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8
他很想修行卻落入了惡知見、邪見的人,被騙得團團轉不知道
道在汝心
Shared 14 hours ago
69 views
7:40
兩個小孩無人島求生的故事
27 views
3:25
學佛的終極目標,涅槃寂滅的別名。八、救護
Shared 1 day ago
82 views
15:53
寧取人見如須彌山,不起無所有增上慢空見(斷滅見),壞了因果法、壞了出世法,而未證言證,而起空見的斷滅見。無所有增上慢,未證言證,掉進惡知見,是名為壞諸法者。⭐️⭐️⭐️⭐️⭐️
Shared 2 days ago
197 views
7:42
異熟果,異時而熟、異類而熟、變異而熟
98 views
23:23
佛陀把眾生的毛病,統統列舉出來。如果你有犯到這底下的執著,就變成一種相續。為什麼沒有辦法契入真如?
Shared 6 days ago
172 views
5:01
學佛的終極目標,涅槃寂滅的別名。二、恆
Shared 1 week ago
174 views
7:44
什麼才是佛的真心的證量呢?⭐️⭐️⭐️⭐️⭐️
83 views
7:56
佛告大慧:此世間人之所以不能成就佛道,是為什麼?⭐️⭐️⭐️⭐️⭐️
124 views
5:07
佛教講因果!今生今世很壞的人,現在還過得很好,為什麼?
1K views
13:19
這一段是佛教人如何能夠解脫,愚夫如何離妄證真⭐️⭐️⭐️⭐️⭐️
116 views
5:08
我們的內四大只有一點點,你說沒有外境?沒有緣起嗎?
Shared 2 weeks ago
79 views
12:36
修行的開關,能不能了生死,就看你對這一段能不能體會⭐️⭐️⭐️⭐️⭐️
106 views
6:39
外道統統在相上生、住、異、滅論斷,而佛陀在哪裡論斷無常呢?
257 views
6:33
俄羅斯邪教,生活在可怕的地底下
340 views
8:11
一切修行、成就佛道,這一段幾個字要好好地體會,這一段可是修行的關鍵⭐️⭐️⭐️⭐️⭐️
159 views
4:31
中陰身
138 views
12:14
你必須用定力,才能得到三昧的意生身。整個佛教,你要沒有定力,就表示稱不上修行人⭐️⭐️⭐️⭐️⭐️
Shared 3 weeks ago
318 views
4:35
佛教,為什麼不是宗教呢?
125 views
8:50
衛生紙能成佛嗎?情與無情,同圓種智,該怎麼解釋?
612 views
15:44
佛為什麼要講次第的三乘?為什麼不單刀直入地就講一佛乘呢?⭐️⭐️⭐️⭐️⭐️
Shared 1 month ago
170 views
5:45
今天什麼都輸沒有關係,我們贏是要贏得極樂世界
321 views
7:29
佛說諸微塵,如來說非微塵,是名微塵#佛陀#金剛經#5
425 views
5:35
神跟佛,有什麼不同呢?
735 views
22:25
華嚴經的第一義諦大空,十種平等法。讓大家能夠與佛一樣徹悟、頓悟見性。
352 views
18:14
二千五百年後的事情,佛一針見血,完全正確。邪知邪見外道、身披袈裟的惡性佛弟子也攝受外道的世論,破壞佛陀結集的經典⭐️⭐️⭐️⭐️⭐️
334 views
4:44
修淨土的人那麼多,往生的人那麼少,為什麼?高空走鋼索的修行,是很危險的
398 views
11:46
修行四種大障礙,上中下根器都有關係
552 views
4:57
文殊師利菩薩告善財童子,若欲成就一切智智,應決定求真善知識。善男子,求善知識勿生疲懈,求善知識勿生厭足,於善知識所有教誨皆應隨順,於勝善知識善巧方便勿見過失。
330 views
8:46
用佛陀的壽命來減,你還剩下幾年可以活?
896 views
7:26
一個不悟的人,他就會死執不放
284 views
什麼叫做「毛道凡夫」呢?
Shared 2 months ago
126 views
5:10
破壞僧眾的和合,這個罪是很重的
224 views
3:16
什麼是外道所執著的四句惡見?那麼菩薩應當遠離。⭐️⭐️⭐️⭐️⭐️
198 views
3:22
六道輪迴怎麼來的?⭐️⭐️⭐️
4:10
身見有兩種⭐️⭐️⭐️
Shared 3 months ago
146 views
17:11
佛為什麼講一切法如幻,是為了離四種過失⭐️⭐️⭐️⭐️⭐️
333 views
8:55
一切的順境、逆境,都在訓練你的妄想有沒有起來
642 views
4:41
在哪一種情況下,佛卻說「一切法是真常」?⭐️⭐️
149 views
2:58
什麼時候、在什麼狀況,佛說一切法無常?⭐️⭐️
130 views
17:15
這一部經非常重要的重點,這一段是修行的關鍵跟重點,成佛的關鍵。你想要成佛在這一段這幾個字,你就要好好地深深體會⭐️⭐️⭐️⭐️⭐️
14:12
佛為什麼要說諸法有性?有三種目的⭐️⭐️⭐️⭐️⭐️
128 views
6:29
眾生一煩惱起來是失控的,學佛除非他達到了究竟
Shared 4 months ago
320 views
13:24
以凡夫來講,兩種東西最難斷⭐️⭐️⭐️
43 views
5:55
從《楞伽經》的角度來講,有兩種法能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
110 views
9:12
出家人要做三守、三堅持:
221 views
7:05
云何觀察義禪?謂人無我自相共相,外道自他俱無性已,觀法無我。彼地相義,漸次增進,是名觀察義禪。 ⭐️
59 views
16:53
復次大慧,有四種禪。云何為四?謂愚夫所行禪、觀察義禪、攀緣如禪、如來禪。⭐️
91 views
7:08
若說如來有所說法,是謗佛;若說如來無所說法,也是謗佛
Shared 5 months ago
134 views
36:35
三祖僧燦大師《信心銘》這裡的每一句話,都會影響你一生一世,你務必要全力地盯住,一句都不能漏掉,這攸關於這輩子的法身慧命(三)
195 views
29:36
三祖僧燦大師《信心銘》這裡的每一句話,都會影響你一生一世,你務必要全力地盯住,一句都不能漏掉,這攸關於這輩子的法身慧命(二)
281 views
33:31
三祖僧燦大師《信心銘》這裡的每一句話,都會影響你一生一世,你務必要全力地盯住,一句都不能漏掉,這攸關於這輩子的法身慧命(一)
Shared 6 months ago
163 views
22:12
法身佛跟應化佛,兩者的關係
27:26
第一義諦是證量的境界,是解脫的大自在的境界,不是語言相、不是言說相⭐️⭐️⭐️⭐️⭐️
140 views
24:33
四種言說妄想相
19:48
底下這一段非常重要,是《正法眼藏》最重要的核心
Shared 7 months ago
108 views
8:02
高麗國普照禪師《修心訣》~若言佛性現在在這個身,既在這個身,也就是不離凡夫啊!為何我不見佛性呢?請為我消疑釋義,讓眾生能開悟見性。
120 views
14:58
什麼叫做意生身?是什麼因緣才能名為意生身呢?⭐️⭐️⭐️⭐️
84 views
5:00
念佛一聲,漱口三天。禪師的用意是什麼?
164 views
11:10
這一段非常、非常地重要,你想要成佛,這一段就不得不好好地去理解它、體會它
167 views