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式】禅のこころ-曹洞宗-

いよいよ明日3月15日(火曜日)13時10分から『禅をきく会』のライブ配信を開始いたします、講演はいのちの講演家の岩崎順子先生と元曹洞宗国際センター所長の藤田一照老師です。椅子坐禅も行いますのでこの機会に禅の教えに触れ、いのちの大切さを感じてみてはいかがでしょうか?

3 years ago | [YT] | 12



@許碧玥-j2x

(佛陀臨涅槃時,付囑佛弟子要依「真如法性,如來藏」等常住法;不要依二乘「苦、空、無常、無我」乃至「緣起性空」等斷滅法!) 《大般涅槃經》卷六 迦葉菩薩復白佛言:「世尊!善哉,善哉。如來所說真實不虛,我當頂受。譬如金剛,珍寶異物,如佛所說,是諸比丘當依四法。何等為四?依法不依人,依義不依語,依智不依識,依了義經不依不了義經。如是四法,應當證知非四種人。」 佛言:「善男子!依法者,即是如來大般涅槃,一切佛法即是法性,是法性者即是如來,是故如來常住不變。若復有言如來無常,是人不知、不見法性。若不知見是法性者,不應依止。..」 「依義不依語者,義者名曰覺了,覺了義者名不羸劣,不羸劣者名曰滿足,滿足義者名曰如來常住不變、如來常住不變義者即是法常、法常義者即是僧常,是名依義不依語也。..」 「依智不依識者,所言智者即是如來。若有聲聞,不能善知如來功德,如是之識不應依止。若知如來即是法身,如是真智所應依止。若見如來方便之身,言是陰界入所攝,食所長養,亦不應依,是故知.識不可依止。若復有人作是說者,及其經書亦不應依。」 「依了義經,不依不了義經。不了義經者,謂聲聞乘,聞佛如來深密藏處,悉生疑怪,不知是藏出大智海,猶如嬰兒無所別知,是則名為不了義也。」 「了義者名為菩薩,真實智慧隨於自心,無礙大智,猶如大人無所不知,是名了義。又聲聞乘名不了義,無上大乘乃名了義。若言如來無常變易名不了義;若言如來常住不變是名了義。聲聞所說應證知者名不了義;菩薩所說應證知者名為了義。..」 「復次依義者,義名質直,質直者名曰光明,光明者名不羸劣,不羸劣者名曰如來。又光明者名為智慧,質直者名為常住,如來常者名為依法,法者名常,亦名無邊、不可思議、不可執持、不可繫縛而亦可見;若有說言不可見者,如是之人所不應依,是故依法不依於人。..」 「不依不了義,不了義者如經中說,一切燒燃、一切無常、一切皆苦、一切皆空、一切無我,是名不了義。何以故?以不能了知如是義故,令諸眾生墮阿鼻獄。所以者何?以取著故,於義不了。一切燒者,謂如來說涅槃亦燒;一切無常者,涅槃亦無常;苦空無我,亦復如是。是故名為不了義經,不應依止。