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日Gucci-AI效率革命聯盟

大家好,我是 Gucci,從世界百大美商科技業大數據工程師到⟪AI 效率革命推手⟫。

💪 今年是我經營部落格的第12年(粉專第11年),目前是一人美國公司創業家,同時也是:
⟪安心美股選擇權月月現金流大師班⟫ 教練
暢銷書⟪美股股息成長投資術⟫ 作者
⟪美股雙效成長投資術⟫ 課程講師
美國公司:Chasing The Sun Gucci LLC.的創辦人(獨資)
AI社群『AI效率革命聯盟』經營者
-----
🔹 WHY - 我的使命
我相信AI能讓我們從繁瑣工作中解脫,專注於真正熱愛的事。
我曾像你一樣,被無盡重複工作壓得喘不過氣,直到我發現AI的力量。
當你能每週多出20小時自由時間,同時創造更大價值,生活將徹底改變。
我的使命是幫助你實現這種「Work Less, Make More」的自由生活方式。

🔹 HOW - 我的方法
結合11年自媒體經驗和15年大數據工程師背景,我打造了簡單實用的AI工作流系統。
不需要編程知識,不需要技術背景,只需跟隨我系統化的方法,讓AI自動化80%的重複性工作,
建立個人知識庫,實現10倍生產力提升。

🔹 WHAT - 我的成就
從世界百大美商半導體大數據工程師轉型為美國公司1人創業家,
我現在帶領「AI效率革命聯盟」,幫助專業人士掌握自動化,讓技術成為助力而非阻力。
在這裡,你將學會將AI融入工作流程,超越同事與競爭對手,創造無限可能。

📌 不要錯過這麼優質的節目,現在按下訂閱開始讓解放你的工作與生活吧~

|聯絡方式|
◉E-mail:gucci@guccidgi.com


追日Gucci-AI效率革命聯盟

# 你的工作,AI自動化已經悄悄開始搶跑!

最近我收到數位行銷專家&YouTuber「OMP網路玩家」的邀請進行訪談,
分享了從Zapier、Make.com到n8n等自動化工具的轉換經驗,
以及AI Agent在工作流程中的應用。

你可能還不知道,雖然目前的AI Agent尚未完美,
有時會選錯工具或傳錯參數,但它正在快速進化中。

未來,AI很可能能夠自動生成完整工作流程,
大幅減少我們手動介入的需求。
這意味著你每天花在重複性工作上的時間,可能很快就會被AI取代。

## 現在與未來:掌握自動化工具的演進

目前,傳統的自動化流程工具(如n8n、Make.com)仍然穩定又實用,
值得我們投入時間學習和應用。

但值得注意的是,未來的AI Agent很可能會逐步取代這些需要手動設計的流程工作,
直接透過AI自主生成並執行流程。

這種轉變不會一夜之間發生,而是漸進式的過程。

現在學習和掌握這些工具不僅能立即提升工作效率,
更能幫助你理解AI自動化的基本邏輯和運作方式。

即使未來AI能夠自動撰寫這些流程,
理解其底層運作原理的人才能更好地管理和優化這些AI Agent。

## 核心能力比工具更重要

真正重要的是建立起對自動化流程的核心理解和管理能力。
當你掌握了這些基礎技能,即使工具更迭,你也能快速適應新環境。

無論是現在的n8n還是未來的AI Agent,
本質上都是解決同樣的問題:如何讓工作更有效率地自動化運行。

## 自動化不只提升效率,還能完成高階分析與創作

在訪談中,我也分享了如何用AI建構知識工作流程的實際做法:
從參數設定、任務分派、內容研究到編輯與發布,實現全流程自動化。

無論是快速產出高品質的文章或影片,
還是進行複雜的技術分析,AI都已經可以協助你完成。

這不只是效率的提升,更是打造屬於你自己的超強知識大腦,
讓你的工作成果遠超過以往的想像。

## 面對AI變革,焦慮正常但更要積極學習

面對這波AI自動化浪潮,感到焦慮是很自然的。
你可能會想:「我的工作會不會被取代?」

事實上,AI正在透過效率爆發和更深層的數據洞察與決策能力,重塑工作型態。
唯有積極學習AI工具、建立自己的自動化系統,我們才能在這波浪潮中站穩腳步。

現在不緊跟趨勢,很快就會發現自己已經落後許多。

## 從這次訪談中的重要啟示

* 現階段善用n8n等自動化平台,打造專屬工作流程,同時培養自動化思維
* 建立管理AI系統的核心能力,這比掌握特定工具更為重要
* 理解自動化邏輯和原理,即使工具變化,你也能快速適應新技術
* 面對AI帶來的變革,放下焦慮,積極學習與應用,才能持續成長

