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先生不含金湯匙

【拳越練,心胸應該越寬大】

「練武的人,越練胸懷應該要越寬廣,如果心胸無法練得寬大,功夫就會停滯不前。」
這是我師父在練習完之後,常常會跟我們提醒的事情。

在我十幾二十歲的時候,聽這句話覺得好有道理,但其實心裡還是有一點疑問:
「心胸寬大的人,用臉就可以接右勾拳了嗎?」
後來經過多年,我才開始慢慢能品味出這句話的內涵。

習武練拳,從最開始就在煉心,打磨鍛鍊心志。
從最開始的基本功到站樁,對於初學者來說,沒有哪樣不是痛苦的。

馬步弓捶一百下起跳,每一下還帶慢推定樁數呼吸,沒練過的人很難理解,我換成白話文,
蹲著馬步跟弓步練左右出拳,蹲下去就是半小時後才會起來。

小八極站樁,三十幾個定式,每個動作定八個深呼吸,期間還要維持形態不散,
這一樣是蹲下去沒有半小時起不來的訓練方法。

我不曉得有沒有哪路天縱英才學這些從來不覺得辛苦,至少我很痛苦,無比痛苦。

有很長一段時間我甚至會有點想要逃避這些訓練,只在心裡覺得:
「我到底為什麼要一直在這折磨自己?」

而且隨著後來練得越多,痛苦的程度會越來越高,小八極、大八極、六大開、劈掛掌、連環拳,每一個都是精實痛苦的訓練,沒有偷懶空間的那種。

而這還只是對自己內在的心性拷問:「到底要不要繼續練?」

既得藝,必試敵。
對練也是我們訓練中很重要的環節,
而這對練習者來說一樣是很艱難的考驗。

首先得克服恐懼,當看到拳來,至少要能迎上去做反應,接拳還得看人,有人出拳比較迅捷,有人是剛猛無匹,恐懼的質會不太一樣,可要練好,就都得克服適應。

接著是空練時很威猛的招式會被打碎,也得要克服它,因為空練套招時大家都會給練,練習者也會因此建立信心。

但進入對打環節,不再有人放水,招式就可能完全使不上了,這時也是另一層考驗,
能不能克服這種打碎重來的重挫?
能不能明白這些都是過程,不停破碎重來是為了築就?

最後還有生活的考驗存在,人生在世,不可能只有自私的練武,
隨著人在成長,責任、家庭、負擔、理想、意外、情緒,
會有很多很多說不清楚的障礙阻隔在你跟武術中間,每一件都可能會讓人無法再練下去,要練就得克服它。

這都是練武必經的道路,而且並不是過了哪關就一勞永逸的,
這些課題、這些關卡,會一直反覆出現在你的路上,
擋在你前方,並且質問你:「你還要繼續嗎?」

如果要,那就得跨過它們,
跨過怠惰、恐懼、畏縮、挫折、痛苦,甚至貪念與嫉妒心。

所以練武就是煉心,如果因為持續的鍛鍊,不停打磨自己的修為,
每次這些負面情緒或障礙出現時,都能找到方法跨越過去的話……

心胸要怎麼樣能不寬大?
胸懷怎麼可能小肚雞腸?

而如果是一個心胸寬廣,平和內斂的武術家,
面對困難都能平靜面對、游刃有餘的人,功夫有可能會很差嗎?

我想練武這件事情,之所以讓人著迷,也是因為它不單是一門技術,也是一種生活態度。

「一個練武的人,理當要比別人更加堅韌,也更能面對困難。」

這是真的,我練武至今多年,也在社會打滾多年,做過不少工作,幾乎沒有遇到有哪個職場對我的評價是懶散怠惰或焦躁不定的。

因為拳練得久,心胸寬大了,
所以不容易嫉妒憤恨,
因為架打得多,心念平穩了,
所以很難被煽動挑撥。

而且也因為面對處理的難關多,所以遇事會有一種定性,不會一下子就自亂陣腳、不攻自破。

所以我一直在說的『老實練拳,認真度日』
這不是口號,也不是人設標語而已,
這是我的體會、我的心法,是我對於師父那句話的回應。

我訓練、拍片、生活,都走在這八個字上,
這就是我的生存方式,也是我的胸懷,我的拳。

1 week ago | [YT] |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