善男子!若有人言如來憐愍一切眾生,善知時宜,以知時故,說輕為重,說重為輕。如來觀知所有弟子,有諸檀越供給所須、令無所乏,如是之人,佛則不聽受畜奴婢、金銀財寶、販賣巿易、不淨物等。若諸弟子無有檀越供給所須,時世飢饉,飲食難得,為欲建立正法,我聽弟子受畜奴婢、金銀車乘、田宅榖米、賣易所須,雖聽受畜如是等物,要當淨施篤信檀越。如是四法所應依止。..」 ^佛陀有五眼:佛眼,法眼,慧眼,天眼,肉眼。 菩薩有四眼:法眼,慧眼,天眼,肉眼。 羅漢有三眼:慧眼,天眼,肉眼。 天神有兩眼:天眼,肉眼。 凡夫只有肉眼,一張紙遮住眼睛就看不見了。 其實,人想要有福報是很容易的,只要能做對佛教有益的事,比如說:護持真正對正法有了解的法師或是居士...等,這樣就會有福報了。(因為我們只有肉眼,往往都護持到錯的一方,減損了福報)通常遇到學佛人,我都會勸他們去擲筊請示菩薩,「千處祈求千處應,十方諸佛土無刹不現身,大慈大悲救苦救難廣大靈感……」,後來對正確的佛法都能了解。 諸佛菩薩會用各種方法度眾生,所謂「應以何身得度者,菩薩即現何身而為說法。」 南無常住觀世音菩薩摩訶薩 《經云》 「觀世音菩薩。化作三禪初梵王。化人間故。沒梵宮殿。下生王宮。大德龍身。說示天理五行氣變作吉凶法。地沒還天。作春天主。 觀世音菩薩。化作初禪二大梵王。化人間故。沒天宮殿。下生王宮。火德牛頭。說示地利百藥醫毒助人間氣。地沒還天。作夏天主。 觀世音菩薩。化作帝釋。化人間故。沒天宮。下生王宮。土德人質。說示人倫心法大道身法五倫。地沒還天。作土用主。 是三王者成強三才。說人性德。依俗說法。示第一義。皆是觀音大悲應化故。 此國觀音有緣。末法世中。我法流布。餘佛緣滅。唯存觀音。化益永世。說是語已。三王出現。頂禮佛足。而白佛言。世尊如今佛說如是。」 《金剛心陀羅尼經》 「文殊菩薩問佛:云何四生?造何等業,受形稟命,種種不同?世尊曰:一切眾生,無始劫來,種種顛倒,念念不善,深迷自性,久戀塵緣。縱貪瞋癡,行殺盜淫,造諸罪業無量無邊,輪迴相遇,受形非一。 略說四生,顛倒業本: 一者卵生~是人先世,貪心機謀,計較為活,故墮卵生,魚鳥之類。貪高為鳥,見人高飛;謀深為魚,逢人潛沉。 二者胎生~是人先世,貪戀淫慾,故墮胎生,人與畜類。本份貪淫,為人豎立;横心貪慾,作畜橫行。 三者濕生~是人先世,貪食酒肉,打鬧作樂,故墮濕生,爛蛆廁蟲,蠛蠓之類。 四者化生~是人先世,心多變異,念念改常,面是背非,故作故犯,故墮化生,蛻殼飛行,蛾蟲之類。 佛告文殊師利:六道四生,為人最貴,惟人最靈。佛從人中修成,業從人中造就。人能修福,決生天上;人能造惡,必墮地獄。有德為神,有道成聖人。一切罪福因緣,皆由自心造出。」