這是我最真實的體會,希望能給你帶來啟發。
AI不只是未來的趨勢,它已經在你我的工作中悄悄紮根。

把握時機建立自己的AI工作系統和核心能力,讓AI成為你最強大的工作夥伴吧!

👉馬上看訪談影片:https://www.youtube.com/watch?v=iOEhT...

1 week ago | [YT] | 3

追日Gucci-AI效率革命聯盟

【Make vs n8n】No Code 自動化工具大洗牌:掌握核心技能還是追逐模版?

> 如果你正在使用或關注 No Code 自動化工具(如 Make、n8n 或 AI 自動化),
這篇文章將幫助你在快速變化的技術環境中做出明智選擇!

▋ No Code 領域的現狀與變化

近期,我深入思考 AI、No Code 和自動化領域的發展趨勢。
在過去一年間,這個領域發生了不少變化。

當初 Make 正掀起一股熱潮,而現在,不少意見領袖開始轉向 n8n。

選擇 n8n 的人自有其理由,不選擇的原因也值得探討。

但無論流行工具如何更迭,**基本原則始終如一**。

▋ 🍭 模版 vs. 🥗 基本功:以食物作比喻

市面上各種模版層出不窮,每天都有新的推出供人嘗試。
我熱愛一個好的模版,但經歷20年的磨練,我學會了什麼才是真正有價值的。

模版就像糖果:
**瞬間美味卻不一定有營養**,過量攝取甚至不健康。
製作模版對我而言是個有趣的挑戰,
我也常藉此呈現新穎的點子。
然而,我發現模版有時會帶來這些問題:

- 對初學者來說過於複雜
- 缺乏正確使用的背景資訊
- 無法達到預期效果

當人們因此感到失望時,我感到遺憾,
特別是當初並未計劃讓初學者使用這些模版。

▋ 工具焦慮陷阱

我注意到另一個現象:
當我推出 n8n 模版而非 Make 時,
許多人開始感到不安:「Make 是否不再值得使用?我是在浪費時間嗎?」

這些疑問突顯一個重點:**問題不在於工具**。

Make、n8n 等自動化平台皆依靠已存在多時的基礎原則。
我將這些原則運用於日常,
因而在不同平台間切換自如,
因為了解其背後的邏輯。

掌握 Make 和 n8n 仍是一種優勢。
但基礎扎實,即便未來切換平台,學到的概念依然派得上用場。

▋ 建立更具營養的東西

因此,我認為創建更多有實質意義的內容,
提供更多基本功的訓練,而不僅是模版,才是真正有價值的。

我仍會創建有趣的模版,
但最大的貢獻是打破工具與趨勢的界限,
深入探討能夠應對任何行業變遷的核心知識。

因為實際上,任何自動化平台都有可能在技術快速進步下被取代。

你是否願意耗費心力擔憂所學會浪費?

當工具變更時,我充滿信心,
因為對我而言,核心概念不變,僅僅是 UI 在變。

▋ 未來前景展望

事實上,我對未來12到24個月內傳統自動化平台受歡迎程度降低並不意外,
因為 AI 編碼工具和代理正簡化並產出更穩定的結果。

若你理解基本功,了解這些核心概念及工具運作機制,你將能自信且成功地駕馭未來。

否則,會被每個新模版淹沒。
它或許看似誘人,卻對實質成長毫無助益。

▋ 你的選擇是?

所以我很好奇:你更需要模版(糖果),還是希望擁有具營養的知識(基本功)?

