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琴之森 SEN PIANO 🌲

大家好 歡迎來到 🌲 琴之森 鋼琴工作室 🌲
讓我們一起享受音樂、自由彈唱!
歡迎跟琴之森 鋼琴工作室的雅雅老師學鋼琴、點歌和分享你愛的音樂喔!


🎹 教學特色

⭐ 聽唱讀彈全面開發
⭐ 肢體律動手指建立
⭐ 引導反思活化學習
⭐ 多元曲風即興創作


🎹 教學地點

⭐ 琴之森鋼琴工作室
​ ​ ​ ​ ​ 近捷運景安站、永安市場站和四號公園
​ ​ ​ ​ ​ Yamaha平台鋼琴教學

⭐ 大台北地區到府教學

⭐ 線上視訊教學


🌲 課程諮詢,歡迎填寫表單、加Line或私訊聯繫 🌲


🌲 琴之森 SEN PIANO 🌲

🎹 為什麼要學移調? 三大音樂場景,說給你聽

移調不是古典音樂才需要,是彈任何音樂風格都必備的能力!以下三種常見情境,一學就知道實用:

🎻 1. 古典音樂:不是C大調也難不倒我

古典樂裡很多曲子的調號都包含大量升降記號(♯♭),
作曲家不可能把每一個升降都標在音符旁,
而是靠演奏者解讀調號、熟悉調性、自動轉換音高位置來彈奏

> 沒有移調觀念,看到滿版 ♯♭會直接懷疑人生 😵‍💫
> 有了移調能力,才能真正「無礙地享受音樂」而不是死背而卡關!


🎤 2. 流行音樂:簡譜世界的「 1=E 」是什麼?

在簡譜裡,我們常看到這種標示:

🎵 1 = E ​ 或 ​ 原調:E

意思是這首歌的「 Do / 1 號音 」在 E 音,整首曲子用 E 大調來演奏
所以要能快速反應出 E 大調的 1 2 3 4 5 6 7音是在鍵盤的什麼位置

> 要陪小朋友唱歌、跟朋友合奏、現場轉 Key 唱更高或更低,就需要移調一下
> 女歌轉男key唱 或 男歌轉女key唱、還是要找能男女對唱的 Key,都需要能迅速切換的移調能力唷!


🎷 3. 爵士音樂:拿起 Real Book 就能即興 Jam

爵士樂裡的經典曲集叫 Real Book,
大家會快速翻譜、看和弦,然後說:

「這首 Bb、Tempo 120,來 Jam 一下!」

> 如果你會移調,確定調性+掌握和弦進行,就能加入即興合奏
> 而且大多應徵爵士樂團,都會要求基本至少要熟悉3升3降的音階,或能穩定演奏2升2降的樂曲喔!


✅ 移調,不只是技巧,而是「聽懂、理解、即時彈奏」的能力

不論你喜歡哪一種音樂風格,
移調能力,都是通往自由表達的重要鑰匙 🔑✨



#雅雅老師的鋼琴課#鋼琴教學
#移調練習#移調的重要性#鋼琴教學觀念
#爵士樂入門#流行鋼琴#古典鋼琴 ​ ​ ​ ​ #音樂素養
#部分擷取圖片源自香港簡譜教室
#簡譜書頁圖片取自大陸書店2014最新排行流行樂譜

6 months ago | [YT] | 11

🌲 琴之森 SEN PIANO 🌲

相信許多學琴的孩子與家長,都經歷過如圖中的心情:在大量重複性的練習曲中,練到像在打字,彈琴變成一種機械式的任務,枯燥又乏味

哈農、拜爾、徹爾尼等練習曲的確有其必要性──可能是為了練34指震音、12指擴張,或是特定音域的熟練、節拍協調與音型組合等……但如果學習比重過度集中於練習曲,就好比天天做基礎健身操,卻從沒真正跳過一支能感動人的舞

長期忽略音色變化與情感表達的習慣,會讓學生逐漸將「音樂」視為一項技術任務,而不是一種藝術表達


🎶 為什麼我更重視「演奏曲」的學習?

