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主 || 楊威宇美國獨立音樂獎唯一亞裔評審委員 英國國家藝術委員會推薦傑出音樂家英國 BBC 電台專訪台灣音樂製作人
獨立音樂島 Indie Island
EP426 - 音樂人投廣告注定悲劇?(什麼叫做風格?A&R 在幹嘛?接業配對事業有毒?)好一段時間沒有更新影片了。很多人問我是不是放棄經營了,或者是不是不打算繼續分享內容。老實說,我本來也想過乾脆停更。因為幫我剪片的夥伴離開了,我一個人要扛起所有工作,影片更新速度一定會變慢。這段時間,我也不斷從提問中發現一些殘酷的現實:- 很多音樂人想靠演出和創作養活自己,但最後被現實壓到不得不妥協,做出自己根本不想做的音樂。- 很多人想快速累積粉絲,但追求的其實只是「別人說你好棒」,而不是用音樂建立情感連結。- 幾乎所有找我問廣告怎麼投的人,花了大錢後都告訴我:「流量沒有變,錢卻燒光了。」- 還有人以為只要衝進主流媒體,人生就會翻盤,卻不知道**社群經營才是唯一能讓陌生人真正認識你的方法**。這些問題在過去幾個月不斷有人問我,我也反覆在想,如果我現在還是一個剛起步的音樂人,沒有名氣、沒有資源、也沒有後台,我會怎麼做?我在這支影片裡,把這些問題一次講清楚,包含:- 為什麼不要急著用創作養活自己- 怎麼看待「想增加粉絲數」這件事,避免陷入認同感的陷阱- 廣告投放為什麼幾乎都失敗?要不要花錢找廣告商?- 主流媒體和社群經營,為什麼只有一條路是真正能走通的如果你曾經因為沒錢、沒粉絲、沒資源而懷疑自己值不值得繼續走下去,這支影片會給你一個答案,讓你少走幾年的冤枉路。(看完後留言告訴我,你目前在哪個階段,我會再做更多能幫到你的影片。)2025 限時免費課程 || indieisland.tw/limited_2025最小單位創作修煉法則 || course.indieisland.tw/mvp-law/更多經營相關資訊 || indieisland.tw/link-in-bio
3 months ago | [YT] | 5
View 0 replies
EP425 - 音樂產業沒有真相 (會說故事的人贏)你做了作品,卻沒人看。點閱低、回饋少、演算法不理你。你開始懷疑:是不是我的音樂不夠好?是不是我還不夠專業?是不是我其實沒有資格講話?但這支影片想提醒你:你卡住的原因,不一定是能力問題,而是你還沒分清楚——自己是在堅持藝術價值,還是被恐懼綁住了創作自由。🎯 在這支影片裡,你會看到:- 為什麼創作「很耗神」本身就是警訊,而不是藝術浪漫的一部分- 不斷修改作品,是出於藝術堅持?還是害怕他人評價?三個關鍵問題幫助你找到答案。- 沒有背景也能做出好作品,只要你能呈現沒人敢說的「真實」。- 從幕後走向幕前,為什麼幾乎沒有人成功?藉由回答兩個聽眾提問,這支影片將會給你一把尺,幫你重新整理自己的創作系統:- 該堅持的部分,不再懷疑- 該放下的部分,不再內耗如果你是一個創作者,正在嘗試用音樂說話、建立受眾、甚至走出自己的路,相信這集內容會對你有幫助。2025 限時免費課程 || indieisland.tw/limited_2025最小單位創作修煉法則 || course.indieisland.tw/mvp-law/你問我答 || tally.so/r/n96d7G更多經營相關資訊 || indieisland.tw/link-in-bio
4 months ago | [YT] | 5