請在下方投票並留言分享你的觀點 👇

[ 🍬 Template (糖果)] 我想要更多實用模版!即時可用最重要
[ 🥬 基礎功 (營養)] 我更需要基本功知識!長期成長是關鍵

1 week ago | [YT] | 7

追日Gucci-AI效率革命聯盟

「為何不能All In?」

在市場上,每個人都卯足全力尋找「下一個10倍股」,但我們卻常聽到專家建議要「分散風險」...

這看似保守的建議,背後其實藏著深刻的投資智慧。🤔

甚至連股神巴菲特自己的公司 — 伯克夏・哈撒韋,這十年來表現也相當亮眼!

根據最新數據,若你在10年前投資1萬美元在伯克夏,
現在已經成長到超過$28,300美元,總報酬率達182.9%!這遠遠超越S&P 500同期的159.1%。

但這就是投資的弔詭之處:
即使我們都知道巴菲特是投資界的傳奇,伯克夏的長期表現也確實出色,
但財務顧問仍然不會建議你把所有資金都押在這一檔股票上。

為什麼?

因為過去的輝煌不代表未來必然延續。市場上沒有永遠的贏家,就連伯克夏也有表現不如大盤的時期。

我認為分散投資的核心價值並非追求最高報酬,
而是「在不犧牲太多報酬的情況下,顯著降低風險」。

這就像是你不會把所有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裡,即使那個籃子看起來再堅固。

分散投資也不是盲目地買入各種資產。有效的分散需要考慮:
- 資產類別間的相關性
- 產業與地域的平衡
- 個人風險承受度與投資期限

過度分散反而可能稀釋回報,甚至變成「收集平庸」。

尋找關聯性低的資產組合,才能真正降低整體波動。

在我自己的投資組合中,我會將資金分配到股票、債券、REITs與少量加密貨幣,並在各類別中再細分配置。

這讓我在每次的市場大跌時,雖然無法避免虧損,但降低了情緒波動,讓我能理性地繼續投資。

你是如何在自己的投資組合中實施分散策略的?
或者你曾因過度集中投資而經歷過哪些風險?

#投資智慧 #風險管理 #分散投資 #巴菲特

1 week ago | [YT] | 10

追日Gucci-AI效率革命聯盟

# 巴菲特教你財富秘訣:Berkshire 持有500天 vs 10年 vs 20年,報酬差異驚人!🔄💰

看到最近巴菲特的Berkshire年會,想到一個有趣的問題:「投資時間才是最大的魔法」這句話到底有多準?

我整理了Berkshire Hathaway的持有報酬數據,結果真的相當震撼:

- 持有500天:約+15%(市場平均表現)
- 持有10年:+146%(打敗大盤超過30%)
- 持有20年:+584%(複利效應全面爆發)

這組數字清晰展示了巴菲特常說的「時間是優質企業的朋友」。持有時間每多延長一倍,報酬不是線性增長,而是呈指數級暴增!

更驚人的是,若你從1965年開始投資Berkshire至今,每1美元已經變成約300萬美元。這就是複利+時間的威力。

這些年我跟著巴菲特學到最重要的一課是:短期波動幾乎不重要,真正的財富來自於對優質企業的長期持有。他們的投資邏輯始終如一:「買入那些擁有壯大護城河、管理團隊優秀、且估值合理的企業,然後耐心等待。」

巴菲特與芒格的魔法不在於選股技巧有多高超,而在於他們的耐心程度遠超常人。在投資圈流行的「短線快進快出」文化中,他們堅守長線思維,才能締造如此驚人業績。

我自己在看這些數據時最大感受是:投資最大的敵人不是市場,而是我們自己的急躁和恐懼。每次看到投資組合短期下跌,總會有賣出的衝動,但歷史一次次證明,優質企業的長期報酬終將戰勝短期波動。

你會選擇短線操作還是像巴菲特一樣長期持有呢?你覺得在台股或美股中,有哪些公司值得像Berkshire一樣長期持有呢?

