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avy散戶慢富之路
【衡量風險】 前幾天出現了空軍畢業文,有個網友在台指期23800左右放空,被軋到25200爆倉,虧了1650萬資產歸零。雖然我也有點懷疑內容真實程度,因為槓桿倍率實在誇張,但就借題發揮一下。 即使面對經濟下行、風險升高的時期,頻道始終只建議減碼,不建議全清、重壓避險資產,更不建議放空,因為更上一層的商業週期還在擴張,經濟背景還是成長,我們就應該保有基本部位,在符合趨勢的基礎上,再去加上主動操作。 逆勢而為加上高度槓桿,本來就是很危險的事。----平心而論,問題核心不在於做多或做空、看對或看錯。 對已經24000的台股來說,1400點其實只是6%不到,而台指期1點價值是200元。1400點就能賠掉1650萬,漲跌6%就能賠光全部資產,簡單算術就能知道這期貨合約價值有多大,是他全部身家的多少倍。 押單邊、高槓桿、凹單,這是賭博心態跟沒有風控所產生的結果。 索羅斯說:「重點不在看對或看錯,而是你看對時賺多少,看錯時賠多少」。 所有操作問題的核心都不是對錯,長期累積結果的關鍵也不是準度或勝率-- 投資的底層邏輯從來都是風險管理。 計劃多漂亮、願景多美好是一回事,走得到最後才是重點。 ---- 假設你現在投入100萬買台股指數,如果明天開始就是中期修正15%~25%規格的下跌,你的資產價值可能下跌25萬;要是真的看錯,明天開始就是大型空頭,台股是淺碟市場估悲觀一點跌60%好了,你可能要承受60萬的帳面損失。 如果你年薪60萬,這筆損失會是你5個月(中期修正)或一年(大型空頭)的薪水; 如果你每月開支是4萬元,那就相當於半年到15個月的開銷; 如果一個便當200元(吃得蠻好),這筆錢價值1250到3000個便當; 如果你總資產是500萬,那相當於身家可能減損5到12%.... 你可以用各種標準衡量損失有多大,把單純的數字轉換成能讓你有體感的事物。 如果是中期修正,跌下去再過高可能要半年到一年; 如果是大型空頭,光下跌期間就可能要兩年,再過高可能要5、6年後。 這段時間裡,有沒有其他可預期的支出? 如果有預料外的開支要如何因應,有沒有準備? 這些問題都沒有標準答案,每個人都可以有自己的選擇,關鍵的問題只有一個: 「你願意承受多少損失、能夠忍受多久?」
1 month ago | [YT] | 142
Zavy散戶慢富之路
【衡量風險】
前幾天出現了空軍畢業文,有個網友在台指期23800左右放空,被軋到25200爆倉,虧了1650萬資產歸零。雖然我也有點懷疑內容真實程度,因為槓桿倍率實在誇張,但就借題發揮一下。
即使面對經濟下行、風險升高的時期,頻道始終只建議減碼,不建議全清、重壓避險資產,更不建議放空,因為更上一層的商業週期還在擴張,經濟背景還是成長,我們就應該保有基本部位,在符合趨勢的基礎上,再去加上主動操作。
逆勢而為加上高度槓桿,本來就是很危險的事。
----
平心而論,問題核心不在於做多或做空、看對或看錯。
對已經24000的台股來說,1400點其實只是6%不到,而台指期1點價值是200元。1400點就能賠掉1650萬,漲跌6%就能賠光全部資產,簡單算術就能知道這期貨合約價值有多大,是他全部身家的多少倍。
押單邊、高槓桿、凹單,這是賭博心態跟沒有風控所產生的結果。
索羅斯說:「重點不在看對或看錯,而是你看對時賺多少,看錯時賠多少」。
所有操作問題的核心都不是對錯,長期累積結果的關鍵也不是準度或勝率
-- 投資的底層邏輯從來都是風險管理。
計劃多漂亮、願景多美好是一回事,走得到最後才是重點。
----
假設你現在投入100萬買台股指數,如果明天開始就是中期修正15%~25%規格的下跌,你的資產價值可能下跌25萬;要是真的看錯,明天開始就是大型空頭,台股是淺碟市場估悲觀一點跌60%好了,你可能要承受60萬的帳面損失。
如果你年薪60萬,這筆損失會是你5個月(中期修正)或一年(大型空頭)的薪水;
如果你每月開支是4萬元,那就相當於半年到15個月的開銷;
如果一個便當200元(吃得蠻好),這筆錢價值1250到3000個便當;
如果你總資產是500萬,那相當於身家可能減損5到12%....
你可以用各種標準衡量損失有多大,把單純的數字轉換成能讓你有體感的事物。
如果是中期修正,跌下去再過高可能要半年到一年;
如果是大型空頭,光下跌期間就可能要兩年,再過高可能要5、6年後。
這段時間裡,有沒有其他可預期的支出?
如果有預料外的開支要如何因應,有沒有準備?
這些問題都沒有標準答案,每個人都可以有自己的選擇,
關鍵的問題只有一個: 「你願意承受多少損失、能夠忍受多久?」
1 month ago | [YT] | 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