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卡爾先生,和您一起掌握創造財富的關鍵時刻!
我的專長是觀察、分析世界財經動態,找到發展趨勢、投資機會。
卡爾先生在科技業上班30幾年,也投資股市30幾年,歷經過2000年DOT.COM泡沫和2008年次貸海嘯的洗禮,直到遇見巴菲特的價值投資,並掌握洞察景氣循環和周期的方法,搭配型態分析來確認。
希望和大家分享總體經濟趨勢、價值投資、幸福生活的一些小心得。希望能幫助大家邁向財富自由,透過追求財富自由,讓您自己和您的家人擁有更美好、更幸福的生活。透過您來影響周圍的人、動物,讓他們的生命變得更美好。
聯繫Email: mrcarl016888@gmail.com

加入會員頻道"卡爾同學會"的鏈結:
youtube.com/channel/UCyLfdFS2iI54rx4EDVjivsQ/join



卡爾先生

【美國科技股從未如此昂貴】

最新數據顯示,標普 500 資訊科技板塊的 預期市銷率(P/S)
飆到 8.8 倍,創下歷史新高,甚至比 2000 年網路泡沫還誇張!

📌 未獲利科技股:7 月底以來大漲 21%
📌 已獲利科技公司:僅漲 2.1%
📌 Nasdaq 100:上漲 5.9%

更驚人的是,自 4 月以來,
未獲利科技股已經狂飆 60%!

👉 很明顯,市場不是在買基本面,而是在買「夢想」。
但這場狂熱,最終能撐多久?要看資金。

💵 再來看流動性:
美國 M2 已經連續 18 個月攀升,8 月衝上 22.2 兆美元新高,創下 2022 年以來最高。

⚠️ 結論:
當市場瘋狂買夢想的時候,往往就是風險累積最快的時刻。
資金潮水一旦退去,這些沒有獲利的公司,最容易成為泡沫破裂的第一張骨牌。

老實說,我不希望看到泡沫破裂,
但從數據來看,雖然短期未必會馬上修正,不過一旦真的修正,力道往往都會非常強悍。
投資市場,樂觀可以,但風險還是要記在心裡。

祝福大家都能趨吉避凶,投資順利 :)

— 小編|Dr.所長

2 weeks ago | [YT] | 230

卡爾先生

📈【銅價暴漲!印尼巨礦出事】

所長之前有分享過圖表:銅,值得大家關注。
結果今天新聞來了——

美國礦業巨頭自由港(Freeport) 宣布,旗下位於印尼的 格拉斯伯格(Grasberg)礦場因事故影響,
對合約供應商啟動「不可抗力」聲明。

⚠️ 這不是小事:
格拉斯伯格可是【全球第二大銅礦場】,供應一旦斷鏈,價格馬上反應。
昨天銅價直接暴漲!

