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AgeLA 查老師的賽斯小小電台

賽斯心法:特性、組織、操控與應用能量
第一部分:能量的本質與宇宙的創造

能量是什麼?
能量是能行動的動量,是構成身體與萬物的基礎(原子、電子)。
能量即是「電」,具有傳遞訊息、智慧、觀念的特性,沒有時間與空間的限制。
能量具有記憶,個人的思想、感受都會被烙印在電的領域裡。
能量的累積:每一世的經驗都會化為永恆的能量親本,儲存起來。

宇宙(一切萬有)的創造法則
無明緣行: 一切萬有因發現「尚不存在」或「未被體驗」的部分(無明),而出於興趣與擴展的需求,產生了行動(行)。
行緣識: 行動必然會聚集或創造出對應的意識(識)。
識緣名色、六入、觸、愛、取、有: 意識進而塑造出個體的形式(名色)、感官(六入),並透過感官與世界互動(觸),產生體驗與創造(愛、取、有)。
這個創造過程解釋了為何世界有各式各樣的生物與人格,都是為了填補宇宙的「間隙」(niche)。

第二部分:個人實相的「PATTERN」與能量的運作

個人獨特的能量模型(Pattern)
每個人出生時都帶著一個獨特的「模子」(Pattern),這是你此生行動與能量運作的藍圖。
這個 Pattern 是基於你靈魂的「無明」(渴望體驗的部分)所設定的,你的人生早就「成了」,只是需要透過時間和行動去經驗它。
能量只有在符合你的 Pattern 時才能被你有效吸收和作用。
因此,無需羨慕他人,因為他們的 Pattern 不是你的,你所需要的一切早已在你自身的設計藍圖中。

如何與能量連結並充電?
自發性與由衷的感覺: 跟隨你由衷的願望與自發的衝動,因為那是能量在引導你走向你的 Pattern。
堅信的力量: 當你堅信某件事時,你就處在自己的 Pattern 中,此時會為內在能量敞開大門,恐懼消失,能量通路暢通。
自我的放鬆: 在洗澡、散步或靜坐時,當自我控制放鬆,內在的能量就能自然流入,帶來靈感與補充。 睡覺也是一種重要的能量補充方式。

第三部分:多重人格的整合與能量的組織

內在的多重人格
我們的內在包含了許多過去世的人格(親本),這些都是我們能量的一部分。
例如,你現在是女性,很可能是因為前幾世多為男性,內在同時擁有這兩種能量特質。
內在的衝突、猶豫不決,往往源於這些不同人格之間的能量掙扎。

能量的組織與自我的角色
人生的核心問題在於「能量的組織」,而非消除。 痛苦、哀傷等負面情緒也是能量,無法也不需消除,關鍵在於組織與轉化。
自我的真正功能: 自我不是要被放下或消滅的,而是作為一個「組織者」、「操作者」和「融合者」。 自我的角色是整合所有內在人格的資訊與能量,並將其物質化,實現創造。
《金剛經》「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的真義: 「無所住」指的是不執著於任何單一的人格或信念,允許所有內在能量流動;「生其心」則是由自我來組織這些能量,做出創造性的行動。

第四部分:實踐與結論

回溯前世的正確態度
了解前世有助於理解,但若缺乏整合能力,沉溺於過去反而會帶來毀滅。
重點是利用所有過去的經驗(親本),來服務並圓滿「現在」的你。

心想事成的真相
心想事成並非憑空許願,而是與你的 Pattern 緊密相關。
如果願望在你的 Pattern 裡,它必然會實現;如果不在,則無法達成。
生物界的本能就是最佳證明:蜻蜓生來會飛,鯊魚生來長壽,椰子蟹生來就有強大的鉗,它們的能力都內建於其 Pattern 中,無需「相信」。

最終心法
回歸自己的本質,專注於個人的 Pattern 與行動方向。
你所需要的一切早已具備,缺乏的只是能量,而獲取能量的關鍵在於「組織」好你內在的所有面向。
放下對好壞、聖潔的批判,因為所有經驗都能轉化為能量,如同發電廠不挑剔燃料一樣。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本質是自我控制的放鬆,讓圓滿的能量得以流入。

3 weeks ago | [YT]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