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最通俗的语言来聊聊我们都感兴趣的那些事
大刘说说
这种调查处理的力度还是值得肯定的,一锅端完了。从上到下,一把手和直接副职都被撸了个干净。下一步看处理结果吧,调查组只负责调查,案件移交后要继续关注这些胆大妄为和尸位素餐的东西,最终会有一个什么样的下场?调查报告肯定还有没解决的疑点,比如血样没有摇匀,这是说不过去的,这都是基本操作,不可能犯的错误,就像上厕所要先脱裤子一样,难道拉裤裆里吗?不过我们最关注的还是处理人,这是中国一定要坚守的底线了,也是中国的优势和希望了。人类社会没有净土,任何国家任何意识形态的社会,都有各种各样的缺点错误甚至是罪恶,这原本是避免不了。但是,有错有纠正,有罪就要罚,出了事,必须要有人担责,这一点上,最少在台面上,中国还是世界的楷模,还是有希望的。不过在外国,虽然也有铅中毒,虽然没有人担责,没有官员会受到追责,但一旦事情包不住了,人家还是有巨额赔偿的,我希望天水的受害儿童,也都能得到巨额赔偿。同样都是孩子,国外能赔4000万,国内给个400万不多吧?至于说钱从哪儿来?以上那些被处理的官员,我想它们的家产应该是够赔的!
1 month ago | [YT] | 770
View 165 replies
雅鲁藏布江水电工程,足以引发全人类深思。2025年7月19日,雅鲁藏布江下游,一项足以改变中国能源版图的工程正式启动。这个水电站集群的规划体量,相当于3.5个三峡大坝。面对如此浩瀚的工程,我们的讨论不应只停留在钢筋水泥的层面。一个更有意思的问题是:当一个国家同时掌握了世界屋脊的水源、全球第一的工业产能和无可匹敌的基建能力时,它会用这份力量来做什么?历史给出的答案,往往是扩张和征服。力量的积累,常常伴随着炮舰与殖民。但这一次,我们似乎看到了一个不同的剧本。这份排山倒海的力量,没有变成满世界飞的炸弹,而是选择向内凝聚,去“战天斗地”,去重塑山河。这或许是这个时代的一种幸运。这背后是一种完全不同的发展逻辑。它不是不关切外部世界,而是在走一条“堂堂正正”的阳关大道。这种“堂堂正正”,不是靠军事肌肉的恫吓,而是通过构建压倒性的基础实力,让自身的发展成为一股不可逆转的潮流。这与那句“无产阶级要解放自己,必先解放全人类”的初心,在精神内核上有着某种遥远的呼应。不去称霸,而是通过自身的强大,为世界提供另一种可能。雅鲁藏布江的这个超级工程,就是这种逻辑的生动体现。它不仅仅是为了眼下的电力供应,更是为了一场已经兵临城下的未来革命——人工智能(AI)时代。我们可能都低估了AI对能源的渴求。训练一个先进的AI大模型,其消耗的电力是惊人的,足以供应数千个家庭一整年的用电量。未来的世界,算力即权力,而支撑算力的,正是海量的、廉价的、稳定的电力。谁掌握了能源的阀门,谁就卡住了AI时代的命脉。中国的牌桌上,已经摆上了两张王牌:一张是“稀土”,AI硬件不可或缺的工业维生素;另一张,就是以雅鲁藏布江项目为代表的庞大清洁能源体系。至于芯片和算法,这些固然是技术高地,但它们是可以在实践和学习中不断迭代和追赶的。能源和基础材料,才是最难逾越的底层护城河。当AI和自动化机器人,由近乎无限的清洁能源驱动时,会诞生一个怎样的社会?这引出了一种更大胆的设想:一个“低配版”的共产主义社会雏形。这是一种对未来的现实推演。试想一下:当机器人和AI承担了绝大部分的生产劳动,人类社会的基本生存门槛将被降到极低。每个人都能以非常小的代价,获得体面的生活保障,从而将人的创造力从重复、繁重的劳动中解放出来。这听起来很遥远,但雅鲁藏布江上奔腾的江水,正在为这个未来铺设一块重要的基石。所以,这个水电站的意义,早已超越了工程本身。它是中国选择的一条路,一条用建设而非破坏来证明自身价值的路。它是一份对未来的投资,赌的是一个由强大能源驱动、由AI和自动化来解放人类的明天。当一个国家手握改造地球的力量时,它选择了用它来浇灌自己的土地,孕育一个全新的未来。这本身,就是一种无需多言的强大。
1 month ago | [YT] | 1,351
View 130 replies
这件事最可怕的地方就在于:在天水本地检测正常,到西安检测却是严重超标!!!一个幼儿园,能左右本地医疗机构的检测结果吗???烂透了!!!有人问我为何不做节目了?一来我想给自己放个假二来……做什么?接着说美国怎样吗?
