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用做影片來克服學習惰性,用「具美學」+「說重點」的簡報風格,來整理學習到的知識。在學習的路上我也是走走停停,但沒有停下步伐,邀你跟我一起走在學習的路上,成為更好的自己!

========================================
個人網站【富習小學堂】www.fufusee.com
商業合作或演講請洽:readingme2023@gmail.com
如果你喜歡我的內容,歡迎Buy me a coffee: www.buymeacoffee.com/melody0105

#閱讀筆記
#學習筆記
#行銷
#自我成長
#工作技巧
#個人品牌
#自媒體
#YouTube經營
#Strikingly架站教學



品縈說重點

終於不是蟑螂了,這次換個美女與蛇。但容我社群裡講一下我原本構想:youtube.com/shorts/Us3LjAO6cb...

話說我一直想做一個畫面,就是成龍以前拍的《功夫夢》裡頭,成龍要培訓年紀大約11、12歲的小Derreck,於是帶他上山(中國北京的一個山上道觀)。

爬了老半天,終於爬上道觀,小德瑞克看到群山之間有一塊大石頭上,那塊石頭就在山崖邊,一位穿著古代練功服裝、頭頂綁著髮髻的女子,單腳如鶴站立,站在那塊若站不穩,就會墜落谷底的石頭上。

古服女子除了單腳站立微蹲,雙手像大鵬展翅般展開,但不論手部動作、還是女子的頭部,都在模仿著跟她面前對峙的那條眼鏡蛇。

蛇不動、女子不動;蛇微動擺弄頭部,女子也如鏡像般擺弄手部與頭部,模仿著蛇的動作。整個動作與姿態非常緩慢、穩定、沉靜。

其實,這段就是在表達在環境中,即便面對危險與險峻的狀況,練就「氣定神閒」,以及「敵不動、我不動」的「伺機而變」。

不僅《功夫夢》電影裡的小Derreck看得出神,連我這個戲外人,對於這一部烙印在我腦海裡很深很深。

所以,在玩AI與練AI影片的這幾天,除了想要打爆蟑螂之外,我很想做出功夫夢裡的那一幕,但古服女子想要換成我的樣子。

但最後一幕想做些改變,想改成後來眼鏡蛇受不了,想說彼此定太久,所以本想讓在古服女子面前的那條眼鏡蛇,閃電般迅速地彈射向女子張開血盆大口攻擊。

根據這樣的想法,結果施作AI影片的時候,NG超多超嚴重,不僅無法實現在群山裡、懸崖邊的大石上、雲霧渺渺,一女子單腳站立在石頭上,有如金雞獨立;雙手向左右平舉如大鵬展翅,然後雙眼與眼鏡蛇對視的樣貌。

結果給我生了有金雞、有蛇的畫面,然後雙手還變成鶴的翅膀 (如圖)。

總之,最後生成的影片,經過多個分鏡產出後,我再到Premiere裡去串接,以及配個音效 (不是配樂,而是音效)。

呈現的結果沒有第二支哥吉拉那種電影敘事,而是與《功夫夢》那幕類似,但用另一種方式表達「定」與「靜」。所以整個氣氛不是high的那種。

而結尾的部分做了些想法的調整,因做到尾聲,原本最後一幕是安排蛇把整個鏡頭吞掉,象徵把眼前的女子吞了,但覺得觀眾覺得我老是弄他們不敢看的,所以轉彎,讓女子看到蛇先發動攻擊,但最終女子把蛇降伏。

我這三天做的這三部AI短片,都是無台詞的內容,做到這裡有一些小小心得:

