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舌顧問WAYNE·招人ing
中国有两个节日,引发人口的大迁徙。一个是【除夕 】目的地是家:父母在哪里,家就在哪里。另一个是 【清明 】目的地是乡:祖坟在哪里,乡就在哪里。把家和乡合起来就是家乡。华人华侨回乡祭祖,万里距离瞬间转化为家族百年,任你换了国籍、变了身份、隔了几代,似乎只有回到这个原点,才能确认你从哪里来,又往哪里去。在中国文化中,祖坟从来不只是死者的安息之所,它和活着的子孙有着命运共同体般的连接。所以,挖祖坟被认为是最恶毒的手段,不只是对死者的不敬,也往往断了活人的后路。如果有人突然飞黄腾达,民间的俗语也通常是:这家伙祖坟冒了青烟。祖先崇拜的汉民族其实是一个空间的民族,善于把一切历史要素转化为空间元素:祠堂、祖屋、族谱、祖坟……走进其中一点,人就可以和祖先对话。这使得去世的祖先仿佛离人们并不太远,他们在另一个世界,却似乎和子孙共享一个空间。一个人不单要有一个现实的家,还该拥有精神的家乡,因为人们需要知道自己的源头,唯有知道从哪里来,方能往哪里去。不知道自己从哪里来,就是患了失忆症的人。除夕的节庆传播,让人们在乎家;清明的节庆传播,让人们在乎乡。中华民族年复一年地用这两个节日进行传播,提醒所有的中国人自己的根在哪里。现在你就可以明白,为什么中国有一个不间断的文明史。每一年,这个民族的每一个人,都回到自己最亲近的血缘关系人身边,都回到自己出生的地方。清明则像一个对话框,打开了人们和另外一个世界的对话系统。本来死亡是恐惧的,生死是隔绝的。幸运的是,清明节成了两个世界互动的媒介。祖先与后代相互扶持,对在天的祖先,后代要为其挂烧纸钱,供奉祭品;祭祖的同时,后代又请祖宗保佑子孙升学、全家平安等。祖先就和后代一起,相互保佑成为命运共同体。这样一个连接了生死的节日,不仅让人们懂得感恩,学会祈祷,而且让人们看淡了生死。死去的人们,不过是到了另一个世界,虽然彼此看不见,但可以相互感应。他们可以接受我们的祝福与请求,我们也减少甚至解决了对死亡的恐惧。
4 months ago | [YT] | 22
毒舌顧問WAYNE·招人ing
中国有两个节日,引发人口的大迁徙。
一个是【除夕 】目的地是家:父母在哪里,家就在哪里。
另一个是 【清明 】目的地是乡:祖坟在哪里,乡就在哪里。
把家和乡合起来就是家乡。
华人华侨回乡祭祖,万里距离瞬间转化为家族百年,任你换了国籍、变了身份、隔了几代,似乎只有回到这个原点,才能确认你从哪里来,又往哪里去。
在中国文化中,祖坟从来不只是死者的安息之所,它和活着的子孙有着命运共同体般的连接。
所以,挖祖坟被认为是最恶毒的手段,不只是对死者的不敬,也往往断了活人的后路。如果有人突然飞黄腾达,民间的俗语也通常是:这家伙祖坟冒了青烟。
祖先崇拜的汉民族其实是一个空间的民族,善于把一切历史要素转化为空间元素:祠堂、祖屋、族谱、祖坟……走进其中一点,人就可以和祖先对话。
这使得去世的祖先仿佛离人们并不太远,他们在另一个世界,却似乎和子孙共享一个空间。
一个人不单要有一个现实的家,还该拥有精神的家乡,因为人们需要知道自己的源头,唯有知道从哪里来,方能往哪里去。
不知道自己从哪里来,就是患了失忆症的人。
除夕的节庆传播,让人们在乎家;清明的节庆传播,让人们在乎乡。
中华民族年复一年地用这两个节日进行传播,提醒所有的中国人自己的根在哪里。现在你就可以明白,为什么中国有一个不间断的文明史。
每一年,这个民族的每一个人,都回到自己最亲近的血缘关系人身边,都回到自己出生的地方。
清明则像一个对话框,打开了人们和另外一个世界的对话系统。
本来死亡是恐惧的,生死是隔绝的。
幸运的是,清明节成了两个世界互动的媒介。
祖先与后代相互扶持,对在天的祖先,后代要为其挂烧纸钱,供奉祭品;祭祖的同时,后代又请祖宗保佑子孙升学、全家平安等。
祖先就和后代一起,相互保佑成为命运共同体。这样一个连接了生死的节日,不仅让人们懂得感恩,学会祈祷,而且让人们看淡了生死。死去的人们,不过是到了另一个世界,虽然彼此看不见,但可以相互感应。他们可以接受我们的祝福与请求,我们也减少甚至解决了对死亡的恐惧。
4 months ago | [YT] |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