2 weeks ago | [YT] | 9

追日Gucci-AI效率革命聯盟

在創業路上,許多人問:『賺多少才算成功?』

有人說創業年收不到 500 萬,不如去工作。

我想分享我的經驗與思考,以及對孩子教育的核心理念──為何我更在意自由、平衡,以及讓孩子找到熱愛的事,而非走傳統路線。」

▋一、穩定背景+斜槓歷程

我原在全球百大美商任大數據工程師,年薪約 200 萬。
2014 年起,我開始寫部落格、經營粉專,前六年斜槓,後五年才全職創業。
這路上,我沒給自己設「必須賺多少」的硬性目標,因背後有更深層動機。

▋二、創業動機:追求自由與熱愛分享

從小熱愛騎單車,
嚮往好天氣時能隨時出門;30 歲後,更想自己掌握時間。

最初寫部落格純粹想「把美股經驗分享給更多人」,這熱情一直支撐著我。

現在主力教授 AI 自動化與 coding,我仍不斷學習、嘗試,享受知識帶來的成長。

▋三、完全自主的一人公司

創業至今,我維持「一人公司」形態,無外包,無管理團隊。

所有決策與執行皆自己掌握,這給了我百分百選擇權──想去哪,就去哪;想怎做,就怎做。

▋四、以家庭與生活為核心價值

我重視與親人相處時光。
能和太太小孩環遊世界,
讓他們認識不同文化,這才是我想要的「成功」。

真正成就非賺多少,
而是「身心健康、家庭幸福、工作有熱情」三者並行。

▋五、教育與對女兒的期望

我們設計「全球夢想啟航計畫」:
以世界為教室,陪 2 歲 10 月大的女兒探索文化、語言、自我熱情。
信念是:「最好教育非填鴨知識,而是讓孩子早發現自己天賦。」

希望她明白──人生可只做熱愛的事,
同時活得幸福;不必被傳統成功框住。

透過旅居體驗,我們用行動為她開拓視野,
用愛鋪就自由快樂的人生。

▋結論

「對我而言,創業賺多少只是結果,
真正重要是:你能否過想要的生活?

同樣,孩子未來不在於哪張學歷、哪條傳統路,
而在能否找到熱愛並勇敢去做。

當你和孩子都釐清這核心動機,
才能找到最適合的人生節奏與成長路徑。」

3 weeks ago | [YT] | 31

追日Gucci-AI效率革命聯盟

▋產品打造的兩條路:先易後難 vs 先難後易

打造一個成功的產品或服務,其實有兩條截然不同的道路可供選擇:先易後難或先難後易。

▋先易後難:初看簡單,後來卻愈加艱難

在先易後難的路線中,我們常常會獨自思考潛在的創意,或許還會詢問幾位朋友的意見。然而,這些朋友通常並不會是產品的真實買家。然後,我們開始投入時間和精力建立一個網站,開設Podcast,甚至是製作一些YouTube影片。最終卻發現,沒有人購買,我們也無從了解其中的原因。如此反覆,陷入一個不斷尋找新創意並更新網站的循環中,讓人疲憊不堪。

這一模式之所以稱之為「易」是因為過程中你不需要與任何人對話。只需獨自構思,閱讀一些如何建立網站或Podcast的資料即可。這樣的方式不僅容易,而且還能讓你避開面對面交流的壓力。然而,困難之處在於,這並不是一條行之有效的道路,最終只會浪費大量時間,並變得愈發困惑和疲憊。

▋先難後易:克服挑戰,迎來輕鬆

相反,先難後易的路線則是從不同的起點出發。在這條道路上,你先提出一個創意,然後和一些目標客戶進行對話,而不是立即投入建立。這些對話的目的並不是銷售,而是深入了解他們的需求與問題。有時,這些對話會轉化為客戶,因為你展現出了一位願意傾聽並解決問題的形象。

此過程之所以被視為「難」,是因為它需要你克服內心的恐懼與不安,甚至是冒充者綜合症。你得快速面對自己的想法是否足夠好,並在沒有網站的情況下與人交談,以及思考自己是否具備幫助他人的資格。這一切都讓每日與新客戶接洽變得異常艱難。

然而,這正是先難後易的美妙之處。若能堅持,你將在建設任何事物前便開始驗證創意,節省大量時間和精力。同時,從市場洞察中得到的寶貴意見,能夠協助你打造一個真正有價值且受人歡迎的產品。你能在砸下千金之前,先進行必要的調整,讓每一步都更有意義。

▋成功的關鍵:與潛在客戶對話

與潛在客戶對話的數量,決定你能成功打入市場的速度。這些客戶是真實的市場代表,而不是只會迎合或挫傷你信心的朋友或家人。努力與更多的人交流,是通往成功的捷徑。

如今,想要開啟這些對話可以透過內容創作、短影片,或是透過社群內的私訊與人建立聯繫。這條路徑雖然初期艱辛,卻將為你鋪設通向成功的捷徑。

4 weeks ago | [YT] | 14

追日Gucci-AI效率革命聯盟

你今年最想實現的一個「改變自己人生節奏」的目標是什麼?