1️⃣ 沒台詞,所以「運鏡」很重要,它豐富了畫面語言。

你應該可以從我的第二支【哥吉拉與小強】和第三支【女子與蛇】中看到,這兩支短片我有某些分鏡使用了明顯的運鏡。

例如,女子與蛇的部分更明顯,鏡頭從女子面對蛇,到鏡頭繞到女子背後,變成蛇面對鏡頭。甚至鏡頭穿過女子右肩去抓住蛇臉特寫等。

豐富多變的運鏡,會讓靜靜、不屬於活潑內容 (如, 哥吉拉是活潑的內容),看起來比較不無聊。

---------

2️⃣ 沒台詞,所以「音效」很重要,它讓觀眾增加感同身受。

在做哥吉拉那部時,我用了Premiere和剪映一起,這兩個都是剪輯軟體沒錯,但各有各的強項。

哥吉拉要踩爆/打爆蟑螂時,我就是想要有碾碎噴汁感,雖然有畫面,但是沒有噴汁攪爛的聲音,真的少一味。

因此,為了有爆漿的聲音,以及哥吉拉的吼叫聲,甚至雷射集氣累積能量的聲音,我就拉到剪映中去配,整部哥吉拉短片才有打得火熱的感覺。

至於女子與蛇那部,整部安靜得可以,千萬不要有配樂,因為那個寧靜感就沒了。

但環境音、戶外的鳥叫、蛇的嘶嘶聲、增加緊張感的張力音效,到最後女子降伏了蛇的音效,可以增加觀眾的臨場感、沉浸感、轉折感。

好啦,先說到這邊,其他的分享我找時間寫。

為了節省你回到上頭找影片連結的時間,我就在這個末尾再度把影片連結貼上:youtube.com/shorts/Us3LjAO6cb...

底下附上NG圖。

1 hour ago | [YT] | 0

品縈說重點

又弄了一支 #AI短片:「還我乾淨的街道阿!」,這次我換伊隆‧馬斯克的AI平台─ #Grok 來生成,同樣是一個短短故事,可以出好多分鏡。
youtube.com/shorts/WEiFS7mpBV...

兒子小時候很愛 #哥吉拉(Gozilla),於是他媽媽就派哥吉拉出場,等他這周回家來看,不知道他看到我弄的AI影片是什麼感受。

還我乾淨的街道!!哥吉拉 VS 蟑螂大軍!日本街頭對決 | #AI短片 | #Godzilla vs Cockroach Army | AI generated (開個聲音,我有配一下音效)

#哥吉拉#godzilla#ai創作 #ai影片 #aifilm#grokai#怪獸 #monster#funnyvideo#ai生成#aigenerated#ゴジラ#蟑螂 ​ ​ #cockroach#viralvideo#創意短片 #creativeshorts#ai動物#怪獸電影#MonsterMovie#aiart#grok#grokai

19 hours ago | [YT] | 3

品縈說重點

為啥第一次的AI短片,弄這麼討厭的小強?以前夏天在家裡讀書的時候,電風扇朝著我吹,小強偏偏要從電扇後面進入。

結果就像子彈一樣射向正在讀書的我,當時我穿著短褲盤腿坐在書桌前,就這樣射到我的大腿上,嚇爆!

所以,在我改變主題換成做小強系列,就是想給「小強滅亡」的幾種方法。

youtube.com/shorts/r5p6lOhVhX...

這支完全由AI生成,算我第一支AI短片,我這部短片是挑選Pollo AI中的「圖生影片」的功能,選擇pollo 1.6模組操作,因為這模組便宜。

Pollo AI 整合Veo 3.1、Sora 2、Kling、Hailuo...等AI影片生成工具之外,也包含Midjourney、Nanobanana、Seeddream 4.0等AI生圖工具。

Pollo AI 是中文介面,直接下中文指令也可以。
使用我下面的推薦連結註冊,可以免費獲得 10 積分!
pollo.ai/tw/invitation-landing?invite_code=xveLZx

1 day ago | [YT] | 0

品縈說重點

要做復盤,就得先有記錄。朱騏是目前談復盤談很多的強者,當然他也分享過幾種記錄的方法,包含年週日三種類型,例如以週來看的話,是用曼陀羅九宮格寫下一週的待辦清單;以日的話,是採取間歇式日誌法。今天聊聊我的「記錄」方式,我只用一張表。


以前我大多用每天為一頁的行事曆,去做每天待辦事項的行程規劃,如果當天寫的代辦清單,沒完成的話,就會謄寫到隔天或過幾天的待辦項目。

我知道Notion很多人用,但為了一目了然、一眼就看完我整年份以及每天、每小時的行程,所以我乾脆用Google試算表,列出一整年的每一天,關於細節你們還是看影片(橫式長版的),畢竟我沒圖沒畫面很難解說,寫了也是白寫。