EP424 - 找到這個人音樂事業起飛 (為何總是原地打轉)大家都以為:「只要持續創作、增加曝光、累積聽眾,就會慢慢出現死忠支持者。」但真相恰恰相反——不是你累積了一堆聽眾後,死忠粉絲就會突然現身。而是應該先努力找到第一個死忠支持者,後面的事才會開始變簡單。這一集我會揭開這個思維謬誤背後的真相,並告訴你:- 為什麼聽眾數量對音樂事業幾乎沒有幫助- 為什麼死忠群眾會決定你的創作方向、自信心,甚至整個事業生涯- 如何辨認與吸引你生命中的第一個「核心支持者」- 打造自己的同溫層,才是職業音樂人生涯的起點如果你正困在「原地踏步」「不斷發新歌卻沒什麼進展」的迷霧裡,這集會讓你看清楚,阻擋你繼續前進的玻璃天花板,以及應該要如何向上突破。2025 限時免費課程 || indieisland.tw/limited_2025最小單位創作修煉法則 || course.indieisland.tw/mvp-law/你問我答 || tally.so/r/n96d7G更多經營相關資訊 || indieisland.tw/link-in-bio
4 months ago | [YT] | 3
EP423 - 音樂人這樣經營社群 (大家都做錯這件事)或許你已經知道,《社群音樂名人堂》是獨立音樂島課程裡最特別的資源之一。這份資料庫收藏了數百位在社群上成功經營群眾的職業級音樂人,依照課程內容分類整理,包括中英文創作者、歌手、樂手、製作人、DJ 等角色,並附上我親自撰寫的註解與評價。我一直強調,在這個時代,一個音樂人能否吸引群眾目光,跟你花了多少錢買廣告、請誰宣傳,幾乎無關。關鍵在於:你是否具備吸引目標群眾的能力。今天這支影片,我就從《社群音樂名人堂》中挑選幾部百萬觀看的代表性影片,帶你逐一分析背後的設計與細節。你將會看到——✔ 樂團怎麼用最基本的鏡頭,就讓陌生人停下來看完影片。✔ 有人把**滑板與吉他**結合,分享屬於自己的熱情。✔ 有人只是拍下手寫樂譜,就突破百萬觀看。✔ 還有運用「聽眾搜尋器」的運鏡,讓觀眾秒懂你的音樂重點。甚至,我還會帶你看看英國大唱片公司旗下藝人,拍出 Netflix 等級單曲預告片的超高製作影片——再對比同一位藝人在家用手機自錄的彈唱影片流量。如果你正在考慮花大錢拍一支業界規格的 MV,這集影片可能會為你省下一大筆錢。因為這些例子都在告訴我們:這些影片不是靠模仿流量套路,而是靠人格特質與音樂能力的真誠結合。當你能夠真實表現自己、分享創作熱情,觀眾自然會被你吸引。如果你還在猶豫該怎麼開始經營內容,這支影片,就是你最好的起點。2025 限時免費課程 || indieisland.tw/limited_2025社群音樂名人堂 || course.indieisland.tw/startupindie2025/你問我答 || tally.so/r/n96d7G更多經營相關資訊 || indieisland.tw/link-in-bio
5 months ago | [YT] | 3
EP422 - 如何正確看待版權 (被抄襲怎麼辦?)「如何避免最小單位創作上傳社群平台之後,被別人抄襲的風險?若真的被抄襲,該如何處理面對?」這次的提問內容非常棒,也非常容易回答。為了節省你的寶貴時間,直接告訴你答案:「擔心被侵權根本浪費生命,版權根本不值得花時間煩惱。」如果想進一步知道為什麼我這麼說,點進來看這一期節目,我會告訴你:- 為什麼多數音樂人根本得不到版權的保護。- 三種你可能會遇到的侵權狀況,以及該怎麼應對?- 如果真的走上法律途徑,實際後果會是什麼?- 「版權」真正有用的場合,跟你煩惱的根本兩回事。2025 限時免費課程 || indieisland.tw/limited_2025你問我答 || tally.so/r/n96d7G更多經營相關資訊 || indieisland.tw/link-in-bio
