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N AM
十分鐘看懂憲訴法的爭議 翁達瑞 / 美國大學教授 這幾天,憲法法庭停擺的爭議再度登上媒體,源頭是憲法訴訟法(憲訴法)的最低席次規定,但多數民眾不知原委,看得霧煞煞。只要給我十分鐘,我就讓你看懂憲訴法的爭議。 #爭議源頭 根據憲法與司法院組織法,大法官的總數十五席。舊版的憲訴法規定,釋憲裁定要有三分之二的大法官出席才能生效。這套制度行之多年,並無窒礙難行之處,也看不出有修正的必要。 在2024年10月31日,有七席大法官任滿退職。依據舊版的憲訴法,就算席次沒有即時補足,任期未滿的八席大法官仍可開庭,憲政運作不會停擺。 巧合的是,立法院在2024年12月20日通過憲訴法的修正案,設下憲法法庭必須有十位大法官出席的門檻,且違憲的宣告最少要有九票。 這個修正案未必影響憲政運作,但有一個前提:立法院不能杯葛總統提名的新任大法官人選。不幸的是,在通過憲訴法的修正案後,立法院兩度無差別否決賴清德提名的所有大法官人選。 立法院的無厘頭修法在先,杯葛大法官的提名審查在後,造成憲法法庭的停擺,因為永遠湊不足十席的大法官開庭。國家的憲法體制如此脆弱,朝野政黨都有責任。 #在野黨壞 本屆立院開議後,有七位大法官同時任滿退職,賴清德也在2024年8月31日提名繼任人選。在2024年12月20日,立法院通過的憲訴法的修正。四天之後,立法院全數否決賴清德提名的大法官人選。 修正的憲訴法有十席大法官的最低開庭門檻,然而現任的大法官只剩下八席。只要藍白立委杯葛七席新任大法官的審查,就可癱瘓憲法法庭的運作。 在野黨的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但執政黨不知道。除了立院黨團提起程序違憲的聲請,執政黨並未採取強烈的抗爭手段,笨笨的掉入在野黨的陷阱。 #執政黨笨 立法院通過憲訴法修正案後,行政院提出覆議未果,經卓榮泰副署送交賴清德公布。修正案的十席開庭門檻在2025年1月25日生效。 憲法法庭在2025年5月受理民進黨提出的釋憲案。問題是,藍白立委繼續杯葛新人大法官的審查,憲法法庭湊不足十席的開庭門檻。 基於新版憲訴法的違憲爭議,卓榮泰大可拒絕副署修正案。只要卓榮泰撐到今年五月,仍在任的八席大法官就可審查民進黨提出的釋憲案。 就算卓榮泰副署修正案,賴清德也可以拒絕公布。藍白兩黨也許會提出釋憲的聲請,但時程晚於民進黨提出的釋憲案。只要新版的憲訴法被裁定違憲,賴清德沒有公布剛好而已。 #憲政僵局 在野黨的壞與執政黨的笨,共同製造一個憲政僵局。透過憲訴法的修法與大法官人選審查的杯葛,立法權與行政權聯手廢掉司法權,讓國家陷入憲政僵局。 這就是我們面對的僵局迴旋:除非新版的憲訴法被裁定違憲,現有的八席大法官不能開庭。因為現有的八席大法官無法開庭,新版的憲訴法就不會被裁定違憲。 這個憲政僵局的直接解套途徑,就是藍白立委停止杯葛新任大法官的審查。換句話說,賴清德可能要扮演橡皮圖章,只提名藍白指定的大法官人選。 另一條解套途徑就是公投修法。然而公投的推動曠日費時,通過後還有立法的空窗期。在這段期間,憲法法庭繼續癱瘓,但在野黨未必佔到便宜。 #誰怕誰啊 不論執政或在野,所有政黨都受到憲法規範。在野黨用違憲的手段癱瘓憲政運作,執政黨未必束手就擒,甚至可以用相同的手段反制。 以預算審查為例:若立法院胡亂刪減年度預算,行政院可拒絕接受,改用國庫借支的方式執行立法院否決的原始預算。 執政黨拒絕立法院通過的預算,在野黨一定跳腳,但也莫可奈何,除非聲請違憲的裁定。問題是,新版的憲訴法不允許現有的八席大法官開庭,在野黨聲請釋憲也沒用。 此時,在野黨會陷入作繭自縛、自食惡果的窘境。這就是執政黨的以毒攻毒策略,用違憲的預算執行矯正癱瘓憲政運作的違憲法案。誰怕誰啊! #我的結論 如果我是總統,除非在野黨停止杯葛新任大法官的提名審查,只要立法院通過的法案有違憲的疑慮,我都會指示行政院長拒絕副署。既然司法權被癱瘓,剩下的就是行政權與立法權的直球對決。 你給我十分鐘,希望我有讓你看懂憲訴法的爭議!
