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可星級料理廚房
【關於醃肉那些事】古早職人的手藝不分國際,其實前天影片這道台式排骨酥醃漬時重糖少鹽,跟我曾經在當主廚時賣的美式肋排作法異曲同工。我的肋排是裹上滿滿的黑糖和鹽至少醃一天,直到豬肋排把多餘的水排出,造成表面的糖粉變成糖漿。一定要先醃滿一天,豬肋排才會變得風味十足,肉裡都能嚼出滋味。而這美式傳統醃法竟跟台式排骨酥的概念如出一徹,妙哉。幾乎所有的醃料都不會真正醃進肉裡,除了鹽之外。鹽的分子最小,只要醃一天就可以深入肉裡2公分。而糖的分子比鹽大了十倍,醃個兩天大約就吃進去肉裡幾公厘,因此雖然醃排骨下了很多糖,但不會讓排骨變成甜點,頂多表面帶甜,而吃起來微甜。醃肉有時也會加一點油,因為香葉如巴西里,迷迭香等的香氣成分是油溶性,有油才會把香味溶出來附著在肉上。所以很多義式醃肉就是把初榨橄欖油,鹽,胡椒,香葉切細碎抹在肉上。而醃肉時加一點香醋或現榨檸檬或柳橙汁,不僅增加香氣和讓其酸性稍微破壞肉的蛋白質,有些微嫩肉的效果。但酸性物質不可放多和醃太久,不然會開始假性熟化煮肉,使肉變柴。醃肉時放點酒也是增香,但酒精濃度高於40%的烈酒跟肉直接接觸會馬上讓肉變柴,煮起來的食物莫名其妙變乾。低濃度的紅酒,白酒,米酒會清酒效果較適合醃肉。如果要加烈酒,則確保這道菜的醃汁如醬油,水和醋足夠,能去淡化烈酒的酒精濃度。很多西餐作法會先把酒短暫加熱燒去大半酒精後再加進醃汁,以此來減少對生肉的破壞性。傳說糖也有嫩肉效果,但自己還沒做過實驗,也不了解背後的科學原理,這部分我要再研究一下。圖中為媽媽最喜歡的中餐廳之一:夜上海的蒜香焗骨。其實也是裹粉去炸的排骨酥,吃起來完全不甜,簡單調味鹽,胡椒去炸,最後撒上很多蒜酥。其實媽媽真正喜歡的是香港太古廣場的夜上海,台北是吃一個情懷。有幸陪媽媽和妹妹去吃了幾次,推薦老上海熏魚(the best),烤鴨三吃,梅汁小番茄和楊枝甘露。
2 years ago | [YT] | 77
麥可星級料理廚房
【關於醃肉那些事】
古早職人的手藝不分國際,其實前天影片這道台式排骨酥醃漬時重糖少鹽,跟我曾經在當主廚時賣的美式肋排作法異曲同工。我的肋排是裹上滿滿的黑糖和鹽至少醃一天,直到豬肋排把多餘的水排出,造成表面的糖粉變成糖漿。一定要先醃滿一天,豬肋排才會變得風味十足,肉裡都能嚼出滋味。而這美式傳統醃法竟跟台式排骨酥的概念如出一徹,妙哉。
幾乎所有的醃料都不會真正醃進肉裡,除了鹽之外。鹽的分子最小,只要醃一天就可以深入肉裡2公分。而糖的分子比鹽大了十倍,醃個兩天大約就吃進去肉裡幾公厘,因此雖然醃排骨下了很多糖,但不會讓排骨變成甜點,頂多表面帶甜,而吃起來微甜。
醃肉有時也會加一點油,因為香葉如巴西里,迷迭香等的香氣成分是油溶性,有油才會把香味溶出來附著在肉上。所以很多義式醃肉就是把初榨橄欖油,鹽,胡椒,香葉切細碎抹在肉上。而醃肉時加一點香醋或現榨檸檬或柳橙汁,不僅增加香氣和讓其酸性稍微破壞肉的蛋白質,有些微嫩肉的效果。但酸性物質不可放多和醃太久,不然會開始假性熟化煮肉,使肉變柴。
醃肉時放點酒也是增香,但酒精濃度高於40%的烈酒跟肉直接接觸會馬上讓肉變柴,煮起來的食物莫名其妙變乾。低濃度的紅酒,白酒,米酒會清酒效果較適合醃肉。如果要加烈酒,則確保這道菜的醃汁如醬油,水和醋足夠,能去淡化烈酒的酒精濃度。很多西餐作法會先把酒短暫加熱燒去大半酒精後再加進醃汁,以此來減少對生肉的破壞性。
傳說糖也有嫩肉效果,但自己還沒做過實驗,也不了解背後的科學原理,這部分我要再研究一下。
圖中為媽媽最喜歡的中餐廳之一:夜上海的蒜香焗骨。
其實也是裹粉去炸的排骨酥,吃起來完全不甜,簡單調味鹽,胡椒去炸,最後撒上很多蒜酥。
其實媽媽真正喜歡的是香港太古廣場的夜上海,台北是吃一個情懷。有幸陪媽媽和妹妹去吃了幾次,推薦老上海熏魚(the best),烤鴨三吃,梅汁小番茄和楊枝甘露。
2 years ago | [YT] | 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