1 month ago | [YT] | 833
View 304 replies
又是一年六一,空气里都仿佛飘浮着孩子们的欢声笑语和甜腻的糖果香。看着眼前那一个个小小的身影,正兴高采烈地拆着礼物,一双双清澈的眼眸里闪烁着纯粹的快乐,我的心也跟着柔软起来。我们精心准备了惊喜,陪伴着他们度过这个专属的节日,热闹而温馨。然而,在这份喜悦的包裹下,一丝复杂而微妙的情绪,却悄悄地在心底蔓延开来。不自觉地,思绪便被拉回到了久远的从前,回到了那个物质远没有如今丰盛,快乐却简单到极致的童年。那时候,六一儿童节是一年中最盛大的期盼。或许是一根冰棍,一本连环画,亦或是一场露天电影,就能让我们雀跃许久。阳光下奔跑,田埂上嬉闹,无忧无虑,仿佛整个世界都充满了斑斓的色彩和无限的可能。那些细碎而美好的记忆,如同散落在时光沙滩上的贝壳,在岁月的打磨下,愈发显得珍贵。四十余载倏忽而过,当年的孩童,如今也已为人父母。低头看看自己,不再是那个追逐蜻蜓的少年,脸上刻下了时光的印记,眼眸里也多了几分曾经不曾有过的沉稳和了然。这些年来,一路摸爬滚打,在生活的洪流中努力向前。也曾迷茫,也曾失落,但也凭借着一股不服输的韧劲,在自己的领域里,耕耘出了一片小小的天地。有了安稳的家庭,有了热爱的事业,有了几个知心的朋友,也懂得了去爱,去承担,去感恩。可以说,不负时光,成为了自己想成为的那种大人,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人生意义。这份成长带来的满足感和踏实感,是真实的,也是值得骄傲的。然而,就在这六一的特殊时刻,当孩子清脆的笑声在耳畔回响,当那些熟悉的童年歌谣不经意间哼起,一种莫名的怅然也会涌上心头。是啊,一切都变了,一切也都回不去了。那些逝去的无忧岁月,那些简单纯粹的快乐,那些曾经陪伴左右的玩伴,都已在时光的洪流中渐行渐远,成为了记忆深处的一抹温柔底色。这种感觉很奇妙,像是站在一条河流的两岸,回望着来时的青葱,也眺望着未来的征途。一边是成长的欣慰,一边是逝去的感怀。这两种看似冲突的情感,在内心深处交织、碰撞,激荡起复杂的涟漪。我们为今天的自己感到骄傲,因为我们没有辜负曾经那个对未来充满无限憧憬的少年;我们也为逝去的童真感到些许失落,因为那份纯粹和无畏,是成年世界里最稀缺的宝藏。或许,这就是成长的代价,也是岁月的馈赠。我们失去了孩童时的不谙世事,却收获了成年后的智慧与担当;我们告别了无忧无虑的烂漫,却迎来了更深层次的责任与爱。那些回不去的时光,并非真的消失了,它们早已融入了我们的血液,塑造了我们的品格,成为了我们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们是基石,让我们在历经风雨后,依然能保持内心的那份柔软与纯真。所以,不必沉溺于对过往的惆怅。每一个阶段的生命,都有其独特的美好。童年是梦的序曲,纯真而热烈;成年是诗的篇章,深沉而丰盈。重要的是,我们始终怀揣着对生活的热爱,对未来的期许,勇敢地向前走。就如此刻,看着孩子满足的笑脸,我也由衷地笑了。这份笑容里,有对过往的释怀,有对当下的珍惜,更有对未来的憧憬。时光无法倒流,但爱与希望可以延续。让我们把从童年汲取的勇气和纯真,化为成年后继续前行的动力,认真地生活,温柔地爱,不负每一个“今天”,也微笑着迎接每一个“明天”。这个六一,不仅是孩子的节日,也是我们这些“大朋友”们,在时光的回眸中,与自己和解,向未来张望的契机。愿我们都能在岁月的长河中,活出自己的精彩,也守护好下一代的纯真与梦想。
2 months ago | [YT] | 744
View 32 replies
一个字:“爽”!俩字:“刺激”!仨字:“加的好”!N个字:“无聊,我要看到血流成河”!
