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所谓的“权力只对来源负责”!!什么“命案必破”,“限定日期内破案”---后果必然是刑讯逼供,冤假错案!!
1 week ago | 127
这个频道很真实,就是因为过于真实很多人都理解不了。中国人最大的问题就是,这个事情没有发生在自己身上,就是没有没有可能的事情。只有体制内的人,才最了解体制。中国有有多少在体制内呢?体制内有民主吗?没有的,体制内比社会上还复杂,体制内基层人员,更压榨普通人。同时也被比自己位置高的人压榨。所以体制内的人,只要不作恶,其实已经就是好人了。
1 week ago | 52
我10几年前就明白这事了,警察能和稀泥的肯定帮你和稀泥,除非是重大案件或者社会反响大的那种才会立案。很多即使达到立案标准的也会调解为主,真是可悲的国家。
1 week ago | 7
中国所有一切皆服务于领导,所以在世界被归属威权国家。例如在国内推广电车,那必须上下齐手,你会看到领导发话指导意见,下面亲戚开的网约车公司开始主导销售及租售国产电车,另一边沾亲带故的网约车审批手续部门也开始对电车友好政策,限制蓝牌车准入条件,卡死。然后开始抽血压榨剥削了!当然了这些大前提都不是几个小领导就能搞定的,宣传引导,电车及平台企业,社会闲散拉驴人员,交通局领会精神的领导,下面裙带利益链等等参与其中,反正有奴隶怕啥?何况什么关税战,了解了本质中国人就是牲口不是人,什么都迎刃而解
1 week ago (edited) | 28
赞同二爷说的,像国内煤炭行业,也是高危行业,也是同样一个矿井,一年事故伤亡有指标的,超了从下到上都要负责,还有建筑行业也是一样
1 week ago | 6
深受其害,之前就北京朝阳区受伤,当时感觉莫名其妙为什么要不还手挨打的也要拘留,就是迫使你和解,这个规定真是坑害百姓。
1 week ago | 13
想起大学时候,一个哥们儿的iPhone被偷了,跑去派出所报案。 所里的民警朋友非常热心——又是端茶倒水,又是嘘寒问暖,又是心理辅导。 但就是不立案。 哥几个纳闷儿了:刚买不久的苹果手机再怎么着也值3000吧,为啥不够立案标准呢? 现在想来,想必他们也有自己的”苦衷”吧。
1 week ago | 75
每快到季度末或者年底,我们这的交警都会藏到富人区或者饭店里,抓临时停车。 他们专挑好车贴罚单,车主都不跟他们计较,知道他们是为了完成创收指标,心照不宣。 他们要是给穷人贴罚单,或者给骑手开罚单,会被路人撕的很惨,他们也耗不起。 和公安系统里的朋友聊过,他们一部分人是外地考公考进来的,基本都是苦学生,看似高薪,实则省吃俭用的给家里老人存钱治病,他们也是干活的主力。另一部分是本地贵族子女,托父母关系进来的,基本上躺平等着升职,领导也使唤不动他们。
1 week ago (edited) | 3
二爷故事
《刑警往事之立案》:在中国为什么很多诸如强奸之类的公诉案件,会在基层派出所中以民事调解开始?这就涉及国内公安普遍存在的立案潜规则。
我负责过辖区各类刑事案件的统计分析,接触各种一手资料。一个地方的刑事案件发案一般来说是一个有规律的数值——它和区域的流动人口、经济水平甚至季节有关(比如夏季的斗殴、伤害、强奸案就多过冬季),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但是在中国,很多地方领导为了追求政绩,会强行要求刑事发案每年不能高于多少,甚至要求下降。
在实际发案数据不可能大变化的情况下,怎么做到让领导满意呢?那就只能在立案上动手脚。比如某一年,我们辖区内的派出所,平均下来每个派出所每个月只有30宗刑事案件的立案指标。但是对于一个管理几十万人口的派出所来说,这个数据肯定做不到,光是盗窃案一个类别就超标了。很多基层派出所由于受限于立案指标和绩效考核,只能玩所谓的“不破不立”。诸如诈骗、盗窃之类的案件,如果情节不严重,一般就拖着不立案。再比如上级要求“命案必破”,但是现实中总是有疑难命案破不了,那怎么达标?只能把有些杀人案降一档,按“故意伤害”来立案。破了再立故意杀人。
这就是很多基层派出所面对诸如大同订婚强奸案时,第一时间会选择调解的根本原因。
1 week ago (edited) | [YT] | 2,0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