有短影音版,是完整5分鐘橫式影片的前導,採取一分鐘左右時間快速說明,我如何用一張表管理我的行程。

而YouTube 五分鐘版本(橫式影片)也是剛上:https://youtu.be/aGBsnUedTJY

#復盤
#朱騏
#記錄
#我的行程管理
#時間管理
#生活記錄
#工作記錄

6 months ago | [YT] | 2

品縈說重點

上周我發布一支短影音,當時在錄的時候,是在台大校園裡,拿著手機,邊走邊錄,真的很挑戰我的恥度,需要鼓起超大勇氣。陳修平老師說,做短影音,有一個技巧,就是最好親手拿著手機,邊走路邊講話,鏡頭就可以移前移後,去跟鏡頭做朋友。

上週拍的那支,我整整錄了一個小時,也就是說,我手得伸得直直的,維持那個伸直的姿勢那麼久。修平老師在我們拍攝前,提到他以前看其他學生拍的時候,大家也都手伸得直直的,要我們放鬆點。但實際開拍後,我發現要放鬆、不要一直伸直,對於矮子、手短的人很困難,因為手短的人,一旦手放鬆,整個鏡頭與臉部的距離就會縮短,我們的臉就會塞滿整個鏡頭,畫面就是一個醜阿。

所以,我的想法是,雖然老師這麼說,但比較適用手長個子高的人,對於手短的人,還是買根自拍棒吧!有沒有推薦好用、輕便又穩定的自拍棒,麻煩留言告訴我。

#短影音技巧
#自拍棒
#鏡頭互動
#學習心得
#陳修平

6 months ago (edited) | [YT] | 0

品縈說重點

你以為是九把刀的那個故事嗎?不、不, 這是一個聽起來不太真實,但卻是切切實實的真實故事。重點在那個「追」,「怎麼追」,這也是我人生中,唯一那麼一次,同一時間,被將近10個男孩子追的記錄。


#不是九把刀

#不是那些年我們追的女孩
#是那些年他們追的女孩
#青春記事從圖文改為影音化
#配音有點激動

10 months ago | [YT] | 1

品縈說重點

最近覺得這種詐騙太猖狂,短短三四天,我就截圖蒐集了這麼多,這三天應該是我短時間內,在臉書按「氣到紅臉」符號最多的一次吧。還讓我因此做這個集合圖想警世一下!

這個手法就是:說做公益,所以有限量的書,免費贈書要,然後每人限拿一次,要你留下資料後,說要寄到你家。【大家千萬別被騙了!!】

逢被我遇到,我就截圖起來,看了詐騙我火都來了。


​ 為什麼這兩三年我大幅減少使用臉書,其中一個大因素也是這個關係。臉書之於我,是一個尷尬矛盾的存在。


怎麼說呢?

因我的工作與行銷相關,因此社群媒體是你得接觸的一環;從個人層面來說,臉書在跳出「過往的今日」這點,對我來說是稍有價值的功能,至少其他社群沒有。

但臉書也有令人討厭之處:

最令我詬病的就是詐騙層出不窮,不管用甚麼方式,上臉書就是很大的機率遇到詐騙;此外,還有一堆在那邊盜人帳號的,看我周邊的朋友就有好幾個這樣例子;

再來,我臉書上有為人正直的朋友,但莫名某些時候他的po文就是被臉書移除或下架。

詐騙一堆不管,好人的文章卻莫名消失。我再講下去,或是說我這篇,該不會也po完後也莫名被下架吧?

還有許多壞處,像是我一開臉書,很容易一不小心就失神滑了一陣子,然後等到回神後,發現時間消失許多。

總之,我打這篇打得挺憤慨的。

感覺上,壞處多於好處就是,無奈討厭它,我還是得用一下它。

#小心別被詐騙
#打擊犯罪
#圖可以轉發警世
#最近看了某部電影很驚恐因為太貼近自己實例也跟詐騙有關

1 year ago (edited) | [YT] | 10

品縈說重點

專業簡報講師─王永福(福哥)《簡報的技術》即將6/24上線!