4 months ago | [YT] | 1,206
View 106 replies
小红书的下载榜单突然涌入了大量美国人,连Lemon8也冲到了美区下载榜的第一位。两国人民直接面对面地交流,几乎打破了所有的互联网信息壁垒。我们常在新闻联播中听到一个词:“加强两国民间交流”,每次听到这个词,我总是觉得它有些空洞,像是一个走形式的口号,没什么实质性的内容。但今天,看到这一波动向,我才真切地感受到,这个词的力量。看看那些突然涌入的小红书和Lemon8上的美国人,仿佛是从异乡来的“学生”,他们的好奇心、他们的“笔记”,还有那些千奇百怪的评论,都让我有些不知所措。最初这些平台上的中国用户,也许只是单纯地分享一些生活经验、旅游心得,但现在,一些“指导员”式的评论开始在美国用户的屏幕上跳动,甚至以“阶级斗争”的姿态,给他们讲起了中国的历史与现实,一步一步地把他们拉进了一个和他们曾经认知完全不同的世界。甚至可以说,有些人不仅仅是交流思想,更多地是在“传播理念”,引导思维,这种行为看似无害,实际上却暗藏着极大的潜力,能在不经意间种下几颗火种。更让人震惊的是,如果你经常逛蓝鸟(Twitter)上的键政,那就一定知道,西方的键政和中国互联网的键政根本没法比。无论是知识深度、思维的缜密度,还是喷子们的经验和“战斗力”,中国互联网的“键盘战士”显然占据了上风。西方的网友们,很多时候连我们这些普通喷子的反应都比不上,更别提那些真正的思想激辩了。我们已经习惯了在社交媒体上的激烈辩论,甚至有时看一场网络上的“互喷”,就像看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而对于很多西方网友来说,他们的政治辩论常常显得肤浅,言辞间的“力道”明显弱于中国网民。所以,这一波来自中国小红书和Lemon8的交流,不仅仅是信息的交换,它更像是一场全新的课外辅导,是一种文化和思想上的挑战。这种挑战,虽然看似轻松,但却可能会影响美国网友对世界、对中国的认知,甚至改变他们的看法。尤其是当这些美国人开始接触到更多的中国视角,看到的是中国网民对自己社会的独到见解,对他们自己国家内外政治环境的批判时,很多人可能会瞬间意识到,他们曾经拥有的知识结构和思维模式,已经不再是“唯一”的存在。你不能小看这种“细水长流”的影响力。每一个字,每一句评论,都有可能潜移默化地改变一个人的看法。而当越来越多的美国人开始通过这些平台了解中国,了解中国的政治氛围、历史文化,甚至某些极具反叛性质的思潮时,他们内心的认知壁垒也会被一点点削弱。尤其是这些“阶级斗争”的话题,一旦引起他们的关注,就会像埋下了火种一样,激发更深层次的思考和讨论。有些人可能会觉得,这样的网络互动不过是娱乐性较强的“意见交流”,不过是一场虚拟空间里的戏谑而已。但我想告诉你,这并不是简单的“娱乐”游戏,而是在网络这个巨大平台上,全球思维模式碰撞的一个缩影。当这些碰撞发生时,它不仅仅改变了一个人的思考方式,可能还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整个国家的舆论走向。今天,随着美国用户的不断涌入,我们已经看到更多的中国思想被直接暴露在他们面前,这种冲击带来的不仅仅是眼前的“虚拟战争”,它更是思想的交换和碰撞。这不仅仅是中美两国间信息的流通,还是一场关于话语权、文化认同、社会结构的较量。美国人看到了中国网民如何在网络上批评自我、审视社会,理解中国人对他们自己国家的看法,这一切都可能在无形中改变他们的思维模式。这一切听起来似乎有些让人“害怕”,对吧?但这种思维的碰撞,正是全球化时代的一部分。在这种全球对话中,没人能够预见最终的走向。正如我所说的,这将是一场别开生面的“课外辅导”,每个网友的参与、每个评论的回响,都将是推动这种文化“火种”燃烧的关键。所以,面对这些从中国涌向美国的思想火种,我们不禁想到:这种信息流动的背后,正潜藏着一股强大的力量,它不仅能够改变一个人,也许能够改变更多人的认知、思想,甚至是国家之间的互动模式。在信息壁垒逐渐崩塌的今天,谁能掌握舆论话语权,谁就能在未来的世界舞台上占据更有利的地位。
7 months ago | [YT] | 896
View 103 replies
两艘航母,3艘055,5艘052D,1艘054A,2艘901。二十年前谁敢想这是中国的海军?当代军迷真是太幸运了,沧海桑田啊!拿着烟的手,微微颤抖!不能戒啊,还得抽!