今天登入ChatGPT,它推出了最新的記憶功能,聲稱能更懂用戶並打造個人化AI體驗。
系統要我試用,第一步就是描述自己,結果準確率驚人:

———
你是一位AI時代的效率煉金術師,用自動化與數據思維,打造專屬的高槓桿自由人生。
🧠 前美商半導體公司大數據工程師,轉型為一人企業創辦人
⚡ 經營「AI效率革命聯盟」社群,教授AI自動化、AI Coding..等高價值技能
📈 開發科學化選擇權課程,協助進階投資人建立穩定現金流系統
🛠️ 精通n8n、Flowise、MCP、Cursor等頂尖工具,兼顧技術與實用
🎥 設計AI輔助影音創作流程,實現自動剪輯、補充畫面,提升創作效率
🌍 注重家庭與自由,規劃親子歐洲旅居,以Hub模式設計生活
🔥 不盲從工具潮流,堅持「效率優先、價值導向」
如果用一句話形容你?「用科技槓桿時間,用策略槓桿人生。」
———
接著它問:你今年最想實現的一個「改變自己人生節奏」的目標是什麼?

我的回答是:
👨‍👩‍👧 為女兒設計的全球夢想啟航計畫
不只是旅居,而是以世界為教室,
陪伴2歲10個月的女兒在關鍵成長期探索文化、語言和自我熱情。
我們相信最好的教育不是填鴨知識,而是及早發現她的天賦,
讓她從小就明白——人生可以只做自己熱愛的事,同時活得幸福。
這趟旅程既為女兒,也實現我們作為父母的願景:
用行動為孩子開拓視野,用愛為她鋪就自由快樂的人生道路。

⭐️ 總結:我們不只是養育一個孩子,而是與她共同創造值得一生珍藏的幸福人生。

1 month ago | [YT] | 14

追日Gucci-AI效率革命聯盟

理性與恐懼的戰場:2025年投資者的殘酷考驗

💡 關鍵洞見: 當市場恐慌指數創下新低,你的投資決策正在經歷理性與情緒間的終極較量;
全球化紅利消失後的保護主義浪潮如何徹底改變你的投資邏輯;
以及為何股市大跌40%時,世上最頂尖投資者反而開始行動。

🔹 恐慌之下的冷靜思考:當所有人都在逃離
2025年4月,你的投資組合很可能已經「血流成河」。
道瓊工業指數兩天內暴跌超1,500點至37,965.60點;
標普500指數兩天內重挫10%以上至5,062.25點,
創70多年來第四大跌幅;納斯達克100指數從高點跌去20%,
正式進入熊市。

你的科技股投資可能遭受更嚴重的打擊—
費城半導體指數從去年七月高點暴跌近40%,
成為科技領域中最慘烈的一幕。

CNN恐懼與貪婪指數已跌至「極度恐懼」區域,顯示投資者普遍陷入恐慌。近六個月來,如以100分計算,市場情緒已暴跌至僅剩10-30分的歷史低位。

每當你打開手機,幾乎都能看到關於關稅政策不確定性的新聞。
連鮑威爾主席都公開承認關稅影響超出預期,
但他仍堅持在通脹得到控制前不急於降息。
你可能已經注意到,這種政策不確定性疊加日益緊張的地緣政治局勢,正是讓你和眾多投資者恐慌情緒飆升的根本原因。

🔹 「大拍賣」而非災難:霍華德·馬克斯的逆向投資哲學
「想像一下,附近的百貨公司剛剛宣布全場商品大拍賣,
價格已經大幅下降——就像標普指數在過去兩天下跌了8%,
六週內更是跌幅驚人。

