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ldr: 1) 要落地生根,不要忘記祖先/自己當初為甚麼要逃離中國。 2) 中國其實不是那麼厲害,很多問題只是被掩蓋了而已。 3) 中國的進步令人難忘是因為由零開始反差大,令人忘記了那個零是誰的錯。
1 week ago (edited) | 274
慶幸生在民主自由的台灣,雖然我們有內部問題待解也有恐怖的鄰居,但相信我們有智慧逐一克服,我們充分展示只用不到50年的時間就和平從威權黨國一家走到民主憲政,並以活潑中小企業結合學術研究創造半導體產業供應鏈及許多隱形產業關鍵研發,台灣加油!華人是勤奮聰明的族群!
6 days ago | 40
我認為一個社會是否公平的標準是一個人工作就可以養活一家4口人.也许不能富足,但溫飽無憂.我住美國40年這40年靠我一個機械員的工資.送兒子進大學.我有房有車退休了有退休金及社福金.安養有保障,如果80%的中國人都和我一般水平.那國家不用航母也可自豪驕傲了。
6 days ago | 64
文章犀利點出許多海外華人對中國民族主義的盲目崇拜,既諷刺又真實。 在自由世界生活享福,卻替極權體制搖旗吶喊,實在諷刺。 真正值得驕傲的,是那些在自由環境中靠實力發光的華人,而不是一個怕表情包的政權。 清醒,比驕傲更重要。
1 week ago | 75
中国大陆年轻人都处在12小时以上的超负荷工作模式,而且大多数是劳务派遣合作方式(没有社保,没有其他福利),他们别无选择,这就是中国大陆的现实情况,中国政府对此视而不见,企图以廉价的劳动力争夺世界市场份额,这是已经存在多年的现实情况。
1 week ago | 52
我一直以為,部份新加坡和東南亞華人為中國的崛起唱和或感到驕傲(血源上的祖國),是我偏見!這篇文章完全契合了我的想法,很難想像一位來自東歐的朋友可以對中國的觀察和其崛起的歷史有如此深刻的觀察與洞悉! 我個人認為,中國所構築的「中國夢」,對這個現象影響很大!其實,這種內心仰望中國的現象,不會出現在較早期移居東南亞華人身上,因為因貧窮而移居、因戰亂而移居、因受不了迫害而移居,大家的反應程度都不一樣!悲傷的是,這種崇中心態,發生在年輕的一代身上!這篇文章的確,當頭棒喝! 台灣也有這種現象,並且20-45歲跟45歲以上,對中國有崇拜心理的原因,也有不同!
1 week ago | 39
拜託,請不要再說什麼新加坡跟台灣的中國人 新加坡人就是新加坡人,台灣人就是台灣人,你講華人我們就算認了,但不要上升到國籍,台灣沒有中國人在科技行業工作的,因為那是敏感資訊工作
1 week ago | 141
美国人均GDP的一半?太抬举中国了,美国2024年人均GDP超过8万美元,中国只有1万2,还是统计局美化过的数据!
