥
行政院昨天正式宣布,因應公投、罷免結果,進行部分的內閣改組。
其中,包含經濟部、衛福部、數發部等 3 個部會首長,以及國發會主委在內,總共有 16 名閣員出現異動。
罷免的結果,對於所有政治人物都是一個提醒,對於握有權力、掌握行政權的執政黨來說更是警訊。畢竟最終的結果,很顯然地告訴我們,民眾對於現在的本土政權,並不滿意。
唯有深刻反省、懇切檢討,才能重新贏回信任。
但是,從罷免結束至今,這樣的內閣改組幅度顯然有限。雖然當中有部分亮點,但多數的新閣員仍是老面孔。在昨天的記者會中,我們也沒有看到卓院長提出未來的執政願景、藍圖。
再加上柯建銘總召的去留,更已成了歹戲拖棚。
遇事不決、拖沓不前,這是大忌。理論上,現在是最好展現決心的時刻,但如果時間拖長,就可能讓民眾看不清改變的方向。
大家對這樣的內閣改組,滿意嗎?
今天中午的「午餐大時客」直播,就要來跟大家聊聊近期的內閣改組,我對各個人選有什麼看法?對於柯建銘總召,我又為什麼覺得他該離開舞台?
歡迎大家,中午一起來聊聊吧!
🎬【午餐大時客 EP.47 |這樣的內閣改組,真的足夠回應民意嗎?】
直播就在今天中午 12:00 我們待會準時線上見!
youtube.com/live/iHTUUPLfyRQ?feature=share
2 weeks ago | [YT] | 29
View 1 reply
王婉諭
家裡的孩子,也有「開學症候群」嗎?俗話說「放假的日子總是過得特別快」,轉眼間暑假就要結束了,孩子們也即將回到學校。對許多家長來說,這段日子可能是一場馬拉松,現在終於可以稍微鬆一口氣。但對我來說,暑假反而像是我的一個小確幸,能夠多陪孩子們、多看看他們的樣子,對一個忙於政治工作的媽媽來說,真的是很珍貴的時光。畢竟很多時候,我都是一回神才發現:孩子又長大了許多。只是,我家兩個小的雙胞胎,最近已經在家開始喊「好無聊喔~可以回學校了嗎?」看來,比起媽媽,他們更想念同學跟朋友了😆當然,每個孩子面對「開學」的反應都不一樣。越大的孩子,越容易有擔心,不論是升上高年級、升上國高中,面對換班、換老師、要重新適應新作息的變化,加上作業和考試,壓力往往就排山倒樹而來。這樣的心情,我們也曾經歷過。面對一個生活階段的轉換,是會緊張、會焦慮的。所以,作為父母,更需要陪陪他們整理情緒、轉換心境。就像我最近會跟孩子聊聊:「這個學期想做些什麼呢?想立下什麼樣的短期目標?想交到哪樣的朋友?」讓他們不只是面對課業,更有自己求學之路的生活方向。開學,是孩子的新起點。也是爸媽們重新調整步伐的時刻。今晚的來一杯,想跟大家聊聊這件事,我會在直播裡分享一些觀察,也很期待聽到大家的分享,歡迎大家準時收看!_婉諭的直播企劃: #今婉來一杯直播時間:每週三晚上十點。直播平台:請在YT搜尋「王婉諭」
2 weeks ago | [YT] | 31
View 2 replies
王婉諭
擋人財路的修法到底有多難?在立法院裡,專業意見、輿論壓力、還是產業利益,哪個才是真正左右立法的力量?
時隔兩週,今婉來一杯的深夜直播又來啦!
這週一,《兒童托育服務法》的審查完成了一個重要里程碑,衛環委員會終於審到「監管雲」的相關條文。
這一次,藍綠白三黨難得達成共識,一致支持修法。
這背後,是無數公民夥伴的努力與倡議,才讓業者團體的龐大壓力,沒有壓過廣大家長的呼喊。
即便還是有些委員拒絕出席審查,但至少我們已達成階段性的目標。
身為前立委,我深刻明白,修法從來不只是表面上的辯論,背後藏著許多外人難以看見的眉角與細節。
所以,今天的直播,我們就來聊聊,修一次法,背後可能會面對的難處、困境是什麼?又有哪些因素,有可能影響到修法的速度、方向呢?
