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C News 中文
作為一種以腦部過於活躍、注意力難以集中為主要特徵的心理障礙,ADHD出人意料地成為了中國Z世代之間流行的標簽。ADHD全名為「注意力不足過動症」或「注意缺陷多動障礙」,常見於青少年,年幼時即可通過醫療手段確診並加以矯正。但離開病理化的背景,它如今更多成為中國網民躺平、摸魚、反對內捲、追求獨立個性自我的一個連鎖詞匯。在小紅書上,ADHD直接相關的帖子有兩百多萬條,相關聯的帖子還包括「ADHD自救」,「ADHD症狀」,「ADHD調整」等,分別都有數十萬條帖。一些博主開始自發科普ADHD,從臨床表現到用藥都有詳細介紹。ADHD和在中國此前流行起來的MBTI16型人格測試類似——這是一種心理分類分析法,在過去幾年裡,從韓國到中國,很多Z世代年輕人都將其放入自己的社交媒體個人檔案。「ADHD」這個心理障礙被抽象簡化為一個名詞,在眾多社媒博主的影響下躋身其中,成為了一個流行的自我介紹詞匯。閱讀全文:bbc.in/4nKnXKy
1 month ago | [YT] | 1,404
BBC News 中文
作為一種以腦部過於活躍、注意力難以集中為主要特徵的心理障礙,ADHD出人意料地成為了中國Z世代之間流行的標簽。
ADHD全名為「注意力不足過動症」或「注意缺陷多動障礙」,常見於青少年,年幼時即可通過醫療手段確診並加以矯正。但離開病理化的背景,它如今更多成為中國網民躺平、摸魚、反對內捲、追求獨立個性自我的一個連鎖詞匯。
在小紅書上,ADHD直接相關的帖子有兩百多萬條,相關聯的帖子還包括「ADHD自救」,「ADHD症狀」,「ADHD調整」等,分別都有數十萬條帖。一些博主開始自發科普ADHD,從臨床表現到用藥都有詳細介紹。
ADHD和在中國此前流行起來的MBTI16型人格測試類似——這是一種心理分類分析法,在過去幾年裡,從韓國到中國,很多Z世代年輕人都將其放入自己的社交媒體個人檔案。「ADHD」這個心理障礙被抽象簡化為一個名詞,在眾多社媒博主的影響下躋身其中,成為了一個流行的自我介紹詞匯。
閱讀全文:bbc.in/4nKnXKy
1 month ago | [YT] | 1,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