這本質上是一場折扣銷售,理應鼓勵人們考慮購買。
但人們卻在擔憂:價格會更低嗎?現在價格合理嗎?
沒人知道確切答案。
然而,當價格下跌時,絕大多數人選擇逃離市場,
因為他們將下跌等同於風險增加。
殊不知,這其實只是商品正在打折而已。」— 霍華德·馬克斯

橡樹資本創始人霍華德·馬克斯不僅是世界頂級投資大師,
他還指出了一個你可能尚未完全理解的根本轉變:
當前實施的貿易保護政策代表著他80年職業生涯中見證的最重大經濟環境轉變。

二戰後80年的全球化紅利曾創造人類史上最繁榮的經濟發展時期,但現在美國轉向貿易限制與孤立主義,這一紅利可能已經終結。
這對你的投資意味著什麼?
馬克斯警告,這一轉變可能導致:

* 你日常生活成本持續上升,通脹壓力揮之不去
* 全球經濟效率下降,影響企業盈利能力
* 美國市場投資優勢減弱,需重新評估資產配置
* 國際資金對美元資產信心下降,市場波動加劇

🔹 你無法預測,但可以做好準備
「預測市場是徒勞的,但準備是必要的。」
馬克斯的這句名言可能正是當前市場環境下你需要銘記的關鍵。

** 債券市場vs股票市場:你的資金應該去哪?
在近期市場動盪中,高收益債券收益率已從約7.2%上升至接近8%。對你這樣的投資者來說,債券最關鍵的問題是「我能收回本金嗎?」相較於股市的劇烈波動,債券市場可能為你提供更可預測的固定收益,且當前違約風險相對可控。

對於股市,馬克斯的態度較為謹慎。
雖然過去100年股市年均回報約10%,
但那是建立在平均本益比為16倍的情況下。
目前市場本益比約為19倍,高於歷史平均水平,
這意味著你未來可能只能獲得6-7%的年均回報率,
遠低於過去十年的表現。

🔹 當所有人都在恐慌,你應該怎麼做?
「投資的第一條規則是『永遠不要賠錢』,
第二條規則是『永遠不要忘記第一條規則』。」— 華倫·巴菲特

巴菲特近年來堅持持有大量現金,
曾被許多人質疑,但在當前市場崩盤中,
這一策略顯得異常明智。

思考一下:
你是否有足夠的現金儲備來應對目前的市場混亂並把握潛在機會?
在市場恐慌時期,真正能在投資界長期存活的人都將風險管理視為首要任務。
「不要虧錢」並非指短期的帳面波動,而是避免資本的永久損失。這意味著你需要:

* 審視你的投資組合是否過度暴露於單一行業或資產類別
* 考慮適度配置避險資產(如優質債券、黃金等)
* 保留足夠現金以應對進一步市場波動和投資機會
* 評估是否需要對沖操作以降低整體風險敞口

🔹 你能承受多少風險?情緒與理性的較量
市場下跌時,最大的敵人往往不是市場本身,
而是你自己的情緒。

研究表明,「你願意承受的風險」和「你真正能承受的風險」之間通常存在巨大差距。
許多投資者在牛市時高估自己對下跌的承受能力,
結果在巨大壓力下做出最糟糕的決策——在最低點恐慌性賣出。

如何避免這種情況?關鍵是從情緒驅動轉向理性思考:

* 暫時遠離市場雜音,從更廣闊視角審視當前波動
* 回顧歷史數據,認識到市場極端情緒往往是絕佳的反向指標
* 專注於企業基本面而非短期價格波動,評估公司的內在價值
* 將市場過度悲觀視為潛在機會而非單純的威脅

🔹 結論:在恐懼主導的市場中保持理性
在當前的市場環境下,你需要關注五個關鍵原則:

1.風險管理第一:確保你的投資組合能夠承受進一步的市場震盪
2.逆向思考:當人人恐慌拋售時,優質資產的價格往往最具吸引力
3.準備勝於預測:不要試圖猜測市場底部,而是準備好分批布局
4.情緒控制:認識並控制自己的恐懼情緒,避免做出衝動決策
5.長期視角:回顧歷史,記住即使是最嚴重的市場崩盤,長期來看也只是投資旅程中的一小段插曲