9 months ago | [YT] | 2,060
View 183 replies
今天的午餐,一小碗酸菜牛肉面。注意看旁边的鼠标,那是参照物。很多朋友发评论说我瘦了。“你们看人真准!”
11 months ago | [YT] | 648
View 40 replies
啥广告的效果都不如以色列的丧心病狂,你看,这订单不就来了吗?中东王爷国一个比一个有钱,中国为了拉他们的订单费了多少年的努力,以色列给了个神助攻,临门一脚,这就全齐活了!
11 months ago | [YT] | 1,616
View 155 replies
中国男足0:7败给日本,说实在话不丢人,真的不丢人。日本男足现在的实力,已经是世界第一梯队了,日本踢赢德国西班牙已经不算是热门新闻了。跟世界第一梯队比赛,才丢了7个球,中国男足牛逼!什么叫丢人,跟越南踢,也踢个0:7,让人家越南进7个球,这才叫丢人。我相信会有这么一天的,我们等下一届世界杯亚洲预赛的时候,说不定就看到了。不过真到了那一天,我同样相信中国男足还是不知道什么叫丢人。因为只有正常人,要脸的人才知道丢人。而中国男足,从上到下,有一个正常的吗?有一个要脸的吗?
11 months ago | [YT] | 1,093
View 277 replies
Load more
大刘说说
这种调查处理的力度还是值得肯定的,一锅端完了。从上到下,一把手和直接副职都被撸了个干净。
下一步看处理结果吧,调查组只负责调查,案件移交后要继续关注这些胆大妄为和尸位素餐的东西,最终会有一个什么样的下场?
调查报告肯定还有没解决的疑点,比如血样没有摇匀,这是说不过去的,这都是基本操作,不可能犯的错误,就像上厕所要先脱裤子一样,难道拉裤裆里吗?
不过我们最关注的还是处理人,这是中国一定要坚守的底线了,也是中国的优势和希望了。
人类社会没有净土,任何国家任何意识形态的社会,都有各种各样的缺点错误甚至是罪恶,这原本是避免不了。
但是,有错有纠正,有罪就要罚,出了事,必须要有人担责,这一点上,最少在台面上,中国还是世界的楷模,还是有希望的。
不过在外国,虽然也有铅中毒,虽然没有人担责,没有官员会受到追责,但一旦事情包不住了,人家还是有巨额赔偿的,我希望天水的受害儿童,也都能得到巨额赔偿。
同样都是孩子,国外能赔4000万,国内给个400万不多吧?
至于说钱从哪儿来?
以上那些被处理的官员,我想它们的家产应该是够赔的!
1 month ago | [YT] | 770
View 165 replies
大刘说说
雅鲁藏布江水电工程,足以引发全人类深思。
2025年7月19日,雅鲁藏布江下游,一项足以改变中国能源版图的工程正式启动。这个水电站集群的规划体量,相当于3.5个三峡大坝。
面对如此浩瀚的工程,我们的讨论不应只停留在钢筋水泥的层面。
一个更有意思的问题是:当一个国家同时掌握了世界屋脊的水源、全球第一的工业产能和无可匹敌的基建能力时,它会用这份力量来做什么?