EP421 - 音樂產業希望你相信的事 (報導者:音樂市場飽和危機)最近讀到《報導者》一篇關於台灣音樂產業現況的長文,這篇報導看似中立、全面,但事實上夾帶了多少過時的產業偏見?為什麼這類型的文章會不斷出現?他們究竟希望音樂人相信哪些事?這篇文章說:要經營樂團,就要拍 MV、做燈光舞台特效、提供「多重感官體驗」,才能在市場中生存。文章裡那些被稱為「合理現實」的標準,其實正在形塑一種單一的成功模型──讓音樂人相信,你需要公司的資源、而且要先花大錢投資自己,才能換到群眾支持。但這真的是常態嗎?國外的音樂人也都是這樣做的嗎?這集我不只是帶領你閱讀這篇報導,我還拆解它的用詞語氣、資訊選擇,以及背後潛藏的價值觀。你會發現,很多產業文章其實無意間在傳遞一種訊息:如果你沒有預算、沒有公司,就別妄想成功。🎧 本集你會聽到:- 報導文字背後,如何「溫柔地」強迫你進入產業價值觀- 為什麼音樂人需要更警覺這些資訊的影響- 音樂人該如何正確評估資金上的投入規模希望看完之後,你也能和我分享你的看法。2025 限時免費課程 || indieisland.tw/limited_2025你問我答 || tally.so/r/n96d7G更多經營相關資訊 || indieisland.tw/link-in-bio
5 months ago (edited) | [YT] | 9
EP420 - QA 經紀合約的真實內幕 (最後都沒好下場?)這一集是我在音樂產業裡迷航多年後,回頭照見一段曾經難以釐清的關係——「藝人與經紀公司之間,到底怎麼樣才能健康的合作?」從一位業界經營者的提問出發,分析音樂人與公司之間,是怎麼在充滿期待、投資與誤解的交界處走鋼索。當資源給得太順手、機會來得太容易,創作者反而失去了為自己燃燒的必要性;而公司則在藝人成長停滯或暴衝時,失去掌控的節奏。這不只是分析一段合作關係,更是對現代產業結構的真實體驗分享。從養成到爆紅,從感恩到訴訟,從互助合作到對簿公堂,每一條路線圖背後,都藏著音樂人,以及公司老闆心中最深的自我懷疑:這份「才華」是否值得被繼續投資?這集的內容,會幫助你理解:✅ 三種事業發展可能的合作結果和心理關係✅ 什麼情況下簽經紀公司是最危險的?✅ 怎麼判斷自己是否已經準備好加入公司?✅ 如果你是經紀人,又該如何選擇合作對象?如果你正在摸索:該不該簽約?要怎麼看待合作關係?或是,你曾經懷疑自己是不是公司眼中的「失敗投資」—這集可能會成為你思考未來方向的重要節點。職業音樂人養成地圖 || course.indieisland.tw/indie-map-intro/你問我答 || tally.so/r/n96d7G群眾經營免費資源 || indieisland.tw/link-in-bio
5 months ago (edited) | [YT] | 5
EP419 - 傻子才花錢進錄音室?(正確判斷製作預算)你曾經懷疑過:「我真的需要花這麼多錢去錄音室嗎?」「製作品質不夠好,是不是根本沒資格發表?」如果你對這些問題糾結過,這一集你絕對不能錯過。🎯 這次用一個簡單又殘酷的對比,劃開兩種創作者人格:是追求完美、在意專家評價的「工匠」?還是專注自我情感、堅持獨特性的「藝術家」?兩種人格都沒有對錯,但如果你連「自己偏哪邊」都不知道,就無法做出明智選擇,只會被產業標準和外界聲音牽著走。🔍 重點討論包括:- 為什麼會客觀比較分析作品的人,注定不會成為你的支持者?- 為什麼錄音混音 A/B test 其實是過份暴力的比較機制?- 產業眼中的「好作品」,其實是讓你焦慮的開始?- 自我視角 vs 上帝視角:你用哪個在審判自己?「藝術創作和群眾支持,本質上都是非理性的。專業的角色,不是要你完美,而是幫你讓這份非理性更有機會發生。」如果你常常卡在「到底要不要花錢找專業?」「作品不完美就不能發嗎?」這一集會讓你理清混亂,重新找回創作的信心與判斷標準。職業音樂人養成地圖 || course.indieisland.tw/indie-map-intro/你問我答 || tally.so/r/n96d7G群眾經營免費資源 || indieisland.tw/link-in-bio
6 months ago | [YT] | 7