2 weeks ago | [YT] | 2
PAN AM
十分鐘看懂憲訴法的爭議
翁達瑞 / 美國大學教授
這幾天,憲法法庭停擺的爭議再度登上媒體,源頭是憲法訴訟法(憲訴法)的最低席次規定,但多數民眾不知原委,看得霧煞煞。只要給我十分鐘,我就讓你看懂憲訴法的爭議。
#爭議源頭
根據憲法與司法院組織法,大法官的總數十五席。舊版的憲訴法規定,釋憲裁定要有三分之二的大法官出席才能生效。這套制度行之多年,並無窒礙難行之處,也看不出有修正的必要。
在2024年10月31日,有七席大法官任滿退職。依據舊版的憲訴法,就算席次沒有即時補足,任期未滿的八席大法官仍可開庭,憲政運作不會停擺。
巧合的是,立法院在2024年12月20日通過憲訴法的修正案,設下憲法法庭必須有十位大法官出席的門檻,且違憲的宣告最少要有九票。
這個修正案未必影響憲政運作,但有一個前提:立法院不能杯葛總統提名的新任大法官人選。不幸的是,在通過憲訴法的修正案後,立法院兩度無差別否決賴清德提名的所有大法官人選。
立法院的無厘頭修法在先,杯葛大法官的提名審查在後,造成憲法法庭的停擺,因為永遠湊不足十席的大法官開庭。國家的憲法體制如此脆弱,朝野政黨都有責任。
#在野黨壞
本屆立院開議後,有七位大法官同時任滿退職,賴清德也在2024年8月31日提名繼任人選。在2024年12月20日,立法院通過的憲訴法的修正。四天之後,立法院全數否決賴清德提名的大法官人選。
修正的憲訴法有十席大法官的最低開庭門檻,然而現任的大法官只剩下八席。只要藍白立委杯葛七席新任大法官的審查,就可癱瘓憲法法庭的運作。
在野黨的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但執政黨不知道。除了立院黨團提起程序違憲的聲請,執政黨並未採取強烈的抗爭手段,笨笨的掉入在野黨的陷阱。
#執政黨笨
立法院通過憲訴法修正案後,行政院提出覆議未果,經卓榮泰副署送交賴清德公布。修正案的十席開庭門檻在2025年1月25日生效。
憲法法庭在2025年5月受理民進黨提出的釋憲案。問題是,藍白立委繼續杯葛新人大法官的審查,憲法法庭湊不足十席的開庭門檻。
基於新版憲訴法的違憲爭議,卓榮泰大可拒絕副署修正案。只要卓榮泰撐到今年五月,仍在任的八席大法官就可審查民進黨提出的釋憲案。
就算卓榮泰副署修正案,賴清德也可以拒絕公布。藍白兩黨也許會提出釋憲的聲請,但時程晚於民進黨提出的釋憲案。只要新版的憲訴法被裁定違憲,賴清德沒有公布剛好而已。
#憲政僵局
在野黨的壞與執政黨的笨,共同製造一個憲政僵局。透過憲訴法的修法與大法官人選審查的杯葛,立法權與行政權聯手廢掉司法權,讓國家陷入憲政僵局。
這就是我們面對的僵局迴旋:除非新版的憲訴法被裁定違憲,現有的八席大法官不能開庭。因為現有的八席大法官無法開庭,新版的憲訴法就不會被裁定違憲。
這個憲政僵局的直接解套途徑,就是藍白立委停止杯葛新任大法官的審查。換句話說,賴清德可能要扮演橡皮圖章,只提名藍白指定的大法官人選。
另一條解套途徑就是公投修法。然而公投的推動曠日費時,通過後還有立法的空窗期。在這段期間,憲法法庭繼續癱瘓,但在野黨未必佔到便宜。
#誰怕誰啊
不論執政或在野,所有政黨都受到憲法規範。在野黨用違憲的手段癱瘓憲政運作,執政黨未必束手就擒,甚至可以用相同的手段反制。
以預算審查為例:若立法院胡亂刪減年度預算,行政院可拒絕接受,改用國庫借支的方式執行立法院否決的原始預算。
執政黨拒絕立法院通過的預算,在野黨一定跳腳,但也莫可奈何,除非聲請違憲的裁定。問題是,新版的憲訴法不允許現有的八席大法官開庭,在野黨聲請釋憲也沒用。
此時,在野黨會陷入作繭自縛、自食惡果的窘境。這就是執政黨的以毒攻毒策略,用違憲的預算執行矯正癱瘓憲政運作的違憲法案。誰怕誰啊!
#我的結論
如果我是總統,除非在野黨停止杯葛新任大法官的提名審查,只要立法院通過的法案有違憲的疑慮,我都會指示行政院長拒絕副署。既然司法權被癱瘓,剩下的就是行政權與立法權的直球對決。
你給我十分鐘,希望我有讓你看懂憲訴法的爭議!
2 weeks ago | [YT]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