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縣一官方頻道
我想談的不是錢夠不夠,而是——我們怎麼讓部落在災害來的時候,更有韌性。 重建,不能只是「修好」,而要「修對」,系統彼此支撐,讓地方能自我修復、自我守護。 - 🌉 一、道路與邊坡防護:從修復走向韌性 在台20線勤和里東庄、海端霧鹿等部落, 災後路面破損、塵土飛揚,甚至邊坡掏空、地基不穩。 南橫沿線的積水與排水不良,更是長年未解的老問題。 📍我呼籲交通部公路局: 是否能依據《特別條例》「從寬、從速」原則, ✅ 調整補助門檻、鬆綁技術規範? ✅ 若地方執行能量不足,中央能否主動協助? 也建議公路局比照林業署在堰塞湖專案導入的做法, 建立長期監測機制,強化邊坡與道路安全, 別讓同樣的災害一次又一次重演。⚡ 二、通訊與能源備援:讓原鄉不再「斷聯」 災害來時,原鄉最怕的不是風雨,而是——「聯絡不上外界」。 像台東海端鄉下馬部落,就曾因斷電、斷訊而無法通報災情。 目前: 📡 NCC 編列 2.95 億元 建置衛星通信備援系統。 🔋 能源署投入 7.17 億元 建置移動式微電網貨櫃。 這兩項若能整合,讓偏鄉同時具備「電力+通訊」雙重備援, 災時應變力將提升非常多。 ➡️ 我要求 NCC 與能源署協調整合, 並將原住民族地區列為優先部署區, 讓偏鄉在災時「電能通、訊息能達」。 💧 三、簡易自來水系統:專業管理與永續營運 花蓮清水部落族人反映: 供水品質差、管理混亂、甚至出現「水被不公平分配」的情況。 這不是一紙公文能解決的問題。 原鄉水權與土地權屬複雜,一旦協商破局, 影響的就是最基本的——喝水。 我建議水利署: 💡 建立中央介入或仲裁機制,明訂何時可代管或接管; 💡 導入專業團隊,協助操作與維護; 💡 檢討修訂相關補助要點,將「導入專業團隊」列為補助條件之一。 🏗 四、整合治理:成立「部落韌性重建平台」 前天質詢的重點,不是追責,而是整合。 我們需要的,不只是更多預算, 而是一個能讓—— 🌊 水能流 ⚡ 電能通 📶 訊息能達 🚗 道路能行 的治理系統。 建議行政院成立 「部落災害韌性重建平台」, 整合水利、交通、能源、原民會、農業等跨部會資源, 協助地方建立自我修復、自我運作的防災基礎, 讓重建不只是修補,而是升級。 - 📍 關鍵一句: 重建的重點,不只是把路補平、把水接上,而是讓部落在下一場災害來臨時,能撐得住、站得穩。#縣在一起來改變#您身邊的立委盧縣一
1 week ago | [YT] | 1
盧縣一官方頻道
我想談的不是錢夠不夠,而是——我們怎麼讓部落在災害來的時候,更有韌性。
重建,不能只是「修好」,而要「修對」,系統彼此支撐,讓地方能自我修復、自我守護。
-
🌉 一、道路與邊坡防護:從修復走向韌性
在台20線勤和里東庄、海端霧鹿等部落,
災後路面破損、塵土飛揚,甚至邊坡掏空、地基不穩。
南橫沿線的積水與排水不良,更是長年未解的老問題。
📍我呼籲交通部公路局:
是否能依據《特別條例》「從寬、從速」原則,
✅ 調整補助門檻、鬆綁技術規範?
✅ 若地方執行能量不足,中央能否主動協助?
也建議公路局比照林業署在堰塞湖專案導入的做法,
建立長期監測機制,強化邊坡與道路安全,
別讓同樣的災害一次又一次重演。
⚡ 二、通訊與能源備援:讓原鄉不再「斷聯」
災害來時,原鄉最怕的不是風雨,而是——「聯絡不上外界」。
像台東海端鄉下馬部落,就曾因斷電、斷訊而無法通報災情。
目前:
📡 NCC 編列 2.95 億元 建置衛星通信備援系統。
🔋 能源署投入 7.17 億元 建置移動式微電網貨櫃。
這兩項若能整合,讓偏鄉同時具備「電力+通訊」雙重備援,
災時應變力將提升非常多。
➡️ 我要求 NCC 與能源署協調整合,
並將原住民族地區列為優先部署區,
讓偏鄉在災時「電能通、訊息能達」。
💧 三、簡易自來水系統:專業管理與永續營運
花蓮清水部落族人反映:
供水品質差、管理混亂、甚至出現「水被不公平分配」的情況。
這不是一紙公文能解決的問題。
原鄉水權與土地權屬複雜,一旦協商破局,
影響的就是最基本的——喝水。
我建議水利署:
💡 建立中央介入或仲裁機制,明訂何時可代管或接管;
💡 導入專業團隊,協助操作與維護;
💡 檢討修訂相關補助要點,將「導入專業團隊」列為補助條件之一。
🏗 四、整合治理:成立「部落韌性重建平台」
前天質詢的重點,不是追責,而是整合。
我們需要的,不只是更多預算,
而是一個能讓——
🌊 水能流
⚡ 電能通
📶 訊息能達
🚗 道路能行 的治理系統。
建議行政院成立 「部落災害韌性重建平台」,
整合水利、交通、能源、原民會、農業等跨部會資源,
協助地方建立自我修復、自我運作的防災基礎,
讓重建不只是修補,而是升級。
-
📍 關鍵一句:
重建的重點,不只是把路補平、把水接上,而是讓部落在下一場災害來臨時,能撐得住、站得穩。
#縣在一起來改變
#您身邊的立委盧縣一
1 week ago | [YT]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