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日本生活了七年,确实深切感受到孙老师帖子中提到的现实:今天的日本社会,越来越多的人缺乏内心的信仰和道德约束,福利制度在被滥用,社会责任感也逐渐减弱。 在基层社会中,一部分人一方面要求减税,另一方面又不断要求提高福利,却很少有人认真思考国家财政的可持续性。这正是帖中所说的“群体的短视与自利”的真实写照。 同时,社会上对于治安恶化、经济下滑的讨论,常常简单地把责任归咎于外国人。但事实上,很多外国人在日本默默从事着辛苦、低薪、无人愿做的工作,严格遵守法律,只为维持生活和在留资格。从官方统计来看,外国人的犯罪率并没有像部分媒体和舆论渲染得那么严重,反而是社会内部自身的问题(如零元购、献忠行为等)愈发凸显。 所以我越来越认同,一个社会的稳定,不能只靠制度和福利保障,更需要每个人内心的信仰、道德约束和自我反思。否则,不论是日本还是其他国家,都难免会走上与中国类似的老路。
3 months ago | 19
孙老师的保守自由主义倾向十分鲜明! 民主小清新们不但在海外华人中,大陆公知中很泛滥,而且在台湾人中非常主流。 民主只是手段,美国宪法中甚至没有出现过民主二字。因为相对于共和,民主更容易成为乌合之众们支持的"合法暴政"!
3 months ago (edited) | 5
阿根廷50年代的佩隆主义就是典型的民主流氓政治,结果就是延续了70年的暴民政治把阿根廷从世界人均最富裕国家拉到亚非拉行列。北边的委内瑞拉同样的路径,不过结果更惨烈。几天委内瑞拉难民潮都是委内瑞拉人自己的选择。
3 months ago | 4
ㄧ語驚醒夢中人,我一直自傲我的國家是民主的,然而從沒想過由於人類原罪本質的不可控,因此產生民主這種制度來制約人性,這種說法完全認同,如今我明白民主制度是工具,如果沒有如基督教教義做為核心價值,容易讓沒有這層理解的人膚淺的以為是民主國家就多偉大
3 months ago | 10
留言區裡,有人發言很可笑,看不懂孫老師的文章內容,民主制度只是一個治理工具,真正的民主,是來自宗教信仰去約束個人行為,有信仰、道德、教條去約束這個<無神論者>的民主制度。 <無神論的民主制度>只是一隻利維坦巨獸,是氓野之流的國家才會支持的。 中共本身就是無神論的政府。
3 months ago | 135
說得好! 當前台灣正面臨此問題,將民主置於至高無上不可撼動的地位,卻未曾想清楚要透過民主達成什麼。 古希臘暴民政治投票處死蘇格拉底,今台灣劣質民主司法迫害押柯文哲取供。歷史不會重複,但會押韻。
3 months ago | 3
人的原罪之一就是人拥有过大权利会欺压别人的这种缺陷,这种缺陷不加以制衡会危害整个社会。提倡良知的如基督教等宗教,是建构制衡这种原罪的基础。看完老师的文章之后有感而发。
3 months ago | 3
我們在天上的父,願主的國降臨,願主的旨意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願世人尊主的名為聖,我們日用的飲食今日賜給我們,免我們的債,如同我們免別人的債,叫我們不陷入試探,救我們脫離那惡者,因為國度權柄榮耀皆歸於主的,直到永遠,奉主耶穌基督得勝之名禱告,阿們
3 months ago | 29
博主看法跟我差不多,幸会幸会。 宗教本质是信仰,是一种超越性的力量。国家和个人一样,只有有信仰,才会变得稳定、平衡和可靠,否则就会走向极端最终物极必反。
2 months ago | 1
說白一點就是,制度只是一個工具,就如同法定貨幣一樣。只要信用評等崩潰,任何事物將陷入危機中,暴亂暴動自然就大量出現。不要把人性想得美好,在人類歷史上,絕大多數時間,人性都是惡的一面最多。😂😂
3 months ago | 19
说的很对,如果只把民主作为最高价值的考量,那么这个社会一定充满了欺骗愚弄,和政治操弄,正是因此,普世价值观中不仅仅只有民主一条,他还有法治,言论自由等等通过这样不同的手段来。共同维护一个公平公正的环境,所以说不是民主解决了一切,而是这种斗争方式解决了一切,如果政府做的不好,那么你就下台,如果你在愚弄百姓,那么就有人发言来指责你,所以我们说看到国外经常会有示威游行,而在国内很多人在嘲笑人家。殊不知这种示威这种斗争的过程,其实才是人家捍卫自己公平公正的社会环境的至关重要的一环
3 months ago | 3
很多民主制的國家,搞到一塌糊塗,比如委内瑞拉之流。民主制度只是手段,不是目的,能否運行良好,實現良政善治,還要看底層的價值和信仰,否則只會淪爲多數人的暴政。現在西方國家的左派,就是打著民主的旗號毀掉民主的基石。
3 months ago | 2
政經孫老師
【將民主視為最高價值的國家必定野蠻無恥】啟蒙主義之後,禮崩樂壞、群氓橫行,群氓的特點是被閹割掉了超越性的信仰,因而將世俗物質世界的規則視為絕對真理。對民主制度價值的過分升華便是一種典型的群氓思維。
群氓將民主制度視為至高之善,這種見識是非常膚淺的。民主制度只是一種工具和方法,而不是原因或目的。民主的原因和前提,在於洞悉人性的普遍之惡,如果不加制衡,則任何等級的人都有欺辱、傾軋他人的可能。這樣的透徹之見,顯然是基督教信仰的珍貴遺產之一。
作為最大的世界性宗教,基督教和其他宗教顯著的區別在於對性惡論和原罪論的堅持。這種堅持在今天看來是明智的。正是持續數千年的這種堅持才衍生出了現代的普遍民主制度(區別於古希臘奴隸制民主制)。
基督教神學家尼布爾(Reinhold Niebuhr)認為,民主制度中的立法、行政、司法三大權力機構都是帶有原罪的機構,因為其參與者都是帶有原罪的人。其中任何一派的罪人獨攬大權之後,必然傾軋欺辱其他的罪人。因此,只有用互相制衡的方法才能最大程度減輕罪人之間相互傾軋的現象。
尼布爾在《道德的人和不道德的社會》當中寫到,「社會一直都是為生存而鬥爭的暴力場合,即自然界中的某種存在」,而宗教的力量則是「產生於個人良知中的敏銳直覺」。政治制度僅僅是一種庸俗的社會工具,它本身並不提供道德價值。它是道德價值帶來的結果而不是原因。只有宗教才能為混亂的世俗政治提供超越性的穩定道德,因此,在世俗的民主制度之上,必須有宗教機構與之形成制衡。
可以說,完整的民主制度,首先應該在民主制和基督教之間保持某種道德張力。但這種必要的道德張力今天還存在嗎?今天的民主制度,顯然是一種無神論的、歷史唯物主義的民主制度。民主制度下的人不再自認為罪人,而是將自己視為完人或聖人。無法被超越性道德約束的民主已然化身為利維坦巨獸,不停地吞噬靈魂、踐踏公義。拋棄基督教神學而專信民主利維坦的國家必然是群氓之國,是野蠻無恥之國。
3 months ago | [YT] | 1,3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