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
麥可傑克森三張史上最暢銷專輯曲目徹底攻略 - 流行音樂的高標與迄今的影響力
chipinkaiyajazz
0:55
來自巴西的Bossa Nova原產地作品大全 - 多首名曲解析與旋律節奏和聲的奧妙
13:43
半全?全半?傻傻分不清楚?Dim7和絃上除了琶音以外的即興靈感 - Diminished音階與所謂的全半、半全差異及應用原理
0:48
爵士樂聽到這裡概念才算完整 - 六〇年代的Blue Note唱片樂手大將與音樂特色
15:35
到底該如何掌握好的Funk Groove?聽聽專業音樂人的講解與示範,並理解從經典曲目如《Chameleon》中學習吧!
7:29
對Swing句型與即興伴奏的想像力,與跟其他樂器的整合能力都很重要!
1:17
爵士原力講堂跨世代2025 - 《日系新潮:藤井風・Official髭男dism・Penthouse 及更多》
1:56
爵士原力講堂跨世代2025 - 《流行極致:麥可・傑克森三大巔峰專輯解碼》
14:46
Evanescence Drummer Hears "In The Stone" For The First Time
Drumeo
爵士原力講堂跨世代2025 - 《巴西原味:Bossa Nova 經典與和聲節奏祕密》
1:22
爵士原力講堂跨世代2025 - 《爵士六〇:Blue Note 黃金年代全面解析》
25:23
「New Jack Swing」 - 聽聽爵士音樂人的說法,以及理解相關的時代背景與歷史文化
11:14
樂迷、創作人、演奏者的年度必修課 - 2025爵士原力講堂跨世代!聽聽啟彬老師與凱雅老師於講堂開始前的導覽吧!
4:05
在巴西Samba與Bossa Nova曲風中讓音樂互動變得更有趣的「逗點式句型」
5:13
爵士樂的Swing Feel就是要「用力演」、「用力甩」、「明確化」,而非視譜彈過去就以為是對的
5:17
老東西不表示就是舊的爛的,是你還不懂得欣賞 - 重溫Hank Mobley的「Soul Station」
4:36
啟彬與凱雅的當代音樂教育,以現在流行的名詞來比喻,就叫「超前部署」 - 以爵士鋼琴大師McCoy Tyner為例
12:49
唱片世代的爵士樂手想要給網路世代的爵士樂學生一些建議 - 從“重新開箱”爵士鋼琴家Bill Evans的專輯聊起
38:08
《La Negra Tomasa》 就是 《Bilongo》就是《Mandinga》 - 從一首古巴名曲有三個名字聊聊波多黎各、紐約、哈瓦那的拉丁音樂交織歷史
2:11
你對爵士樂的理解,很有可能是你對爵士樂的誤解
21:32
我該怎樣把五線譜上寫的轉化成爵士和絃記號呢?
3:25
所謂的「業餘」、「學好玩的」、「學興趣的」,當然不等於「隨便學學」或是「有需求再學」
8:53
BLACKPINK《How You Like That》 K-POP和聲旋律作曲編曲分析教戰
6:53
靈魂樂經典《Lovely Day》和聲拆解後,就能理解「借和絃」、「調式互換」、「斜槓和絃」的奧義!
我們總是在推動且改變著,許多你以為很熟,卻帶有很多偏見與盲點的事物
1:57
法語的彩排一字「Repetition」,其實就告訴我們「知而後則行」才是最重要的態度
14:18
一次向四位音樂大師學習,從古典到爵士真正的轉換之道 洞察旋律的邏輯並理解跟和絃的搭配方式就能學會即興與創作!(拉威爾、拉赫曼尼諾夫、保羅戴斯蒙、奇克柯利亞)
0:45
真正要學習爵士樂的時候所應該抱持的態度
4:29
"Blackadder" Chord? 黑爵士和絃?黑伯爵和絃?黑蛇和絃?...SubV9b5的日本動漫音樂圈說法、用法與優缺點
9:55
「我的節奏感不好,該怎麼培養或練習?」-「樂理」包含的絕對不只是和聲與旋律上的,節奏上的也是樂理
4:21
音樂分類(Caterorize)的方式本來就是滾動式與比較式的,但最怕的是只想求懶人包、快問快答與粗略速成
3:13
對音樂好惡的培養,其實也是一種價值觀的培養,你可以先追隨一種價值觀,然後再去修正你的價值觀,而不需要一開始就鐵板一塊,放大自己的狂熱喜愛
5:19
爵士樂即興的當下,到底是怎樣?會想些什麼?該做些什麼?即興者的腦袋與身體會怎麼運作?
3:32
學習爵士樂時的「莫非定律」
14:28
從《Sabor a Mí》聽起 - 大部分介紹音樂的文章就介紹到這裡,但啟彬老師與凱雅老師會帶著你繼續學習下去
10:53
樂理是不分語言的,但是我們經常因為熟悉中文而聽不見背後運行的軌跡
13:04
從「爵士DNA」的章節內容更理解爵士樂經典曲或標準曲的重要性 [有聲版]
2:22
看Charles Cornell解析John Williams的1984洛杉磯奧運奧林匹克號角與主題曲(Olympic Fanfare & Theme)有感
6:42
爵士原力講堂大滿貫2025強棒登場!啟彬與凱雅邊演邊講的超有趣音樂聆賞現場,不得不手刀報名!