历史给出的答案,往往是扩张和征服。力量的积累,常常伴随着炮舰与殖民。
但这一次,我们似乎看到了一个不同的剧本。这份排山倒海的力量,没有变成满世界飞的炸弹,而是选择向内凝聚,去“战天斗地”,去重塑山河。
这或许是这个时代的一种幸运。
这背后是一种完全不同的发展逻辑。它不是不关切外部世界,而是在走一条“堂堂正正”的阳关大道。
这种“堂堂正正”,不是靠军事肌肉的恫吓,而是通过构建压倒性的基础实力,让自身的发展成为一股不可逆转的潮流。
这与那句“无产阶级要解放自己,必先解放全人类”的初心,在精神内核上有着某种遥远的呼应。不去称霸,而是通过自身的强大,为世界提供另一种可能。
雅鲁藏布江的这个超级工程,就是这种逻辑的生动体现。它不仅仅是为了眼下的电力供应,更是为了一场已经兵临城下的未来革命——人工智能(AI)时代。
我们可能都低估了AI对能源的渴求。训练一个先进的AI大模型,其消耗的电力是惊人的,足以供应数千个家庭一整年的用电量。未来的世界,算力即权力,而支撑算力的,正是海量的、廉价的、稳定的电力。
谁掌握了能源的阀门,谁就卡住了AI时代的命脉。
中国的牌桌上,已经摆上了两张王牌:一张是“稀土”,AI硬件不可或缺的工业维生素;另一张,就是以雅鲁藏布江项目为代表的庞大清洁能源体系。
至于芯片和算法,这些固然是技术高地,但它们是可以在实践和学习中不断迭代和追赶的。能源和基础材料,才是最难逾越的底层护城河。
当AI和自动化机器人,由近乎无限的清洁能源驱动时,会诞生一个怎样的社会?
这引出了一种更大胆的设想:一个“低配版”的共产主义社会雏形。这是一种对未来的现实推演。
试想一下:当机器人和AI承担了绝大部分的生产劳动,人类社会的基本生存门槛将被降到极低。每个人都能以非常小的代价,获得体面的生活保障,从而将人的创造力从重复、繁重的劳动中解放出来。
这听起来很遥远,但雅鲁藏布江上奔腾的江水,正在为这个未来铺设一块重要的基石。
所以,这个水电站的意义,早已超越了工程本身。它是中国选择的一条路,一条用建设而非破坏来证明自身价值的路。它是一份对未来的投资,赌的是一个由强大能源驱动、由AI和自动化来解放人类的明天。
当一个国家手握改造地球的力量时,它选择了用它来浇灌自己的土地,孕育一个全新的未来。
这本身,就是一种无需多言的强大。
1 month ago | [YT] | 1,351
View 130 replies
大刘说说
这件事最可怕的地方就在于:
在天水本地检测正常,到西安检测却是严重超标!!!
一个幼儿园,能左右本地医疗机构的检测结果吗???
烂透了!!!
有人问我为何不做节目了?
一来我想给自己放个假
二来……
做什么?
接着说美国怎样吗?
1 month ago | [YT] | 833
View 304 replies
大刘说说
又是一年六一,空气里都仿佛飘浮着孩子们的欢声笑语和甜腻的糖果香。看着眼前那一个个小小的身影,正兴高采烈地拆着礼物,一双双清澈的眼眸里闪烁着纯粹的快乐,我的心也跟着柔软起来。
我们精心准备了惊喜,陪伴着他们度过这个专属的节日,热闹而温馨。然而,在这份喜悦的包裹下,一丝复杂而微妙的情绪,却悄悄地在心底蔓延开来。
不自觉地,思绪便被拉回到了久远的从前,回到了那个物质远没有如今丰盛,快乐却简单到极致的童年。
那时候,六一儿童节是一年中最盛大的期盼。或许是一根冰棍,一本连环画,亦或是一场露天电影,就能让我们雀跃许久。
阳光下奔跑,田埂上嬉闹,无忧无虑,仿佛整个世界都充满了斑斓的色彩和无限的可能。那些细碎而美好的记忆,如同散落在时光沙滩上的贝壳,在岁月的打磨下,愈发显得珍贵。
四十余载倏忽而过,当年的孩童,如今也已为人父母。低头看看自己,不再是那个追逐蜻蜓的少年,脸上刻下了时光的印记,眼眸里也多了几分曾经不曾有过的沉稳和了然。
这些年来,一路摸爬滚打,在生活的洪流中努力向前。也曾迷茫,也曾失落,但也凭借着一股不服输的韧劲,在自己的领域里,耕耘出了一片小小的天地。有了安稳的家庭,有了热爱的事业,有了几个知心的朋友,也懂得了去爱,去承担,去感恩。
可以说,不负时光,成为了自己想成为的那种大人,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人生意义。
