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觀
一個人對事情不論是好是壞、是對是錯,嘴裡不要亂說,肚子裡明白就好。嘴巴叨叨不休,無事也會變成有事,最後總是會害到自己。那些沒事叨叨的人,切要注意,最會惹事。 別人的行為好,我們心裡不起歡喜貪著心;行為不好,也不起憎惡心。要好好按耐這個心,不起煩惱,別人不好,別人的習氣,那是別人的事。如果我們拿來起煩惱,那就是自己的愚痴。 這樣,不論事情是好是壞,能保持這個心不動,便是忍辱。能夠衝破這一關,以後無論什麼事,就比較不會起煩惱。這點切要好好學,好好磨煉。如此業障自然消除,身體自然也好起來。-- 廣欽老和尚開示
2 years ago | [YT] | 276
@明明白白我的心
感恩,南无阿弥陀佛🙏🙏🙏
2 years ago | 2
@JoseRomero-ln5qc
广钦师父的行持教导乃无价珍宝!感恩师父,感恩诸佛菩萨!南无阿弥陀佛。。。
2 years ago | 1
@ok12117325
感恩謝謝一心頂禮尊貴的廣欽老和尚
2 years ago | 4
@chookhooheng2110
🙏🙏🙏🙏🙏 南无阿弥陀佛 🙏🙏🙏🙏
@怡君陳-e4v
感恩分享,南無阿彌陀佛
@cai102755
阿彌陀佛🙏🙏
@OLIOLICAT
南無阿彌陀佛
1 year ago | 1
@byond1892
南無常住十方三世遍法界一切尊佛,法,僧! 南無廣欽老和尚!
@林自伸
感謝大德者蓁言提示
@yuccahummingbird4179
佛法的确说的非常正确。但是广大众生从事各种职业必须要沟通,所以人我是非无法避免。即使我们念佛众生有些也无法避免。
@吉利-t8f
勸人念佛 合生淨土 唐朝,房翥暴死,至陰府見閻羅王。 王曰:「據案簿,君曾勸一老人念佛,已生淨土。君承此福,亦合生淨土,故召來相見。」 翥曰:「先許《金剛經》萬卷,巡禮五台,未欲往生。」 王曰:「誦經巡禮,固是好事,不如早生淨土。」 王知志不可奪,乃放還。 以此知:勸人修者,非徒往生,又感動幽冥也。(王日休《龍舒淨土文》卷五)
@hanglam75000
🙇🙏
1 year ago | 0
淨觀
一個人對事情不論是好是壞、是對是錯,嘴裡不要亂說,肚子裡明白就好。嘴巴叨叨不休,無事也會變成有事,最後總是會害到自己。那些沒事叨叨的人,切要注意,最會惹事。
別人的行為好,我們心裡不起歡喜貪著心;行為不好,也不起憎惡心。要好好按耐這個心,不起煩惱,別人不好,別人的習氣,那是別人的事。如果我們拿來起煩惱,那就是自己的愚痴。
這樣,不論事情是好是壞,能保持這個心不動,便是忍辱。能夠衝破這一關,以後無論什麼事,就比較不會起煩惱。這點切要好好學,好好磨煉。如此業障自然消除,身體自然也好起來。
-- 廣欽老和尚開示
2 years ago | [YT] | 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