頻道 奇奇另一個頻道 奇奇魔法師
奇奇 kiki
在段位還沒有到一個境界之前 ,許多人會拍超多拍超久 拍得自己超疲憊 最後看著幾百GB的素材,剪不出來 旅遊搞得絕對比上班還累還焦慮
3 days ago (edited) | [YT] | 1
View 0 replies
去年蘋果跟大家說:「打開 EIS,我們就是全世界最穩定的手機。」結果今年馬上變臉:「關掉 EIS,我們才是全世界最清晰的手機。」簡單來講,蘋果的世界觀就是這樣:📌 去年如果你不用 EIS,你只是個不懂手機的傻瓜。📌 今年如果你還在用 EIS,你就是個破壞畫質的外行。這種邏輯聽起來荒謬嗎?不,其實很合理——因為在蘋果宇宙裡,「全世界最強」的定義,永遠取決於 Tim Cook 那天想吹什麼。所以你拍得晃,他說:「開穩定器啊,全世界最穩定!」你嫌畫質爛,他說:「關掉穩定器啊,全世界最清晰!」最後的結論就是:不管你怎麼拍,只有蘋果永遠最對。買到最後不是買相機性能,而是買一套「被蘋果教育的理由」。
3 weeks ago | [YT] | 6
片門全開 / 關EIS / 10BIT 蘋果現在的影片模式,強調「全手動拍攝、關掉防手震(EIS)、支援10BIT色彩」。 問題是,這在安卓或專業相機早就玩十年了。蘋果只是把它包裝成「片門全開」這種高大上的名詞來賣噱頭。 碼率過高 蘋果設計的「130萬碼率」就是讓你覺得像電影機在拍,其實就是吹一個高大尚高不可攀。 三星、高階安卓也有手動模式,但碼率沒必要搞這麼高,實務上用起來更簡單。 三軸穩定器 + 無EIS = 無損畫質 真正拍得銳利、乾淨的,關鍵是拿掉電子防手震(EIS)+上三軸穩定器。 看到有人拍得比你好,99%不是蘋果魔法,而是關掉防手震 + 真正硬件穩定。 Pocket3例子 這台小相機拍出超銳利影片,原因完全跟蘋果這套噱頭一樣:片門全開、關掉EIS、用三軸穩定器、還是一寸感光元件。 蘋果把這套老梗包裝成自己獨創的高大上名詞,所以看起來很神,其實只是行業標準操作。 簡單一句話總結: 蘋果「全手動+關EIS+高碼率+10BIT」只是老梗包裝成噱頭,而真正拍得好,靠的是硬體穩定 + 關掉防手震,不是你以為的「蘋果魔法」
3 weeks ago (edited) | [YT] | 3
這次IPHONE17 把電影機規格做進去了 但卻得到了這些令人感到諷刺的社會現象1. 裝備崇拜 vs. 技能缺席很多人覺得「我買了頂規器材 → 我就自帶專業屬性」。但事實上,電影機的邏輯搬進手機後,要玩到極致還是需要額外配件(3 軸、外錄 SSD、專業 App、調色 workflow)。問題是 80% 的人只停在「買」這一步,卻沒有耐心、金錢或興趣去補上後面的「學」與「玩」。2. 投射虛榮,當作自我價值的延伸他們明明沒用過 ProRes 或外錄,但看到 YouTuber「影視颶風」用 iPhone 拍到電影質感,就會覺得:「你看,我買的 iPhone 也可以做到!」這是一種**「借用他人專業成就來裝點自己」的心理投射,把器材當成自己價值的延伸品。→ 說穿了就是買的是身份認同,不是功能需求**。3. 逃避學習的懶惰,反而自我矮化最諷刺的地方在於:這群人嫌「影片檔太大」,結果開 1080p 甚至 720p 拍。有些還是影視相關產業的人,照理說應該更追求品質,但卻反過來「降規」使用。這其實反映一種 害怕進步成本的懶惰:「我想要專業的榮耀,但我不想承擔專業的代價(時間、硬體、學習)。」→ 結果只會越來越依賴吹噓,而不是靠作品證明。4. 集體自我安慰與「對比型虛榮」當他們跟其他手機用戶相比時,會說:「欸我 iPhone 可以拍電影規格哦!」但當真要進入專業領域,他們馬上縮回去:「哎呀檔案太大了啦,手機就夠了啦。」這種「對上縮、對下吹」的心態,本質上是一種自卑+自大並存的矛盾。總結這心態可悲在於:他們其實有機會透過 iPhone 學到一些專業影像基礎,甚至能跨入更高層次。但大部分人只選擇把規格當作炫耀素材,卻不願意動手實踐。最後就變成「高配低用」,甚至「降規使用」,表面看起來在追趕潮流,內裡卻是空心的虛榮。
3 weeks ago (edited) | [YT] | 2
這三天全網炸鍋的影像技術更新 完全免費 屌打付費
1 month ago | [YT] | 0
現在做自媒體真的超親民,花個六萬出頭,你就能組出跟我同級水準的創作工具,直接拍片、剪輯、接案,甚至正式創業都沒問題!相機設備:CANON R50 機身 + 基本配備:15,000POCKET3:17,000轉接環 EF-RF:1,800SIGMA 17-50 F2.8:6,000→ 相機總額:39,800電腦周邊:二手桌上型電腦 + 3060 顯卡:18,000LG 32 吋曲面螢幕:4,400喇叭 2.1 聲道:1,800→ 電腦周邊總額:24,200整套總金額:64,000 元 ✅重點不是追最貴,而是敢開始動手做。以前可能要花十幾萬才能起步,現在門檻低到連學生都能輕鬆入場。有了這套裝備,你就能立刻開始創作,不用等什麼高階設備或天價器材,六萬多塊就能開啟你的自媒體人生!
