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o Dan的灵性见解毫无疑问确实是触及了文字所能表达的极致。奥修生前鼓励门徒静心,还开发了多种静心技巧,可见奥修对静心的重视程度。所以不觉得只要在文字上了解的足够的多就能开悟。另一方面,吉杜·克里希那穆提导师却是极力推广对灵性终极答案的探寻,吉杜·克里希那穆提跟奥修会经常调侃对方,在以往的岁月里是一段佳话。
2 days ago
| 0
‘’你只需要活出真正的自己,那已经是最高的自在‘’ 我生活的條件比较过得去,所以我可以感觉自在。但追求真理的我必须确认“真理”无论放到世界上那个角落都会是真实不虚的,否则那就不具有任何意义,所以当我看着发生在其他世界的惨剧时,我会想像真理要如何去帮助当地的人。比如说乌克兰的青少年被强迫当兵,出生在回教国家的孩子被洗脑和剥削一切对真理探索的机会,不公,饥饿,贫穷更加数不胜数等等,真理这时候能有用吗?我相信轮回,我们不知道下辈子等待自己的是怎么样的一种命运,所以我真切希望自己可以在这辈子得到救赎,当然也希望所有在灵性修持上的努力不会白费,这就是我执着的东西。我的信仰从来就不是来自于相信,而是因为他被印证了,所以我才相信。
2 days ago
| 0
Lao Dan
最高的自在,是無需爭奪
親愛的朋友們,我要先告訴你們一件事:真正的自由和喜悅永遠不會來自於競爭和爭奪。無論你看到的世界多麼喧囂,多麼慫恿你往前衝,多麼誘惑你「去贏,去征服,去取得比他人更多」,那都只是幻象的遊戲。你也許會疑惑:難道這個社會不是告訴我們要奮勇拼搏、要成名立萬嗎?難道不該「努力證明自己」,才能獲得所謂「成功」嗎?可惜,恰恰這就是人類沉睡已久的噩夢。正是這種無止境的爭奪,阻擋了你本來的智慧與光芒,讓你始終滯留在那個低層次的層面上,日夜焦慮、疲憊不堪。
一、你真正想要的是什麼?
讓我來問你一個簡單卻尖銳的問題:你真正想要的是什麼?是名,是利,是地位,還是純粹的快樂、平和?很多人會下意識地回答:「當然是快樂和平和,但這不代表我不想賺更多錢,不想取得更高的地位。」可見,我們都活在一個兩難的邊緣——我們一方面追求內心的寧靜與滿足;另一方面,卻覺得這種寧靜和滿足只有在外界條件滿足之後才能獲得。仿佛我們要先贏過別人、先在排行榜上站到更高的位置,才能有資格沉下心來享受所謂平和。
但,如果一切都要在外在目標達成之後才開始,你這輩子恐怕沒有機會去品嘗那真正的內在靜定了,因為欲望沒有極限。你拿到一百萬,就想要五百萬,你抓住了權力,還想要更高的權力。像一隻抓着腐爛老鼠的貓頭鷹,我們對那具腐爛之物執着到毫無理由,卻又在看見飛過的鳳凰時,驚恐地尖叫、全身防備。生怕這隻鳳凰要奪走我們腐爛的老鼠。我們就是這樣愚鈍可笑,只是自己看不到。
請記住,那個腐爛的東西就是你對「爭奪」的依賴。多少人每天在各種瑣事、利益、名聲里打轉,抓得死死,生怕被人奪去,卻不知這本來就不是你應得的食物。我們真正需要的是清泉、是芳香的果實,是廣闊無邊的天空和毫無畏懼的自在。可偏偏,我們已經習慣了去「比較」,仿佛不比較,就沒辦法確認自我的存在。可越比較,你就越落入匱乏和焦慮的深淵。
二、贏過他人就能快樂嗎?