1:13:18
「我只會演奏(唱)旋律為何要知道和絃?」流行樂、藍調樂都根基在各種和絃進行上
7:23
我們因為喜愛音樂而分類學習,很多人是先將音樂分類再說 - Charanga音樂的經驗
2:10
即便是日本動漫音樂,也充滿了各種Jazz Standard的「和絃進行範本組合」,所以應回歸根本才能學好
7:10
十六個《That's the Way of the World》的版本嚴選
4:22
很多薩克斯風手或鋼琴手會以為把每個音加上小滑音裝飾音,就是爵士樂的演奏法或裝飾法,但其實加太多之後聲音就會出現獨特的華人腔調或口音
5:06
樂譜沒寫就不會Swing是很違背人性的事,因為音樂家就是在跳舞啊!
14:19
Modes?Modal?調式?一個音階從幾音開始?新的音階名稱?調式音樂?調性混合調式的音樂? - 因為中西音樂文化的差異與對曲子的認知不足,很容易混淆,但又會有相關處,跟「鹽/鹹」或「糖/甜」...
11:43
2025爵士原力講堂大滿貫四個主題介紹 - 一次帶你從百老匯到日劇神曲,感受黑樂Groove與頂級編曲的魅力!
4:51
除了蓋希文,也請給羅傑斯一個機會!經由啟彬與凱雅結合歷史爬梳與實地示範的講解與演奏,你就能更全面理解爵士樂的世界!
2:51
《Fried Bananas》是Dexter Gordon根據Jazz Standard《It Could Happen To You》所重新創作的主旋律
8:26
調性級數分析要會,但是不同調性的和絃與其級數,以及和絃組成音也都要懂更要熟練,不是「什麼調都想成一個調就好」
3:35
關於加強Swing Feel的自我檢查表(Self-Check List)
4:24
Donald Byrd的「Byrd In Hand」專輯 - 爵士即興樂手們的精彩表現,加上事先編曲排練的精緻感,就是Blue Note唱片公司作品的特色
8:31
學會五線譜節奏記譜的好處,是清楚確定「咬字」是否清晰?就跟注音會告訴你要不要捲舌或是發幾聲一樣?很多人學音樂時就是不夠仔細,所以那個味道不對
4:45
最近的觀察是臉書粉絲頁真的快要掛了...認真整理、認真「以中文」寫作,卻得到很低的閱覽率,真的很可惜
3:55
「為什麼日本能,我們不能?」「我只是告訴你答案,因為你問了」 重點在文化與風氣的培養,接受事實並持續努力很重要
9:59
十首必須要認識的Benny Golson作曲 10 Must-Know Benny Golson Compositions
3:14
我們身為老師,做的就是用耐心跟經驗,來達到你的夢想,幫助你學會,而不是感覺好像順著你自己的意,結果卻是方向紊亂、欲速則不達
15:21
拯救了Fender吉他的男人Bill Schultz,卻未能拯救Rhodes電鋼琴的命運 - 以八〇年代初期美國經濟衰退為背景的音樂商業史
6:39
爵士樂的概念不是指即興(Improvisation),以及演奏的表情(Articulation)而已,而是指你得知道你的音在「和絃」中扮演什麼角色?
22:44
日本City Pop年代的幾首「神曲」中,Rhodes電鋼琴的音色在哪兒呢?又是如何被運用在編曲上,承接美式流行音樂的製作潮流呢?
4:47
歡迎報名來跟我們上課,實體與線上都有哦!
20:37
改變了時代也改變了音樂的二十世紀樂器重要發明之一 - Rhodes電鋼琴的歷史演進與聲音特色,也首度讓鍵盤手在音量與變化度上可與其他熱門樂器樂手匹敵
6:50
David Foster 1983年版的「The Best Of Me」專輯,收錄了許多他編曲與製作上的Demo,可以視為完成度已經很高的草稿
5:08
Paul Desmond的“老波莎”“波莎安地卡”《Bossa Antigua》也是一首不可多得的Bossa Nova風格名曲與經典專輯
4:20
學音樂不是寫論文,不是引經據典、註明出處的概念,因為光讀文字,你一定會遇到很多你不懂的地方,也不能全靠查詢網路就好
從爵士鼓手講的「SPANG-A-LANG」與「WALK THE DOG」學會基本的Comping與Swing Feel
4:06
爵士樂手就是這樣練團的,現代的爵士樂手感覺好像知道愈多音樂風格與音樂知識愈好,是這種專業的必然
5:31
是我們的學生跟不是我們的學生,看老師的文章或影片或書籍或教材的感受是不一樣的,而如果你要有更好的吸收與效果,我們當然是毛遂自薦,歡迎大家來上課囉!
4:00
關於聽音樂這件事,我不覺得把網路上的評價「平均」起來,就能建立所謂的品味
21:59
Jazz Standards中AABA曲式的範例說明以及兩種知名變形,以及為何日本音樂人能在吸收了Jazz Standards的各種和絃進行組合後,產出具有特色的日本流行、爵士、搖滾、動漫音樂的原因
3:19
很多音樂的技法與和聲的處理的方式,在台灣人的音樂知識範圍之外,但卻在日本人的音樂知識範圍之內 - 以織田哲郎為TUBE所寫、土岐麻子改編致敬的《シーズン・イン・ザ・サン》(Season In T...