1 month ago (edited) | [YT] | 1
以前 INSTA360 的VR影片 丟到威力導演專門處理360的剪輯軟體 畫質損很多 再加上原本就普普通通的畫質 時至今日過了五年 DJI360 的VR剪輯軟體 可以進行多段剪輯 收音也可以直接連進相機 讓我們在編輯VR影片這塊 變得更有動力 也讓大家畫質看到的更好更銳利
1 month ago | [YT] | 1
2025台北國際成人展播放清單來了youtube.com/playlist?list=PLO...
1 month ago | [YT] | 3
DJI360推出的新全景相機雖然軟體不怎好 但是 如果你只是拿來做平面影片 比較沒那麼困難 想當初 讓我爆款的影片就是用360拍的
2 months ago | [YT] | 0
看到大家都沒有把錢領出來花完 就知道沒有相信7/5的末日說https://youtu.be/FvnI8ZzNpSQ
3 months ago | [YT] | 1
Load more
奇奇 kiki
在段位還沒有到一個境界之前 ,許多人會拍超多拍超久 拍得自己超疲憊 最後看著幾百GB的素材,剪不出來 旅遊搞得絕對比上班還累還焦慮
3 days ago (edited) | [YT] | 1
View 0 replies
奇奇 kiki
去年蘋果跟大家說:「打開 EIS,我們就是全世界最穩定的手機。」
結果今年馬上變臉:「關掉 EIS,我們才是全世界最清晰的手機。」
簡單來講,蘋果的世界觀就是這樣:
📌 去年如果你不用 EIS,你只是個不懂手機的傻瓜。
📌 今年如果你還在用 EIS,你就是個破壞畫質的外行。
這種邏輯聽起來荒謬嗎?不,其實很合理——因為在蘋果宇宙裡,「全世界最強」的定義,永遠取決於 Tim Cook 那天想吹什麼。
所以你拍得晃,他說:「開穩定器啊,全世界最穩定!」
你嫌畫質爛,他說:「關掉穩定器啊,全世界最清晰!」
最後的結論就是:不管你怎麼拍,只有蘋果永遠最對。
買到最後不是買相機性能,而是買一套「被蘋果教育的理由」。
3 weeks ago | [YT] | 6
View 0 replies
奇奇 kiki
片門全開 / 關EIS / 10BIT
蘋果現在的影片模式,強調「全手動拍攝、關掉防手震(EIS)、支援10BIT色彩」。
問題是,這在安卓或專業相機早就玩十年了。蘋果只是把它包裝成「片門全開」這種高大上的名詞來賣噱頭。
碼率過高
蘋果設計的「130萬碼率」就是讓你覺得像電影機在拍,其實就是吹一個高大尚高不可攀。
三星、高階安卓也有手動模式,但碼率沒必要搞這麼高,實務上用起來更簡單。
三軸穩定器 + 無EIS = 無損畫質
真正拍得銳利、乾淨的,關鍵是拿掉電子防手震(EIS)+上三軸穩定器。
看到有人拍得比你好,99%不是蘋果魔法,而是關掉防手震 + 真正硬件穩定。
Pocket3例子
這台小相機拍出超銳利影片,原因完全跟蘋果這套噱頭一樣:片門全開、關掉EIS、用三軸穩定器、還是一寸感光元件。
蘋果把這套老梗包裝成自己獨創的高大上名詞,所以看起來很神,其實只是行業標準操作。
簡單一句話總結:
蘋果「全手動+關EIS+高碼率+10BIT」只是老梗包裝成噱頭,而真正拍得好,靠的是硬體穩定 + 關掉防手震,不是你以為的「蘋果魔法」
3 weeks ago (edited) | [YT] | 3
View 0 replies
奇奇 kiki
這次IPHONE17 把電影機規格做進去了 但卻得到了這些令人感到諷刺的社會現象
1. 裝備崇拜 vs. 技能缺席
很多人覺得「我買了頂規器材 → 我就自帶專業屬性」。但事實上,電影機的邏輯搬進手機後,要玩到極致還是需要額外配件(3 軸、外錄 SSD、專業 App、調色 workflow)。
問題是 80% 的人只停在「買」這一步,卻沒有耐心、金錢或興趣去補上後面的「學」與「玩」。
2. 投射虛榮,當作自我價值的延伸