EP418 不到一千聽眾,請你這樣做。(2025 快速逃脫新手陷阱)你一直創作、一直上片,但永遠只有親友按讚?這集直接告訴你:為什麼群眾不買單,也教你怎麼反轉這一切。如果你已經拍了好幾支影片、發了不少歌,卻始終無法吸引陌生人的支持如果你也懷疑過是不是自己風格不夠強、魅力不夠明確這一集,我要教你如何從「風格混亂、自我懷疑」,走到「群眾主動敲碗新作品」。這不是靠流量、不是靠行銷,而是靠你對自己夠不夠誠實。我們會從三個層面拆解整個風格建立的底層邏輯:1️⃣ 找到你真正的風格,不靠包裝、不靠人設「風格」從來不是用「想」的就能想出來的東西,而是你真實成長背景、人格特質、羞恥創傷的反映。只要你開始有意識地去排列組合那些曾經深深打動你的聲音元素,你就會意識到原來這些片段,全部都跟你自己的生命歷程有關。2️⃣ 學會面對自己,是現代音樂人的必要修煉不是為了演技,不是為了做效果,而是為了讓你習慣自己表現真實情感的樣子。因為觀眾在看的不是技巧,而是「你是不是真的有話要說」。只要你每天花一點時間看自己創作時的畫面,這份熟悉感,就會轉化為鏡頭前的吸引力。3️⃣ 不是為了演算法,而是為了自我探索和訓練你必須在還沒上架作品前,就先累積出一群已經對你的創作風格產生期待的人。這些人看到片段就會留言:「這個可以拜託做成正式版本嗎?」那就是發行的訊號。不是亂槍打鳥,而是回應真實的共鳴。這一集可以說是「風格養成 × 群眾吸引 × 鏡頭表現力訓練」三合一總整理,裡面的方法都是我帶過的音樂人親身實驗出來的,不是雞湯、不是理論,是可複製的實戰流程。如果你已經準備好,不只是「把歌做好」,而是想讓你的音樂真的有人在乎這集節目就是為你而設計的。職業音樂人養成地圖 || course.indieisland.tw/indie-map-intro/你問我答 || tally.so/r/n96d7G群眾經營免費資源 || indieisland.tw/link-in-bio
6 months ago | [YT] | 8
View 2 replies
EP417 - 群眾經營的真實黑暗面 (一直沒說的秘密) 關於「群眾經營」的黑暗事實在這一集裡,我沒有教你技巧、沒有傳授方法,只想告訴你一件事:如果你真的打算靠音樂活下來,那你勢必要面對一段非常真實的過程。這集節目的起點是一張圖,一套歐美獨立音樂廠牌用來養成音樂人的經營邏輯。這張圖讓我震撼到花了兩個月才搞懂、兩年才實踐完成。我在倫敦靠音樂過生活的能力,就是從那一刻開始累積的。但我必須誠實告訴你:這條路並不好走。如果你曾經對「群眾經營」充滿憧憬,這一集會像是一巴掌:它需要你投入大量時間、承受無人理解的孤獨、吞下創作被無視的挫折、還要練習在鏡頭前無所遁形地表達自我。更殘酷的是:它不會讓你變成「明星」。你不會紅遍大街小巷、不會被邀上熱門節目、不會在 Spotify 擁有百萬聽眾。但如果你走得穩,你會建立起一群真正在乎你的小圈圈,他們願意為你的作品花錢、為你撐起創作事業、讓你成為一位職業藝術家。我也分享了「群眾經營最痛的五個現實」:走得慢、收入低、過程孤單、需要練習羞恥感表達,還可能因此被討厭。但如果你還願意繼續聽下去,那代表我們是同類:**知道音樂這條路很要命,但仍然選擇走下去。**如果你現在正卡在「沒人聽我作品」、「覺得自己是不是不夠好」、「是不是走錯方向」這些懷疑裡,這集或許能給你一些力量。我希望這集節目能幫你做一個重要的決定:你想走這條路,是因為它光鮮亮麗,還是因為你願意用一輩子的時間,去探索自己的無限可能?職業音樂人養成地圖 || course.indieisland.tw/indie-map-intro/你問我答 || tally.so/r/n96d7G群眾經營免費資源 || indieisland.tw/link-in-bio
6 months ago | [YT] | 2
Load more
獨立音樂島 Indie Island
EP426 - 音樂人投廣告注定悲劇?(什麼叫做風格?A&R 在幹嘛?接業配對事業有毒?)