人類有一個奇怪又荒謬的邏輯:如果別人比我窮、比我笨,或者我比別人名氣更大、更有地位,我就會感到某種「滿足」。那不過是一種脆弱自我的幻覺。你有沒有發現,這種滿足很短暫?就像一個毒癮犯了,你需不斷給自己加碼,才能維持一點點優越感。然而你稍有鬆懈,看見有些人似乎超越了你,你又開始痛苦與不安。
這種痛苦、不安,不正是源於內心深處那股根本的「自卑」?你因為無法相信自己本身已擁有完整,因此需要透過攀比來證明。「如果我比他人更好,那我就有價值;如果我暫時還不如別人,我就必須努力爭取,直到把別人踩在腳下。」殊不知,你越是靠這種方式取證,就越是暴露你的不安全感,讓內在的虛弱隨時被推上風口浪尖。
你看,一個真正擁有內在力量的人,他是不屑於與誰比較的。就像那隻不吃腐肉、只吃最珍稀果實的神鳥——它從不需要去和誰爭搶,更不會理睬貓頭鷹抓着的老鼠。鳳凰只顧飛翔,只顧享受自己的天空,因為它知道自己靈魂的高度。本質上,一個真正有智慧的人也是如此。他不必到處宣揚自己的偉大,也不必到處進行「較勁」。他只是安住在他所是的樣子裡,自然散發光芒。
三、最頂尖的活法,恰恰是無須證明
我常說:讓自己活得徹底、豐盛、真實,這才是最頂尖的活法。而這樣的豐盛,不是通過積累什麼外在成就,而是來自一種無須證明的狀態。你會發現,凡是需要時刻「自我證明」的生活,都是在乞討別人的認可,或者是在向那個無底洞般的自卑妥協。一個整日擔心「我是不是不夠好」「我是不是要加倍努力去贏過別人」的人,他已經被外界操控了。說明他還沒看清自己本來的面目。
可是,你要知道,你就是獨特的,你就是世界上唯一的「你」。不管你身處任何環境,不管你正面對怎樣的關係和矛盾,那都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你能不能在當下活出你的覺知?能不能放下那顆自我較量的心?因為一旦心還在較量、在比較、在計較誰更好、誰更有名、誰賺得更多,就註定要陷入衝突與痛苦。
我們為什麼要追求一種所謂「最頂尖的生活」?難道最高境界不恰恰是「無求」的生活嗎?可見,語言終究有它的局限——當我說「最頂尖」,並不是指要你和別人攀比,而是指一種內在的絕對圓滿。那是當你徹底放下比較之後,才會綻放出來的自然光彩。它看起來像懶散,但內里卻有無限活力;它看起來沒有任何功利目的,可卻能讓你真正自由地創造、探索、表達、體驗,活出一場莊嚴又美麗的生命之舞。
四、你會為一隻死老鼠瘋狂到何時?
我們來看看你每天追逐的到底是什麼?是升職加薪、是豪車大宅、是某種社會地位?你敢不敢深挖下去,看看自己為之雀躍、為之憂慮、為之憤怒的事物,是不是在更高層次上其實根本不值一提?就像那隻貓頭鷹緊緊抓住腐爛老鼠不放,連看到鳳凰飛過也驚慌失措;它以為那鳳凰會跟它搶那塊已經散發惡臭的腐肉,它自以為擁有了最寶貴的財富。
可一隻神鳥需要的是什麼?是清甜的泉水和珍貴的果實,是廣闊無邊的天空和純粹的陽光。它不會在意貓頭鷹嘴裡的死老鼠,更不會想要奪取那腐敗之物。這比喻多麼生動,卻又何其殘酷。我們每一天都會上演這樣的戲碼,抓着那隻「死老鼠」不放——那或許是你以為能帶給你安全感的金錢、地位,或者是你對關係中控制與征服的滿足感。可你問問自己:你感覺心裡真的踏實、真的舒暢嗎?有沒有種莫名的焦躁與恐懼,一直在暗處提醒你:「我還是不夠,我還要更多,要防止別人搶走我的一切。」
事實上,沒有人要搶你的死老鼠;更多時候,是你的欲望在欺騙你,讓你活在恐懼之中。當你發現這一點,你要麼憤怒地想要咒罵世界,要麼就會喜極而泣,因為你終於找到了內在匱乏的根源。從此,你會得到一個新的選擇:是繼續抱緊死老鼠,還是鬆手,讓自己活回真正的尊嚴與自由?