3:30
絕大多數爵士樂迷口中的珍稀黑膠,我們其實一看到封面,腦海中就響起那張專輯的音樂了!不需要為了儀式感或認同感而去選擇用什麼方式聽爵士樂
8:36
我們常會遇到熱愛很有特色的日本流行音樂人與團體如KIRINJI的本地樂迷,但他們對於影響這些“聽起來淡淡的卻很有味道”音樂的西洋音樂養分卻相對陌生
9:44
所謂Gospel(福音詩歌)的音樂技法以華人基督徒的角度來聽會非常進階,但稱呼「當代基督教音樂」(CCM) 依然是比較大的流行音樂範疇,一切仍跟身處生活環境之差異與發展有關
8:40
J-POP與K-POP的音樂元素中都有在華語歌曲中比較少見的美式黑人福音詩歌(Gospel)融入,這一定有其技術門檻,但人家美國、南韓、日本不管是不是基督徒的音樂人卻能接受並練習與創作
10:21
如果你會說「原來跳K-POP的如果沒有HIP-HOP的底子來跳NewJeans的《Supernatural》就會很落漆」,那麼我們音樂人在形容音樂性的有無與多寡時大致上也是一樣的意思
4:49
韓國男歌手田柾國(정국; Jung Kook)進軍國際樂壇的作品《Standing Next To You》,造型與舞步上向Michael Jackson致敬不難辨認,但是在復古的80年...
5:54
「AMHO」與「JSFK」 - 從這兩團頂尖流行樂手組合的曲目與程度,理解韓國的流行音樂教育很著重爵士樂,也很重視“後勤部隊”樂手基本功的培養
12:56
「守破離」 - 我們其實不太應該直接看別的“修行者”的結論,而把他們的結論當作自己的結論
20:17
林哲司名作《September》之六個版本比較與推薦
5:50
韓國女團的音樂跟好萊塢電影配樂,其實有很多共通處,這是不能用“作文”來表達的,必須要真的懂音樂
7:54
Bill是William?Bob是Robert?Dick是Richard? - 英美名字歷史文化演變上的趣聞
17:14
迪士尼動畫電影經典音樂作品與百老匯創作風格 - 雋永的配樂與歌曲中蘊藏著的技法
5:57
兩段改變我即興思維的爵士樂即興 - Miles Davis與Milt Jackson的《Bag's Groove》即興
6:06
我的個人猜測,可能真的是因為City Hunter,而有City Pop的這個名字的出現
9:50
Chick Corea Elektric Band的《King Cockroach》也說明了Jazz Fusion沒有那麼Smooth,而且還保留那個爵士樂合奏時最重要的即興構築與團員互動!
8:00
所謂的音樂解析或音樂分析,如果直接解讀管絃總譜或是改編成鋼琴大譜表五線譜的樂譜,會因資訊量太大難度太高而不用耳朵去聽到和聲,甚至學不會創作新旋律、即興
6:12
喬治蓋希文的Prelude No.1(第一號前奏曲)明顯受到當時的藍調樂、爵士樂與拉丁樂影響
4:53
我們在1992年就已躬逢其盛,欣賞過Chick Corea Akoustic Band來台灣在台北國父紀念館的演出
10:29
我們在教的音樂,反而都是舞者、DJ比較熟悉的 - 從難波弘之與Omega Tribe等所謂「City Pop」時代性作品,想想為何本地音樂人為何較不去追求西洋流行音樂經典與向高標看齊?
8:37
石塚真一的「Blue Giant Supreme」為漫畫「藍色巨星」的第二部,場景拉到對我們來說充滿既視感的歐洲爵士樂環境
7:24
法國巴黎的塞納河左岸就是文藝氣息很重的拉丁區,右岸的蒙馬特與皮卡勒也有很豐富的爵士樂歷史,但「Jazzhus Monmartre」卻是在丹麥哥本哈根
11:51
Marty Friedman說的話也是我們為何要學好Jazz Standard的緣故,我們可以借鏡日本人在學習各種西方音樂時,是「表」與「裡」都學起來甚至學得徹底
9:48
為什麼要學好Jazz Standards? (溫故知新系列8) - 爵士樂的精神與特色,就是感知和絃與和絃之間的差異,以及駕馭不同的節奏律動
5:52
為什麼要學好Jazz Standards? (溫故知新系列5) - 什麼是Standards?背景介紹與重要性、概念上如何幫助即興與合奏?跟流行音樂創作與演唱演奏的關係等等
1:54
我們的教學跟中醫一樣,要先調好體質,才能對症下藥,也才能慢慢健康 - 從曾舉辦的Stevie Wonder音樂工作坊中觀察到的
5:41
爵士即興不是「超級電腦大數據快速運算」的狀況
12:14
啟彬與凱雅兩位老師卯起來示範與帶動,每場爵士原力講堂都讓你帶著滿滿收穫回家!
2:41
「我又不是樂手我幹嘛知道樂理或是這些技術面?」「因為你才能做比較,知道這位音樂家跟那位音樂家不一樣在哪裡?這種曲風跟那種曲風的異同在哪裡?」
4:11
《Always There》其實是Incognito重新編曲與詮釋的Ronnie Laws作品,這些西洋經典在東洋的日本照樣玩過好幾代也玩得很好
11:10
光是在第一場爵士原力講堂大補帖 你就可以用聽得懂的國語學到這麼多!
10:08
對「Gospel」這個字比較恰當的「定位」,應該是「美式黑人流行音樂中的一種技法」
7:00
Funk Clavinet的雙手整合 讓你掌握黑得發亮的Groove與Solo即興感!
13:36
一個科目,各自表述 - 為什麼我們對古典音樂科班出身的學生會特別“關照”?讓我們來回憶一些經驗談與小故事
9:43
ACG(動畫、漫畫、電子遊戲)族群會非常死忠擁護聽同溫層裡頭的音樂,甚至發明很多新的音樂樂理名詞與歸類,但別忘記創作者的音樂影響來源還是在真實世界中的經典作品
23:59
爵士樂中從管樂器發展出的「打音」(Mordant)、「甩一下抖一下」(Trill)的即興技巧 - 所謂的裝飾音是為了要加強音的重量
15:03
幾部專題報導「Salsa為何從Afro-Cuban被叫成Salsa?」的波多黎各裔美國人在紐約音樂家紀錄片
10:13
爵士樂手到底是怎麼作曲的?除了取材美國經典老歌當作曲目以外,對原創曲目實際上的做法與流程到底是怎樣的呢?