好一段時間沒有更新影片了。很多人問我是不是放棄經營了,或者是不是不打算繼續分享內容。
老實說,我本來也想過乾脆停更。
因為幫我剪片的夥伴離開了,我一個人要扛起所有工作,影片更新速度一定會變慢。
這段時間,我也不斷從提問中發現一些殘酷的現實:
- 很多音樂人想靠演出和創作養活自己,但最後被現實壓到不得不妥協,做出自己根本不想做的音樂。
- 很多人想快速累積粉絲,但追求的其實只是「別人說你好棒」,而不是用音樂建立情感連結。
- 幾乎所有找我問廣告怎麼投的人,花了大錢後都告訴我:「流量沒有變,錢卻燒光了。」
- 還有人以為只要衝進主流媒體,人生就會翻盤,卻不知道**社群經營才是唯一能讓陌生人真正認識你的方法**。
這些問題在過去幾個月不斷有人問我,我也反覆在想,
如果我現在還是一個剛起步的音樂人,沒有名氣、沒有資源、也沒有後台,我會怎麼做?
我在這支影片裡,把這些問題一次講清楚,包含:
- 為什麼不要急著用創作養活自己
- 怎麼看待「想增加粉絲數」這件事,避免陷入認同感的陷阱
- 廣告投放為什麼幾乎都失敗?要不要花錢找廣告商?
- 主流媒體和社群經營,為什麼只有一條路是真正能走通的
如果你曾經因為沒錢、沒粉絲、沒資源而懷疑自己值不值得繼續走下去,
這支影片會給你一個答案,讓你少走幾年的冤枉路。
(看完後留言告訴我,你目前在哪個階段,我會再做更多能幫到你的影片。)
2025 限時免費課程 || indieisland.tw/limited_2025
最小單位創作修煉法則 || course.indieisland.tw/mvp-law/
更多經營相關資訊 || indieisland.tw/link-in-bio
3 months ago | [YT] | 5
View 0 replies
獨立音樂島 Indie Island
EP425 - 音樂產業沒有真相 (會說故事的人贏)
你做了作品,卻沒人看。
點閱低、回饋少、演算法不理你。你開始懷疑:
是不是我的音樂不夠好?是不是我還不夠專業?是不是我其實沒有資格講話?
但這支影片想提醒你:
你卡住的原因,不一定是能力問題,而是你還沒分清楚——
自己是在堅持藝術價值,還是被恐懼綁住了創作自由。
🎯 在這支影片裡,你會看到:
- 為什麼創作「很耗神」本身就是警訊,而不是藝術浪漫的一部分
- 不斷修改作品,是出於藝術堅持?還是害怕他人評價?三個關鍵問題幫助你找到答案。
- 沒有背景也能做出好作品,只要你能呈現沒人敢說的「真實」。
- 從幕後走向幕前,為什麼幾乎沒有人成功?
藉由回答兩個聽眾提問,這支影片將會給你一把尺,幫你重新整理自己的創作系統:
- 該堅持的部分,不再懷疑
- 該放下的部分,不再內耗
如果你是一個創作者,正在嘗試用音樂說話、建立受眾、甚至走出自己的路,
相信這集內容會對你有幫助。
2025 限時免費課程 || indieisland.tw/limited_2025
最小單位創作修煉法則 || course.indieisland.tw/mvp-law/
你問我答 || tally.so/r/n96d7G
更多經營相關資訊 || indieisland.tw/link-in-bio
4 months ago | [YT] | 5
View 0 replies
獨立音樂島 Indie Island
EP424 - 找到這個人音樂事業起飛 (為何總是原地打轉)
大家都以為:「只要持續創作、增加曝光、累積聽眾,就會慢慢出現死忠支持者。」
但真相恰恰相反——不是你累積了一堆聽眾後,死忠粉絲就會突然現身。而是應該先努力找到第一個死忠支持者,後面的事才會開始變簡單。
這一集我會揭開這個思維謬誤背後的真相,並告訴你:
- 為什麼聽眾數量對音樂事業幾乎沒有幫助
- 為什麼死忠群眾會決定你的創作方向、自信心,甚至整個事業生涯
- 如何辨認與吸引你生命中的第一個「核心支持者」
- 打造自己的同溫層,才是職業音樂人生涯的起點
如果你正困在「原地踏步」「不斷發新歌卻沒什麼進展」的迷霧裡,這集會讓你看清楚,阻擋你繼續前進的玻璃天花板,以及應該要如何向上突破。
