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頻道主要分享高僧大德的法語及開示。非營利。影片文字稿大多放在說明欄。臉書有相關的粉絲頁為 「新彌陀山莊」以及 「法語涓滴」。
淨觀
頻道近期收到幾位網友的建議,要求把佛學影片分享的背景音樂去除。 目前的背景音樂設定為-21dB,也就是大約原音樂音量 的 10%. 。 想知道一下這個音量是否會影響到佛友們的觀看。 想了解一下大家的想法。
1 year ago | [YT] | 72
View 20 replies
佛法對於生命的現象,認為生命,就像無止盡的水流。換句話說,我們不是今生才有生命,這個水流是從過去,流到了現在,也將會從現在流到未來。所謂:「假使百千劫,所作業不亡,因緣會遇時,果報還自受。」這個觀念很重要!一個人要懺悔,就必須相信:業果決不會失掉的。所以你今天在修懺之前,你要相信:生命不是我們能夠決定的,是「業力」決定的!一切法,不管是善法、惡法,都有它「生起」的因緣,也有它「消失」的因緣!你今天在造罪的時候,因緣是從你的內心生起的;既然這個東西是從你內心生起,別人就不能夠幫你消滅!如果說,這個罪業是外來的,是「他生的」──你本來沒有這個業,是別人給你的。別人給你的,那麼別人當然可以把它拿走。問題是:你的罪業,是你自己的虛妄心生起的,那麼別人就沒有辦法幫你消滅。就像佛陀在經上講的一個比喻說:你今天在睡覺做夢,夢中出現了很多的夢境,看到很多快樂的夢境,也遇到很多痛苦的夢境。這個夢境是怎麼來的呢?是你做夢的心生起的。佛陀不能到你的夢境裡,把你的夢境消滅掉!-- 淨界法師開示
2 years ago | [YT] | 108
View 4 replies
因末學沒有受過美術的訓練,也沒有修持的功夫,這樣幼稚的筆,是沒有資格畫佛的,甚至連人像都還沒有資格畫。而所以敢斗膽地畫「阿彌陀佛」,是因為佛的心清淨無比,即使是一個小孩子,誠懇供養手裡玩耍的一把沙子;或者是一個一貧如洗的老公公,撕下他破敝的衣角來供養佛,佛都會平等地接受它,微笑地接受它,好像接受王侯的七寶一樣。也就因此,末學才斗膽地在畫紙上,以不勝懷慕的心情,畫下了第一筆。其實不是我畫佛,是佛的大慈大悲讓我忍不住不會畫也畫。 在《大藏經》裡,有一部經是教我們怎麼樣塑造佛像、繪畫佛像的,它的經題叫做《佛說造像量度經》,其中說明了很詳細的原則和尺寸。這部經裡記載著當釋迦牟尼佛將升到忉利天為他的母親說法時,佛的弟子舍利弗就向佛敬禮,請問佛說,當世尊不住在這裡的時候,如果有善人不勝懷慕,很思念世尊、想見世尊,願意造世尊容像的,那麼應該怎麼樣做才如法呢?經文是:『世尊不住斯間,若有善人不勝懷慕,思睹世尊,願造容像者,則其法如何為之?』 自古至今,佛子們就是如此充滿著不勝懷慕的心。 -- 摘錄自 道證法師 《畫佛因緣》
2 years ago | [YT] | 182
View 5 replies
凡是動物,皆知疼痛,皆貪生怕死,不可殺害。若殺而食之,則結一殺業,來生後世,必受彼殺。-- 《印光大師文鈔》
2 years ago | [YT] | 213
View 9 replies
在個體生命的流轉中,我們大部分都是生於佛前佛後,若能生長在佛世,得到佛陀的親自教化,這更是特別的尊貴。有些人對淨土法門有誤解,他們誤認為修淨土,是為追求極樂世界的七寶池、八功德水、黃金鋪地等美妙的莊嚴。雖然這是莊嚴的境界,但並不是重點。求往生淨土主要是為了見佛聞法,因為留在娑婆世界,根本不可能見到佛陀,只能見到佛像,若要等到彌勒菩薩下生成佛,那要經過一段很長的時間,所以求生淨土是為了親近阿彌陀佛,這一點值得我們注意。-- 淨界法師開示
2 years ago | [YT] | 147
