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語入心
今天是潑水節,是東南亞佛教國家的“宋幹節”,也中國西南地區傣族、德昂族最重要的傳統節日,是我的家鄉的盛大慶典。 而我更喜歡那樣的潑水節:深夜裡,傣家婦女摏好了潑水粑粑(一種香甜的糯米點心)。 清晨,男人們已經搭建好了浴佛所需的龍亭,等待青年男女到山裡採擷賞鑒花(一種樟科植物)予以裝潢…村裡的佛爺和老人莊重地從奘房請出佛像。 第一股清凉的井水從龍亭流到佛祖的身上…人們按照長幼僧俗的順序,用香枝沾滿清水相互潑灑祝福,僧侶念誦起吉祥經,人們載歌起舞,頂禮佛陀,感恩天地,互祝吉祥。 放眼青翠的稻田,期盼又一個豐年的到來。 很多年前的一次潑水節,我做電視直播的導演跟攝影師,有幸再現並實拍了這樣一次原生態的傣族潑水節--潑水的龍亭都是按照我的要求,依照傳統全部用竹子搭建的,所有活動環節和場景細節都是因循傳統。 那樣的畫面只能用夢幻來形容。 沒有遊客,宗教和傳統沒有被形式主義和商業旅遊所裹挾,那時候的我的家鄉真實而美好! 潑水節,我更願意稱之為浴佛節。
1 year ago | [YT] | 7
暖語入心
今天是潑水節,是東南亞佛教國家的“宋幹節”,也中國西南地區傣族、德昂族最重要的傳統節日,是我的家鄉的盛大慶典。 而我更喜歡那樣的潑水節:深夜裡,傣家婦女摏好了潑水粑粑(一種香甜的糯米點心)。 清晨,男人們已經搭建好了浴佛所需的龍亭,等待青年男女到山裡採擷賞鑒花(一種樟科植物)予以裝潢…村裡的佛爺和老人莊重地從奘房請出佛像。 第一股清凉的井水從龍亭流到佛祖的身上…人們按照長幼僧俗的順序,用香枝沾滿清水相互潑灑祝福,僧侶念誦起吉祥經,人們載歌起舞,頂禮佛陀,感恩天地,互祝吉祥。 放眼青翠的稻田,期盼又一個豐年的到來。 很多年前的一次潑水節,我做電視直播的導演跟攝影師,有幸再現並實拍了這樣一次原生態的傣族潑水節--潑水的龍亭都是按照我的要求,依照傳統全部用竹子搭建的,所有活動環節和場景細節都是因循傳統。 那樣的畫面只能用夢幻來形容。 沒有遊客,宗教和傳統沒有被形式主義和商業旅遊所裹挾,那時候的我的家鄉真實而美好! 潑水節,我更願意稱之為浴佛節。
1 year ago | [YT] |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