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維健康揭秘古今中外的醫學智慧,探索人類健康的真諦。 健康是四維的: 形體的健康襯托美麗,營養的滋潤煥發青春,能量的平衡和氣寧神,心靈的覺悟再造幸福。 端倪世界,守護健康。
楊景端醫師曾任英國牛津大學訪問研究員,美國傑斐遜大學臨床精神病學教授,傑斐遜大學醫院整合醫學中心中醫和針灸項目主任,現任美國精神病學會高級會員,美國亞利桑那大學整合醫學中心教授,美國臨床針灸學院院長,新澤西,賓西伐利亞,和紐約州執照醫生,和美國楊氏整合醫學中心創始人和醫學主任。楊醫師出身於中醫世家,學貫中西,在精神,心理,行為和養生方面尤有心得,著有英文版:"面向東方:現代人健康美容的古老秘訣" (HarperCollins,2016) 和"臨床針灸與古代中醫學" ( Oxford Press, 2017) 。
楊景端醫師創建四維健康頻道, 是為了交流和分享人們如何從結構、生化、能量和精神或靈魂這四個維度來維護健康並獲得幸福。在四維健康節目中,楊醫生結合他專業的中西醫背景,豐富的教育體會和30 多年的臨床經驗,與觀眾分享如何理解和解決日常生活中的健康問題。在這裡, 讀者不僅能了解到楊景端醫師對多類疾病的症狀和治療的探討分析,而且也能分享到楊醫生對前沿醫學科研成果和現代醫學進展深入淺出的解讀。
四維健康頻道涉及內容包括慢性疾病、飲食健康、中醫養生和精神健康等多方面話題。頻道的管理團隊會在頻道社區粘貼分享關於健康和醫學的知識,便於觀眾朋友隨時獲取健康小貼士。頻道會員在社區?留言區?裡提的問題,可以得到楊醫生在問題解答視頻中優先答复,並及時觀看專屬會員的課程視頻。
歡迎觀眾朋友和會員朋友觀看四維健康節目,並參加四維健康留言區和社區的討論。
四維健康
楊醫師直播回答觀眾提問了!本次直播節目將於 9月28號美東時間週日上午9點(亞太時間週日晚上9點)开始,敬請大家準時參加!
節目中將回答會員( 優先)和現場觀眾的問題,請大家積極參與。
特別提醒: 四維健康直播和頻道的其他內容一樣,純屬分享醫療保健知識,不能用來診斷和治療疾病。如果想運用在這裡學到的知識,請和您的醫師討論和決定。
直播連結:youtube.com/live/EZWzk-qkE3M
3 days ago | [YT] | 52
View 1 reply
四維健康
楊醫師直播回答觀眾提問了!本次直播節目將於 9月7號美東時間週日上午9點(亞太時間週日晚上9點)开始,敬請大家準時參加!
節目中將回答會員( 優先)和現場觀眾的問題,請大家積極參與。
特別提醒: 四維健康直播和頻道的其他內容一樣,純屬分享醫療保健知識,不能用來診斷和治療疾病。如果想運用在這裡學到的知識,請和您的醫師討論和決定。
直播連結:youtube.com/live/BrmtfRZM1kI
3 weeks ago | [YT] | 62
View 2 replies
四維健康
楊醫師直播答疑啦!本次直播節目將於 8月24號美東時間週日上午9點(亞太時間週日晚上9點)开始,敬請大家準時參加!
節目中將回答會員( 優先)和現場觀眾的問題,請大家積極參與。
特別提醒: 四維健康直播和頻道的其他內容一樣,純屬分享醫療保健知識,不能用來診斷和治療疾病。如果想運用在這裡學到的知識,請和您的醫師討論和決定。
直播連結:youtube.com/live/3E2YAVAViio
1 month ago (edited) | [YT] | 121
View 0 replies
四維健康
🔥中年男猝死頻發?不典型心臟病徵兆大揭密 !👉 youtube.com/live/baAgg22Wf9s 【四維健康全新對談節目】心臟病早期信號你常忽略?這些“隱形症狀”正在要你命!最佳就醫時機與檢查全攻略🧑⚕️
1 month ago (edited) | [YT] | 53
View 1 reply
四維健康
楊醫師直播答疑啦!本次直播節目將於 8月10號美東時間週日上午9點(亞太時間週日晚上9點)开始,敬請大家準時參加!
節目中將回答會員( 優先)和現場觀眾的問題,請大家積極參與。
特別提醒: 四維健康直播和頻道的其他內容一樣,純屬分享醫療保健知識,不能用來診斷和治療疾病。如果想運用在這裡學到的知識,請和您的醫師討論和決定。
直播連結:youtube.com/live/lSNtaN8NmSo
1 month ago | [YT] | 76
View 0 replies
四維健康
⸻
🎉 歡迎加入「四維健康」頻道社群!
大家好,我是楊醫師,
歡迎您加入我們的 YouTube 社群——【四維健康】,
在這裡,我們相信:健康,是我們最大的財富。
⸻
🧠 關於四維健康,我們關注什麼?