他們明明沒用過 ProRes 或外錄,但看到 YouTuber「影視颶風」用 iPhone 拍到電影質感,就會覺得:
「你看,我買的 iPhone 也可以做到!」
這是一種**「借用他人專業成就來裝點自己」的心理投射,把器材當成自己價值的延伸品。
→ 說穿了就是買的是身份認同,不是功能需求**。
3. 逃避學習的懶惰,反而自我矮化
最諷刺的地方在於:
這群人嫌「影片檔太大」,結果開 1080p 甚至 720p 拍。
有些還是影視相關產業的人,照理說應該更追求品質,但卻反過來「降規」使用。
這其實反映一種 害怕進步成本的懶惰:
「我想要專業的榮耀,但我不想承擔專業的代價(時間、硬體、學習)。」
→ 結果只會越來越依賴吹噓,而不是靠作品證明。
4. 集體自我安慰與「對比型虛榮」
當他們跟其他手機用戶相比時,會說:「欸我 iPhone 可以拍電影規格哦!」
但當真要進入專業領域,他們馬上縮回去:「哎呀檔案太大了啦,手機就夠了啦。」
這種「對上縮、對下吹」的心態,本質上是一種自卑+自大並存的矛盾。
總結
這心態可悲在於:
他們其實有機會透過 iPhone 學到一些專業影像基礎,甚至能跨入更高層次。
但大部分人只選擇把規格當作炫耀素材,卻不願意動手實踐。
最後就變成「高配低用」,甚至「降規使用」,表面看起來在追趕潮流,內裡卻是空心的虛榮。
3 weeks ago (edited) | [YT] | 2
View 0 replies
奇奇 kiki
這三天全網炸鍋的影像技術更新 完全免費 屌打付費
1 month ago | [YT] | 0
View 0 replies
奇奇 kiki
現在做自媒體真的超親民,花個六萬出頭,你就能組出跟我同級水準的創作工具,直接拍片、剪輯、接案,甚至正式創業都沒問題!
相機設備:
CANON R50 機身 + 基本配備:15,000
POCKET3:17,000
轉接環 EF-RF:1,800
SIGMA 17-50 F2.8:6,000
→ 相機總額:39,800
電腦周邊:
二手桌上型電腦 + 3060 顯卡:18,000
LG 32 吋曲面螢幕:4,400
喇叭 2.1 聲道:1,800
→ 電腦周邊總額:24,200
整套總金額:64,000 元 ✅
重點不是追最貴,而是敢開始動手做。以前可能要花十幾萬才能起步,現在門檻低到連學生都能輕鬆入場。
有了這套裝備,你就能立刻開始創作,不用等什麼高階設備或天價器材,六萬多塊就能開啟你的自媒體人生!
1 month ago (edited) | [YT] | 1
View 0 replies
奇奇 kiki
以前 INSTA360 的VR影片 丟到威力導演專門處理360的剪輯軟體 畫質損很多 再加上原本就普普通通的畫質 時至今日過了五年 DJI360 的VR剪輯軟體 可以進行多段剪輯 收音也可以直接連進相機 讓我們在編輯VR影片這塊 變得更有動力 也讓大家畫質看到的更好更銳利
1 month ago | [YT] | 1
View 0 replies
奇奇 kiki
2025台北國際成人展播放清單來了youtube.com/playlist?list=PLO...
1 month ago | [YT] | 3
View 0 replies
奇奇 kiki
DJI360推出的新全景相機雖然軟體不怎好 但是 如果你只是拿來做平面影片 比較沒那麼困難 想當初 讓我爆款的影片就是用360拍的
2 months ago | [YT] | 0
View 0 replies
奇奇 kiki
看到大家都沒有把錢領出來花完 就知道沒有相信7/5的末日說https://youtu.be/FvnI8ZzNpSQ
3 months ago | [YT] | 1
View 0 replies
Lo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