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面面觀

縱觀中國歷史,發現一個規律,「秦王」這個名號,最容易成為皇帝。

據統計,從兩晉到明朝這1500年內,至少有10位「秦王」登基稱帝,其登基的概率,遠遠超過其他同類的王爵稱號。

其中,最著名的秦王莫過於唐太宗李世民,除了他之外,後秦武昭帝姚萇、隋朝第四位皇帝楊浩、吳越忠懿王錢俶等9位皇帝(或國君)在登基之前,也被封為秦王。


實際上,秦王之所以能屢屢坐上寶座,是有原因的。從漢末開始,君主習慣用春秋戰國時期的國名來給親王定名。在傳統意義上,「秦王、晉王、齊王、楚王」四大封號最為尊貴,因為春秋戰國時期,這四個國家都曾是一時之霸主。又因為秦王是最終統一六國的君主,所以,在諸王中,一般以秦王為尊。這就造成了一種結果:

被封為「秦王」的皇子,那麼比太子以外的其他皇子年長,要麼比大多數皇子優秀。當然,這只是普遍的情況,並不絕對。

所以,按照古代「立長立賢」的標準,一旦太子出現意外,「秦王」就占據很大優勢,這就是「秦王」容易得手的原因。

4 years ago | [YT] | 328



@funmandarin1536

不具有代表性。藩王成为皇帝属不正常情况,绝大多数情况都是太子继位,而太子是没有王号的。著名的藩王继位案例,好像只有李世民是秦王。其他案例有:汉文帝-代王,宋徽宗-端王,宋高宗-康王,明成祖-燕王,嘉靖-兴王,崇祯-信王,雍正-雍亲王,等等。

4 years ago | 5  

@harlemlee181

中國歷朝的封王,應該是看地域(國)而非依春秋戰國的強弱來封王吧!!古代的概念是中原由諸多國家組成(秦、齊、晉、魏⋯),在這之上即為天子。且你舉的例子只有李世民較為有名,反而稱晉王的比較容易當天子,司馬氏、楊廣、李治、李存勗、柴榮、趙光義

4 years ago | 16  

@axe3425

秦朝:“虽然我二世而亡,但后世秦王称帝的多呀”

4 years ago | 15  

@xinwen0049liu

汉王虽无为,却有万里江山

4 years ago (edited) | 0

@周先生-x2v

看年代 唐以前 秦王封地關中 那是王霸之基 之後的關中不行了 水土流失 成了窮地

4 years ago | 1

@劉秀-n7b

“晋王”表示不服。

4 years ago | 0

@蔡明璋-j3z

秦王,擒王。嗯,有理

4 years ago | 0

@lsrrr3857

最著名的是秦王嬴政

4 years ago | 1

@大力-w5z

最惨的是晋王 一般都是死的多😁

4 years ago | 1

@petershie8161

燕王表示....還是可以逆天

4 years ago | 0

@董熾

秦川自古帝王鄉~

4 years ago | 0

@GavinSoong3711

朱元璋次子朱樉 40岁被人毒死,羞愧地看了看李世民...... 😅

4 years ago | 1

@一步光年

不是秦王多成皇帝,而是储君多封为秦王。

4 years ago | 0  

@bebebirdb

以後俺孩子就叫秦王了

4 years ago | 0  

@lianglouis9011

明朝好像沒有一個“秦王”成功登基做皇帝吧... 我只知道明朝的“燕王”(朱棣)最強...

4 years ago (edited) | 2  

@micowong9033

秦晋燕最容易出位

4 years ago | 0  

@funmandarin1536

隋朝第四位皇帝,什么鬼?

4 years ago | 1

@Taurineg

共朝第六位皇帝封熊王

4 years ago | 4

@2882-k4b

秦王習近平

4 years ago | 0

@nnelous

不同意耶,被分到秦,秦地貧,哪來尊?下面也有人提到了,晉都比較尊。秦常勝是因為貧而不得不嘗試掠奪。多試多贏囉。中國沿海處較富,不愛打仗,往往只有被打的份。

4 years ago (edited)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