一個人對事情不論是好是壞、是對是錯,嘴裡不要亂說,肚子裡明白就好。嘴巴叨叨不休,無事也會變成有事,最後總是會害到自己。那些沒事叨叨的人,切要注意,最會惹事。 別人的行為好,我們心裡不起歡喜貪著心;行為不好,也不起憎惡心。要好好按耐這個心,不起煩惱,別人不好,別人的習氣,那是別人的事。如果我們拿來起煩惱,那就是自己的愚痴。 這樣,不論事情是好是壞,能保持這個心不動,便是忍辱。能夠衝破這一關,以後無論什麼事,就比較不會起煩惱。這點切要好好學,好好磨煉。如此業障自然消除,身體自然也好起來。-- 廣欽老和尚開示
2 years ago | [YT] | 276
View 13 replies
一切法也不是你自己的意願,你想修想學,出業障——就是魔障,不能相續,不能相續就是業障。我們諸位道友聞到法之後,為什麼不能解脫呢?佛在世時候,一聞法就得解脫、就成道。我時常想、思索這個問題。我從出家到現在,今年算整整八十年,算是時間很長的,但是這中間就是業障發現,很多的業,障住你。 咱們道友每位都想成佛,不是你想做就做得到,這裡頭障礙多得很!因此你得先懺除業障。咱們如果想在街上開車,街上有障礙,你能開得過去嗎?你得把障礙除了,你才能開得通。 還有一句俗話說:「未成佛果,先結人緣。」你要想修道成佛,你先得懺悔業障,最主要的是懺悔業障。在《占察善惡業報經》裡,地藏菩薩就告訴我們:『日日如是行懺悔法』。你天天都這樣來懺悔,『勿令懈廢』。如果你要懈怠廢失了,就說明過去沒有善根;如果不懈廢,能夠有這個好因緣修行,那你福報最大了。 我們講福報,在你修行沒障礙,就是最大的福報。不是發財,不是世間的名利。而說你在修行時候,過去的善根很深厚,對於三寶的信念不斷、行不斷,你很容易就證得了。 --夢參老和尚開示
2 years ago | [YT] | 193
精勤持戒要注意在人不見的地方,不是在人前精進,或人前持戒。而是要在獨自一人的時候,一人的地方,精勤持戒。-- 宣化上人開示
2 years ago | [YT] | 171
View 2 replies
一般說的孝養父母,是養他的身體,照顧其衣食住行。佛教所說的孝順,是養他的志,讓他信佛,長養他的善根。「親得離塵垢,子道方成就」。過去大德都能使父母皈依三寶、信佛,乃至父母臨終或祭日,給他們念經迴向。幫助父母解脫輪迴煩惱,畢竟大樂,這是我們最大的孝順,最好的報恩。--夢參老和尚開示
2 years ago | [YT] | 114
View 1 reply
佛在成道之後,到鹿野苑度五比丘,也是坐著跟他們談話,從談說中讓他們懂得道理。明理後,心中才無疑惑,才能按著道理去做。大家學佛法就是要明理去惑,怎樣能使我們明理去惑呢? 說到這裡,就是讓大家明白這個道理,佛為什麽要講經,我們為什麽要聽經?佛說法時,以種種方便善巧來告訴我們,身口意怎樣去做去行。佛親口所宣的戒律,就是指出了我們該做與不該做的。佛悲心流出的戒法,是保護我們的身口意三業清淨,三業清淨不造業,六道輪迴我們就沒有關係。所以一定要懂這個道理。-- 夢參老和尚開示
2 years ago | [YT] | 135
Load more
淨觀
頻道近期收到幾位網友的建議,要求把佛學影片分享的背景音樂去除。 目前的背景音樂設定為-21dB,也就是大約原音樂音量 的 10%. 。 想知道一下這個音量是否會影響到佛友們的觀看。 想了解一下大家的想法。
1 year ago | [YT] | 72
View 20 replies
淨觀
佛法對於生命的現象,認為生命,就像無止盡的水流。換句話說,我們不是今生才有生命,這個水流是從過去,流到了現在,也將會從現在流到未來。
所謂:「假使百千劫,所作業不亡,因緣會遇時,果報還自受。」這個觀念很重要!一個人要懺悔,就必須相信:業果決不會失掉的。
所以你今天在修懺之前,你要相信:生命不是我們能夠決定的,是「業力」決定的!一切法,不管是善法、惡法,都有它「生起」的因緣,也有它「消失」的因緣!