5:56
古典樂手無法精準演奏的節拍 - 讓我們來看看到底該如何解決?
17:58
降二代五(SubV7)沒有你想像中的難 - 右手是同樣的音或加上原屬和絃的根音而已
8:30
這段1998年的演出我永遠記得,因為啟彬與凱雅就在觀眾席!看著John Scofield與MMW Trio在台上的精彩演出
7:31
運用同樣的DNA還原美式音樂如Funk跟Bossa Nova的句法 - 增強你的Groove語彙豐富性與正確性
9:38
節奏律動不是敲敲打打,而是音樂語言的骨架與肌肉 - Michel Camilo用真正的拉丁Rumba Clave 3 - 2律動來詮釋Chick Corea的《Armando's Rhumba》
韓國的音樂高中對於流行音樂的程度要求,不是靠網路討論或是自我感覺良好就可成事的
對爵士即興的迷思需要撥亂反正 - 你不是在重新創造,你是在重新組合,而且樂在其中
10:16
不同的「Time Feel」,都需要鍛鍊培養 - 鼓與貝斯不在那兒,但是你要感覺他們在那兒,而且要仔細分辨各種不同
7:43
爵士大樂團(Jazz Big Band)的練法不是像管樂團的練法
在其他音樂類種中很少聽到的也是爵士樂基本功與特色之一 - 有小二度下行II-V-I或II-V的Hard Bop風格Jazz Standards與常見樣態加上練習心法
8:41
擺脫「拿到考卷開始作答」跟「只練樂譜上的音」的習慣,你才有可能達到「能即興出音樂」的理想境界
11:39
美洲大陸上誕生的音樂類種如爵士音樂、黑人音樂、拉丁音樂,都有非洲DNA在裡頭,光用歐洲視角來看待是絕對不夠的!
23:36
看不懂「坎達哈行動」(Kandahar)中的誰是誰又誰追誰又誰打誰嗎? - 藉由這部電影帶你搞清楚塔利班、軍閥、伊斯蘭國呼羅珊省、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聖城軍、巴基斯坦三軍情報局、阿富汗
25:45
簡介印度音樂中在人聲與塔布拉鼓上高度運用的「Konnakol」節奏語言,以及強調記憶力、腦力與技巧鍛鍊的重要性,外加西方小提琴在印度音樂中所扮演的角色
33:32
九〇年代的「世界音樂」風展現在商業流行音樂與獨立音樂上的景況(我所聽過、學過跟表演過的)
10:17
C/Bb & Ab/Bb - 了解這兩種和絃的聲響 運用在調性與調式音樂中
3:27
關於「聽」的功課 - 針對學音樂的人的實戰建議
26:09
林憶蓮唱巴西音樂、張惠妹的姊妹、辛曉琪尬小紅莓 - 九〇年代於全球流行音樂與好萊塢電影興起的愛爾蘭風與原住民風「世界音樂」融合
11:11
兩首曲子聽起來真的很像,甚至連貝斯的樂句節奏還有編曲的音型音色都很像,不算抄襲嗎?
訓練音感要先從聽到一段音樂後,可以在你的樂器上複誦出來到一樣音高開始,先不需知道是哪個音名與唱名,而是能直接反應,才能知道相差多少?
5:15
非洲風味非常明顯的Fusion Jazz名曲、個人創作或Standard改編
7:01
採譜的正面意義在於藉由不斷反覆聆聽,採完就在腦海中記起來「同步」了,再來就是技巧練習、與原版真正同步,然後再拆解分析,活用到其他地方
5:49
網路教學的一個大問題就在於「There Is No Order」 - 沒有循序漸進,而網路是四面八方五湖四海的網友會因為查詢而來,所以他們可能就只看某段,或根據關鍵字去學習
13:29
運用BbMaj7b5/C與Bb7b5/C的Upper Structure構築出好聽的II-V-I即興樂句 - 不要什麼都從和絃根音算起,爵士樂訓練就是在教你用聰明的方法學會!
4:31
耳力的加強沒有辦法靠看影片訓練,技巧的鍛鍊沒有辦法靠看書學會
11:32
Pat Metheny的故鄉 - 密蘇里州的堪薩斯城影響他的爵士樂養成、利斯薩密特的音樂營會影響了他的古典音樂視野,都被他寫進了作品之中
10:03
先學會講話,再了解文法,而因為已經很會講話了,所以理解文法也就很快,也能再根據文法的「啟發」,去想出其他講話的方式,或是研究前人的文章,這些高手音樂家們自然又會激盪出新的想法與做法
13:54
Pat Metheny Group的音樂是世界音樂(World Music)嗎?吸取的養分與擷取的元素源頭相近,但是還要加上更多爵士樂的合奏與即興模式與古典樂的編排架構
從Pat Metheny Group的音樂都早已成為日本管樂團與學校社團,談談台日對原本來自西方音樂文化「內化」上的差異
3:15
所謂音階只是「劃範圍」跟「可選用」而已,不是「只准用」,重要的是要聽到「聲音」(學音樂當然要聽到聲音不是嗎?)
