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霆 Cincai Talk

自2023年10月以巴冲突爆发以来,我国政府与企业前前后后已经为巴勒斯坦捐助至少两亿令吉。这并不是沙巴行动党副部长陈泓缣所说的“一亿令吉”。

陈泓缣说,首相安华这样做,是“搞外交,也是争取马来选票”。

我对这番话,有一些不同的看法。

首先,所谓“搞外交”,真的是这样吗?

我国拿出两亿令吉捐助巴勒斯坦,表面上是人道关怀,但在国际政治上,却得罪了美国和西方国家。我们可别忘了美国是我国主要出口国之一。

说实在的,这样的外交,到底是为了提升马来西亚的国际形象,还是为了在伊斯兰世界讨好某些盟友?土耳其?

再者,说这是“为了争取马来选票”吗?那效果呢?

去年政府宣布捐出一亿令吉援助巴勒斯坦后,马来选票有因此回流到团结政府吗?

显然没有。如果有的话,今年不会再捐一亿,也不会持续操作这课题。

事实上,如今政府依然面临马来选民信任不足的问题,于是,只能继续以“援巴”来表达政治立场。

从这个角度看,马来选票的确值钱,一亿令吉一张“象征性支持”。

但我们回头看看,华人选票呢?

对团结政府来说,华人选票似乎“袋袋平安”,早已在口袋里。

别说一亿令吉援助,国民学校可以新建38间,一间新建华小都难求啊!

这就是今天政治的现实:

不稳定的选票最值钱,稳定的选票最廉价。
马来选票因为摇摆,所以被争取;
华人选票因为死心塌地,所以被忽略。

在团结政府眼里,马来票是会涨会跌的“热门股”,华人选票嘛,已经被当成“稳稳的资产”,反正不会跑。

一个能升值,一个被折旧。

这就是政治的残酷。

谁还会花心思追求一个永远不会“跑”的选民?

2 weeks ago | [YT] | 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