2025 限時免費課程 || indieisland.tw/limited_2025
最小單位創作修煉法則 || course.indieisland.tw/mvp-law/
你問我答 || tally.so/r/n96d7G
更多經營相關資訊 || indieisland.tw/link-in-bio
4 months ago | [YT] | 3
View 0 replies
獨立音樂島 Indie Island
EP423 - 音樂人這樣經營社群 (大家都做錯這件事)
或許你已經知道,《社群音樂名人堂》是獨立音樂島課程裡最特別的資源之一。
這份資料庫收藏了數百位在社群上成功經營群眾的職業級音樂人,依照課程內容分類整理,包括中英文創作者、歌手、樂手、製作人、DJ 等角色,並附上我親自撰寫的註解與評價。
我一直強調,在這個時代,一個音樂人能否吸引群眾目光,跟你花了多少錢買廣告、請誰宣傳,幾乎無關。
關鍵在於:你是否具備吸引目標群眾的能力。
今天這支影片,我就從《社群音樂名人堂》中挑選幾部百萬觀看的代表性影片,帶你逐一分析背後的設計與細節。
你將會看到——
✔ 樂團怎麼用最基本的鏡頭,就讓陌生人停下來看完影片。
✔ 有人把**滑板與吉他**結合,分享屬於自己的熱情。
✔ 有人只是拍下手寫樂譜,就突破百萬觀看。
✔ 還有運用「聽眾搜尋器」的運鏡,讓觀眾秒懂你的音樂重點。
甚至,我還會帶你看看英國大唱片公司旗下藝人,拍出 Netflix 等級單曲預告片的超高製作影片——再對比同一位藝人在家用手機自錄的彈唱影片流量。
如果你正在考慮花大錢拍一支業界規格的 MV,這集影片可能會為你省下一大筆錢。
因為這些例子都在告訴我們:
這些影片不是靠模仿流量套路,而是靠人格特質與音樂能力的真誠結合。
當你能夠真實表現自己、分享創作熱情,觀眾自然會被你吸引。
如果你還在猶豫該怎麼開始經營內容,
這支影片,就是你最好的起點。
2025 限時免費課程 || indieisland.tw/limited_2025
社群音樂名人堂 || course.indieisland.tw/startupindie2025/
你問我答 || tally.so/r/n96d7G
更多經營相關資訊 || indieisland.tw/link-in-bio
5 months ago | [YT] | 3
View 0 replies
獨立音樂島 Indie Island
EP422 - 如何正確看待版權 (被抄襲怎麼辦?)
「如何避免最小單位創作上傳社群平台之後,被別人抄襲的風險?若真的被抄襲,該如何處理面對?」
這次的提問內容非常棒,也非常容易回答。
為了節省你的寶貴時間,直接告訴你答案:
「擔心被侵權根本浪費生命,版權根本不值得花時間煩惱。」
如果想進一步知道為什麼我這麼說,點進來看這一期節目,我會告訴你:
- 為什麼多數音樂人根本得不到版權的保護。
- 三種你可能會遇到的侵權狀況,以及該怎麼應對?
- 如果真的走上法律途徑,實際後果會是什麼?
- 「版權」真正有用的場合,跟你煩惱的根本兩回事。
2025 限時免費課程 || indieisland.tw/limited_2025
你問我答 || tally.so/r/n96d7G
更多經營相關資訊 || indieisland.tw/link-in-bio
5 months ago | [YT] | 3
View 0 replies
獨立音樂島 Indie Island
EP421 - 音樂產業希望你相信的事 (報導者:音樂市場飽和危機)
最近讀到《報導者》一篇關於台灣音樂產業現況的長文,這篇報導看似中立、全面,但事實上夾帶了多少過時的產業偏見?
為什麼這類型的文章會不斷出現?他們究竟希望音樂人相信哪些事?
這篇文章說:要經營樂團,就要拍 MV、做燈光舞台特效、提供「多重感官體驗」,才能在市場中生存。文章裡那些被稱為「合理現實」的標準,其實正在形塑一種單一的成功模型──讓音樂人相信,你需要公司的資源、而且要先花大錢投資自己,才能換到群眾支持。
但這真的是常態嗎?國外的音樂人也都是這樣做的嗎?