🔑 為什麼重要?
銅被稱為「Dr. Copper」——經濟的溫度計。
它廣泛用於電力、AI伺服器、電動車,需求幾乎涵蓋所有產業鏈。

如果您這次有上到車,歡迎下方留言分享您的喜悅,
還沒投資的朋友們,我們可以繼續關注銅相關標的,相信會是一個新的觀察窗口。

— 小編|Dr.所長

2 weeks ago | [YT] | 116

卡爾先生

2025 美國銀行壓力測試結果出爐】

美國聯準會公布最新 DFAST 壓力測試,涵蓋 22 家大型銀行。

結果顯示,即便在「嚴重不利情境」下,
銀行體系仍能吸收超過 5,500 億美元的損失,並繼續對家庭和企業放款。

🔎 測試假設的情境:
📌失業率飆到 10%
📌GDP 萎縮 7.8%
📌房價下跌 33%
📌商辦跌 30%
📌股市重挫 50%

即便這樣,銀行的「資本緩衝」也最多掉到 11.6%,還是比監管要求多出一大截。

簡單說:
就算股市腰斬、房價重跌,
目前美國的大銀行還是有足夠的「安全墊」撐得住。

結論:
大型銀行體系依然穩健,但投資人要記得壓測只能模擬「標準的衰退劇本」,
真正的黑天鵝,永遠不會寫在模型裡。

— 小編|Dr.所長

2 weeks ago | [YT] | 157

卡爾先生

【中國繼續拋售美國國債】

新數據顯示,中國在7月拋售了【 260 億美債】,
持有量降至 7,310 億美元,來到 2008 年底以來最低。

🔎 要知道,過去中國可是美國第二大國債持有者!如今已經次於日本和英國。
這波減持並不是偶然,而是自 2022 年俄羅斯資產被凍結後,
中國就開始【 加速去美元化 】的具體動作。

值得注意的是:
雖然中國在賣,但整體外國持有的美國公債在 7 月卻增加了 320 億美元,總額創下 9.16 兆美元的新紀錄。

👉 換句話說,這也是一場結構性調整:
有人在撤退(中國),也有人在加碼(其他國家/機構)。

⚠️ 所以問題來了:
中國的動作是戰略性「脫鉤」,還是單純的資產配置?
長線來看,這對美元霸權與全球資金流,都可能是一顆不小的震盪因子,這也將會是我們未來可以持續觀察的地方。

歡迎下面留言分享您的看法😁😁
— 小編|Dr.所長

2 weeks ago | [YT] | 180

卡爾先生

【S&P500 要跌⁉️還是白銀要漲⁉️】

今年以來,白銀價格已經大漲 48%,表現相當亮眼!✨

但耐人尋味的是——
如果把【白銀 vs 標普500指數的比率】拉出來看,
它依舊處在 2000 年網路泡沫以來的低檔區間。

🔎 這代表什麼?
👉 白銀不是漲太多,
而是相較於「被吹得過高」的股市,
白銀反而顯得低估,可能仍有補漲空間。

再加上:
📌 各國央行持續買進貴金屬
📌 股市估值過高、投資人心裡怕怕
📌 降息循環與通膨預期升溫

這些因素共同推動,白銀的上升潛力,或許比我們想像的還更穩固!
您有投資白銀或是想投資嗎? 歡迎下面留言分享您的看法喔 😁😁

— 小編|Dr.所長

3 weeks ago | [YT] | 183

卡爾先生

【外資瘋狂避險,美元壓力山大?】

最近的數據顯示,外資買進美股、美債時,
選擇 「有避險 (hedged)」 的比例大幅上升,甚至壓過 「不避險 (unhedged)」。

那這代表什麼?🤔

👉 投資人買美國資產時有兩種選擇:

1️⃣ 不避險 (unhedged)

- 直接用美元買美股、美債

- 完全暴露在「 美元匯率波動」的風險下

- 如果美元貶值,你的投資回報會被吃掉

2️⃣ 有避險 (hedged)

- 買美股、美債的同時,再透過外匯市場做「對沖 - 放空美元 」

例如:買了美國資產,但同時放空美元,這樣即便美元下跌,回報也不會被匯損拖累

🔎 重點來了:
外資現在雖然還在買美股、美債,
但同時大舉做「避險」,他們對持有美元也感覺到有風險、有貓膩。

📉 這對股市、美債或許還有支撐,但對美元本身,是一種壓力。

— 小編|Dr.所長

3 weeks ago | [YT] | 156

卡爾先生

【穆迪示警:衰退風險達 48%】

根據穆迪(Moody’s Analytics)的機器學習模型,
未來 12 個月美國經濟陷入衰退的機率為 48%。

👉 雖然不到 50%,看似「還安全」?
但要注意:
根據歷史上數據,只要模型的概率爬到這麼高,幾乎沒有一次能全身而退!

🔎這不是看空的理由,而是提醒:

雖然市場並非立刻要崩盤,卻已處於「風險不容忽視」的區域。

在高位市場中,該繫好安全帶,留好風險管理的退路。

— 小編|Dr.所長

3 weeks ago | [YT] | 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