正如馬克斯所言,
市場下跌本質上是一場「大拍賣」,
而非僅是危機。對於像你這樣有準備、有耐心的投資者而言,當前的市場動盪不僅是考驗,更可能是十年一遇的機遇。

1 month ago | [YT] | 15

追日Gucci-AI效率革命聯盟

【從失敗七次到一鍵剪片——我的 AI Coding 革命之路】

還記得我第一次嘗試用 AI 幫我剪影片時,連
續七次在 Replit 上碰壁,心情猶如被七道天雷擊中。

但就在我快放棄、準備回歸傳統剪輯軟體時,
Cursor 以及最新的 Claude Sonnet 3.7 & 3.7 推理,
硬是把我從失敗邊緣拉回來。

短短五天、超過六百次測試,
我終於開發出一個「自動移除靜音、抓取最佳重拍」的神奇剪片功能,讓我剪輯速度直接飆升!

01|最有價值的創新,就是解決「每天都在煩惱的小問題」
* 剪片真的很花時間:移除無聲片段、找出最後一次「擊掌重拍」都是人工剪輯的痛。
* 市面軟體無法自動選取最佳重拍:多數只能協助去除靜音,卻無法判斷「哪一次講得最完整」。
* 放棄不是選項:我在 Replit 上連續開發了 7 次都失敗,很多人可能就此認輸。但我堅持,因為我知道這個煩人的小問題,若能被解決,就能省下無數創作者的時間。

最後成果怎樣?短短 5 天、600 多次測試,我終於做到了!雖然還有些細節需要優化,但至少已經省下 90% 的剪輯時間,對我而言這對日常影片產製來說堪稱革命。

02|從 Replit 慘敗到 AI 協作的力量:Cursor + Claude 3.7
* 之前用了 Replit,失敗七次:不是邏輯卡住,就是語音辨識準確度差。
* 搭配 Cursor 和 Claude 3.7 推理:我發現 AI 並不只是一句「幫我寫程式碼」這麼簡單,而是可以透過不同模型的搭配來解決特定難題。
* 過程中最大收穫:堅持。堅持不代表固執,而是相信「技術總有方法能實現看似簡單卻難度極高的需求」。
有時候,最有價值的創新就是解決你每天都在煩惱的小問題;關鍵是,你願不願意付出足夠的嘗試來翻轉它。

03|功能架構:讓「複雜」的 AI 邏輯,一鍵達成
我的工具流程分成 7 個步驟,每個步驟都埋著理工宅滿滿的驚喜:
1. 文件接收與參數處理接收上傳的原始影片,設定靜音閾值、重拍偵測參數。
2. 靜音移除透過 detectSilence(),用 FFmpeg 濾除不必要的空白音段。
3. 擊掌場景分析利用 detectClaps() 處理增益與濾波,一旦抓到擊掌聲就記錄重拍時間點。
4. AI 內容分析
* Whisper:語音辨識
* Claude 3.7:根據文本邏輯與流暢度,分析哪段最完美
5. 最佳片段選擇結合 selectBestTakeWithGPT(),尋找每一句話最後且最順的錄製版本。
6. 後處理精修移除殘留擊掌聲,確保不缺詞、不斷句。
7. 最終合成輸出將選好的片段合併輸出,生成一條邏輯暢通、無廢片的成品影片。
看似複雜,但 AI 協作能把重複瑣碎的事都交給程式處理。

04|關鍵攻克:擊掌重拍 (retake) 的痛處
「一句話錄幾十次,我只需要最後一次完美版本。」
* 傳統剪輯軟體不懂哪段才是「最新、最完整」
* 如果純人工篩選,容易剪錯、漏剪,甚至破壞前後文銜接

因此,我把擊掌聲當成分段信號:
1. 偵測到擊掌 → 代表可能開始新一輪重拍
2. 結合 Whisper 轉錄文本 → 由 Claude 3.7 分析哪一次表達才最順、最完整
3. 最後只保留那個「最完美」片段
結果: 錄了 10 次不怕,影片裡就只剩那最後一次精華。