🔹 聆聽與音色的覺察力
學音樂,最根本是「聽」的能力。這是我喜歡的聲音嗎?這是我想傳達給聽眾的感覺嗎?演奏曲訓練學生打開耳朵,去聽每個音的顏色、濕度、冷暖、形狀與重量…… 這樣的聽覺覺察力,會逐步養成「用耳朵調整手」的能力,讓美的聲音不是靠運氣,而是能被創造出來

🔹 情感表達與想像力的養成
演奏曲常帶有故事性,也有作曲者想傳遞的情感。透過樂句說話、讓每個音符都有生命,學生不只是「彈對」音,而是真正在「說話」、「表達」——音樂,終究是一種語言

🔹 從「彈」走向「演奏」
演奏曲帶來的挑戰不只是技巧的複合應用,還有音樂層次、音色調控、樂句的流動感與整體安排。學生開始學會從「感受」出發,思考如何在琴鍵上說出自己的聲音

🔹 讓音樂回到內心與生活
當曲子有具象的意象,如〈春〉或〈快樂的農夫〉,孩子們能更自然地用身體與心靈去感受音樂。音樂,不再只是練習單元,而是他們生活中能表達情感的方式


🎵 所以,我為什麼強調「演奏曲」的學習?

我希望學生不要在技巧的反覆練習中,磨掉了對音樂的感受力。因為技巧,是為了服務音樂。而當他們能自在地在琴鍵上表達自己、享受聲音,就會建立屬於自己的音樂品味與自信

我相信:音樂不是打字任務,而是一場「心與耳的對話」。我們要學會的,不只是彈對音,而是——練習「聽見」自己彈出的每個聲音,並調整到想要的質感



📷 圖片翻拍自《小乖的人類觀察日記》

#鋼琴學習 #音色表達 #音樂情感 #演奏曲
#鋼琴老師 #琴之森 #音樂教育者 #音樂的力量
#從練習到表現 #學琴不僅是技巧 #自信與音樂
#音樂人生 #慢生活音樂 #心與耳的對話

7 months ago | [YT] | 11

🌲 琴之森 SEN PIANO 🌲

💬 什麼是「移調」呢? 💬

簡單說就是唱卡拉OK 升key、降key 的概念
也就是音樂作品中一整組音高關係的移動
由此可推知音高組合是有其固定的規律的

大家有沒有發現 🌲 琴之森 SEN PIANO 🌲 Youtube 頻道的歌曲,我幾乎都簡化改編為C大調的,但其實跟你聽到原版的key可能不一定相同,但整體聽起來的樣子是相同的,這就是「移調」

一如許多前輩叮嚀的:「不管是什麼樂曲,都得移十二個調來練習。」熟悉調性最快也最實用的方法,就是盡可能地頻繁地作「移調」練習,讓這件事成為自然反應

我從初學幾堂課,就會開始引導學生完成簡單樂曲如🌲 琴之森 SEN PIANO 🌲 示範錄影中《小星星》等小曲的「移調」,讓學生直接跟著錄影練習聽彈記憶,讓調性音感緊密地結合鍵盤位置,孩子能從中快速建立鍵盤熟悉度外,也在為未來各種「調性音樂」的彈奏能力鋪底

因為我們常聽的音樂當中,99% 都是屬於「調性音樂」,也就是各個音在行進中是有固定的主從關係、是有中心取向的音樂。最常見的比如一首曲子結束在哪個音或和弦,聽起來才像是有結束的感覺,而不是好像還沒演奏完,這就是一種對「調性音樂」基本的聽感

進階些的同學,可以 用 🌲 琴之森 SEN PIANO 🌲示範錄影的小曲練習作即席移調:可以在聽了原版音樂後,根據老師錄影C大調的採譜作參考,自己移調彈出原來的旋律嗎? ​ 可以找到自己彈唱的 key 嗎?

從孩子點歌的每首小曲中,我會逐步建立起學生對音高與和弦從屬關係的聽辨和判斷力,從而引導學生自行觀察歸納出其中的規律性,這樣學生往往能越學越快、舉一反三,一次就學會五個或七個調,而且是自己找出來、不用老師一個個教的,且能自由地應用在聽到的歌曲、或任一首樂曲中 🎶


#核心音樂基本能力的建構
#為每個學生作可以長遠學習規劃的地基建造
#才不會越學越有興趣想精進卻敗在基礎功不紮實無法活用

#每次上課12音高移調抽籤好好玩
#隨機指定隨機移調好靈活
#學生也會自己閉眼隨機摸琴鍵來玩移調

#琴之森音樂頻道歡迎點歌
#選曲上可以依據音樂興趣喜好選擇
#或依照鍵盤手指位置來練習
#右手大拇哥在C等於右手在C位置
#在同一鍵盤位置練習不同樂曲可以快速建立手指和鍵盤音高的連結

7 months ago | [YT] | 10

🌲 琴之森 SEN PIANO 🌲

很多小時候學琴多年的成人學生,和小時候學琴如今也帶孩子學琴的家長,大家常常有個痛點:就是遇到很多升降記號的樂曲,會很卡、很想跳過;若是要彈,常常得把升降記號寫到樂曲中,才不會忘記;如果 4 個升降的就很辛苦了,更不用說 5升 5降或 6升降的樂曲了 ……