這集我不只是帶領你閱讀這篇報導,我還拆解它的用詞語氣、資訊選擇,以及背後潛藏的價值觀。
你會發現,很多產業文章其實無意間在傳遞一種訊息:如果你沒有預算、沒有公司,就別妄想成功。
🎧 本集你會聽到:
- 報導文字背後,如何「溫柔地」強迫你進入產業價值觀
- 為什麼音樂人需要更警覺這些資訊的影響
- 音樂人該如何正確評估資金上的投入規模
希望看完之後,你也能和我分享你的看法。
2025 限時免費課程 || indieisland.tw/limited_2025
你問我答 || tally.so/r/n96d7G
更多經營相關資訊 || indieisland.tw/link-in-bio
5 months ago (edited) | [YT] | 9
View 0 replies
獨立音樂島 Indie Island
EP420 - QA 經紀合約的真實內幕 (最後都沒好下場?)
這一集是我在音樂產業裡迷航多年後,回頭照見一段曾經難以釐清的關係——「藝人與經紀公司之間,到底怎麼樣才能健康的合作?」
從一位業界經營者的提問出發,分析音樂人與公司之間,是怎麼在充滿期待、投資與誤解的交界處走鋼索。當資源給得太順手、機會來得太容易,創作者反而失去了為自己燃燒的必要性;而公司則在藝人成長停滯或暴衝時,失去掌控的節奏。
這不只是分析一段合作關係,更是對現代產業結構的真實體驗分享。從養成到爆紅,從感恩到訴訟,從互助合作到對簿公堂,每一條路線圖背後,都藏著音樂人,以及公司老闆心中最深的自我懷疑:這份「才華」是否值得被繼續投資?
這集的內容,會幫助你理解:
✅ 三種事業發展可能的合作結果和心理關係
✅ 什麼情況下簽經紀公司是最危險的?
✅ 怎麼判斷自己是否已經準備好加入公司?
✅ 如果你是經紀人,又該如何選擇合作對象?
如果你正在摸索:該不該簽約?要怎麼看待合作關係?或是,你曾經懷疑自己是不是公司眼中的「失敗投資」—這集可能會成為你思考未來方向的重要節點。
職業音樂人養成地圖 || course.indieisland.tw/indie-map-intro/
你問我答 || tally.so/r/n96d7G
群眾經營免費資源 || indieisland.tw/link-in-bio
5 months ago (edited) | [YT] | 5
View 0 replies
獨立音樂島 Indie Island
EP419 - 傻子才花錢進錄音室?(正確判斷製作預算)
你曾經懷疑過:「我真的需要花這麼多錢去錄音室嗎?」「製作品質不夠好,是不是根本沒資格發表?」
如果你對這些問題糾結過,這一集你絕對不能錯過。
🎯 這次用一個簡單又殘酷的對比,劃開兩種創作者人格:
是追求完美、在意專家評價的「工匠」?
還是專注自我情感、堅持獨特性的「藝術家」?
兩種人格都沒有對錯,但如果你連「自己偏哪邊」都不知道,就無法做出明智選擇,只會被產業標準和外界聲音牽著走。
🔍 重點討論包括:
- 為什麼會客觀比較分析作品的人,注定不會成為你的支持者?
- 為什麼錄音混音 A/B test 其實是過份暴力的比較機制?
- 產業眼中的「好作品」,其實是讓你焦慮的開始?
- 自我視角 vs 上帝視角:你用哪個在審判自己?