你今天在造罪的時候,因緣是從你的內心生起的;既然這個東西是從你內心生起,別人就不能夠幫你消滅!如果說,這個罪業是外來的,是「他生的」──你本來沒有這個業,是別人給你的。別人給你的,那麼別人當然可以把它拿走。問題是:你的罪業,是你自己的虛妄心生起的,那麼別人就沒有辦法幫你消滅。
就像佛陀在經上講的一個比喻說:你今天在睡覺做夢,夢中出現了很多的夢境,看到很多快樂的夢境,也遇到很多痛苦的夢境。這個夢境是怎麼來的呢?是你做夢的心生起的。
佛陀不能到你的夢境裡,把你的夢境消滅掉!
-- 淨界法師開示
2 years ago | [YT] | 108
View 4 replies
淨觀
因末學沒有受過美術的訓練,也沒有修持的功夫,這樣幼稚的筆,是沒有資格畫佛的,甚至連人像都還沒有資格畫。而所以敢斗膽地畫「阿彌陀佛」,是因為佛的心清淨無比,即使是一個小孩子,誠懇供養手裡玩耍的一把沙子;或者是一個一貧如洗的老公公,撕下他破敝的衣角來供養佛,佛都會平等地接受它,微笑地接受它,好像接受王侯的七寶一樣。也就因此,末學才斗膽地在畫紙上,以不勝懷慕的心情,畫下了第一筆。其實不是我畫佛,是佛的大慈大悲讓我忍不住不會畫也畫。
在《大藏經》裡,有一部經是教我們怎麼樣塑造佛像、繪畫佛像的,它的經題叫做《佛說造像量度經》,其中說明了很詳細的原則和尺寸。這部經裡記載著當釋迦牟尼佛將升到忉利天為他的母親說法時,佛的弟子舍利弗就向佛敬禮,請問佛說,當世尊不住在這裡的時候,如果有善人不勝懷慕,很思念世尊、想見世尊,願意造世尊容像的,那麼應該怎麼樣做才如法呢?經文是:『世尊不住斯間,若有善人不勝懷慕,思睹世尊,願造容像者,則其法如何為之?』
自古至今,佛子們就是如此充滿著不勝懷慕的心。
-- 摘錄自 道證法師 《畫佛因緣》
2 years ago | [YT] | 182
View 5 replies
淨觀
凡是動物,皆知疼痛,皆貪生怕死,不可殺害。
若殺而食之,則結一殺業,來生後世,必受彼殺。
-- 《印光大師文鈔》
2 years ago | [YT] | 213
View 9 replies
淨觀
在個體生命的流轉中,我們大部分都是生於佛前佛後,若能生長在佛世,得到佛陀的親自教化,這更是特別的尊貴。有些人對淨土法門有誤解,他們誤認為修淨土,是為追求極樂世界的七寶池、八功德水、黃金鋪地等美妙的莊嚴。雖然這是莊嚴的境界,但並不是重點。求往生淨土主要是為了見佛聞法,因為留在娑婆世界,根本不可能見到佛陀,只能見到佛像,若要等到彌勒菩薩下生成佛,那要經過一段很長的時間,所以求生淨土是為了親近阿彌陀佛,這一點值得我們注意。
-- 淨界法師開示
2 years ago | [YT] | 147
View 4 replies
淨觀
一個人對事情不論是好是壞、是對是錯,嘴裡不要亂說,肚子裡明白就好。嘴巴叨叨不休,無事也會變成有事,最後總是會害到自己。那些沒事叨叨的人,切要注意,最會惹事。
別人的行為好,我們心裡不起歡喜貪著心;行為不好,也不起憎惡心。要好好按耐這個心,不起煩惱,別人不好,別人的習氣,那是別人的事。如果我們拿來起煩惱,那就是自己的愚痴。