12:01
啟彬與凱雅深入解析Pat Metheny Group中,兩位靈魂人物吉他手Pat Metheny與鍵盤手Lyle Mays的作曲與即興,以及精選十二首經典前六首的精髓!
上行減三和絃與減七和絃半音經過的教戰與活動 - Ascending Diminished & Diminished 7th Passing Chords & Substitute Chords
15:15
堂兄弟Randy Newman與Thomas Newman兩位電影配樂大師為皮克斯/迪士尼電腦動畫電影配樂的作品
9:42
武林比你想像的還大,江湖上能人高手何其多,當然江湖郎中也很多
這就是爵士原力講堂!我們實際用音樂教你音樂! - 啟彬與凱雅強力解析久石讓創作宮崎駿動畫作品音樂的和聲與旋律奧妙,還有其他更多將繼續探索,快來加入這麼難得的音樂講堂!
你看到的只是百分之一的精華! - 啟彬與凱雅強力解析久石讓創作宮崎駿動畫作品音樂的和聲與旋律奧妙,還有其他更多將繼續探索,快來加入這麼難得的音樂講堂!
每兩週連續的爵士原力講堂之後會休息一週讓大家吸收消化,然後再進行接下來的主題,啟彬與凱雅都是付出百分之百的力氣與用心,來為你循序漸進、由淺入深、旁徵博引、輕鬆幽默地講演音樂,不用擔心聽不懂哦!
6:09
除了介紹作曲的技法以及和聲及旋律上的應用外,其實平常兩位老師就經常以這些久石讓的音樂來牽起與古典樂及爵士樂的關係
12:29
II - V或V - I(m)感覺好像短暫轉調出去、未解決、大小調模糊或真轉調了的知名Jazz Standards
6:32
Pat Metheny Group的音樂就是藝術性的展現,經過拆解與分析我們可以懂,也可以學起來,也能觸發我們自己的創作精神,不管是作曲或即興
5:33
我們選擇Pat Metheny Group的音樂來介紹,就是希望大家能夠用你聽「精緻音樂」與「高質感音樂」的態度來欣賞,不要因為他們的音樂背景有「爵士樂」三個字,就以為是你想像中的爵士樂而錯過他們
1:09
不是只是拿到樂譜會彈這些迪士尼或宮崎駿動漫配樂就好,當你想要創作或編曲時就得懂更多!
1:23
爵士原力講堂伸觸角 - 啟彬與凱雅帶你深入宮崎駿與迪士尼動漫配樂、Pat Metheny樂團作品解析、日本City Pop逆流回溯與巴西音樂完整風貌!你從未親身體驗過的音樂解析,在家就可增加音樂知識!
1:06
和聲、編曲、創作、即興要這樣學!不是只學會演奏演唱這些音樂而已!
14:21
爵士樂要發展得好,爵士樂語言還是必須講得好 - 從韓國EBS電視台爵士樂電視節目片段看看鄰國的音樂程度
23:29
美國爵士親善大使1950至70年代世界巡迴表演攝影珍藏展2009在台灣巡展的背景歷史介紹與搭配曲目列表
15:29
「Bolden」是對已經不可考的歷史提供了一種想像的詮釋 - Wynton Marsalis配樂的劇情片電影,Buddy Bolden被音樂史學家認為可能是第一個開始所謂爵士樂的樂團領導者
挑戰十分鐘快閃「2023爵士原力講堂伸觸角」曲目!啟彬與凱雅帶你深入宮崎駿與迪士尼動漫配樂、Pat Metheny樂團作品解析、日本City Pop逆流回溯與巴西音樂完整風貌!
11:21
b5就是#4就是#11就是三全音Tritone - 啟彬老師再補強一種更好懂易上手的「降二代五」(SubV7)理解與代換
5:05
全美電視界的艾美獎(Emmy)、音樂界的葛萊美(Grammy)、電影界的奧斯卡(Oscar)、戲劇界的東尼獎(Tony)並稱「EGOT」,加上與金球獎(Golden Globe)的連動關係
9:57
懂了Voice Leading就懂了Voicing - 掌握「四條路線」就不用從頭算起而且可以聽出和絃、幫助即興
17:20
還原十九世紀末德布西當時喜愛並模仿的“爵士樂” - 了解Ragtime與Stride Piano的非洲DNA,以及當時的流行音樂 - 進行曲之王蘇沙與約翰史特勞斯父子沙龍音樂對爵士樂的影響
一分鐘內聽到八句爵士樂大師即興的Diminished HW Scale經典樂句
你必須要follow真正的專家,而不是專家follow你的“想像”、“猜測”、“假設”與“好奇”
4:28
知道和絃進行的即興,跟一直用和絃(吉他手講的“刷Chord”)即興,是不一樣的事情
18:02
我在比利時留學時參加的幾個校外樂團演出,有包含中東音樂元素且在法國巴黎演出的
3:34
藝術學習不是Ctrl +C & Ctrl+V的動作而已,不是只有學他們的句子而已,而是要仔細聆聽(以及模仿調整)他們的聲音,如此你學的句子才會有靈魂
12:55
有的人經常會犯一個毛病,就是以為所有音樂都是根據什麼原理、定律、理論而生成的,這不能說是講錯的,音樂的運行的確有其法則,但是如果你想錯了方向,就會整個歪掉
9:16
人類音樂歷史中的資料庫已經龐大到你只要繼續鑽研或擷取,你就可以有很棒的音樂成果產生
6:46
用和聲小音階的聲響即興時,該如何避免阿拉伯味與日本味?
