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經孫老師

【將民主視為最高價值的國家必定野蠻無恥】啟蒙主義之後,禮崩樂壞、群氓橫行,群氓的特點是被閹割掉了超越性的信仰,因而將世俗物質世界的規則視為絕對真理。對民主制度價值的過分升華便是一種典型的群氓思維。

群氓將民主制度視為至高之善,這種見識是非常膚淺的。民主制度只是一種工具和方法,而不是原因或目的。民主的原因和前提,在於洞悉人性的普遍之惡,如果不加制衡,則任何等級的人都有欺辱、傾軋他人的可能。這樣的透徹之見,顯然是基督教信仰的珍貴遺產之一。

作為最大的世界性宗教,基督教和其他宗教顯著的區別在於對性惡論和原罪論的堅持。這種堅持在今天看來是明智的。正是持續數千年的這種堅持才衍生出了現代的普遍民主制度(區別於古希臘奴隸制民主制)。

基督教神學家尼布爾(Reinhold Niebuhr)認為,民主制度中的立法、行政、司法三大權力機構都是帶有原罪的機構,因為其參與者都是帶有原罪的人。其中任何一派的罪人獨攬大權之後,必然傾軋欺辱其他的罪人。因此,只有用互相制衡的方法才能最大程度減輕罪人之間相互傾軋的現象。

尼布爾在《道德的人和不道德的社會》當中寫到,「社會一直都是為生存而鬥爭的暴力場合,即自然界中的某種存在」,而宗教的力量則是「產生於個人良知中的敏銳直覺」。政治制度僅僅是一種庸俗的社會工具,它本身並不提供道德價值。它是道德價值帶來的結果而不是原因。只有宗教才能為混亂的世俗政治提供超越性的穩定道德,因此,在世俗的民主制度之上,必須有宗教機構與之形成制衡。

可以說,完整的民主制度,首先應該在民主制和基督教之間保持某種道德張力。但這種必要的道德張力今天還存在嗎?今天的民主制度,顯然是一種無神論的、歷史唯物主義的民主制度。民主制度下的人不再自認為罪人,而是將自己視為完人或聖人。無法被超越性道德約束的民主已然化身為利維坦巨獸,不停地吞噬靈魂、踐踏公義。拋棄基督教神學而專信民主利維坦的國家必然是群氓之國,是野蠻無恥之國。

3 months ago | [YT] | 1,3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