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师父教防身
【紹興】今天我出鏡 | 莫毅挺:“技能點滿格” 的全能民警 7月22日下午2點,烈日當頭,皂李湖水上技能培訓基地,紹興市上虞區巡特警大隊水上應急救援隊的隊員們正在進行水上救援訓練,湖面上漂浮著模擬救援目標的橙色浮標,在強光下格外刺眼。身穿作訓服、理著板寸頭的莫毅挺站在衝鋒舟的船頭,手裏高高舉著碼錶,緊緊盯著正在水中進行橫渡救援演練的隊員們,“還有30秒,注意保持浮力!” 莫毅挺是紹興市公安局上虞區分局巡特警大隊的一名民警。警隊裏,不論年齡,大夥都愛喊莫毅挺一聲“莫叔叔”。不過,他的“稱呼”可不止這一個:防溺水主播、警犬訓導員、“清蜂俠”、警務實戰教官、戶外救援隊員……就像隊友們常打趣的:“好像就沒有莫叔叔不會的!” 軍營歲月:煉就不服輸的“鋼鐵筋骨” 1994年,19歲的莫毅挺投身軍營,成為陸軍船艇部隊的一員。剛登上船時,這個在鄉村長大的小夥子對大海的浪漫想像,很快就被翻江倒海的眩暈感擊碎。一望無際的大海中,海浪像只無形的大手,把艦艇拋上拋下,他趴在船舷邊吐得昏天黑地。莫毅挺明白:暈船這關過不去,就算不上真正的艦艇兵。 為了讓自己儘快適應海上的生活,他把自己反鎖在滿是油煙、高溫嘈雜的機艙裏,為了方便,還在脖子上掛了一個小桶。有次戰友推門進來進行例行檢修,看見他的臉色比暈船時還要難看,忙要拉他出去,莫毅挺擺擺手:“我多適應會兒,下次出海就不暈了。” 就這樣,他在油煙艙裏“熬”了整整兩個月,再隨船出海時,即使遇到九級風浪,艦艇像片葉子似的在浪裏打滾,他也能穩穩地蹲在機電艙裏,戴著油污的手套檢修管路。 正是骨子裏刻下的不服輸的韌勁,化作了他一身過硬的本領。他永遠像當年在機艙裏打磨耐力那樣,把每一項本領都練到極致。 特警生涯:甘當傳幫帶的“全能教官” 2013年,有兩小夥子在曹娥江遊野泳,其中一個溺亡,在水裏找不見人。莫毅挺出警時,另一個小夥跪在他面前哭喊著求他幫忙找人。那時,上虞還沒有專業的打撈隊,只能去求助漁民。“當時,我就想要成立上虞自己的水上救援隊。” 等到2022年7月,上虞巡特警大隊終於有了自己的水上應急救援隊。組建之初,莫毅挺加班加點對警員游泳技能進行排摸,並聯合水上派出所等警種,對接民間救援組織開展訓練,讓隊伍實現“共用共訓、各有所長、一員多能”。在救援隊工作常態化後,他帶隊至曹娥江、白馬湖、皂李湖等水域開展舟艇操作、翻船自救、槳板救生、衝鋒舟救生等實戰科目訓練。在莫毅挺和隊員們的努力下,這支“召之即來、來之能戰”的閃電救援隊伍,在一次次實戰中積累經驗,應對強對流氣候、汛期災害天氣等應急救援能力越來越強。 而這種幹一行精一行的勁頭,同樣體現在警犬訓練中。作為警犬訓練的職能擔當,莫毅挺在訓練基地裏總是“晴天一身汗,整天一身毛”。為了讓這些特殊的“公務員”在實戰中發揮最大作用,他帶著隊員逐只制定“一犬一方案”,根據每只警犬的性格和體能特點定向培養搜捕、搜救等實戰能力。訓練中摔傷、咬傷是常有之事,他從不放在心上,還總笑稱,身上的傷疤是“榮譽的勳章”。 槍械拆解、長跑越野、泅渡攀爬、摩托車駕駛……為啥“莫叔叔”會的那麼多?“因為喜歡!”