9 months ago | 0  

@許碧玥-j2x

馬鳴菩薩早就為我們說出般若經所說的空義的道理了,般若經所說的空義,是藉由語言文字來破除眾生對世間萬物認為有的執著,沒有智慧的人卻是執著語言文字所說的空義,生斷滅空解;不了解自性本空義。(頭上安頭,空上加空!) 《大乘起信論》 馬鳴菩薩造 賢首國師疏 憨山大師解 「二者聞修多羅說。世間諸法。畢竟體空。乃至涅槃真如之法。亦畢竟空。本來自空。離一切相。以不知為破著故。即謂真如涅槃之性。唯是其空。云何對治。明真如法身自體不空。具足無量性功德故。」 這是破:認為真如涅槃是斷滅空;(認為:二乘的緣起性空是究竟。)因為有些人不明了世間法、出世間法都是假名,並不是真實,卻認為是實有,所以才說畢竟體空,以破他們的執著。聽的人不知道這是破著的語言,就執著語言妄計真如涅槃是斷滅空。要如何對治呢?說明真如法身自體不空,因為具足無漏性功德的關係。 (馬鳴菩薩造此論的原因,也就是在他那個時代已經有人把二乘的緣起性空當作大乘空義在解釋,現今的學佛人更會以緣起性空當作真如佛性,畢竟能證實相是少數人,所以現在學佛人等於是想滅除如來正法輪!無不都是自己錯解佛法反而狡辯說成别人錯解佛法! 續藏裡面有很多不了義經,論,都是以二乘的「緣起性空」"空見"來解釋真如佛性,卻冠以大乘之名,這些都是如馬鳴菩薩所破斥的,錯解《般若經》(以不了義空見)的譯經師所翻譯出來的經典,例如:《大日經》、《蘇悉地經》、《金剛頂經》、《一切如來真實攝大乘秘密大教王經》…等。學佛還是要以顯教的大乘經典為主,內容有說真如、佛性、如來藏等,常住法的經典。) 現今的中觀學者,全都用「緣起性空」來解釋中觀;因為執著空見的道理,所以不能證得真如法性,(法性是離見、聞、覺、知的常住法,而第六分別意識是屬於虛妄的想陰,楞嚴經阿難七處徵心,就是用現前這一念分別心;皆由不知常住真心,把妄心當成真心,才會被佛陀訶斥!(用虛妄心修行等於是在原地踏步,不去證悟真如法性,就如同:「分別名相不知休,入海算沙徒自困,數他珍寶有何益...」)接著佛陀再開示解結的方法,示二十五種圓通,也就是二十五種所證悟的法門,見道後再修道,修道後再證果,要先明心見性,證到第八阿賴耶識,然後轉依藏識内染污種子。※而並不是一無所有的豁達空!※) 十方諸佛所說大乘法,只能有一種意思,那就是「不生不滅,不增不減,空有不二,因不離果,果不離因,因果宛然,止觀相濟,行證一如。」 《大智度論》卷44 「何等為有為法?」 「若法生、住、滅,欲界、色界、無色界,五眾乃至意觸因緣生受,四念處乃至十八不共法及一切智,是名有為法。」 「何等為無為法?」 「不生、不住、不滅,若染盡、瞋盡、痴盡,如、不異、法相、法性、法住、實際,是名無為法。」 「何為共法?」 「四禪、四無量心、四無色定,如是等名為共法。」 「何等為不共法?」 「四念處乃至十八不共法,是名不共法。」 「菩薩摩訶薩於是自相空法中不應著,不動故;菩薩亦應知一切法不二相,不動故。是名菩薩義。」 (佛陀是依本住法而說空、無相、無願。) 《入楞伽經》卷四 「大慧菩薩復白佛言:「世尊!如來說言:"我何等夜證大菩提?何等夜入般涅槃?我於中間不說一字,佛言非言"。世尊依何等義說如是語:"佛語非語"。」 佛告大慧言:「大慧!如來依二種法說如是言,何者為二?我說如是:一者依自身內證法,二者依本住法。我依此二法作如是言。大慧!云何依自身內證法?謂彼過去諸佛如來所證得法,我亦如是證得不增不減,自身內證諸境界行,離言語分別相離二種字故。大慧!何者本住法?大慧!謂本行路平坦,譬如金、銀、真珠等寶在於彼處;大慧!是名法性本住處。大慧!諸佛如來出世、不出世、法性、法界、法住、法相、法證常住如城本道;大慧!譬如有人行曠野中,見向本城平坦正道隨即入城,入彼城已,受種種樂、作種種業;大慧!於意云何?彼人始作是道隨入城耶?始作種種諸莊嚴耶? 大慧白佛:「不也!世尊!」 「大慧!我及過去一切諸佛,法性、法界、法住、法相、法證常住,亦復如是;大慧!我依此義於大眾中作如是說:"我何等夜得大菩提,何等夜入般涅槃,此中間不說一字,亦不已說、當說、現說"。」 