这份成长带来的满足感和踏实感,是真实的,也是值得骄傲的。然而,就在这六一的特殊时刻,当孩子清脆的笑声在耳畔回响,当那些熟悉的童年歌谣不经意间哼起,一种莫名的怅然也会涌上心头。
是啊,一切都变了,一切也都回不去了。那些逝去的无忧岁月,那些简单纯粹的快乐,那些曾经陪伴左右的玩伴,都已在时光的洪流中渐行渐远,成为了记忆深处的一抹温柔底色。
这种感觉很奇妙,像是站在一条河流的两岸,回望着来时的青葱,也眺望着未来的征途。一边是成长的欣慰,一边是逝去的感怀。
这两种看似冲突的情感,在内心深处交织、碰撞,激荡起复杂的涟漪。
我们为今天的自己感到骄傲,因为我们没有辜负曾经那个对未来充满无限憧憬的少年;我们也为逝去的童真感到些许失落,因为那份纯粹和无畏,是成年世界里最稀缺的宝藏。
或许,这就是成长的代价,也是岁月的馈赠。
我们失去了孩童时的不谙世事,却收获了成年后的智慧与担当;我们告别了无忧无虑的烂漫,却迎来了更深层次的责任与爱。
那些回不去的时光,并非真的消失了,它们早已融入了我们的血液,塑造了我们的品格,成为了我们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们是基石,让我们在历经风雨后,依然能保持内心的那份柔软与纯真。
所以,不必沉溺于对过往的惆怅。每一个阶段的生命,都有其独特的美好。
童年是梦的序曲,纯真而热烈;成年是诗的篇章,深沉而丰盈。重要的是,我们始终怀揣着对生活的热爱,对未来的期许,勇敢地向前走。
就如此刻,看着孩子满足的笑脸,我也由衷地笑了。这份笑容里,有对过往的释怀,有对当下的珍惜,更有对未来的憧憬。
时光无法倒流,但爱与希望可以延续。让我们把从童年汲取的勇气和纯真,化为成年后继续前行的动力,认真地生活,温柔地爱,不负每一个“今天”,也微笑着迎接每一个“明天”。
这个六一,不仅是孩子的节日,也是我们这些“大朋友”们,在时光的回眸中,与自己和解,向未来张望的契机。
愿我们都能在岁月的长河中,活出自己的精彩,也守护好下一代的纯真与梦想。
2 months ago | [YT] | 744
View 32 replies
大刘说说
一个字:“爽”!
俩字:“刺激”!
仨字:“加的好”!
N个字:“无聊,我要看到血流成河”!
4 months ago | [YT] | 1,206
View 106 replies
大刘说说
小红书的下载榜单突然涌入了大量美国人,连Lemon8也冲到了美区下载榜的第一位。两国人民直接面对面地交流,几乎打破了所有的互联网信息壁垒。
我们常在新闻联播中听到一个词:“加强两国民间交流”,每次听到这个词,我总是觉得它有些空洞,像是一个走形式的口号,没什么实质性的内容。
但今天,看到这一波动向,我才真切地感受到,这个词的力量。
看看那些突然涌入的小红书和Lemon8上的美国人,仿佛是从异乡来的“学生”,他们的好奇心、他们的“笔记”,还有那些千奇百怪的评论,都让我有些不知所措。
最初这些平台上的中国用户,也许只是单纯地分享一些生活经验、旅游心得,但现在,一些“指导员”式的评论开始在美国用户的屏幕上跳动,甚至以“阶级斗争”的姿态,给他们讲起了中国的历史与现实,一步一步地把他们拉进了一个和他们曾经认知完全不同的世界。
甚至可以说,有些人不仅仅是交流思想,更多地是在“传播理念”,引导思维,这种行为看似无害,实际上却暗藏着极大的潜力,能在不经意间种下几颗火种。
更让人震惊的是,如果你经常逛蓝鸟(Twitter)上的键政,那就一定知道,西方的键政和中国互联网的键政根本没法比。
无论是知识深度、思维的缜密度,还是喷子们的经验和“战斗力”,中国互联网的“键盘战士”显然占据了上风。
西方的网友们,很多时候连我们这些普通喷子的反应都比不上,更别提那些真正的思想激辩了。
我们已经习惯了在社交媒体上的激烈辩论,甚至有时看一场网络上的“互喷”,就像看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而对于很多西方网友来说,他们的政治辩论常常显得肤浅,言辞间的“力道”明显弱于中国网民。