9:09
大調II-V-I應該講成「解決去大和絃或屬和絃的II-V-I」、小調II-V-I應該講成「解決去小和絃或是m7b5和絃的II-V-I」比較好
23:45
對習慣固定音高的鋼琴手來說,感覺最痛苦的三個和絃 - 爵士和絃記號原意是讓你可以手指動快一點或不要動,就是這麼簡單
鋼琴老師背景的學生經常對爵士鋼琴的概念仍是期待拿到五線譜大譜表鋼琴譜,但真正的爵士樂並不是如此,有該練的左右手和絃配置技法(Voicing)與步驟
2:45
看譜的時候你是在「跟Groove」,但其實大家該學好的是「創造Groove」、「發出Groove」 - 最能闡釋Funk音樂本質的Chris Grey & The BlueSpand
8:51
This Is The Way - 學音樂最大的快樂來自堅持一段時間之後所產生的成就感
老師陸續教的每一種方法,學生都要盡可能先「套」進去並練熟練順,這需要長時間的專注力,沒有捷徑
3:39
用國語講,全都聽得懂,而且可以現場聽示範邊演邊講的「大眾爵士樂欣賞講堂」又要開始囉!趕快上車!
2:35
爵士樂,本來就是這個框架 - 認識當代流行音樂最好的起點在這裡
6:15
你以為的調式音階在爵士樂中不是你被教過的背法 - 以在《Mind of J》B段上即興為例之和絃與用音解析
20小時,不但可以幫你解惑這15分鐘,還能幫你解惑更多十倍百倍的其他15分鐘!
14:23
啟彬與凱雅誠摯邀請您來參加2023年大眾爵士樂欣賞講堂,精彩、有趣、知性、感動 !
先記得音與和絃的對應組合起來的聲響以及前輩大師愛用的漂亮句子,不要先直接背音階名稱,那叫本末倒置的學習法,音階名稱只是一個集成加總的觀念而已
13:03
結束此波每週三爵士台中教學剩下最後一週,再來請多利用網路加入線上視訊與影片團體課
9:32
寫給台北人的東石跟朴子不一樣說明 - 順便介紹了電影「消失的情人節」拍攝場景與我們的糖廠小火車記憶
20:31
西洋流行金曲背後真正的創作者Barry Mann & Cynthia Weil - 不是因為懷舊,而是想找出音樂元素上的脈絡線索
28:52
我們所認知的「標準音高」,其實是與時俱進的 - 想完整聽出旋律與和絃的訓練方法,觀念需要更新
3:58
所謂的「切分」,其實換個角度想是因為這些音樂的演奏者,想法跟你原來想的”文字”不一樣,算法不一樣、感覺不一樣
9:05
美洲音樂同時具備非洲音樂與歐洲音樂的DNA - 學習Groove時的最重要概念在於奇數感的培養(或還原)
3:24
如果聽眾習慣了現今大眾媒體的傳播方式以及網路的簡單化“懶人包化”,就比較沒有辦法接受「得解釋兩層或以上」的導覽方式
18:33
復刻呈現Whitney Houston演藝生涯的「Whitney Houston- I Wanna Dance With Somebody」(與你共舞)相關音樂常識分享與心得
21:33
從Luther Vandross的《Hot Butterfly》到Chaka Khan的《Papillon》到山下達郎的《Someday》
長達三個月的用力,跨過2022進到2023,終於結束了「啟彬與凱雅帶你深入黑樂律動、流行音樂大師手法與爵士樂重中之重」系列十場,感謝現場學員與線上學員們的參與
3:54
我們擅長的東西很多也很廣,所以只要學生每週選定時段開始上課,並長時間穩定學習,其實能學到的真的很紮實也很跟國際同步的
7:42
Chick Corea Elektric Band第一代共五張專輯中之第二張「Light Years」 - 所有對爵士樂的「文學性形容」,在融合爵士樂中就完全契合不了
音樂是流動性的,換句話說對於旋律與和聲的關係,很多學習者會以為是垂直性的,但其實是水平性的同向多線前進
7:06
當老師課後繼續拍影片或寫文章或錄製Podcast時,表示學生的狀況沒有獲得解決
24:47
“皇家之路和絃進行”(Royal Road Progression)是啥玩意?其實是網路世代光靠搜尋翻譯得到的“王道進行” Odo Shinko,也就是「IV-V-III-VI」
59:06
黑樂必備練功房三階段「元素」「想法」「練法」- 啟彬老師教你真正把節奏感變強並掌握Groove!
2:21
這些音樂有什麼共通點?除了好聽、動感,身為樂手的我們可以學到什麼?(這是下部教學影片的預告!)
11:19
真夜中のドア/Stay With Me(松原美紀 Miki Matsubara) - 和絃進行拆解 Chord Changes Breakdown
7:11
Wayne Shorter 之《Footprints》第9至第11小節和絃進行之謎
1:29
練習 沒有捷徑 - 加強你的記憶力長度,訓練你的耳朵與手指能buffer久一點
18:27
學習爵士樂的即興,我該怎麼練習才對?