爾時,世尊重說偈言: 我何夜成道,何等夜涅槃; 於此二中間,我都無所說; 內身證法性,我依如是說; 十方佛及我,諸法無差別。 (所以說,五祖《最上乘論》文中處處叫人要時時「守本真心」,六祖說,「何其自性能生萬法」,永嘉才會說,如來藏面有無量的「無價珍摩尼寶」,是要唯證乃知難可測量的,不是靠想像能夠知道的!) 爾時,聖者大慧菩薩復請佛言:「惟願世尊說一切法有無相,令我及餘菩薩大眾,得聞是已離有無相,疾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佛告聖者大慧菩薩言:「善哉,善哉!善哉大慧!諦聽,諦聽!當為汝說。」大慧白佛言:「善哉!世尊!唯然受教。」 佛告大慧:「世間人多墮於二見,何等二見?一者見有,二者見無。以見有諸法、見無諸法故……非究竟法,生究竟想。大慧!云何世間墮於有見?謂實有因緣而生諸法非不實有;實有法生非無法生。大慧!世間人如是說者,是名為說無因無緣;及謗世間無因無緣而生諸法。大慧!世間人云何墮於無見?謂說言貪、瞋、癡;實有貪、瞋、癡;而復說言無貪、瞋、癡,分別有無。大慧!若復有人作如是言:"無有諸法,以不見諸物相故"。大慧!若復有人作如是言:"聲聞、辟支佛無貪、無瞋、無癡"。復言:"先有"。此二人者,何等人勝?何等人不如。」 大慧菩薩言:「若人言先有貪、瞋、癡,後時無,此人不如。」佛告大慧:「善哉,善哉!善哉大慧!汝解我問;大慧!非但言先實有貪、瞋、癡,後時言無,同衛世師等,是故不如;大慧!非但不如,滅一切聲聞、辟支佛法,何以故?大慧!以實無內外諸法故,以非一非異故,以諸煩惱非一非異故;大慧!貪、瞋、癡法內身不可得,外法中亦不可得,無實體故,故我不許;大慧!我不許有貪、瞋、癡,是故彼人滅聲聞、辟支佛法;何以故?諸佛如來知寂靜法,聲聞、緣覺不見法故。以無能縛所縛因故;大慧!若有能縛必有所縛,若有所縛必有能縛因;大慧!如是說者名滅諸法;大慧!是名無法相。大慧!我依此義餘經中說,寧起我見如須彌山而起憍慢,不言諸法是空無也,大慧!增上慢人言諸法無者,是滅諸法,墮自相、同相見故,以見自心見法故,以見外物無常故,諸相展轉彼彼差別故,以見陰界入相續體,彼彼因展轉而生,以自心虛妄分別,是故大慧!如此人者滅諸佛法。」 (這段文的意思是說:真如.本身離於有無。※空不離有,有不離空的※ ₩外道「自性見」人,認為世間是緣起性空,是「見有」;聲聞、緣覺以為「空有」是二,而取證空,是「見無」。更清楚明白的說就是:外道跟二乘人所知道的"我",是假名安立的"我",不是本住法的"我"。 (楞嚴經中善星比丘妾說一切法空,生身陷入阿鼻地獄,就是不依本住法而說一切法空,當然世尊一定不斷對他做勸導,奈何空執是很難救治的,這也給我們後人做為遠離危險的警訊。)₩ ※大乘經的經義都是以本住法而說空,般若經中說的「空」也是以本住法而說空,不然就會成為一無所有的斷滅空※ 證得真如才能算離有無;實相是惟證乃知的,不是未悟的人用意識分別依文解義所能說的。) 爾時,世尊重說偈言: 有無是二邊,以為心境界; 離諸境界法,平等心寂靜; 無取境界法,滅非有非無; 如真如本有,彼是聖境界; 本無而有生,生已還復滅; 非有非無生,彼不住我教; 非外道非佛,非我亦非餘; 從因緣不成,云何得言有; 若因緣不生,云何而言無; 邪見論生法,妄想計有無; 若知無所生,亦知無所滅; 觀世悉空寂,彼不墮有無。」 (此偈是說:聽說的有無,跟自證的有無,不是同一個意思,就像世間人事物,聽別人說的,跟自己親自親臨現場,是不一樣的感覺。※離開了"證悟本住法"而說有無,就是「空見」!※) 佛陀講經無非是讓眾生能夠成佛,如果佛法被人破壞,眾生聽不到正法,不去護持正法,那才是毀滅佛法,果報會下地獄!眾生要用智慧去分別啊!不是依經典講的就是正確,每個邪師都會用經典來講,但是都是錯解經典的意思,如果連這點都不肯去分辨,那只有助長毁滅佛法的份!

9 months ago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