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ank you everyone
I came from Japan
Learn Chinese with AI
I made this channel to learn Chinese
We hope you like these contents


澄んだ目

2024/10/7 AM 7:00 準時放送
本頻道推出 PodCast 囉
#podcast #APT #hacker #taiwan

1 year ago | [YT] | 3

澄んだ目

Happy
2024/5/9

1 year ago | [YT] | 5

澄んだ目

景氣燈號 20分 (黃藍燈)
2024/1/29

下次公布時間2024/1/26

#景氣燈號 20分

1 year ago | [YT] | 5

澄んだ目

Happy New Year

1 year ago | [YT] | 7

澄んだ目

2023/12/27 17:27

國家發展委員會27日發布11月份景氣概況,11月景氣對策信號綜合判斷分數為20分,較上月大幅增加4分,為2022年9月以來的最高,且11月景氣燈號自上月的藍燈,跨大步轉回黃藍燈。

國發會表示,此次分數上揚、燈號轉換,主因是11月出口、批發業營業額轉呈正成長,加上零售及餐飲業持續熱絡所致;另領先指標跌幅縮小,同時指標維持上升,顯示國內景氣持續好轉。

國發會經濟發展處長吳明蕙分析,11月景氣對策信號綜合判斷分數一口氣增加4分,9項構成項目中,海關出口值、批發、零售及餐飲業營業額均由藍燈轉呈綠燈,分數各增加2分,都是很重要帶動景氣的關鍵;其餘7項燈號不變。

國發會指出,其中的領先指標部份,不含趨勢指數為98.31,較上月下降0.32%,7個構成項目經去除長期趨勢後,3項較上月上升,包括製造業營業氣候測驗點、外銷訂單動向指數、股價指數,具有拉動景氣的作用。

吳明蕙指出,目前景氣實際還不能說「大幅好轉」,因為S&P等國際機構估測明(2024)年經濟成長緩和,而IMF等機構預測全球貿易量成長回升,因此目前估測是「緩步復甦」的情況,外在事件難以預測,例如近期的紅海危機,造成廠商成本上揚,貨運不順,至少國內的內需經濟尚可以掌握。

1 year ago | [YT] | 6

澄んだ目

以下是轉寫為演講稿的內容:

各位女士、先生,今天我要跟大家分享的是關於《大威脅 The Megathreats》這本書的讀後感。這本書的作者是紐約大學的魯比尼教授。他在2006-2007年就預測了次級房貸危機和金融體系的崩盤,因此被稱為「末日博士」。

在這本書裡,魯比尼教授指出了十種會對我們的未來構成威脅的趨勢。這些趨勢包括貧富不均日益擴大、公共和私人債務快速增加、金融結構不穩定、氣候變遷、人工智慧發展、中美對立加劇、全球供應鏈分裂以及長期寬鬆貨幣政策所累積的風險。

為什麼這些趨勢會導致災難呢?原因在於它們都是某種「無法永續」的壓力。拿氣候變遷來說,人類在過去三百年大量排放二氧化碳,已經超過地球大氣的承載能力。但是我們的經濟活動習慣於高碳排放模式,想要減排非常困難。就像大家習慣開車上班,很難改坐公共交通一樣。

有時,災難也源於政策制定者的錯誤決策。比如最近有政治人物提出要免除青年購房者的頭期款,額度高達1500萬元,直接提供全額貸款。這讓我們想起2007-2009年美國次級房貸危機引發的金融海嘯。

經濟學家皮凱提指出,買不買得起房子是能力問題,不是財務問題。如果你沒有足夠收入和資產,你就買不起房子,這是客觀事實。但如果政策制定者誤以為靠財務手段就能讓人買得起房,那就是在自欺欺人,也會導致災難。

美國的次級房貸就是這種情況。當時銀行甚至向完全沒有收入和資產的人發放房貸。結果這些人還不出貸款,引發了金融危機。簡單來說,想用財務手段解決能力問題,後果就是泡沫、崩盤和災難。

我們現在面臨的青年購房困難也確實很棘手,牽扯到產業轉型、土地政策等多方面因素。但是從次級房貸的教訓我們可以學到三個原則:第一,複雜的問題沒有簡單的解法;第二,簡單的解法背後通常有詐騙成分;第三,我們必須正視真正的問題根源,不能自欺欺人。

謝謝大家的聆聽!如果有任何問題,歡迎隨時提出。

1 year ago | [YT] | 5

澄んだ目

Frankfurt - Strasbourg - Munich 三城中間地區精品業實施軍管
即日起立即生效 2023/4/27

2 years ago (edited) | [YT]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