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先生不含金湯匙

【蹲那麼認真不會去健身房?】

上週跟大家聊到站樁這件事情,這週我們來深入多聊一點站樁跟深蹲的內容好了。


我年輕時,在大學社團練拳,當年是幾乎每天晚上都練三小時的黃金歲月。


國術社不是容易拿出耀眼成果的大社,
因此我們訓練的空間總是在校舍走廊的一隅,
訓練時附近有其他同學師長走來走去,
也是日常習慣的一環,
當年總戲稱這也是練心,畢竟大隱隱於市嘛~


可是,不會每個走過去的路人都能理解我們傻蹲在那邊幹嘛,
所以偶爾被投射看猴戲的目光也屬平常,
雖然年輕時常常很憤怒,
但這世上的事情,你不看他也就沒了,對吧?


只是有一次我印象很深刻,
那時我們在蹲基礎八樁,遠遠走過幾個男學生,
他們在穿過我們練習的走廊,走上樓梯時,
突然回頭對我們說了一句:


「蹲這麼認真,是不會去健身房蹲哦!」


當下還很菜,雖然心中非常生氣,但是帶口令的社長都沒有反應,
因此我也就忍著沒說話。


後來我記得,那天的整個練習時間大家的情緒都不太好,
很想反駁但又不知道從何反駁起,
所以這件事情也就被我深深記下來了。


現在過去十多年,我早已從一個需要很多人一起才敢在戶外練習的菜鳥,
變成一個活在自己世界裡面,
能在廣場舞大媽群中站樁的武術肥宅了。


而當年那個問題,我早早就自己找到解答,
也知道那句話在本質上有多可笑了。


從一句結論開始說:
「站樁練結構,深蹲練力量,兩者都會利用呼吸,
只是方法跟切入點不同。」


先講站樁練結構:


站樁這件事情在很大程度上,培養的是一種身體的本能結構,
為什麼不管哪派站樁都會強調穩定?


因為穩定的身體結構,
才能進行不管是煉氣、運勁、技擊等後面的事情。


大致上可以這樣想:
「站樁是打地基,沒有地基什麼東西都蓋不起來,
蓋起來也只能是鐵皮屋或小木屋,蓋不了大樓。」


而腿酸?科學早就證明腿酸不一定代表長肌肉,
所以站樁跟練肌肉本來就關聯不大,不用混在一起談。


再講深蹲練力量:


其實扯到健身,概念也會相對複雜許多,
畢竟健身界裡面也有眾多學派,眾說紛紜,
其實沒有比武術界簡單多少。


這邊就簡單取一個『力量訓練』的概念來討論。


在力量訓練的邏輯下,所有訓練動作與安排,核心都是為了提升「肌力上限」。


你可以這樣認為:
「肌力上限提高了,你能搬更重的東西、承受更大的衝擊,
無論是比賽、生活、運動或抗老化,都能受益。」


但這跟站樁追求的目標不同。
站樁要培養的,是一種「承受與傳導力道時,身體不容易變形」的本能結構;
深蹲要強化的,是你「主動輸出」的肌力。


一個偏向結構的穩固與精神內修,
一個偏向輸出的爆發與負重能力,
這兩者是不同工具,各自要解決不同問題,
只是都在你的身體上處理。


至於該練哪個,就看你要解決的是哪種問題,
這沒有標準答案。


如果有人問,那練深蹲之後再去站樁不就會比較輕鬆?
對的,絕對會比較輕鬆,但是…


你站樁只是為了練肌力嗎?
如果只是為了練肌力,那練深蹲就好,
不用摻在一起做撒尿牛丸。


畢竟,工具有各自用途,
用對地方、練對方式,才是真功夫,對吧?

----------------------------------
板橋恆武練習場招生中!


1.主要教學拳種:
拳術:八極拳、劈掛掌、通背拳、形意拳
兵器:大槍、苗刀、劍、棍


2.練習時間與地點:
週二/週四 晚上七點半到九點半
每次兩小時


板橋農村公園戲台旁(近江子翠一號出口)


有興趣者歡迎來信來訊報名!

1 month ago | [YT] |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