所以,这一波来自中国小红书和Lemon8的交流,不仅仅是信息的交换,它更像是一场全新的课外辅导,是一种文化和思想上的挑战。
这种挑战,虽然看似轻松,但却可能会影响美国网友对世界、对中国的认知,甚至改变他们的看法。
尤其是当这些美国人开始接触到更多的中国视角,看到的是中国网民对自己社会的独到见解,对他们自己国家内外政治环境的批判时,很多人可能会瞬间意识到,他们曾经拥有的知识结构和思维模式,已经不再是“唯一”的存在。
你不能小看这种“细水长流”的影响力。每一个字,每一句评论,都有可能潜移默化地改变一个人的看法。
而当越来越多的美国人开始通过这些平台了解中国,了解中国的政治氛围、历史文化,甚至某些极具反叛性质的思潮时,他们内心的认知壁垒也会被一点点削弱。
尤其是这些“阶级斗争”的话题,一旦引起他们的关注,就会像埋下了火种一样,激发更深层次的思考和讨论。
有些人可能会觉得,这样的网络互动不过是娱乐性较强的“意见交流”,不过是一场虚拟空间里的戏谑而已。
但我想告诉你,这并不是简单的“娱乐”游戏,而是在网络这个巨大平台上,全球思维模式碰撞的一个缩影。
当这些碰撞发生时,它不仅仅改变了一个人的思考方式,可能还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整个国家的舆论走向。
今天,随着美国用户的不断涌入,我们已经看到更多的中国思想被直接暴露在他们面前,这种冲击带来的不仅仅是眼前的“虚拟战争”,它更是思想的交换和碰撞。
这不仅仅是中美两国间信息的流通,还是一场关于话语权、文化认同、社会结构的较量。
美国人看到了中国网民如何在网络上批评自我、审视社会,理解中国人对他们自己国家的看法,这一切都可能在无形中改变他们的思维模式。
这一切听起来似乎有些让人“害怕”,对吧?但这种思维的碰撞,正是全球化时代的一部分。
在这种全球对话中,没人能够预见最终的走向。正如我所说的,这将是一场别开生面的“课外辅导”,每个网友的参与、每个评论的回响,都将是推动这种文化“火种”燃烧的关键。
所以,面对这些从中国涌向美国的思想火种,我们不禁想到:这种信息流动的背后,正潜藏着一股强大的力量,它不仅能够改变一个人,也许能够改变更多人的认知、思想,甚至是国家之间的互动模式。
在信息壁垒逐渐崩塌的今天,谁能掌握舆论话语权,谁就能在未来的世界舞台上占据更有利的地位。
7 months ago | [YT] | 896
View 103 replies
大刘说说
两艘航母,3艘055,5艘052D,1艘054A,2艘901。
二十年前谁敢想这是中国的海军?
当代军迷真是太幸运了,沧海桑田啊!
拿着烟的手,微微颤抖!
不能戒啊,还得抽!
9 months ago | [YT] | 2,060
View 183 replies
大刘说说
今天的午餐,一小碗酸菜牛肉面。
注意看旁边的鼠标,那是参照物。
很多朋友发评论说我瘦了。
“你们看人真准!”
11 months ago | [YT] | 648
View 40 replies
大刘说说
啥广告的效果都不如以色列的丧心病狂,你看,这订单不就来了吗?
中东王爷国一个比一个有钱,中国为了拉他们的订单费了多少年的努力,以色列给了个神助攻,临门一脚,这就全齐活了!
11 months ago | [YT] | 1,616
View 155 replies
大刘说说
中国男足0:7败给日本,说实在话不丢人,真的不丢人。
日本男足现在的实力,已经是世界第一梯队了,日本踢赢德国西班牙已经不算是热门新闻了。
跟世界第一梯队比赛,才丢了7个球,中国男足牛逼!
什么叫丢人,跟越南踢,也踢个0:7,让人家越南进7个球,这才叫丢人。
我相信会有这么一天的,我们等下一届世界杯亚洲预赛的时候,说不定就看到了。
不过真到了那一天,我同样相信中国男足还是不知道什么叫丢人。
因为只有正常人,要脸的人才知道丢人。
而中国男足,从上到下,有一个正常的吗?有一个要脸的吗?
11 months ago | [YT] | 1,093
View 277 replies
Lo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