再往前推:
在彈 24個大小調音階時,可能一下忘了這個要升、那個要降,音階是學一個、又忘一個,不然總是每次都有一兩個音彈錯,然後手指又在音高的不確定性下亂轉而迷失了方向 ...... ​

再往更前面推:
開始出現C大調以外的樂曲,比如一個升記號的G大調、一個降記號的F大調時,孩子會否很容易完全忘記調號的存在呢? ​ 比如F大調的曲子,會完全忘記要降B,把它當作C大調來彈??? 那代表孩子對於調性的認知和反應是沒有的,所以儘管曲子的調號只有一個降記號,也會在整首曲子內反覆忘記,甚或完全忘記 ……


而這些影響深遠的問題核心,
其根本在於沒有建立對 「調性」 的敏感度和即席反應能力啊 ⚓



#升降臨時記號是你害怕的東西嗎
#調號是老會被你忘記的東西嗎
#你覺得哪個音階哪個調對你來說最難呢
#想不想看到密密麻麻的調號依然彈得像C大調一樣行雲流水

7 months ago | [YT] | 10

🌲 琴之森 SEN PIANO 🌲

歡迎來到雅雅老師的🌲 琴之森鋼琴工作室 🌲

話說剛開始是為了讓學生方便複習,因此上傳示範錄影到Youtube(方便反覆播放、還能調整播放速度)、能彈彈真的鋼琴(感受最大幅度的漸強漸弱、感受大鋼琴的觸鍵 (適應習慣比賽檢定的演奏琴、專心上課 (哈哈哈 也不是每個孩子都適合家教/在家上課)等等原因而慢慢長出了工作室現在的模樣

很開心很幸運能和許多學生共享了許多美好的音樂時光,去年端午節時發生了人生第一次車禍,感謝車禍後願意等待我康復和回歸的學生和家長,臥床修養再回歸的我,對於音樂教學有了更深的沉澱和反思,也希望能將全新的我介紹給看見這些文字的你

我是雅雅鋼琴老師,請多多指教 🥰



🎹 教學特色

⭐ 聽唱讀彈全面開發

重視聽音、唱音等音感的培養,以及視譜、視奏能力的運用,以及由此搭建而上的樂理知識建構,如何綜合性地活用到樂曲彈奏中,依據五感的發展先後和其黃金期,以及從感覺動作、知覺想像到認知學習等發展階段循序漸進地,以有趣活潑的方式,帶入音樂語言的世界

⭐ 肢體律動手指建立

回歸音樂聆聽的本質,再從身體感受邁向演奏:從聆聽中建立敏銳的感受力,從肢體感應音樂的脈動、節奏拍長和音色等,從體感上建立起音樂的律動和感知,並以生活化的手指遊戲等方式,找到放鬆支撐的彈奏身體運作:從上身、手臂、手肘、手腕到掌關節和指關節,乃至靈活調度指尖和指腹等,將心中歌唱的旋律彈奏出來

⭐ 引導反思活化學習

從聆賞作業中學會主動聆聽,也進一步養成能夠和音樂、和他人一起演奏的合奏能力,從絕對音感到相對音感,從音程感知中逐步建立起調性及和弦的概念,知其所以然地融會貫通樂理知識,並能夠在樂曲中自然地舉一反三,並且依據每個學生的學習反應和進程,建立起專屬的教材、音樂筆記和練習方法步驟,養成自學和改編等活用的能力

⭐ 多元曲風即興創作

許多學古典後轉爵士的人,常常抓不到 swing feel 的味道,流行鋼琴的簡譜和古典鋼琴的五線譜,我一定得二選一地學精通某一樣才能開始鋼琴之路嗎?其實這些都是被樂譜侷限而縮小了對音樂世界的想像,在我的課堂,古典、流行、爵士等各種節奏律動和曲式都會依據學生的喜好廣泛接觸和搭配學習,掌握相通運用的原理,就能打開對音樂原貌的各種可能性,也從中認識音樂文化的發展淵源,並在逐步基礎的建立引導下,開始即席創作和邁向作曲編曲等可以盡情享受玩音樂的快樂


🎹 教學地點

⭐ 琴之森鋼琴工作室
​ ​ ​ ​ ​ 近捷運景安站、永安市場站和四號公園
​ ​ ​ ​ ​ Yamaha平台鋼琴教學

⭐ 大台北地區到府教學

⭐ 線上視訊教學



​📢 預約課程請先填寫表單,我會盡快與您聯繫
reurl.cc/qGLx40



#中和鋼琴#永和鋼琴
#雅雅老師#琴之森
#感謝爸爸媽媽對孩子教育的支持鼓勵和分享回饋

7 months ago (edited) | [YT] |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