7:57
「Voicing」跟「Swing」跟「Improvise」一樣(三者正好是和聲、節奏、旋律三元素的爵士樂特質),很難一次完全“吃到飽”歸類完畢
8:48
電影「捍衛戰士」第一集中的”米格28” - 美國海軍假想敵中隊的F-5N,以及以色列幼獅戰鬥機被重新編號的F-21
3:40
啟彬與凱雅就是這樣的老師,不管你是新加入或是學很久,都有該做的訓練、該啟發的概念
13:10
不要害怕重覆,也不要害怕重複 - 第一個覆是回覆之意,第二個複是複製之意
2:43
Breaking的“國歌”在音樂上正好可以解釋黑人音樂中常用的和聲與旋律搭配套路
26:28
Mixolydian音階中較少被注意到的I - Vm和絃進行 - 四首不同樂風的曲子超越你原來對樂理的想像
5:59
調式音階的學習重點不是只有擺在音階的記憶與差異上,而是了解不同音階所構成的不同和絃聲響甚至借用
17:37
一部我曾於年輕時看過的80年代老電影「Crossroads」 - 根基於藍調吉他手Robert Johnson在十字路口與魔鬼交易,跪求以靈魂換取傑出音樂能力,以及追尋失落的第30首藍調的傳說
24:52
從Niteflyte的《If You Want It》到山下達郎的《Sparkle》 - 繼續探索所謂Japanese City Pop受到八〇年代美式黑樂強烈薰陶的軌跡
「啟彬老師教你的已經是最簡單的了!如果還有更簡單的,那就是在騙你的」- 要會即興需要有效的練習方法(10分鐘精華版)
10:15
練習即興要懂得「設計」你的idea,然後整合節奏律動與曲子的和絃進行(10分鐘精華版)
20:59
「一個和絃叫什麼名字是由貝斯手來決定」- 從有SDM和絃的三首歌曲實例中證明這段話
30:59
Blue Notes轉折的真正眉角所在 - 這不是樂理,而是藍調樂手的慣性
7:15
啟彬老師的第三場主題式線上工作坊圓滿成功!「我想學好能在《The Girl From Ipanema》中即興得好聽,也想學會真正的Bossa Nova!」(精彩片段集錦)
10:50
啟彬老師扎扎實實帶你操作Funk樂風!「學好Bruno Mars的《24K Magic》,你就能掌握到真正的Funk Groove!」線上工作坊兩小時濃縮精華版!
45:02
「節奏」跟「律動」之間的差別到底是什麼?要把「Rhythm」轉化成「Groove」需要有怎樣的認知與作為?
30:51
聆聽欣賞音樂與演奏演唱音樂,其實不該是天平的兩端對立,反倒應該拉近彼此的距離
22:15
很多人都忽略了、以為自己OK的節奏訓練 - 確實知道1234拍都夠飽足的練習,所有樂手與歌手都要這樣練!
21:26
會將Swing彈成“小叮噹”是因為你不知如何分句 - 真正學會左手Comp右手Solo的整合
8:11
「專有名詞」知道太多,也不是件好事
4:27
我會這麼執著於帶大家能理解黑人音樂的內涵,有四個原因
2:13
簡單的問題有時候無法簡單回答,但是通常複雜的問題倒是可以簡單回答的
「為何這些作曲家要這樣想?是因為想標新立異跟別人不同嗎?」
17:30
為何明明是同一個音階,會有自然小音階跟Aeolian調式兩個名詞? - 為什麼啟彬與凱雅希望各位參加特別規劃的主題式每季爵士原力講堂?
為何這樣的“老音樂”在網路上能席捲一股浪潮,甚至讓Leonid & Friends能開展他們的美國巡迴?
1:13
老師的100次都是對的話,那就表示背後有100倍數以上的練習時間與實戰經驗
23:33
我所知道的《After The Love Has Gone》創作背景與歷史淵源,以及各種不同版本的比較
關鍵問題在於「要知道曲子有格式這件事」,有很多Groove音樂的樂手也是記同樣句子或段落反覆幾次,然後要接到哪裡或跳到哪裡,當然不是死盯著樂譜
我願意經常被學生誤會,還是要告訴學生,這都只是很基本的音樂運行法則之一而已,是因為要解釋的時候就得講述,而不是發明什麼新講法
28:09
學習爵士樂的秘密都在這裡頭了! - 28分鐘只是剪輯,實際上需要更多細心與耐性
我們了解學生的障礙與困惑,學音樂就是學外語,你需要「掙扎時間」- 爵士樂教你的是有效的練習方法(講解II-V-I的Bebop風格句型)
14:16
從「Tresillo」談起 - 過度相信文字資料或視覺影音,反而不容易學好你長大後想了解的音樂
24:48
從《超級瑪利歐兄弟》主題的旋律節奏律動來好好學習掌握Groove、Latin與Swing句型
29:58
Jazz Standard“來源大戶”再度來到:精選美國作曲家Harold Arlen的十五首作品
16:42
再一位猶太裔俄羅斯移民後代 - 美國作曲家Irving Berlin八首變成Jazz Standards的作品
9:04
從王力宏的《Kiss Goodbye》副歌中學到兩個「降二代五 SubV7」和絃 - 你以為樂理很難,但其實這些在流行歌曲中被高度運用
28:56
爵士樂手的即興語彙是怎麼獲得並熟練的?來看啟彬老師如何“偷”蕭邦的樂句就知道!
4:32
Cool Jazz到底是在酷啥的?啟彬與凱雅用音樂魔法帶你走入這部電影中......
