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豆 Green Bean Media

#破土 | 最著名的草地(下) | 路易士老師 | 英史補習班

📖 成為 《綠豆》 Patreon付費成員,便可收取電郵閱讀全文。你亦可到我們的網站閱讀文章 : greenbean.media/最著名的草地-下/

▌節錄

八百年前的《大憲章》(Magna Carta),雖說重要,但我們定必心裏認為它跟我們的日常生活是遙遠的,但藝術家卻能用作品提醒或啓發我們當中的意義。其中一個搶眼的展品,是十二張精緻雕琢的青銅椅子並列而立在蘭尼米德的古老草地上。它是由藝術家 Hew Locke 創作,目的是探討《大憲章》不斷演變與延續的意義。
原來這件作品名為 《陪審員》(The Jurors),奇怪,Juror有s。是的,現代陪審團一般由 12 名陪審員組成,的確是眾數。而《大憲章》裡最關鍵的一條(第 39 條)提到「由該等與其地位均等的人依法作出判決(by the lawful judgment of his equals),不得剝奪任何自由人的自由。」這句話奠定了「陪審制度」和「法治」的基石。
你可以在這些椅子坐下,去反思法治與自身的問題。因為每一張青銅椅的正面與背面皆刻有主要圖像,代表全球爭取自由的重要時刻。當我看到其中一張椅的正面寫著「禮仁義」三字時感到震撼,這是否代表我們現今法治的基礎也有著儒家道德思想呢?

我身處的原來是第十張椅子,真的是關於儒家的原則。椅背上的,是 1890 年代,澳洲的猴麵包樹(Boab Trees)圖案。故事是這樣的:在19 世紀 90 年代(1890s)從溫德姆(Wyndham)出巡的警察注意到一棵樹的樹幹上有孔洞,內部中空,於是他們切開了一個開口,將這棵樹用作押送原住民囚犯前往溫德姆受審途中臨時的拘留所。
我們都「知道」這不仁不義,不合禮。

文化理念跟歷史事件的錯置令人思考有沒有普遍的道德和道理去判別對錯,人類是否共同追求某些基本東西?

▌[英史補習班]作者簡介
路易士老師,移英港人。在港教通識,現於英國公立學校教歷史和地理。閒時愛讀書和遊山玩水。

=============
🌱 支持《綠豆》營運,記錄當下、繼續發聲 💬bit.ly/SupportGBM
=============

#草地 #歷史意義 #大憲章 #禮仁義 #英國歷史 #路易士老師 #英史補習班

1 day ago | [YT] | 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