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默與悲壯
人越快樂,免疫能力越好 最新美國的醫學研究指出,人的情感及心理潛力巔峰是60-70歲。這是真的嗎?光聽就樂。眾所周知,健康是人們最關心的事情;尤其流感及疫情期,能增免疫力,誰聽了不開心?簡單快樂如香港四大才子蔡瀾所說口腹之慾才是最基本,我想沒人反對。但若細品蔡瀾的人生觀不只是「食色性也」這麽簡單而已,發現他一生執著於「使別人快樂」,把「苦悶吞下肚」就很不一樣。而林語堂所說幸褔四件事,也是令人省思很久的。 最近我收到了一張有趣的梗圖,蠻有意思。「陽光、睡眠、運動、飲食、自愛」,被譽為世界上最好的醫生?在個人養病一年多來似完全能感受到,我覺得有義務順便推廣一下。陽光及運動是吸收維他命D的關鍵,國人普遍維他命D缺乏致影響健康而不自知。經長期專注少量多餐及充分睡眠後,我才知生活品質原來要這樣才叫做享受,後悔過去的生活節奏太緊張了。「自愛」明顯就是自尊心、自負的同義詞;作家三毛說:「自愛不要自憐」,我覺得再貼切不過了,也點出了一定要調整養病的態度,身心健康盡量能不麻煩人就不要,似會比較快活一點。 話說獨處讓我自由地思考,是一件快樂的事。回想1990年我研所畢業,正值台灣全面停伐的禁令,影響到林務單位縮編而致國家考試林業科曾一度停招,一時之間找不到未來的方向。轉型中的森林資源保育還是雛型未成熟,妄議自然保育會被當局者視為異類,學生時代的熱情一下子就被澆熄。我曾面對過劇烈的內心衝擊,正所謂「理想有多美好,現實就有多骨感」,例如:1989年投稿台灣林業雙月刊「合歡山上的螃蟹」一文。 當時剛從學校出社會,沒法看到了未來的自然保育的發展而困惑不已,只覺得經濟發展與自然保育的平衡是遙不可及的目標;而現在看來,又是杞人憂天了。但也非常珍惜那個時候曾經用力思辨及追逐過的夢想,算是一段美美的寬慰感呢。「追逐美」或「使別人快樂」,是我學生時代無意間的選擇,卻能緊跟著我近40年;驚訝這興趣竟仍濃厚,現在只求不讓它熄滅就算餘生的小宏願。 我的感想是,追求上述心靈的富裕,一般獲得了身心愉快會較踏實;若又對身體也能增強免疫力的話,那真一舉多得。而若到事事麻煩人,總會顯得老而無用或乞憐吧?沒錯,也感謝兒子不斷提醒,幸虧沒中風或老癡。還能利用養病期難得機會安靜寫作,有朝行有餘力也能使別人多少分享到一些快樂的話,那就更心滿意足了。#健康的生活方式 #为自己喝彩[doge] 日常分享
6 months ago | [YT] | 1
幽默與悲壯
人越快樂,免疫能力越好
最新美國的醫學研究指出,人的情感及心理潛力巔峰是60-70歲。這是真的嗎?光聽就樂。眾所周知,健康是人們最關心的事情;尤其流感及疫情期,能增免疫力,誰聽了不開心?簡單快樂如香港四大才子蔡瀾所說口腹之慾才是最基本,我想沒人反對。但若細品蔡瀾的人生觀不只是「食色性也」這麽簡單而已,發現他一生執著於「使別人快樂」,把「苦悶吞下肚」就很不一樣。而林語堂所說幸褔四件事,也是令人省思很久的。
最近我收到了一張有趣的梗圖,蠻有意思。「陽光、睡眠、運動、飲食、自愛」,被譽為世界上最好的醫生?在個人養病一年多來似完全能感受到,我覺得有義務順便推廣一下。陽光及運動是吸收維他命D的關鍵,國人普遍維他命D缺乏致影響健康而不自知。經長期專注少量多餐及充分睡眠後,我才知生活品質原來要這樣才叫做享受,後悔過去的生活節奏太緊張了。「自愛」明顯就是自尊心、自負的同義詞;作家三毛說:「自愛不要自憐」,我覺得再貼切不過了,也點出了一定要調整養病的態度,身心健康盡量能不麻煩人就不要,似會比較快活一點。
話說獨處讓我自由地思考,是一件快樂的事。回想1990年我研所畢業,正值台灣全面停伐的禁令,影響到林務單位縮編而致國家考試林業科曾一度停招,一時之間找不到未來的方向。轉型中的森林資源保育還是雛型未成熟,妄議自然保育會被當局者視為異類,學生時代的熱情一下子就被澆熄。我曾面對過劇烈的內心衝擊,正所謂「理想有多美好,現實就有多骨感」,例如:1989年投稿台灣林業雙月刊「合歡山上的螃蟹」一文。
當時剛從學校出社會,沒法看到了未來的自然保育的發展而困惑不已,只覺得經濟發展與自然保育的平衡是遙不可及的目標;而現在看來,又是杞人憂天了。但也非常珍惜那個時候曾經用力思辨及追逐過的夢想,算是一段美美的寬慰感呢。「追逐美」或「使別人快樂」,是我學生時代無意間的選擇,卻能緊跟著我近40年;驚訝這興趣竟仍濃厚,現在只求不讓它熄滅就算餘生的小宏願。
我的感想是,追求上述心靈的富裕,一般獲得了身心愉快會較踏實;若又對身體也能增強免疫力的話,那真一舉多得。而若到事事麻煩人,總會顯得老而無用或乞憐吧?沒錯,也感謝兒子不斷提醒,幸虧沒中風或老癡。還能利用養病期難得機會安靜寫作,有朝行有餘力也能使別人多少分享到一些快樂的話,那就更心滿意足了。#健康的生活方式 #为自己喝彩[doge] 日常分享
6 months ago | [YT]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