約莫四月底五月初,某天,我搭著公車要前往內湖的路上,我滑著手機,沈博LINE我,貼了某大大臉書的po文,是福哥要徵剪輯師,沈博問我有沒有興趣,由於那幾天我正在忙其他事情,外加我看福哥臉書那則po文已經有其他剪輯師手腳很快地應徵了。

那則徵剪輯的po文過了好幾天,我想也許手腳慢已經沒機會,但由於我知道福哥是簡報界的大神級人物,姑且一試,想說問問福哥是否已經找到適合的人選,隨緣,有就有,沒有就沒有。總之,我竟然被簡報界的神等級人物眷顧,竟然這樣任務願意委託給我。

而這個案子,就是福哥即將熱騰騰推出的《簡報的技術》線上課程。就在現在你看到的這支影片(課程精華搶先看:https://youtu.be/Ga5V2d5SBmg?si=8R5ou...

有太多太多不同領域的重量級人物,都會在這堂課中分享,此外,不只是講述,還有更多的案例與示範,以及實際案例拆解跟你解密,說明為什麼那個案例是一個好的簡報,在剪輯的過程中,我有幸先一睹為快許多精彩內容。

今天寫這篇,我得聲明我沒有業配,主要基於兩個主因:

第一,就我在剪輯的過程中,從許多剪輯素材中,瞄到這堂課內容含金量有多高,另外,簡報界到底還有誰,可以同時請到這麼多重量級人物一致推薦。如果你還不知道 王永福 是誰,可以Google查查,他是Google、台積電等企業內訓講師,福哥的實體課程和企業內訓的價格不菲,如果今天他能透過線上課程,讓你吸收到實用的簡報技巧,怎能不推。

第二,你現在看到這支課程精華搶先看,我負責廣宣影片的剪輯,就像這隻:https://youtu.be/Ga5V2d5SBmg?si=8R5ou... 如果要看這個課程精華搶先看,記得打開聲音,戴耳機也可以。

對了,6/24 (一) 課程上線,課程上線首月優惠低於 3 折,要把握,關注專業簡報講師-王永福的【F學院】,6/24 (一) 課程上線才開賣。

#王永福
#簡報的技術
#簡報
#F學院
#何飛鵬
#謝文憲
#葉丙成
#火星爺爺
#15位重磅人物推薦
#課程即將上線 #0624上線
#課程上線首月優惠低於3折
#不要問我工時有多長
#我的正業是行銷啊
#剪輯影片只是我的愛好
#可以說我現在暫時不務正業
#感覺很像老人回憶青春
#課程內容的影片福哥負責
#我剪宣傳用影片

1 year ago | [YT] | 8

品縈說重點

YouTube大變描述欄與留言區位置,使用者大不便!

很不習慣現在YouTube改版後的版面,最近好一陣子看YouTube影片,以電腦介面來說,以前影片底下的描述欄和留言區偏向在左方,而且區塊並沒有那麼小到難以被發現,而現在我看影片的時候,看完想去找一下描述欄看資訊,以及要給人家留言,結果我要在畫面中找老半天,因為描述欄和留言區都被擠到右邊很小的區塊,應該只剩1/4或1/3的版位給這兩區了吧,而影片下方的左邊、和正中央的區塊,都塞滿「推薦影片」。

這樣回想起以前推薦影片的位子就是右邊1/4的長條區塊,根本就是把原本「推薦影片」和「描述欄」+「留言區」,兩塊整個對調了。

我個人覺得這個調換很不OK,對使用者來說很不友善。我知道YT想要多推一點影片被瀏覽,但我這使用者在看完這部影片的時候,當下是想要查詢這部影片中提到的資訊,所以要查看描述欄,以及看完影片有感,而想要留言給版主阿。而不是看完這部影片後我馬上想要滑去看其他影片。

真的很希望YouTube可以從使用者的角度,去重新調整回原本版面的設置阿。

1 year ago (edited) | [YT] | 5

品縈說重點

發現YouTube現在竟然開始把「顏色」作為推薦影片的篩選標準之一,把觀眾對「封面色彩」的喜好或敏感度,作為推薦影片的新測試,看來也許想了解「觀眾對顏色的喜好」和「願意點擊觀看」的關聯度測試。

但我覺得吸引人看(引發懸念/關鍵字)的標題和封面,影響性大過顏色。

不過,也可能是想從另一種角度,來推薦影片給觀眾,一併了解從觀眾對顏色的偏好下,點擊的行為是否改變。

被蚊子吵醒的夜晚..........。

1 year ago | [YT] |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