五、真正的尊嚴不屬於地位與名頭
在這社會中,你或許是個體面的大老闆、莊嚴的高官,或者在某個領域裡非常有名。但那只是外在貼給你的標籤,不是你的內在實相。你的尊嚴不依賴那些外在符號。真正的尊嚴只屬於一個無懼、無爭的靈魂。試想,一個政治家表面風光、職高權重,卻整日惶恐不安,生怕有人奪了他的位置,於是每個人都被他當作假想敵。這種惶恐、狹隘、保守、偏執,根本與「尊嚴」二字毫不相干,他更像一個飢餓的乞丐,隨時擔心下一頓是否被人搶了去。
很多人問我:那我是不是就不該去努力?就要自暴自棄?不,不要誤解。努力和野心是兩碼事。你依然可以在這世間投入、工作、表達,你可以在你的領域好好耕耘、成就某些事情。但請記住,你這樣做是因為你熱愛,而不是因為你要壓過別人。你的努力是出於創造力、出於對生活的感激,不是用來滋養自卑和貪婪的。
我見過很多真正有成就的人,他們對事業的投入帶着一種神聖的火焰,他們通宵達旦並不覺得辛苦,不是因為要超過哪個對手,而是因為內在的靈感在燃燒。「我就是要去做這件事,我無法停止,因為它讓我充滿了對生命的崇敬與激情。」這樣的人不會瞧不起別人,也不會自卑,他們在自己的道路上走得篤定又輕鬆。這才叫真正的努力,真正的尊嚴。
六、如何放下爭奪?
很多人點頭稱是,但又悄悄問:「可我就是放不下啊,我總是忍不住比較。」當然,我不會讓你一夜間馬上變成聖人,也不期望你瞬間清除所有貪婪。我給你的建議很簡單:保持覺知,去觀察自己的執着。下一次,當你在與某個同事比業績、或在社交平台上看到別人光鮮亮麗的生活,你的嫉妒心突然升起來的時候,不要譴責自己,也不要跟隨這種嫉妒心,先觀察它:「哦,我又陷進比較里了,我又開始惶恐,我又想去爭些什麼。」
這份觀察本身,會讓你慢慢看清:原來,這些反應是某種機械的慣性,你如此奮力地想「贏過他人」,背後只是一種對自我不足的害怕。當你透過覺知的眼睛看到它,你就開始鬆動了。因為它無法再偷偷主宰你。它必須暴露在你的光之下。然後,你就有機會笑一笑,自嘲地說:「天啊,我怎麼又像只緊抓死老鼠的貓頭鷹了?明明是一塊早就腐爛、毫無價值的東西,可我竟如此害怕別人搶走。」
這時,放下也就自然而然。不是強迫自己放下,而是看到了荒謬,自然就放下。就像小孩子得知把手伸進泥潭裡會弄髒玩具,他就自己收手了,不需要誰再三要求、說服。
七、重新感受你的空靈與力量
當你離開爭奪、離開比較,這並不意味着你成了懶散的敗家子。恰恰相反,你將重新獲得巨大的創造性力量。因為你終於省下那許多無謂的內耗——那些本應該用來「警惕、設防、攻擊、反擊」的能量,你現在可以完全投入到有生命力、有靈性的項目里。也許是藝術,也許是研究,也許是陪伴家人,也許是冥想、舞蹈、寫作……一切都有可能,因為你打開了你的心。
在禪意的世界裡,有一句話:「無為而無不為。」當你不再帶着功利目的去行動,卻往往能夠成就最美的作品。就像夜晚的滿月,不需要任何動機就能灑下銀輝,顯得清淨而莊嚴。或者像花朵,不用拼了命地「想」要綻放,只要陽光、雨水、土壤合適,它自然而然地盛開,芬芳四溢。
人亦如此。你不是因為你要「勝過」別人才去完成自我,而是你本來就有盛開的潛能。有些人問:「那假設我不想爭奪,不想去競爭,別人成了百萬富翁,我就會更窮啊?」錯了,那是一種錯覺。因為即使你真的擁有百萬財富,若你還在比較的陷阱里,你依舊貧窮,依舊害怕失去。相反,一個內心放鬆而又富有創造力的人,他反而會比那些整日絞盡腦汁的商人更能覺察到機會,甚至在機緣成熟時,也會實現豐盛。可他並不會因此而焦慮地「抓住」那豐盛,他更懂得分享、懂得享受當下的快樂。這種人表面看似無所求,卻往往最富足。
八、留出空間,讓空性盛開
你要學會給自己留出一點空白。不要被各種規劃、野心、目標塞滿整個心靈。每天抽出一點時間,什麼都不做,只是靜靜地坐着,或散步、或看雲。你會突然驚覺,原來心可以那麼沉靜。而在這份沉靜里,你也會發現自己不需要那麼多藉口與理由,就可以快樂地呼吸、活着。