但莫毅挺從來不私藏這些警務技能,他曾在20天時間裏,帶領團隊開展突擊培訓,在射擊、警務技能等障礙專案中,斬獲團隊全市第二名的好成績。 “師父是個狠人。”作為莫毅挺的徒弟,陳慧斌提到這個忙到“起飛”的師父時總帶著敬佩,“他每天5點起床跑步鍛煉,休假時,也不忘拉上隊員加練,他說‘體能這東西,一天不練就退步’。”更讓陳慧斌佩服的是師父對細節的較真。“每次接到進校園、進社區開講座的任務,師父都要把之前的PPT推翻重來,說給孩子講和給大人講,得用兩副‘藥方’。生怕哪句話沒說到,就可能少救一個人。” 閒暇時光:化身守護民生的“志願先鋒” 夜幕降臨,忙碌了一天的莫毅挺依舊閑不下來。城南某社區的陽臺角落,不知何時竟“長”出了一個燈籠大小的馬蜂窩。接到消息後,莫毅挺立刻和隊員們穿上防蜂服,帶著專業工具迅速上門處置。抵達現場後,莫毅挺一手握著噴水壺,一手拿著冷凍液,徑直沖到陽臺上。他先是用噴水壺將整個蜂巢徹底淋濕,“這麼做是為了讓蜂巢週邊的馬蜂也鑽進巢穴裏。”等周邊“站崗”的馬蜂都回到巢中,莫毅挺立刻將冷凍液對著馬蜂窩的洞口猛噴一通。處理完畢後,他用兜網將整個馬蜂窩完整摘下,牢牢兜住。為了防止還有殘留的馬蜂,莫毅挺最後又用火槍對馬蜂窩周圍進行了一番“掃射”。“蜂窩必須在晚上清除,要是白天摘了蜂窩,晚上回來的馬蜂會無差別攻擊附近居民。所以得等晚上所有馬蜂都回窩了,才能一網打盡。” 當然,不是每次除蜂都這麼順利的。一次摘除任務中,因懸架操作困難,莫毅挺不留意,將下巴貼近防護面罩,不慎被馬蜂刺傷,身經百戰的他身上起了大片疹子,20分鐘後呼吸困難,血壓下降,出現休克反應。幸虧隊友及時送醫救治,才在那次過敏反應中逃過一劫。 而救援摔落山澗驢友,地毯式搜深山老林……對莫毅挺來說也是家常便飯。莫毅挺和救援隊的兄弟們總能第一時間趕赴現場。 2011年6月18日,上虞區紅十字戶外救援隊接到區公安分局聯動警情,黑龍潭一名驢友摔落山澗受了傷,隊友報警需專業救援。事發地位於四明山南麓,山勢陡峭,山澗飛瀑流泉、幽谷深潭,地勢很是複雜,救援相當有難度,老莫獲悉情況後,立即參與此次救援。“搜救過程中,上崖頂、穿水簾、過石墩,考驗的是救援隊員的毅力;救援時,橫切、上升、下降、平渡,檢驗的是隊友們的技能;下山時,大夥雖吃了不少‘屁降’,但始終沒讓傷者有大的顛簸。”老莫事後回憶道。因救援及時,受傷驢友經送醫搶救後無生命危險。這場梅雨季的山地救援,在眾人的共同努力下,有驚無險! 孫海燕
1 month ago | [YT] | 0
张师父教防身
【紹興】今天我出鏡 | 莫毅挺:“技能點滿格” 的全能民警
7月22日下午2點,烈日當頭,皂李湖水上技能培訓基地,紹興市上虞區巡特警大隊水上應急救援隊的隊員們正在進行水上救援訓練,湖面上漂浮著模擬救援目標的橙色浮標,在強光下格外刺眼。身穿作訓服、理著板寸頭的莫毅挺站在衝鋒舟的船頭,手裏高高舉著碼錶,緊緊盯著正在水中進行橫渡救援演練的隊員們,“還有30秒,注意保持浮力!”
莫毅挺是紹興市公安局上虞區分局巡特警大隊的一名民警。警隊裏,不論年齡,大夥都愛喊莫毅挺一聲“莫叔叔”。不過,他的“稱呼”可不止這一個:防溺水主播、警犬訓導員、“清蜂俠”、警務實戰教官、戶外救援隊員……就像隊友們常打趣的:“好像就沒有莫叔叔不會的!”