大家千萬別錯過今晚的直播!
_婉諭的直播企劃: #今婉來一杯直播時間:每週三晚上十點。直播平台:請在YT搜尋「王婉諭」
3 weeks ago | [YT] | 45
View 2 replies
王婉諭
支持本土、進步的第三勢力政黨💪
時代力量,是台灣政治當中很特別的存在,我們始終選擇站在價值、理想、人民、土地的這一邊。
但是,要維繫這股「堅持」的力量真的很不容易,需要你們的共同支持。
今年三月,我們推出了全新的黨徽與識別設計,不只是視覺上的改變,也是我們重新再造的一次宣告。隨著這份全新識別,我們陸續推出一系列募款小物,把理念化為日常,讓「信念」陪你走進生活的每一天。
近期,我們更推出了全新商品:「見證新時代|證件帶」
這條證件帶,不只是日常配件,更是理念的象徵。無論你走到哪裡,帶上它,就是為自己、為時力、為社會帶來改變的力量。
除此之外,還有第一波的三樣基本單品,讓你一次收齊所有力量,大家千萬別錯過!
_
🧢|經典時代老帽
經典輪廓,沉穩包覆日常的姿態。
帽面上印有新黨徽的標記,一側則以「the new power within us」字樣低調呼應。也許只是一頂帽子,卻在每一次抬頭時,提醒著你每個當下,都是新的開始。
👕|力量短T
俐落剪裁與象徵識別,將信念安靜地織進日常。
背面印的「前進的路上,每個人都是力量」不僅是一句口號,更是一種彼此連結的溫暖提醒。每一個勤奮耕耘的背影,都將映照著對未來的期待與堅持。
✨|初心徽章
微小的光,是每個信念的起點。
它安靜,卻總在不經意的瞬間閃爍,將他別在包包、衣領或任何地方,都彷彿在說:「我在這裡,我相信,這份信念會持續發光。」
_
每一份支持,都是讓時代力量站得更穩、走得更遠的力量。邀請你一起把信念穿在身上、走進生活裡,讓改變不只是想像!
(購買連結請見留言處)
3 weeks ago | [YT] | 83
View 3 replies
王婉諭
726 的罷免投票結束後,社群上出現了無數的討論聲浪。
有些人在分析為什麼失敗、有些人在詮釋選舉的結果、也有些人提出此刻社會應該要共同面對的挑戰。更多的是,許多人嘗試去抒發自己的感受。
但不論如何,這都是民主的一部分,也是民意的展現。
坦白說,對於這場罷免投票的結果,我自己也在省思、反芻,嘗試著去理解台灣社會此刻要傳達的訊息。
8/23,共有七個選區,仍有罷免投票要進行。拋開政黨對決的前提後,這仍是一場重要的民主實驗,更是一個檢驗選區立委的過程。
但在 823 之前,我相信,最重要的工作,是去理解大家的想法,嘗試和不同立場的人對話。讓政治回歸到理性的溝通與說服,讓台灣社會縫合彼此的傷痕。
如此一來,我們才能真正的促成社會和諧與國會重建。
因此,今晚十點的「今婉來一杯」,我希望邀請大家,一起來聊聊726罷免結果,分享你有什麼樣的想法、感受、情緒、建議,我也會跟大家分享我自己初步的想法。
本週五,因為適逢時力七天假,大時客將會暫停一次。所以,這也會是我本週唯一一場直播!大家千萬別錯過啦!
(偷偷預告:我接下來也會有實體活動跟大家聊聊喔!)
_婉諭的全新直播企劃: #今婉來一杯直播時間:每週三晚上十點。直播平台:請在YT搜尋「王婉諭」
1 month ago | [YT] | 65
View 3 replies
Lo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