這其實就是禪意的真髓——在空性中,才有無限的可能性。一旦你讓心變得空靈,那些真正重要的靈感與能量才會進來。否則,一顆整天被算計和焦慮塞得滿滿的心,如何會有空間容納創造力?它就像一間擁擠、骯髒的儲物間,你丟掉不少垃圾,卻始終找不到你真正需要的東西。
也就是說,空性絕不是消極的,它是最富有張力的狀態。它意味着你不帶偏見和束縛地迎接生命,也意味着你不被世俗的爭奪所分裂。空,並不是空無一物,而是一種容納一切的開放態度。就像大海,再多河流匯入都能接納;你也能像大海一樣承載一切,卻不被一點點浪花所困擾。這個世界總有人忙着鬥爭,而你若進入空性的覺知中,就會微笑地看這齣戲,他們在台上喧囂,你在台下悠然,你甚至隨時可以上台舞上一曲,但不會失去你的中心。
九、最高的自在:無需爭奪
現在,我們要回到標題所說的——最高的自在,是無需爭奪。當我們明白了這一切,就不會再糾結於外在的競爭和比較。你會發現,你的每一步行動,都出自於純粹的靈動和熱愛。你工作,你創作,你與人互動,都是因為你在享受它,因為它讓你內心有一股喜悅要流動出來;而不是為了壓制或者戰勝別人。你不再去關心「他人有沒有比我更出色」,因為你根本不在乎那種排序。你的富足、自由、快樂,都在你自身,在當下的每一口呼吸、每一瞬覺知里。
想象一下,這種「無需爭奪」的人生,會給你帶來多大的輕鬆?當別人為了業績、為了名聲打得頭破血流,你只是安然地做好自己該做的事,享受它的過程,不抱持任何勉強和貪戀。你若成功,就像鮮花盛開一般自然;你若暫時失敗,也只是一次探索,你從中獲得經驗與故事,無需陷入自我否定和絕望。
生活,就應該是這樣的一條河流,不斷流動、不斷變換,卻不帶一絲尷尬和扭曲。因為你願意放下比較,放下抓取,唯有這樣,你才真正觸摸到「自在」二字。許多大師也都在反覆提及同一個點:只有當你心中沒有敵人,也就不再有戰爭可言。當你沒有想要征服的對手,你才真正享受自由。就像一隻自由自在的鳳凰,所到之處只有廣闊的天空,不需要和誰爭搶樹枝,更無需去和貓頭鷹辯論「我比你更優越」。
所以,是時候覺醒了,是時候扔掉那塊腐爛的老鼠肉。你本來擁有的,比你所能想象的多得多。你生命的珍稀果實就在你的本性里,你的清泉就在你的內在深處。請相信,你無需爭奪——因為你所想要的自由,本就屬於你。
後記:
當你看到這裡,請閉上眼睛,稍稍回味一下。不要讓這篇文章只停留在一個有趣的靈感或「觀點」上,而要真正讓它在你內在生根。去覺察你還在抓緊的那些「死老鼠」——看清它的腐朽、它的虛幻,然後笑笑,把它放開。一次也好,片刻也罷,只要你有了第一次的放下,你就會知道,原來放下並不需要你成為聖人,只需你看見並覺察那荒謬即可。
從今往後,讓你的一舉一動,都更像鳳凰一樣——只選擇滋養你的清泉和果實,只選擇與你靈魂契合的方向,不爭、不搶,你卻擁有了全部。因為在「空」里包含了一切,在「無為」里有着最高的創造力,在「無需爭奪」里,才孕育出最廣闊的自由。願你就此展開雙翼,從此不必跌回舊有的恐懼與較量。讓我們一起在更高更廣的天空中相遇,不為彼此的陰影而慌亂,而是一起享受那風的清涼、日月的光輝。
我相信,一旦你嘗到這份解脫的滋味,你便再也回不到過去那種痛苦的競爭當中。因為你會明白,那些都是無謂的煎熬。生命如此寶貴,除了去體驗與創造,用來競爭就太可惜了。
所以,朋友,請你安坐在自己無限的可能性里吧。從此以後,你再也不用和誰爭奪,你只需活出真正的自己,那就已經是最高的自在!
视频:https://youtu.be/tHPx99Y8Wy0
2 months ago | [YT] |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