這樣,不論事情是好是壞,能保持這個心不動,便是忍辱。能夠衝破這一關,以後無論什麼事,就比較不會起煩惱。這點切要好好學,好好磨煉。如此業障自然消除,身體自然也好起來。
-- 廣欽老和尚開示
2 years ago | [YT] | 276
View 13 replies
淨觀
一切法也不是你自己的意願,你想修想學,出業障——就是魔障,不能相續,不能相續就是業障。我們諸位道友聞到法之後,為什麼不能解脫呢?佛在世時候,一聞法就得解脫、就成道。我時常想、思索這個問題。我從出家到現在,今年算整整八十年,算是時間很長的,但是這中間就是業障發現,很多的業,障住你。
咱們道友每位都想成佛,不是你想做就做得到,這裡頭障礙多得很!因此你得先懺除業障。咱們如果想在街上開車,街上有障礙,你能開得過去嗎?你得把障礙除了,你才能開得通。
還有一句俗話說:「未成佛果,先結人緣。」你要想修道成佛,你先得懺悔業障,最主要的是懺悔業障。在《占察善惡業報經》裡,地藏菩薩就告訴我們:『日日如是行懺悔法』。你天天都這樣來懺悔,『勿令懈廢』。如果你要懈怠廢失了,就說明過去沒有善根;如果不懈廢,能夠有這個好因緣修行,那你福報最大了。
我們講福報,在你修行沒障礙,就是最大的福報。不是發財,不是世間的名利。而說你在修行時候,過去的善根很深厚,對於三寶的信念不斷、行不斷,你很容易就證得了。
--夢參老和尚開示
2 years ago | [YT] | 193
View 5 replies
淨觀
精勤持戒要注意在人不見的地方,不是在人前精進,或人前持戒。而是要在獨自一人的時候,一人的地方,精勤持戒。
-- 宣化上人開示
2 years ago | [YT] | 171
View 2 replies
淨觀
一般說的孝養父母,是養他的身體,照顧其衣食住行。佛教所說的孝順,是養他的志,讓他信佛,長養他的善根。「親得離塵垢,子道方成就」。過去大德都能使父母皈依三寶、信佛,乃至父母臨終或祭日,給他們念經迴向。幫助父母解脫輪迴煩惱,畢竟大樂,這是我們最大的孝順,最好的報恩。
--夢參老和尚開示
2 years ago | [YT] | 114
View 1 reply
淨觀
佛在成道之後,到鹿野苑度五比丘,也是坐著跟他們談話,從談說中讓他們懂得道理。明理後,心中才無疑惑,才能按著道理去做。大家學佛法就是要明理去惑,怎樣能使我們明理去惑呢?
說到這裡,就是讓大家明白這個道理,佛為什麽要講經,我們為什麽要聽經?佛說法時,以種種方便善巧來告訴我們,身口意怎樣去做去行。佛親口所宣的戒律,就是指出了我們該做與不該做的。佛悲心流出的戒法,是保護我們的身口意三業清淨,三業清淨不造業,六道輪迴我們就沒有關係。所以一定要懂這個道理。
-- 夢參老和尚開示
2 years ago | [YT] | 135
View 2 replies
Lo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