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流君

【校訊記者黃伊晨報導 】

圖書館於9月至10月間舉辦「選股力 x 配置力:給年輕世代的理財起跑線」書展、影展暨講座系列活動。特別邀請知名財經YouTuber與專欄作家清流君,9月23日於達賢圖書館7樓羅家倫講堂,舉辦「清流君談ETF投資與資產配置」專題講座。講座吸引近500位同學報名參與,現場座無虛席,並同步加開線上直播,讓更多學生能夠參與。講者清流君曾多次受邀至大專院校與媒體分享投資心法,此次來到政大,現場互動熱烈,提問踴躍。

清流君以自身大學投資的經驗切入,指出學生時期即便本金有限,仍能藉由長期投入與複利效應累積可觀成果。他提醒同學:「執意想等局勢明朗再進場,是投資的大忌。」因為投資必然伴隨風險與報酬。就像進入遊樂園必須購買門票,風險正是股市的入場券。他進一步解析ETF、共同基金、指數型基金的差異與適用時機,並強調投資成效取決於本金、報酬率與時間三者,而時間是唯一能掌握的因素,因此「從學生時代開始投入,是最好的時機」。

在講座後的專訪中,清流君進一步指出,大學生常因本金不足而裹足不前,但其實小額投資正是累積經驗與培養紀律的起點。「你就算少少的錢,對學生來說也已經很可觀,可以先用來體驗市場波動。未來出社會投入更大金額時,心理承受度會更好。」他同時提醒,投資不應耗費過多心力,「有錢就投進去,把時間留給專業學習與能力培養,增進人力資本才是長遠的根本。」至於如何進一步提升知識,他建議先閱讀經典書籍,例如 《投資金律》、《漫步華爾街》與《約翰柏格的投資常識》,在基礎穩固後再涉獵網路資訊,避免僅憑網路資訊就妄下判斷。

參與講座的經濟系羅同學則提到,自己高中就曾買進0050,聽完講座後,會更重視資產配置的不同組合。會計系謝同學則提及,自己過去曾閱讀過一些理財書籍,但尚未實際操作。他表示:「講座讓我更堅定投資方向,也帶來新的觀點,例如如何檢視報酬率與ETF套利模式,都是之前沒接觸過的。」他希望學校未來能開設更多涵蓋不同金融商品與產業分析的課程。

這場講座不僅提供學生實用的投資知識,也讓理財教育在校園中成為更被重視的議題。政大圖書館期望藉由系列活動,協助同學在學習專業之餘,提早培養理財觀念,為未來人生做好準

1 week ago | [YT] | 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