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avy散戶慢富之路

【稍安勿躁】

過去一週美股呈現震盪整理,現貨盤交易時間短看起來也許好一些,但看期貨就會發現每天上下影線都很長,這種忽漲忽跌、上沖下洗的走法,就是市場紀要裡提醒要避免短線進出的原因。

細數從10/10長黑以來,市場上影響短線漲跌的事件包括:

[1] 川普TACO,讓暴跌後的全球股市回穩

[2] 台積電財報與財測特優,預估未來5年AI相關營收複合成長40%

[3] 甲骨文財報沒100也算得上90分,同時澄清AI專案毛利率會有35%,澄清媒體對其毛利率的疑慮

[4] 聯準會明白表示將於未來數月結束縮表,也沒有改變目前降息路徑的想法

[5] 汽車零件商破產,導致兩間小型地區銀行爆出壞帳與授信問題

上述的第5點,爆出壞帳的Zions和Western Alliance,都只是市值不足百億的小銀行,雖然也牽連到大型銀行出現呆帳,但規模無足輕重,市場擔憂的是其背後是否還有更多未浮現的地雷。

除此之外其餘4個都是利多,而且都是來自政府、貨幣政策當局,與產業龍頭的重量級利多。但市場對這些利多的反應是--台積電ADR財報後下挫,甲骨文財報後重挫,停止縮表沒有引發多少反應,指數維持在10/10長黑的中點附近整理。

----
如果大家還記得,上次發生這種財報「考100分還不夠」的,就是nVidia,當它從2023年初到2024年中暴漲10倍後,從破兩百的營收成長率回落時,即使所有人都知道這種成長率只會出現在初期爆發時,不可能長期持續。

*** 問題通常不在於什麼事情,而是位階 ***

----
同樣的,最近的黃金走法 (對照股市來看),讓我開始有種它「越來越像風險資產」的感覺。

這只是感覺,說不上有什麼明確根據,黃金確實有央行買盤支撐,但央行顯然不是「因為黃金一直在漲,所以趕快買」的交易者。就像兩年前所有人拼命來問債券、想All-in長債、想借錢質押放大配息,因為當時大家都認為一定會漲。

當逐利投機的買盤成為主角,避險資產也可以表現得像風險資產。

*** 問題不在事件或商品本身,而是當下參與者的組成 ***

----
稍安勿躁,小弟仍然維持靜觀其變、不要FOMO的建議。

4 days ago (edited) | [YT] | 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