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爷故事

“小政府”经常是个备受推崇的概念。特别是川普和马斯克打着清除腐败的旗号在美国发动美式文革,大裁政府职员之后。很多人不明就里,更加推崇——虽然川马至今也没有揪出一个所谓的腐败官员上法庭。大部分人推崇的原因也好理解,十羊九牧不是好事。但是小政府真的是越小越好吗?这不见得——满清就是极致小政府。一个县的正式编制只有县令、典史、县丞、主簿几个官员,还有一些衙役,非常少。大部分满清县令,一个人身兼行政、财政、司法、治安、科考、兵役、税收、民政等职能……现代一个县100多个部门的职能基本就集中县令一个人身上。

但是县令一个人就是三头六臂,他也肯定干不了这么多事,所以每一个县令都必须组建庞大的师爷团队和编外衙役来干活。朝廷给的工资不包括这些编外人员,怎么办?那当然是羊毛出在羊身上,各种捞钱。不捞钱根本养不起这堆人。满清广东南海县县令杜凤治,他留下了一本几百万字的日记,详细记载了自己的团队,他一个人要养100多号编外人员。这些人一年光工资就要6000两白银,他的县令薪水根本不够,那只能想法设法公开的捞啊。

所以满清的基层政府名义上编制几个人,但实际上一点都不小,百姓在这些编外人员的敲骨吸髓之下,负担更加沉重,公共服务也糟糕至极。

现代社会的发展,不管是东西方,政府的职能都已经规范化,其运作需要的基本部门,一定数量的居民对应的公务工作量那是确定的。所以公务人员的编制,应该是由立法机构通过公开程序来确定,其变更也应该有立法机构按程序进行,不能由行政命令随意变更。防止人浮于事,机构臃肿,定期进行裁汰是很有必要的,但不是挥刀乱砍,更不能借此进行党派清洗,要确保基本的公共服务能有有效执行。

而且,在民主制度下,行政高级官员需要周期性的选举确定,确保权力轮换。但是基层服务性质的公务员,却需要独立和稳定。这些人是政府运作的基石,要确保公共服务的连续性和一致性,他不能三五年就换。更不能由官员随意任命——那样不就是派系和私人势力了吗。权力只对来源负责。

所以一个政府到底是大是小,不能一概而论,要根据一个国家、一个地方具体情况而定,而且要以法治的程序进行变更,绝不能以文革的手段裁撤机构和人员。毛泽东发动文革砸烂公检法,以革委会替代政府,是为了人民吗?人民又得了什么好处?习近平搞了十几年反腐,打了那么多的老虎,他是为了人民福祉吗?那不都是为了皇权永固的野心嘛。

1 month ago (edited) | [YT] | 1,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