「藝術創作和群眾支持,本質上都是非理性的。專業的角色,不是要你完美,而是幫你讓這份非理性更有機會發生。」
如果你常常卡在「到底要不要花錢找專業?」「作品不完美就不能發嗎?」這一集會讓你理清混亂,重新找回創作的信心與判斷標準。
職業音樂人養成地圖 || course.indieisland.tw/indie-map-intro/
你問我答 || tally.so/r/n96d7G
群眾經營免費資源 || indieisland.tw/link-in-bio
6 months ago | [YT] | 7
View 0 replies
獨立音樂島 Indie Island
EP418 不到一千聽眾,請你這樣做。(2025 快速逃脫新手陷阱)
你一直創作、一直上片,但永遠只有親友按讚?這集直接告訴你:為什麼群眾不買單,也教你怎麼反轉這一切。
如果你已經拍了好幾支影片、發了不少歌,卻始終無法吸引陌生人的支持
如果你也懷疑過是不是自己風格不夠強、魅力不夠明確
這一集,我要教你如何從「風格混亂、自我懷疑」,走到「群眾主動敲碗新作品」。
這不是靠流量、不是靠行銷,而是靠你對自己夠不夠誠實。
我們會從三個層面拆解整個風格建立的底層邏輯:
1️⃣ 找到你真正的風格,不靠包裝、不靠人設
「風格」從來不是用「想」的就能想出來的東西,而是你真實成長背景、人格特質、羞恥創傷的反映。
只要你開始有意識地去排列組合那些曾經深深打動你的聲音元素,你就會意識到
原來這些片段,全部都跟你自己的生命歷程有關。
2️⃣ 學會面對自己,是現代音樂人的必要修煉
不是為了演技,不是為了做效果,而是為了讓你習慣自己表現真實情感的樣子。
因為觀眾在看的不是技巧,而是「你是不是真的有話要說」。
只要你每天花一點時間看自己創作時的畫面,這份熟悉感,就會轉化為鏡頭前的吸引力。
3️⃣ 不是為了演算法,而是為了自我探索和訓練
你必須在還沒上架作品前,就先累積出一群已經對你的創作風格產生期待的人。
這些人看到片段就會留言:「這個可以拜託做成正式版本嗎?」
那就是發行的訊號。不是亂槍打鳥,而是回應真實的共鳴。
這一集可以說是「風格養成 × 群眾吸引 × 鏡頭表現力訓練」三合一總整理,
裡面的方法都是我帶過的音樂人親身實驗出來的,不是雞湯、不是理論,是可複製的實戰流程。
如果你已經準備好,不只是「把歌做好」,而是想讓你的音樂真的有人在乎
這集節目就是為你而設計的。
職業音樂人養成地圖 || course.indieisland.tw/indie-map-intro/
你問我答 || tally.so/r/n96d7G
群眾經營免費資源 || indieisland.tw/link-in-bio
6 months ago | [YT] | 8
View 2 replies
獨立音樂島 Indie Island
EP417 - 群眾經營的真實黑暗面 (一直沒說的秘密)
關於「群眾經營」的黑暗事實
在這一集裡,我沒有教你技巧、沒有傳授方法,只想告訴你一件事:如果你真的打算靠音樂活下來,那你勢必要面對一段非常真實的過程。
這集節目的起點是一張圖,一套歐美獨立音樂廠牌用來養成音樂人的經營邏輯。這張圖讓我震撼到花了兩個月才搞懂、兩年才實踐完成。
我在倫敦靠音樂過生活的能力,就是從那一刻開始累積的。
但我必須誠實告訴你:這條路並不好走。
如果你曾經對「群眾經營」充滿憧憬,這一集會像是一巴掌:它需要你投入大量時間、承受無人理解的孤獨、吞下創作被無視的挫折、還要練習在鏡頭前無所遁形地表達自我。
更殘酷的是:它不會讓你變成「明星」。
你不會紅遍大街小巷、不會被邀上熱門節目、不會在 Spotify 擁有百萬聽眾。
但如果你走得穩,你會建立起一群真正在乎你的小圈圈,他們願意為你的作品花錢、為你撐起創作事業、讓你成為一位職業藝術家。
我也分享了「群眾經營最痛的五個現實」:走得慢、收入低、過程孤單、需要練習羞恥感表達,還可能因此被討厭。
但如果你還願意繼續聽下去,那代表我們是同類:**知道音樂這條路很要命,但仍然選擇走下去。**
如果你現在正卡在「沒人聽我作品」、「覺得自己是不是不夠好」、「是不是走錯方向」這些懷疑裡,這集或許能給你一些力量。
我希望這集節目能幫你做一個重要的決定:你想走這條路,是因為它光鮮亮麗,還是因為你願意用一輩子的時間,去探索自己的無限可能?
職業音樂人養成地圖 || course.indieisland.tw/indie-map-intro/
你問我答 || tally.so/r/n96d7G
群眾經營免費資源 || indieisland.tw/link-in-bio
6 months ago | [YT] | 2
View 0 replies
Lo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