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醫生 Doctor Xie
蛋白質按照來源大致可分為兩類:植物性蛋白質和動物性蛋白質。動物性蛋白質主要來自禽畜魚類的肉、蛋、奶,而植物性蛋白質則主要存在於穀類、豆類和堅果中。簡單來說,平時吃的米飯、麵包、豆製品、堅果,都屬於植物性蛋白質來源。不同食物的蛋白質營養價值並不完全相同,主要取決於氨基酸的組成。一般而言,動物性蛋白質的營養價值較高,因為它的氨基酸模式接近人體自身蛋白質,更容易被吸收利用,因此被稱為優質蛋白質。豆類雖屬植物性蛋白質,但含量高且氨基酸組成相對合理,也可算是植物性優質蛋白來源。而穀類、水果和蔬菜的蛋白質含量不高,利用率也低,所以不能單靠它們補充蛋白質。不過,動物性蛋白質也有其缺點,例如在攝入肉類、蛋類和奶類的同時,也會攝入膽固醇和飽和脂肪酸,因此不建議過量。這也是為什麼均衡飲食如此重要:搭配動物蛋白和植物蛋白,能兼顧營養,又不增加健康負擔。一般來說,普通成年人若每天攝入瘦肉 75至100 克、雞蛋 1 個、魚肉 75至100 克、大豆 25 克,以及牛奶 300 毫升,就可以滿足每日所需的優質蛋白質。如果體重較重,或處於生長發育期,如青少年、孕婦、哺乳期女性,也應適當增加優質蛋白質攝入。由於多數植物蛋白缺乏一種或幾種必需氨基酸,可以透過動物蛋白與植物蛋白搭配來提高整體利用率。例如,將谷類和豆類粗細搭配,或肉類與米、麵一起食用,既能補足米麵中缺少的賴氨酸,也能提高蛋白質的營養價值。肉類、大豆與穀類相互搭配,是日常飲食中簡單又實用的方法。食物蛋白質含量介绍穀類一般蛋白質含量約10%左右,是居民膳食蛋白質的主要來源。例如小麥8%、燕麥15%至22%、玉米10%、大米6%至8%。豆類蛋白質含量高,尤其是大豆可達36%至40%,氨基酸組成合理,是非常好的蛋白質來源。堅果類含蛋白質12%至36%, 還富含礦物質、維生素等。 但是,堅果類是一種高能量食 物,不宜過量食用。 蛋類蛋白質含量約11%至14%,氨基酸均衡,常被作為參考蛋白。肉類則包括畜肉、禽肉及魚類,新鮮肌肉蛋白質含量約15%至22%,是人體蛋白質的重要來源。有些人可能會覺得,既然蛋白質重要,那每天額外補充蛋白質或蛋白質粉會更健康。其實對健康成年人來說,身體能量攝入與消耗基本平衡,單純增加蛋白質攝入,往往會以減少其他食物為代價,不符合膳食多樣原則。而且人體不儲存蛋白質,過量蛋白質會被分解,氮隨尿液排出,還會增加腎臟負擔。最理想的方法,是通過日常均衡膳食攝取營養,因為食物中含有多種營養素,相互協同,帶來更多健康效益。當然,對蛋白營養不良、老年肌少症患者,或運動員,可在醫生指導下適當增加蛋白質攝入量。
6 days ago | [YT] | 27
謝醫生 Doctor Xie
蛋白質按照來源大致可分為兩類:植物性蛋白質和動物性蛋白質。
動物性蛋白質主要來自禽畜魚類的肉、蛋、奶,而植物性蛋白質則主要存在於穀類、豆類和堅果中。簡單來說,平時吃的米飯、麵包、豆製品、堅果,都屬於植物性蛋白質來源。
不同食物的蛋白質營養價值並不完全相同,主要取決於氨基酸的組成。
一般而言,動物性蛋白質的營養價值較高,因為它的氨基酸模式接近人體自身蛋白質,更容易被吸收利用,因此被稱為優質蛋白質。豆類雖屬植物性蛋白質,但含量高且氨基酸組成相對合理,也可算是植物性優質蛋白來源。而穀類、水果和蔬菜的蛋白質含量不高,利用率也低,所以不能單靠它們補充蛋白質。
不過,動物性蛋白質也有其缺點,例如在攝入肉類、蛋類和奶類的同時,也會攝入膽固醇和飽和脂肪酸,因此不建議過量。這也是為什麼均衡飲食如此重要:搭配動物蛋白和植物蛋白,能兼顧營養,又不增加健康負擔。
一般來說,普通成年人若每天攝入瘦肉 75至100 克、雞蛋 1 個、魚肉 75至100 克、大豆 25 克,以及牛奶 300 毫升,就可以滿足每日所需的優質蛋白質。如果體重較重,或處於生長發育期,如青少年、孕婦、哺乳期女性,也應適當增加優質蛋白質攝入。
由於多數植物蛋白缺乏一種或幾種必需氨基酸,可以透過動物蛋白與植物蛋白搭配來提高整體利用率。例如,將谷類和豆類粗細搭配,或肉類與米、麵一起食用,既能補足米麵中缺少的賴氨酸,也能提高蛋白質的營養價值。肉類、大豆與穀類相互搭配,是日常飲食中簡單又實用的方法。
食物蛋白質含量介绍
穀類一般蛋白質含量約10%左右,是居民膳食蛋白質的主要來源。例如小麥8%、燕麥15%至22%、玉米10%、大米6%至8%。
豆類蛋白質含量高,尤其是大豆可達36%至40%,氨基酸組成合理,是非常好的蛋白質來源。
堅果類含蛋白質12%至36%, 還富含礦物質、維生素等。 但是,堅果類是一種高能量食 物,不宜過量食用。
蛋類蛋白質含量約11%至14%,氨基酸均衡,常被作為參考蛋白。
肉類則包括畜肉、禽肉及魚類,新鮮肌肉蛋白質含量約15%至22%,是人體蛋白質的重要來源。
有些人可能會覺得,既然蛋白質重要,那每天額外補充蛋白質或蛋白質粉會更健康。其實對健康成年人來說,身體能量攝入與消耗基本平衡,單純增加蛋白質攝入,往往會以減少其他食物為代價,不符合膳食多樣原則。而且人體不儲存蛋白質,過量蛋白質會被分解,氮隨尿液排出,還會增加腎臟負擔。
最理想的方法,是通過日常均衡膳食攝取營養,因為食物中含有多種營養素,相互協同,帶來更多健康效益。當然,對蛋白營養不良、老年肌少症患者,或運動員,可在醫生指導下適當增加蛋白質攝入量。
6 days ago | [YT] | 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