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先生不含金湯匙

【多學如負債,到底為什麼?】

偶爾會看到有人問我,又學八極又有劈掛形意八卦螳螂的,學這麼多拳種真的能練好嗎?
會不會貪多嚼不爛?

認真說起來,如果有一個新加入的學員跑來跟我說他什麼拳種都想學一點,
我也會直接跟他說這樣學不好任何東西,
只會多學如負債,不要浪費時間。

為什麼?
所以我可以別人不行,是我天賦異稟嗎?

當然不是。

我的學習歷程,說起來並不複雜。
我在接觸其他拳種之前,在八極跟劈掛裡大概打磨了五六年,而到後來就算旁參其他拳種,作為我根本的八極劈掛也從未斷過。

我認為這種事情是這樣的,
武術能不能博觀而約取?

可以,絕對可以,
但是要看你怎麼博觀,如何約取。

舉例來說,如果今天看到一個小學的孩子,
用著『得、的』『在、再』都不分的語文程度在網路上發表自己對詩詞的見解,認為現在的人寫的詩都太沒料了,大家應該要採納古文八大家各家的長處,來寫出最好的詩詞。

我不知道其他人會怎麼看待這個狀況,
但如果要我回應這個孩子,我只會說:

「不如我們先把字寫對再來討論如何?」

回到前面講的武術,我認為多系統的學習旁參,是輔助主結構進步的方法,但問題是,主結構不能放掉,而且必須得持續深入。

重點是弄得清楚主次,而不是所有東西都沾一下練一點,然後轉頭就說:
「我每個都會一點,我要來取各家長處融會貫通然後教人。」

這種態度,既不是做學問的樣子,也不會是練武該有的樣子。

練功夫不是逛夜市,看到什麼都想嚐一口,
沒有足夠的打磨累積,就算背了一堆名號,
拿了無數證書,最後或許也只是空殼一個,
甚至經不起一拳的檢驗。


更何況武術這條路,
不是拿來證明你懂多少名字會多少絕招,
而是要看你能不能把一件事練到骨子裡,
練到別人都放棄的深度。

「學什麼就像什麼,練什麼就想什麼。」

這是我練拳的心法,融會貫通博採眾家的事,
練的時候我一概不會去想,因為練出來才算數。


多學如負債,背得越多越沉重,
還不完就只是累贅。
真正的功夫,應是建立在能把債還清的基礎上,
然後再談博觀、再去取長。

不然,你練的是夢想?還是空談?

2 weeks ago | [YT] |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