哇賽心理學
未麻是當紅偶像團體成員。後來她告別偶像身分,公司安排她轉型當演員。 . 她一遍遍將周圍人說的「這樣對大家好」、「這樣才會紅」、「這樣才能成功」,重複給自己聽,逼迫自拍了一些不想演的角色,像是被強暴的戲,甚至全裸寫真。 . 粉絲也無法接受她的轉變,指責她變了、背叛了原本的形象。她在自我認同和公司的期待下掙扎。她的心理壓力越來越大,開始懷疑自己到底是誰? . 與此同時,奇怪的事情接連發生:有人收到爆炸信,有人直接被殺害,她卻完全不知道犯人是誰。還有人在網路上用她的名字寫日記,記錄她一天做過的所有事情和內心的想法,彷彿跟自己一樣,但她根本不記得這些事。 . 更讓人不安的是,未麻開始在日常生活中,看到一個穿著她以前偶像服的自己。「她」穿蓬蓬裙、甜甜笑著,在電車站的月台上跳來跳去。作夢內容也與這些有關。 . 不管演員還是偶像,都承載著別人的幻想,沒有人能告訴未麻,真正的她是誰。自我認同的模糊感,讓未麻越來越分不清是幻覺還是現實,有次發現房間有血跡,她卻分不清究竟是在夢裡,還是睡醒了。 -- 《藍色恐懼》是今敏執導的第一部動畫電影。 . 我們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曾經是未麻。當你想改變、想長大、想走另一條路、擺脫一個角色時,他們卻試圖用過去的標籤留住你。 . 例如:想換成自己喜歡的穿衣風格,朋友卻說:「這根本不適合你,你就穿以前那樣就好了啊。」;你決心疏離狐朋狗友,嘗試重新拿起課本讀書,他們卻說:「你背叛了大家」;你曾是班上的乖學生、是父母期待的貼心孩子,但你知道那不是你全部,當你想放下的時候,別人卻說:「你怎麼變了?」 . 我們都曾試圖扮演一個讓別人滿意的樣子。當你想掙脫時,最難的除了別人的話語,連你自己也不確定,什麼樣的自己,才是真的。 . 《藍色恐懼》沒有給你正確答案。但它陪你坐在那個混亂的時刻,告訴你:你不孤單。那份想要改變的渴望,是真實的。那份不被理解的痛苦,也是真實的。 . 最後一幕,未麻準備搭車離去之際,她隔著後視鏡露出笑容,輕聲的對自己說:「我,才是真的。」 . *本文摘錄編寫自「哇宅心追劇ep08|人人都需逃避現實:解析今敏的造夢世界」節目內容。主談人:心理師Nana、黃伯穎 精神科主治醫師(收聽👉)https://www.youtube.com/watch?v=sDcZU...
1 week ago | [YT] | 163
哇賽心理學
未麻是當紅偶像團體成員。後來她告別偶像身分,公司安排她轉型當演員。
.
她一遍遍將周圍人說的「這樣對大家好」、「這樣才會紅」、「這樣才能成功」,重複給自己聽,逼迫自拍了一些不想演的角色,像是被強暴的戲,甚至全裸寫真。
.
粉絲也無法接受她的轉變,指責她變了、背叛了原本的形象。她在自我認同和公司的期待下掙扎。她的心理壓力越來越大,開始懷疑自己到底是誰?
.
與此同時,奇怪的事情接連發生:有人收到爆炸信,有人直接被殺害,她卻完全不知道犯人是誰。還有人在網路上用她的名字寫日記,記錄她一天做過的所有事情和內心的想法,彷彿跟自己一樣,但她根本不記得這些事。
.
更讓人不安的是,未麻開始在日常生活中,看到一個穿著她以前偶像服的自己。「她」穿蓬蓬裙、甜甜笑著,在電車站的月台上跳來跳去。作夢內容也與這些有關。
.
不管演員還是偶像,都承載著別人的幻想,沒有人能告訴未麻,真正的她是誰。自我認同的模糊感,讓未麻越來越分不清是幻覺還是現實,有次發現房間有血跡,她卻分不清究竟是在夢裡,還是睡醒了。
--
《藍色恐懼》是今敏執導的第一部動畫電影。
.
我們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曾經是未麻。當你想改變、想長大、想走另一條路、擺脫一個角色時,他們卻試圖用過去的標籤留住你。
.
例如:想換成自己喜歡的穿衣風格,朋友卻說:「這根本不適合你,你就穿以前那樣就好了啊。」;你決心疏離狐朋狗友,嘗試重新拿起課本讀書,他們卻說:「你背叛了大家」;你曾是班上的乖學生、是父母期待的貼心孩子,但你知道那不是你全部,當你想放下的時候,別人卻說:「你怎麼變了?」
.
我們都曾試圖扮演一個讓別人滿意的樣子。當你想掙脫時,最難的除了別人的話語,連你自己也不確定,什麼樣的自己,才是真的。
.
《藍色恐懼》沒有給你正確答案。但它陪你坐在那個混亂的時刻,告訴你:你不孤單。那份想要改變的渴望,是真實的。那份不被理解的痛苦,也是真實的。
.
最後一幕,未麻準備搭車離去之際,她隔著後視鏡露出笑容,輕聲的對自己說:「我,才是真的。」
.
*本文摘錄編寫自「哇宅心追劇ep08|人人都需逃避現實:解析今敏的造夢世界」節目內容。
主談人:心理師Nana、黃伯穎 精神科主治醫師
(收聽👉)https://www.youtube.com/watch?v=sDcZU...
1 week ago | [YT] | 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