1 week ago | 25
可以講華裔,但新加坡人是新加坡人、台灣人是台灣人,中國在全世界是被很多人唾棄的名詞,沒有人想沾上邊
1 week ago (edited) | 48
悉尼奶爸 Sydney DaDDy 雪梨奶爸
淡马锡前执行长,李显龙妻子何晶不仅仅转发了强烈批评习近平的两个帖子,其实还转发点赞了 @critical.spectator 的另外很多反共贴,其中最辱习辱华最杀人诛心的是我昨晚直播里提到的这篇:
“二十一世纪是华人世纪,但不是在中国的华人”
翻译如下(转载请注明出处):
我在Facebook上最喜爱的关注者中,有一些是“中国战狼”,因此我决定专门为他们写一篇特别的帖子🙂。
我完全理解中国人民对国家崛起感到的满足感,但我必须说,我发现许多新加坡人也因此感到自豪,这种由对大陆的某种扭曲的民族主义归属感驱动的情绪,颇为滑稽。
考虑到你们已经生活在世界上最优秀的国家之一,我不确定你们试图弥补什么。为一个由无能、偏执的老年人统治的极权共产政权摇旗呐喊,这种行为相当不理性,甚至可以说是降格以求。
更令人惊讶的是,你们的祖先曾乘船逃离苦难的大陆,前往英国殖民地寻求更好的生活。即使在今天,你们仍享有比中国大陆更优越的生活条件、更高的繁荣和更多的自由。
有成千上万成功的大陆人正在逃往新加坡,以摆脱政治局的控制,这并非没有原因。
🔴 这也是为什么早些年被预测为“中国世纪”的21世纪,实际上并不会在中国实现的原因之一。
生活和工作在海外的中国人已经在书写历史,而无需党政机构的干预。
在台湾、新加坡或美国等地的中国工程师是世界上最优秀的。事实上,在某些领域——比如半导体——人类几乎无法离开他们(例如台积电)。
我认为,全球最成功的两家芯片设计公司——英伟达和AMD的首席执行官都是华裔,这并非巧合(实际上,这两人还是亲戚)。
🔴 在全球有如此多的中国人取得成功的情况下,我们究竟为何要庆祝一个盗窃、侵略、操纵的政权?这个政权如此不安全,以至于需要审查小熊维尼的表情包,并因专家揭示国内经济真相而将其监禁。
是的,中国在过去40年取得了许多成就——这是在开放边界,引入外国投资和知识之后。
中国独立时甚至无法自给自足(这也是为什么今天有这么多中国人生活在新加坡的主要原因之一🙂)。
像所有从计划经济转向自由市场经济的国家一样,中国享受了经济趋同的效应,迅速赶上了世界。
在某些方面,中国处于领先地位,尤其是在没有传统系统阻碍新技术采用的领域。这也是为什么中国从现金支付直接跳跃到移动支付超级应用的原因。
但作为来自后共产主义东欧的人,我可以告诉你,这种经历与我自己的并无太大不同。
2008年我首次前往西欧时,惊讶地发现那里的互联网银行服务发展滞后,大多数商店无法使用国际信用卡,互联网接入既慢又昂贵,而且还有数据限制。
今天,我们甚至拥有比德国更好的道路和更准时的火车。但仅仅因为我们享受了以前没有的东西,并不意味着我们在整体上更先进,作为一个国家也并不一定更富裕。现代中国也是如此。
对中国的新型地铁系统、高速铁路(完全使用外国技术建造)、机场和闪亮的摩天大楼感到惊叹是可以理解的。
但这不应让你忽视这样一个现实:中国的经济产出仍仅与马来西亚相当(按名义人均GDP计算)。它落后于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甚至土耳其。事实上,它仍低于全球人均GDP的平均水平(即使差距不大)。
几个地区的财富集中掩盖了数亿生活在小城市和农村地区人们的持续困境。这也掩盖了失业问题、房地产市场的崩溃、威胁数百万就业岗位的制造业产能过剩以及即将到来的人口崩溃(中国劳动力已经开始减少)。
尽管中国取得了令人印象深刻的增长,但我认为我们无法指出任何一个在全球范围内使用的新发展或技术发明是“防火长城”内构思的。
当然,即使在盲目的独裁统治下,中国人也非常勤奋,因此一些公司在全球表现良好——比如比亚迪或字节跳动的TikTok(尽管最初是由……旧金山的中国开发者构思的)。
🔴 那么,我们究竟应该为何而赞美大陆?
因为它在一个拥有庞大制造业部门、资源丰富和廉价劳动力的国家有效部署了外国技术?我们需要有一个比例感。
中国的进步令人印象深刻,因为它是从零开始的。但这个“零”也是它自己的过错——包括无能的领导层,其心态与习近平类似。
考虑到他和他的亲信已经被迫编造增长和失业数据,而国家即将在达到美国人均GDP的一半之前迅速老龄化,“中国世纪”不会在中国实现,而最多只会在最聪明的中国人已经逃离到的地方实现。
包括新加坡。这是值得自豪的事情。
1 week ago (edited) | [YT] | 1,7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