我們用一種全新的角度來看健康——從「結構 Anatomy、化學 Chemistry、能量 Energy、靈性 Soul」四個維度,理解並優化我們的身心狀態。
在這裡你會看到:
✅ 專業醫師觀點,融合中醫、西醫、功能醫學、能量醫學與心理健康
✅ 有實證基礎的內容,不誇張、不製造恐慌,真實理性又有溫度
✅ 最新影片與研究簡報
✅ 會員專屬影片與自我調理方法
✅ 中醫食療、穴位教學、呼吸練習、養生建議等
✅ 社群互動:問題討論、經驗分享與互相支持
⸻
🎯 我們的使命
我們致力於幫助華人世界每一位受過教育、關心健康的人,重拾主導健康的力量,用理性、科學與智慧,打造身心平衡的生活。
我們不只是傳遞知識,更希望成為您健康旅程上的夥伴。
⸻
📅 上片時間(台灣時間)
📌 週一 09:00|週三 20:00|週五 09:00
每週三部主影片+三支會員影片+三支短影片,主題包括疲勞、代謝、情緒、逆齡、呼吸與能量管理等。
⸻
✅ 請記得做三件事:
1️⃣ 訂閱頻道(您的訂閱對我們非常重要)
2️⃣ 開啟小鈴鐺,不錯過每週精彩新片
3️⃣ 留言、按讚、轉發,分享您的高見與經驗
⸻
🔔 四維健康,一起守護:
再次歡迎您,我們社群的大家庭因為您的加入而更完整!
💬 若有想看的主題,也歡迎在留言區告訴我們~
1 month ago | [YT] | 29
View 2 replies
四維健康
【楊醫師答疑】的直播節目將於 8月10號美東時間週日上午9點(亞太時間週日晚上9點)开始,敬請大家準時參加!
節目中將回答會員( 優先)和現場觀眾的問題,請大家積極參與。
特別提醒: 四維健康直播和頻道的其他內容一樣,純屬分享醫療保健知識,不能用來診斷和治療疾病。如果想運用在這裡學到的知識,請和您的醫師討論和決定。
直播連結:youtube.com/live/lSNtaN8NmSo
1 month ago (edited) | [YT] | 44
View 0 replies
四維健康
楊醫師解答直播輪播節目觀眾提問👇看看有沒有你的提問!
1. 手掌為何不能開掌?
可能原因包括:
肌腱問題:如肌腱粘連、腱鞘炎,會限制手指展開。
神經壓迫:如尺神經或正中神經受壓(例如腕隧道症候群),會造成肌肉無力。
中風後遺症或神經損傷:可能導致肌肉張力增加、屈肌持續收縮。
風濕或退化性關節炎:可能造成關節僵硬,無法完全伸展。
中醫觀點:常屬「筋縮」、「瘛瘲」,多與肝血不足、經絡瘀阻、風寒濕痹相關。
建議:
儘早就診復健科或神經科評估。
中醫推拿、針灸或艾灸可活血通絡,搭配筋骨補益方(如獨活寄生湯)可能有助恢復。
做熱敷和輕度被動拉筋。
2. 坐着就困,躺下卻睡不著;醒來像沒睡:可能原因與調理方向
這是一種常見的失眠型疲勞綜合症,可能與以下有關:
腦神經系統失衡:白天過度緊繃、交感神經過度活躍,躺下時無法放鬆。
肝氣鬱結+脾虛:中醫認為「夜臥而不得眠,肝氣不舒則神不安;脾虛則神不攝」。
慢性壓力與睡眠節律混亂。
腦疲勞型嗜睡:白天精神提不起,但夜間思緒紛飛。
建議方向:
固定作息,晚上避免藍光與咖啡因。
可用中醫疏肝安神法(如柴胡加龍骨牡蠣湯、酸棗仁湯)。
日間曬太陽、散步補充正氣。
若合併甲狀腺低下、腦霧、憂鬱情緒,建議抽血評估。
3. 40歲以上長期禁慾會對前列腺不好嗎?
正確與否需視狀況而定,並無一刀切標準。
醫學觀點:
有研究顯示適度排精(如每週1~3次)可能降低前列腺炎和前列腺癌風險。
長期禁慾可能導致前列腺液積聚、淤滯,誘發炎症或不適,但也有人完全無症狀。
中醫觀點:
傳統中醫提倡**「節欲養精」,過度頻繁會耗腎傷精,但過度禁慾若導致氣機鬱結**,亦可能影響肝氣與精血循環。
若有頻尿、排尿不暢、會陰脹痛者,建議調理肝腎與氣血。
4. 兩個月才排一次精可以嗎?對身體有問題嗎?
若無不適、沒有勃起障礙、無前列腺症狀,未必有問題。但:
注意事項:
若經常夢遺或有會陰悶脹、排尿異常,則表示體內精液積聚或氣血運行不暢,應調整。
若合併情緒鬱悶、腸胃差,建議評估是否肝鬱脾虛或腎氣虧虛體質。
建議:
維持適度身心調和的性生活或適當排精頻率。
可配合中醫調理腎氣,如服用六味地黃丸、知柏地黃丸或疏肝理氣方。
5. 吃降低膽固醇的藥(如Statin類)時應注意哪些細節?
注意事項:
✅ 定期檢查肝功能:Statin類降脂藥(如Atorvastatin)有肝毒性風險。
✅ 肌肉副作用:如肌肉痠痛、無力,甚至橫紋肌溶解(極罕見),應立即回診。
✅ 避免葡萄柚:會影響肝臟酵素CYP3A4代謝,可能增加藥效與副作用。
✅ 配合飲食控制:藥物不是唯一手段,仍需控制飽和脂肪攝取、增加膳食纖維。
✅ 中西合參建議:
可輔助服用如紅麴(須留意是否與Statin成分重疊)、山楂、丹參、葛根等中藥,但需諮詢醫師。
若合併糖尿病、代謝症候群,建議進行綜合性生活型態調整。
2 months ago (edited) | [YT] | 72
View 2 replies
四維健康
治癒憂鬱症:篩檢、解決方案和支持
加入我們的免費社區研討會,重點討論我們這個時代最緊迫的健康問題之一——憂鬱症。了解如何識別經常被忽視的症狀,了解偶爾的悲傷和重度憂鬱症之間的區別,並發現一系列可以支持康復的非藥物療法。
4 months ago | [YT] | 72
View 2 replies
Lo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