33:26
光聽30分鐘就含金量滿滿!啟彬與凱雅邀請你一起來參與新一季爵士原力講堂 about Jazz, Pop, Funk, R&B, Soul & Latin Music
一首小時候看電視聽到耳熟能詳的《Early A.M. Attitude》,開啟了我們認識融合爵士樂的一扇窗
衝破小節魔障 - Swing的樂句不是搶拍而是佔拍、不是反拍而是移位
17:15
最好的是學生自己能自己“設計”練習曲並切實練習,而不是買了或拿到一本或一首練習曲,然後就以為自己會了,結果卻沒有切實去理解與練習
16:46
音階就是和絃倒下來,和絃就是音階疊上去 - 感受到、聽到和絃連結的差異才是王道,也才能爵士即興或創作旋律
2:53
如果你想用你的樂器演奏爵士樂、學會即興,老師我講的就是即將會遇到的問題,而不是“指責”哪個族群
30:18
「涉谷系」其實也是一個跟音樂無關而跟區域流行文化有關的分類 - 簡介Paris Match、Quasimode、平戶祐介、半澤武志等人的音樂底蘊源由
12:58
推算過程並運用在《Take Five》等Dorian色彩和絃進行的樂曲上
7:46
推算過程並運用在《A Englishman In New York》或《Rock With You》等Aeolian色彩和絃進行的樂曲上
20:32
爵士樂沒有你想像中那麼輕鬆自在,跟其他音樂類型一樣,你還是得花時間力氣準備,並真正解決問題
45:01
不管你有無絕對音感或相對音感,建構實用而有效的音感才是最重要的
19:59
「我們有在學習爵士樂的過程中,自己寫下來即興的樂句,或是整段的即興,然後練完之後再去表演或錄音嗎?」
老師教你的已經是最簡單的了,再簡單?那就是騙你的了
28:33
一元?五元? - 啟彬老師帶你真正學會Swing的律動與切分,專治不會Swing的人!
17:47
「移調」、「轉調」傻傻分不清楚 - 不管你使用的是什麼樂器,只要是西洋樂器,你就得面對多個調性的現實,因為西洋樂器的設計就是會有十二個調性
16:09
運用巧妙的G7b5與F/G,偷渡黑樂靈魂味和絃到兩首經典美國流行歌曲《A Whole New World》原版與《Endless Love》致敬版中!
11:56
關於Swing Feel - 很多古典鋼琴老師會出現三種改不過來的習慣,造成學習爵士樂的時候比較辛苦
3:22
所謂「比較老」「比較舊」「比較傳統」的音樂,並不表示就是比較差所以被淘汰,或是過時沒人在聽的音樂
2:38
「老師你們真的是應該教進階的學生等級,但還是默默連初學者都那麼有耐心,真的是對教育很用心」
7:50
學音樂這件事,你想學的是「前端」還是「後端」?
薩克斯風手從學樂器開始的錯誤流程,造成有一天真的要學爵士樂即興時的窒礙
26:21
兩首美國人一定都知曉的Bossa Nova名曲《The Girl From Ipanema》與《Summer Sumba》- 到底Samba跟Bossa Nova該怎麼分辨?
12:03
再從JiLL - Decoy Association聽起 - 因為音樂的交流與融合是不會中止的,所以愈晚出現的音樂,就愈多這種需要各種基本功的門檻
20:42
可說是Bossa Nova國歌的《The Girl From Ipanema》背後音樂小常識
5:03
在巴西音樂中總是能聽到很精彩的和絃連接與轉換,旋律的部分也得很熟悉和絃才有辦法掌握
流行音樂、爵士音樂、世界音樂的世界裡,不能斬釘截鐵地說:這叫什麼曲風?原因從聆聽Gloria Estefan的《Conga》演唱會編曲版就知道
9:15
從江敬業老師的好文看大人學音樂常遇見的矛盾 - 欣賞跟操作之間的落差
1:55
學音樂就跟學折造型氣球一樣,你如果方法不對就會一直折破然後就放棄了
12:32
現場教學是我們的主力,所以所有寫文章做譜例拍影片等,反而是以學生為主網友為輔
35:54
副屬和絃中的和絃對應音階 - 你知道Mixolydian音階其實不只一種嗎?(Chord Scales V.S. Modes)
本是同根生 Groove這樣練 - 啟彬老師帶你拆解Swing與Samba的節奏句型並用到R&B/Funk音樂上
29:35
「你們的課要幾堂才會上完?」 - 跟大家聊聊重新啟動在台中教學三個月來學生的進步以及概況與期許
22:06
Lydian的意思不是「調四」,而是要形容「升四」
14:30
爵士樂即興要變厲害 你就是要學好「半音管理」的藝術 - 啟彬老師教你用和絃音加雙重趨近音句型在《Autumn Leaves》上教戰
2:28
一些可以套用、拆解並模仿的Funky Clavinet Patterns用在《Just The Two Of Us》上
46:36
從Michael Jackson的《Rock With You》談起 - 為什麼你在華文世界看不到這麼有深度的Youtube音樂分析影片?
19:02
喬治蓋希文(George Gershwin)為爵士樂所留下的Jazz Standards,都是爵士樂人必學的基本曲目
32:19
Richard Rodgers大量的百老匯與好萊塢歌曲中,成為Jazz Standards的二十首經典
16:24
二十一世紀的當下,不管你在教學上或是演奏上或是創作上,你都需要「整合型的音樂知識」
32:52
啟彬老師跟大家聊聊Pat Metheny Group的音樂 - 這可能是超乎你想像的爵士樂
4:58
Pat Metheny Group的作品,我敢說華文世界就我們教得最仔細也最用力
26:19
從「橘色惡魔」來台談起 - 為何日本高校的吹奏樂部會表演比較多爵士樂與黑人音樂的曲目?
5:25
1930年代的猶太裔美國作曲家Jerome Kern,除了《All The Things You Are》成為Jazz Standard外,其他還有...
7:08
Vernon Duke五首成為Jazz Standards的作品
28:48
和絃的延伸音其實並不複雜,只是不能一蹴可及
14:50
學習爵士樂的七個有效步驟,且要經常反覆、週而復始
5:51
所有聽起來精彩的音樂,都是根基於這些“簡單的東西”,只是你現在還聽不出來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