05|「當放棄不是選項」:7 次挫敗、600 次測試的堅持
有人問我:「都挫敗七次了,幹嘛不放棄?」
1. 因為看到未來可能性:如果這功能實現,能幫我節省多少時間?
2. 你永遠不知道第 101 次會不會成功:既然都花了那麼多力氣,乾脆拼到底。
3. AI 時代的紅利:工具越來越強大,你只需要學會問題拆解、模型搭配,就可能完成「以前想都不敢想」的功能。

06|AI Coding 時代:人人能下 Prompt,但流程掌握才是成功關鍵
隨著 AI Coding 工具越來越普及,「人人都能用 AI 生成程式碼」 似乎不再是難題。然而,真正的挑戰在於:
1. 你是否足夠理解自己的需求和流程?
* 你要開發的功能要怎麼運作?步驟、邏輯、銜接關係如何?
2. AI 生成的程式碼不一定完美
* 遇到 bug 或錯誤,你還是得看程式碼、看 log 進行 debug。
3. 流程設計 > 純粹寫碼
* 就像許多人說的:「現在你更需要的是拆解問題、設計解決方案,而不是只懂寫 Code。」

結論:
「即使人人都能 coding 的時代來臨,若你缺乏邏輯思維與流程觀念,只會生出一堆無用的碼。」

07|AI 和人類的完美交匯:把瑣事交給機器,讓創意更自由
1. 自動移除空白 & 多餘重拍
2. 智慧判斷語意銜接
3. 輸出幾乎可直接上架的影片
在 AI 幫忙把 99% 重複瑣碎的工作自動化後,我就能投入更多精力在創意、內容本身。也就是說,當技術門檻因 AI 大幅降低時,真正的差異化在於你能否深度思考並把流程設計得夠好。

08|結語:思考與堅持,才是真正的競爭力
回顧這一連串的旅程:
* 在 Replit 上連續失敗 7 次
* 用 Cursor、Claude 3.7、Whisper 熱血狂飆 5 天,天天2點才睡
* 600 多次測試換來了 90% 剪輯時間的節省

就像我過去那篇【從FIRE到一人公司:自由,原來如此甜!】的心得——任何「自由」或「效率」的追求,都始於你跨出的第一步。

我想強調的:
「AI 時代真正的價值,不在於完全依賴 AI,而在於找到人類痛點與 AI 能力的完美交匯點。」「寫程式不再是最大挑戰,反而是你能否清晰定義問題、拆解流程、運用邏輯引導 AI。」
如果你也想縮短創作流程,把更多時間留給自己想做的事,請別輕易放棄。
AI 只是工具,它無法替你思考,但能讓你思考的成果快速落地。只要肯試、敢試,你也能把不可思議的點子化為現實。

最後想問你:你是否也有一個「小問題」,
每天都在消耗寶貴的時間和精力?

或許答案早就存在,就看你願不願意不斷嘗試、
運用最新工具,直至破局。
—這就是我跟 AI 一起走過的實戰心得,
希望能帶給你一點啟發。

別怕衝突,也別怕嘗試。
如果你也有關於 AI 開發的創新點子或痛點,
歡迎留言分享,一起讓未來變得更有效率、更有創造力!

2 months ago | [YT] | 69

追日Gucci-AI效率革命聯盟

全新主題課程即將上架-Zeabur主機安裝與模板&認證無痛移轉

儘管DigitalOcean按照官方文件一步步跟著做不太會有問題,
使用自由度也最高,但依舊是大家最常問的問題。

去年曾經測試過Zeabur,
存在著 n8n form trigger 以及 webhook 產生的網址無法連線的問題。
因此沒有推薦大家使用。
昨天再次測試發現問題解決了。
———
因此,決定在
⟪AI 效率革命聯盟|自動化 × 10倍產能釋放80%工時⟫
中大家如何使用,減少主機架設門檻。
內容包含:
* 主機建立與軟體安裝
* 認證與模板備份(一次全數匯出至Github)
* 使用 n8n api 移轉認證與模板到 Zeabur 主機
* Google Cloud oAuth 2.0 對應修改
———
👉 使用我的連結你可以獲得5美元,相當於第一個月免費。
www.guccidgi.com/zeabur

2 months ago | [YT] |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