軍營歲月:煉就不服輸的“鋼鐵筋骨”
1994年,19歲的莫毅挺投身軍營,成為陸軍船艇部隊的一員。剛登上船時,這個在鄉村長大的小夥子對大海的浪漫想像,很快就被翻江倒海的眩暈感擊碎。一望無際的大海中,海浪像只無形的大手,把艦艇拋上拋下,他趴在船舷邊吐得昏天黑地。莫毅挺明白:暈船這關過不去,就算不上真正的艦艇兵。
為了讓自己儘快適應海上的生活,他把自己反鎖在滿是油煙、高溫嘈雜的機艙裏,為了方便,還在脖子上掛了一個小桶。有次戰友推門進來進行例行檢修,看見他的臉色比暈船時還要難看,忙要拉他出去,莫毅挺擺擺手:“我多適應會兒,下次出海就不暈了。” 就這樣,他在油煙艙裏“熬”了整整兩個月,再隨船出海時,即使遇到九級風浪,艦艇像片葉子似的在浪裏打滾,他也能穩穩地蹲在機電艙裏,戴著油污的手套檢修管路。
正是骨子裏刻下的不服輸的韌勁,化作了他一身過硬的本領。他永遠像當年在機艙裏打磨耐力那樣,把每一項本領都練到極致。
特警生涯:甘當傳幫帶的“全能教官”
2013年,有兩小夥子在曹娥江遊野泳,其中一個溺亡,在水裏找不見人。莫毅挺出警時,另一個小夥跪在他面前哭喊著求他幫忙找人。那時,上虞還沒有專業的打撈隊,只能去求助漁民。“當時,我就想要成立上虞自己的水上救援隊。”
等到2022年7月,上虞巡特警大隊終於有了自己的水上應急救援隊。組建之初,莫毅挺加班加點對警員游泳技能進行排摸,並聯合水上派出所等警種,對接民間救援組織開展訓練,讓隊伍實現“共用共訓、各有所長、一員多能”。在救援隊工作常態化後,他帶隊至曹娥江、白馬湖、皂李湖等水域開展舟艇操作、翻船自救、槳板救生、衝鋒舟救生等實戰科目訓練。在莫毅挺和隊員們的努力下,這支“召之即來、來之能戰”的閃電救援隊伍,在一次次實戰中積累經驗,應對強對流氣候、汛期災害天氣等應急救援能力越來越強。
而這種幹一行精一行的勁頭,同樣體現在警犬訓練中。作為警犬訓練的職能擔當,莫毅挺在訓練基地裏總是“晴天一身汗,整天一身毛”。為了讓這些特殊的“公務員”在實戰中發揮最大作用,他帶著隊員逐只制定“一犬一方案”,根據每只警犬的性格和體能特點定向培養搜捕、搜救等實戰能力。訓練中摔傷、咬傷是常有之事,他從不放在心上,還總笑稱,身上的傷疤是“榮譽的勳章”。
槍械拆解、長跑越野、泅渡攀爬、摩托車駕駛……為啥“莫叔叔”會的那麼多?“因為喜歡!”但莫毅挺從來不私藏這些警務技能,他曾在20天時間裏,帶領團隊開展突擊培訓,在射擊、警務技能等障礙專案中,斬獲團隊全市第二名的好成績。
“師父是個狠人。”作為莫毅挺的徒弟,陳慧斌提到這個忙到“起飛”的師父時總帶著敬佩,“他每天5點起床跑步鍛煉,休假時,也不忘拉上隊員加練,他說‘體能這東西,一天不練就退步’。”更讓陳慧斌佩服的是師父對細節的較真。“每次接到進校園、進社區開講座的任務,師父都要把之前的PPT推翻重來,說給孩子講和給大人講,得用兩副‘藥方’。生怕哪句話沒說到,就可能少救一個人。”
閒暇時光:化身守護民生的“志願先鋒”
夜幕降臨,忙碌了一天的莫毅挺依舊閑不下來。城南某社區的陽臺角落,不知何時竟“長”出了一個燈籠大小的馬蜂窩。接到消息後,莫毅挺立刻和隊員們穿上防蜂服,帶著專業工具迅速上門處置。抵達現場後,莫毅挺一手握著噴水壺,一手拿著冷凍液,徑直沖到陽臺上。他先是用噴水壺將整個蜂巢徹底淋濕,“這麼做是為了讓蜂巢週邊的馬蜂也鑽進巢穴裏。”等周邊“站崗”的馬蜂都回到巢中,莫毅挺立刻將冷凍液對著馬蜂窩的洞口猛噴一通。處理完畢後,他用兜網將整個馬蜂窩完整摘下,牢牢兜住。為了防止還有殘留的馬蜂,莫毅挺最後又用火槍對馬蜂窩周圍進行了一番“掃射”。“蜂窩必須在晚上清除,要是白天摘了蜂窩,晚上回來的馬蜂會無差別攻擊附近居民。所以得等晚上所有馬蜂都回窩了,才能一網打盡。”
當然,不是每次除蜂都這麼順利的。一次摘除任務中,因懸架操作困難,莫毅挺不留意,將下巴貼近防護面罩,不慎被馬蜂刺傷,身經百戰的他身上起了大片疹子,20分鐘後呼吸困難,血壓下降,出現休克反應。幸虧隊友及時送醫救治,才在那次過敏反應中逃過一劫。
而救援摔落山澗驢友,地毯式搜深山老林……對莫毅挺來說也是家常便飯。莫毅挺和救援隊的兄弟們總能第一時間趕赴現場。
2011年6月18日,上虞區紅十字戶外救援隊接到區公安分局聯動警情,黑龍潭一名驢友摔落山澗受了傷,隊友報警需專業救援。事發地位於四明山南麓,山勢陡峭,山澗飛瀑流泉、幽谷深潭,地勢很是複雜,救援相當有難度,老莫獲悉情況後,立即參與此次救援。“搜救過程中,上崖頂、穿水簾、過石墩,考驗的是救援隊員的毅力;救援時,橫切、上升、下降、平渡,檢驗的是隊友們的技能;下山時,大夥雖吃了不少‘屁降’,但始終沒讓傷者有大的顛簸。”老莫事後回憶道。因救援及時,受傷驢友經送醫搶救後無生命危險。這場梅雨季的山地救援,在眾人的共同努力下,有驚無險!
孫海燕
1 month ago | [YT]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